台湾游记之二:6-1 暴走的一天,眼睛很满
起床之后把昨晚柚子君送的布朗尼和香蕉蛋糕当早餐,虽然没加热有点硬,但是味道很正。还有木瓜牛乳,没有攻略上说的那么好吃,因为太甜了。
台北阴天,我们启程去故宫博物馆。路上见识到了台北的公交,即使游客很多的情况下,公交车上也还是很少人。阿嬷间用台语聊天,要下站了会互相帮忙提醒司机。司机开门关门都慢慢的。在等车的时候,遇到一个司机说:要关门咯,要关门咯,安全问题要小心,要关门咯。然后许久都不关门。大家都客客气气不赶不急,而且据说台北相对于南部还是节奏比较快的,急性子在台湾会被气死吧。我个性比较急,很喜欢各种事情计划精准而且无缝衔接,不得不说,台湾的慢节奏经常会提醒我,慢下来,好好享受这一切,你是在度假,不是在赶场。
在故宫因为青年壮游卡,我们买到了半价的门票,即使全票也才人民币三十几块钱,不禁感慨好便宜。听取了张逸帆的建议,我们直奔三楼明清雕刻展,看翠玉白菜、东坡肉、核桃舟和象牙雕刻的食盒。翠玉白菜的石头本来是不合格的翠玉,因颜色杂乱,但是工匠独具慧眼,因材就质把它雕成了白菜,工艺精湛,但更妙的是这份化缺陷为美好的心思。东坡肉也让我很惊讶,看着一块石头能联想到东坡肉,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个多么为吃的民族。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我总能感受到民众对生活的热爱,一个总是捣鼓吃,在吃上不懈追求的民族,该是多么善良多么质朴。而工匠是吃货里的巨匠,不仅能吃爱吃,还能把对食物的爱保留地更为隽永。象牙雕刻的食盒也让人惊叹,薄薄的象牙,上面雕刻了那么多花纹,还是镂空的,不愧是仙工。用这样的工艺品装着的食物,该是多么好吃。至于桃核壳雕刻成的轻舟,我是彻底膜拜之,果然偏执成就艺术啊。陶瓷展、白瓷展也很不错,不过大多数陶瓷北京故宫、首都博物馆也可以看到,就不一一列举了。
台北故宫很冷,我和熊一边看一边哆嗦,后悔穿短裤,也没带厚衣服披着。下午吃了顿类似下午茶的午饭,继续逛。不得不说台湾一个很棒的特色,即使在景区,吃饭等消费也不会贵到无边际,都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
下午在近代艺术馆里,发现了一个可爱的书法家和画家,西山逸士溥儒,他的鱼虾册清幽干净,寥寥几笔很干脆,松树也很傲骨。回顾一下,发现我喜欢的艺术品都和食物脱不了干系,可能是我太热爱生活,不能离开生活的表面哈哈哈。
在故宫各种展品的导览文字上,初次发现台湾的文艺。导览的文字文学色彩非常浓烈,读起来是悠悠的感觉,不紧不慢,像是散文。另一个特色是萌,到处在卖萌,语气词“哦”“哟”“呢”总是出现。台湾的大多数景点,都很适合亲子游,像是故宫有专门的小朋友的游玩区域,边玩边欣赏艺术品。故宫纪念品的店里,也有很多小孩子看的书。读了《我的故宫宝贝》一书,趣意盎然,真是太可爱了。
回程坐公交的时候,看到台北市区的很多道路都很文艺,家家户户会用盆栽装点门前,小店也会好好拾掇门面,变着法儿地小清新,而且又难得地跟都市生活相映成趣。很经常地萌生出下车走走,拍拍照的想法。
傍晚去了西门町,终于见到那么多台湾人了。西门红楼是创意手作的聚集地,有很多家小店,东西都很有趣,不过也不便宜。在西门町周围晃了几圈,很热闹,熙熙攘攘,有很多人在街边表演,水准也很高。
吃了阿宗面线,有大肠的糊糊的面线,加了点点醋,变得爽口,风味也很奇特,挺好吃。接着买了50岚的黄金乌龙珍珠奶茶,茶味浓厚,珍珠是黑糖熬的,口感很好,没有大陆珍珠那种假假的胶质感,就是太多珍珠了,吃不完。豪大大鸡排听说也是必吃,12人民币一块,好大好实惠,拍了一张和我的脸对比的照片,是我脸的一倍半还多。外皮酥脆,内里的鸡肉很嫩,熊说台湾的肉都有很鲜的感觉,处理得很好,没有肉的腥味,但就是太多吃不完。
由于午餐吃得较晚,我们俩才发现战斗力严重不足,走了一天腿脚也累了,打消了去宁夏夜市的念头。回公馆放沉沉的书,在公馆商圈晃了晃,逛了诚品,锁定了想买的书,最后决定去吃昨晚的芒果冰。从西门町开始,我们一路在感慨自己战斗力不足,因为已经意识到了,台湾是可以一天吃十顿的节奏。
台北阴天,我们启程去故宫博物馆。路上见识到了台北的公交,即使游客很多的情况下,公交车上也还是很少人。阿嬷间用台语聊天,要下站了会互相帮忙提醒司机。司机开门关门都慢慢的。在等车的时候,遇到一个司机说:要关门咯,要关门咯,安全问题要小心,要关门咯。然后许久都不关门。大家都客客气气不赶不急,而且据说台北相对于南部还是节奏比较快的,急性子在台湾会被气死吧。我个性比较急,很喜欢各种事情计划精准而且无缝衔接,不得不说,台湾的慢节奏经常会提醒我,慢下来,好好享受这一切,你是在度假,不是在赶场。
在故宫因为青年壮游卡,我们买到了半价的门票,即使全票也才人民币三十几块钱,不禁感慨好便宜。听取了张逸帆的建议,我们直奔三楼明清雕刻展,看翠玉白菜、东坡肉、核桃舟和象牙雕刻的食盒。翠玉白菜的石头本来是不合格的翠玉,因颜色杂乱,但是工匠独具慧眼,因材就质把它雕成了白菜,工艺精湛,但更妙的是这份化缺陷为美好的心思。东坡肉也让我很惊讶,看着一块石头能联想到东坡肉,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个多么为吃的民族。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我总能感受到民众对生活的热爱,一个总是捣鼓吃,在吃上不懈追求的民族,该是多么善良多么质朴。而工匠是吃货里的巨匠,不仅能吃爱吃,还能把对食物的爱保留地更为隽永。象牙雕刻的食盒也让人惊叹,薄薄的象牙,上面雕刻了那么多花纹,还是镂空的,不愧是仙工。用这样的工艺品装着的食物,该是多么好吃。至于桃核壳雕刻成的轻舟,我是彻底膜拜之,果然偏执成就艺术啊。陶瓷展、白瓷展也很不错,不过大多数陶瓷北京故宫、首都博物馆也可以看到,就不一一列举了。
台北故宫很冷,我和熊一边看一边哆嗦,后悔穿短裤,也没带厚衣服披着。下午吃了顿类似下午茶的午饭,继续逛。不得不说台湾一个很棒的特色,即使在景区,吃饭等消费也不会贵到无边际,都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
下午在近代艺术馆里,发现了一个可爱的书法家和画家,西山逸士溥儒,他的鱼虾册清幽干净,寥寥几笔很干脆,松树也很傲骨。回顾一下,发现我喜欢的艺术品都和食物脱不了干系,可能是我太热爱生活,不能离开生活的表面哈哈哈。
在故宫各种展品的导览文字上,初次发现台湾的文艺。导览的文字文学色彩非常浓烈,读起来是悠悠的感觉,不紧不慢,像是散文。另一个特色是萌,到处在卖萌,语气词“哦”“哟”“呢”总是出现。台湾的大多数景点,都很适合亲子游,像是故宫有专门的小朋友的游玩区域,边玩边欣赏艺术品。故宫纪念品的店里,也有很多小孩子看的书。读了《我的故宫宝贝》一书,趣意盎然,真是太可爱了。
回程坐公交的时候,看到台北市区的很多道路都很文艺,家家户户会用盆栽装点门前,小店也会好好拾掇门面,变着法儿地小清新,而且又难得地跟都市生活相映成趣。很经常地萌生出下车走走,拍拍照的想法。
傍晚去了西门町,终于见到那么多台湾人了。西门红楼是创意手作的聚集地,有很多家小店,东西都很有趣,不过也不便宜。在西门町周围晃了几圈,很热闹,熙熙攘攘,有很多人在街边表演,水准也很高。
吃了阿宗面线,有大肠的糊糊的面线,加了点点醋,变得爽口,风味也很奇特,挺好吃。接着买了50岚的黄金乌龙珍珠奶茶,茶味浓厚,珍珠是黑糖熬的,口感很好,没有大陆珍珠那种假假的胶质感,就是太多珍珠了,吃不完。豪大大鸡排听说也是必吃,12人民币一块,好大好实惠,拍了一张和我的脸对比的照片,是我脸的一倍半还多。外皮酥脆,内里的鸡肉很嫩,熊说台湾的肉都有很鲜的感觉,处理得很好,没有肉的腥味,但就是太多吃不完。
由于午餐吃得较晚,我们俩才发现战斗力严重不足,走了一天腿脚也累了,打消了去宁夏夜市的念头。回公馆放沉沉的书,在公馆商圈晃了晃,逛了诚品,锁定了想买的书,最后决定去吃昨晚的芒果冰。从西门町开始,我们一路在感慨自己战斗力不足,因为已经意识到了,台湾是可以一天吃十顿的节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