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杂记》(1)一夜大肚
我的肚子似乎是一夜之间大了起来,无论是泡泡裙还是裤装都遮盖不住它突兀隆起的态势。而自己也好像一夜之间被抛离到另一个世界,从腾云驾雾般飞天遁地到误入人间烟火的瘴气,动弹不得。
就像打破青春期某个欲盖弥彰的时间点,之前再高妙的掩饰也阻挡不了生理本能的变化,索性在周围人自然而然的祝贺中承认自己肚子里有个小盆友的事实。
暂且称呼它为“牛魔王”吧,得此浑号,拜它火急火燎地偏要赶在在牛尾巴出生,还因为它小人家确实比较混,没跟我商量过一句就搬进来,掠夺我的营养,挤压我的胃肠,搅得我七荤八素,让我生生地就成了一个盛放喧宾夺主生命的培养皿。
是谁赐给了它这么大的权力,它又是奉了谁的指令闯入我尚且可以青春肆虐的世界?我妈说是上帝的旨意。我却认为是我爸在远程施了法,“导演”了这场奇迹的发生。“女孩子最好在26岁前生小孩”,深切地记得他说此话时,我逼近25岁未有男朋友,这句话听起来就像个笑话。
但“Nothing is impossible”请允许我膜拜一下乌龟大师吧,牛魔王它外公这么不合新时代潮流的“阴谋”偏偏在我身上得了逞。更可怕的是,小盆友的预产期还跟我生日是同一天,这意味着我这辈子的梦想之一——和男朋友一起吹蜡烛、切生日蛋糕、放漫天烟火的浪漫彻底成了泡影,到时我是鬼哭狼嚎地经历着生命不能承受之痛,还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牛魔王出世就只有上帝才知道了。
一个人太孤单,三个人又太挤,我不需要一个活物来印证我又大了一岁,自由一去难倒回。这确实是一个很难描摹的心理过程,以至于我一直说要写,要记录,却不知如何提笔而作罢。随着时间点点逝去,记忆也随着生理反应一点点衰退,我突然害怕自己要陷入记忆的黑洞,丢掉了专属于牛魔王的生命历程。
那么就写一些纯记录性的东西吧。沈先生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就是那彻头彻尾的纸老虎,表面上被年轻辣妈的虚荣吸引,一直向周围人呼吁“早婚早育”,背地里却不知道多少次在妊娠反应严重时认怂。
牛魔王 VS 大中医
在牛魔王扎营初期,我的身体基本属于抗争阶段,自诩壮如牛的我在第一个月里不断涌现头晕乏力、嗜睡无胃口等感冒症状,想不过是积累性疲劳,不以为然地在此期间接口译活若干、硬座通宵回家探亲一次,日夜班倒替照常,并马不停蹄地筹备婚礼、新房等事项。沈先生担心我的身体,特地清晨3点去挂了某著名中医的号,该中医号称内分泌调养方面全国第一,看了一下我的脸色、把了把我的脉就说我是内分泌失调,身体有火,开了点活血的药就把我们打发走了。
药我只喝了两天,经常是喝完就吐,病状也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反而愈显严重,就索性停了,当时还觉得很对不起沈先生不辞辛苦地给我熬药,也纳闷自己在广东长大,喝了那么多那么苦的凉茶,为什么这次却失掉喝药的勇气。想过很多个原因,却从未往“升级”这方面想,若是20万分之一的“中奖”几率,那位某著名中医也应该把脉把得出来吧?!!
我不敢说那位大中医是浪得虚名,但至少在我身上没有奏效,开出的那几付药还给我们造成不少多余的困扰,生怕哪味毒性伤了牛魔王的丝毫。好在,牛魔王福大命大,在后来的一系列常规检查中表现良好,成功击败了大中医那几味冲击“营地”的药弹。想起我曾为那几付药急得泪流满面地去询问那位名医,他却不以为然,让我对中医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牛魔王 VS 四位长老
四位长老指的是牛魔王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由于不太相信这20万分之一的中奖率,二是担心之前喝的两付中药会给小盆友造成影响,我和沈先生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四位长老牛魔王的存在,我记得我几乎是哭着给我妈打电话的,还没等我开口,她老人家就喜不自禁地告诉我这是好事是好事,我爸在第二时间和我婆婆联系上,并叮嘱我们千万不要把牛魔王杀掉。
我不知道我公公婆婆具体高兴到什么程度,我只知道这一切正中我爸的下怀,他们的历史再一次神奇地在我身上重演。当年,他们也是这般年纪怀了我,之后办了婚礼,攒下份子钱,游览祖国大好河川,胡吃海喝,稀里糊涂地就把我给弄到了人间。因此他们从来就不认为我喝了几口中药就能对小孩有什么伤害,对待吃的方面,也没有其它老人像那样,设诸多禁忌,反正我妈那时是螃蟹、桂圆、雪糕等照吃无误,倒是我自己后怕不已,临时抱佛脚看了不少关于食物禁忌的书。
总之,四位长老都比较开明、洒脱,喜欢和期待牛魔王,但也没有到视牛魔王到命根子的地步,我妈在北京陪了我3个月不到,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录制她的唱片,在北京也忙于她的博客和歌唱事业,可能这就是年轻的好处,他们甚至都还不敢相信他们就要成为爷爷奶奶一级的人物,觉得自己还人在中年,我暗自为牛魔王拥有尚处壮年期的祖辈们而感到庆幸。
牛魔王 VS david黄
david黄=大胃黄,是沈先生给我取的英文别名,集中表现了我极能吃、胃口好,不挑食的特点。牛魔王搬进来后,好像一开始是住在我的胃里,让胃腾不出一点空间存放食物,我好容易吃下去一些,又排山倒海般地吐出,一下子掉了4、5斤。平日不是在打胃嗝的路上就是在胃胀气的途中,苦不堪言,嘴里也是极淡的,偶尔想吃的,竟还是南方人不待见的面条,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牛魔王是北方人。
可能北方人惯来较仗义的缘故,牛魔王很顾全david黄的面子,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和工作场所,从不造次,因此很多人都以为我没有反应,要不是肚子大了,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这两天还有人这么跟我打招呼:“婚后的伙食果然不一样,都吃出小肚子了。”也有同龄mm不相信我已经有bb的事实,硬要说我是腹胀气,恩,他们都认为david黄的肚子是吃出来的。
Anyway,现在david黄的胃口好转了很多,牛魔王也日渐活跃,我可以用肉眼观测到它在我肚子里的起伏,还经常吃饱了饭没事干给我两拳。比起那些害喜害到吐出黄疸、胃酸的准妈妈们,也许我的反应真不算太大。
牛魔王 VS 沈先生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某男在听闻自己老婆有喜了后,不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就是抱起老婆转圈,有的还干脆趴在老婆平坦的肚子上作聆听状,貌似天下所有的准爸爸们在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状态。事实上,大部分男人在得知自己将要为人父后,都会陷入2到3秒的呆若木鸡状,能说出无非是:“哦,那接下来怎么办?”
不相信的童鞋们可以参见《康熙来了——女明星怀孕》一集,小s说,他们绝对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在第一时间大呼:“老婆,我爱你”沈先生也是这样,牛魔王的出现只是加快促进我们筹备婚礼和新房的装修速度。有时候我让他跟牛魔王说说话,他也就嘿嘿笑两声,说:“不熟。”
然后,无非是从“不熟”到“宝宝,晚安”或“宝宝,再见”那是沈先生任务十分艰巨的一个阶段,除了日常工作和公众活动,他还担负起了大部分的家务和装修任务,随时随地就可以瘫倒在出租车和沙发上。有一次感冒,为避免半夜咳嗽影响我和牛魔王的休息,悄然搬到客厅的小沙发上,看到他人高马大地裹着一条小被子小狗状地窝在沙发一角,我想牛魔王会原谅它爸爸的寡言和“不熟”吧,何况他给牛魔王准备了那么好的音响和音乐碟片。
随着新家的初见规模和牛魔王一天天地长大,沈先生的话从四字词扩展到整句话,如“宝宝,你乖乖陪妈妈上班”或“宝宝,你千万不要学你妈”。作为男人,确实很难敏感地体会到一个小生命的存在,比如某一天,我兴奋地说:“宝宝好像在动哎!”他却回答:“那是你肠子在动吧。”
直到前几天我们一起去听巴赫音乐会,我逼迫沈先生用手放在肚子上,他摸索了半天,终于在第二乐章开启时,感受到了牛魔王的两下拳脚,“呵呵,还挺好玩的”恩,看来,让沈先生与牛魔王建立起广阔的话语渠道还是任重道远。
牛魔王 VS 母爱
前些日子,陈慧琳被大量网友怀疑是代孕,其中一条证据是其在照片中母爱表现得不到位。这报道看得我有点后背渗凉,其实明星怀孕期间浓妆高跟鞋,产后身材无变倒也没什么,但对于每个因为怀孕而变丑发胖的女人来说,陈慧琳产后的靓丽亮相确实招人嫉恨,似乎普众的观点就是:女人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牺牲,什么也应该牺牲。
作为年轻辣妈候选人,周围几乎没有同龄的准妈妈和我一起战斗,开始还是踩着高跟鞋、戴着隐形眼镜,每天淡妆美美地去上班,很快在一群过来人的谴责中,穿起了平跟、戴起了重重的镜框,将化妆品全部丢进冰箱。偶尔一两次坡跟鞋或是系上了腰带,就会有人大呼:“啊,你怎么能这样#@%@¥。”个别时尚的妈妈会鼓励我多旅游、多见客,保持开心的心情比什么都重要,大部分人还是会以看熊猫的眼光对我进行打量,仿佛大平面几百台电脑的辐射已经全部射向牛魔王,有人还提议我干脆不要上班好了。
看过很多人的产经和怀孕日记,总会有描写听见第一次胎心或是感受第一次胎动的动情描写。连著名谐星小s也在屏幕中看见宝宝的那刻,也是泪流满面。我第一次听见牛魔王“扑哧扑哧”的心跳声本也酝酿着初为人母的眼泪,还激动着问医生:“它还好吧?”,只听医生答曰:“嗯,它是活的。”就把我那些感动统统逼回了肚子里,这句“活的”的评语像阴影一样笼罩我心,连第一次感受到牛魔王的拳脚功夫,脑袋里也只有“活的”这般生硬的形容。
“你还是太年轻了,很难体会作母亲的艰辛。”有高龄妈妈这样对我说。可能吧,我这种娃娃脸,似乎难以流露出传统印象中的母性气息。逗邻居小朋友玩的时候,脸上也分明写着“姐姐”,别的准爸妈都开始给腹中的bb念唐诗三百首,我口口声声说不能让牛魔王输在起跑线上,却几次偷偷看重口味连环杀人案记述和B级片,被人抓住看《金瓶梅》还狡辩曰,为宝宝进行早期X教育⊙﹏⊙b
我固然还达不到为了下一代放弃工作、臭美和爱好的无私境界,只是我相信,孕味抑或母性都是水到渠成的东西,何需伪装?记得在一次检查之前,拿着一堆看不懂的化验报告的我看到前面一位同志因为B超检查出畸婴被迫要放弃那团活生生的生命, 我突然出于本能地双手合十,向众神祷告:“无论让我变得多丑多狼狈也好,请保佑牛魔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这,也许是我第一次绽露传说中伟大的母爱吧。
生儿育女本是平常事,我的牛魔王也不过是万千小团团生命中普通的一个,只有放大到每对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才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家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常识教育”。随着牛魔王日益长大,我希望自己也能随着它的成长渐渐丰盈,而不是在它身上堆积独具一格和过高的待遇,我相信它终究在某一天能脱去魔王的一面,成为这地球中一个普通而又快乐的孩子。
ps:以上纯属个人体验,不宜效仿,也请牛魔王外婆等有关人士暂勿转载。
就像打破青春期某个欲盖弥彰的时间点,之前再高妙的掩饰也阻挡不了生理本能的变化,索性在周围人自然而然的祝贺中承认自己肚子里有个小盆友的事实。
暂且称呼它为“牛魔王”吧,得此浑号,拜它火急火燎地偏要赶在在牛尾巴出生,还因为它小人家确实比较混,没跟我商量过一句就搬进来,掠夺我的营养,挤压我的胃肠,搅得我七荤八素,让我生生地就成了一个盛放喧宾夺主生命的培养皿。
是谁赐给了它这么大的权力,它又是奉了谁的指令闯入我尚且可以青春肆虐的世界?我妈说是上帝的旨意。我却认为是我爸在远程施了法,“导演”了这场奇迹的发生。“女孩子最好在26岁前生小孩”,深切地记得他说此话时,我逼近25岁未有男朋友,这句话听起来就像个笑话。
但“Nothing is impossible”请允许我膜拜一下乌龟大师吧,牛魔王它外公这么不合新时代潮流的“阴谋”偏偏在我身上得了逞。更可怕的是,小盆友的预产期还跟我生日是同一天,这意味着我这辈子的梦想之一——和男朋友一起吹蜡烛、切生日蛋糕、放漫天烟火的浪漫彻底成了泡影,到时我是鬼哭狼嚎地经历着生命不能承受之痛,还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牛魔王出世就只有上帝才知道了。
一个人太孤单,三个人又太挤,我不需要一个活物来印证我又大了一岁,自由一去难倒回。这确实是一个很难描摹的心理过程,以至于我一直说要写,要记录,却不知如何提笔而作罢。随着时间点点逝去,记忆也随着生理反应一点点衰退,我突然害怕自己要陷入记忆的黑洞,丢掉了专属于牛魔王的生命历程。
那么就写一些纯记录性的东西吧。沈先生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就是那彻头彻尾的纸老虎,表面上被年轻辣妈的虚荣吸引,一直向周围人呼吁“早婚早育”,背地里却不知道多少次在妊娠反应严重时认怂。
牛魔王 VS 大中医
在牛魔王扎营初期,我的身体基本属于抗争阶段,自诩壮如牛的我在第一个月里不断涌现头晕乏力、嗜睡无胃口等感冒症状,想不过是积累性疲劳,不以为然地在此期间接口译活若干、硬座通宵回家探亲一次,日夜班倒替照常,并马不停蹄地筹备婚礼、新房等事项。沈先生担心我的身体,特地清晨3点去挂了某著名中医的号,该中医号称内分泌调养方面全国第一,看了一下我的脸色、把了把我的脉就说我是内分泌失调,身体有火,开了点活血的药就把我们打发走了。
药我只喝了两天,经常是喝完就吐,病状也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反而愈显严重,就索性停了,当时还觉得很对不起沈先生不辞辛苦地给我熬药,也纳闷自己在广东长大,喝了那么多那么苦的凉茶,为什么这次却失掉喝药的勇气。想过很多个原因,却从未往“升级”这方面想,若是20万分之一的“中奖”几率,那位某著名中医也应该把脉把得出来吧?!!
我不敢说那位大中医是浪得虚名,但至少在我身上没有奏效,开出的那几付药还给我们造成不少多余的困扰,生怕哪味毒性伤了牛魔王的丝毫。好在,牛魔王福大命大,在后来的一系列常规检查中表现良好,成功击败了大中医那几味冲击“营地”的药弹。想起我曾为那几付药急得泪流满面地去询问那位名医,他却不以为然,让我对中医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牛魔王 VS 四位长老
四位长老指的是牛魔王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由于不太相信这20万分之一的中奖率,二是担心之前喝的两付中药会给小盆友造成影响,我和沈先生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四位长老牛魔王的存在,我记得我几乎是哭着给我妈打电话的,还没等我开口,她老人家就喜不自禁地告诉我这是好事是好事,我爸在第二时间和我婆婆联系上,并叮嘱我们千万不要把牛魔王杀掉。
我不知道我公公婆婆具体高兴到什么程度,我只知道这一切正中我爸的下怀,他们的历史再一次神奇地在我身上重演。当年,他们也是这般年纪怀了我,之后办了婚礼,攒下份子钱,游览祖国大好河川,胡吃海喝,稀里糊涂地就把我给弄到了人间。因此他们从来就不认为我喝了几口中药就能对小孩有什么伤害,对待吃的方面,也没有其它老人像那样,设诸多禁忌,反正我妈那时是螃蟹、桂圆、雪糕等照吃无误,倒是我自己后怕不已,临时抱佛脚看了不少关于食物禁忌的书。
总之,四位长老都比较开明、洒脱,喜欢和期待牛魔王,但也没有到视牛魔王到命根子的地步,我妈在北京陪了我3个月不到,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录制她的唱片,在北京也忙于她的博客和歌唱事业,可能这就是年轻的好处,他们甚至都还不敢相信他们就要成为爷爷奶奶一级的人物,觉得自己还人在中年,我暗自为牛魔王拥有尚处壮年期的祖辈们而感到庆幸。
牛魔王 VS david黄
david黄=大胃黄,是沈先生给我取的英文别名,集中表现了我极能吃、胃口好,不挑食的特点。牛魔王搬进来后,好像一开始是住在我的胃里,让胃腾不出一点空间存放食物,我好容易吃下去一些,又排山倒海般地吐出,一下子掉了4、5斤。平日不是在打胃嗝的路上就是在胃胀气的途中,苦不堪言,嘴里也是极淡的,偶尔想吃的,竟还是南方人不待见的面条,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牛魔王是北方人。
可能北方人惯来较仗义的缘故,牛魔王很顾全david黄的面子,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和工作场所,从不造次,因此很多人都以为我没有反应,要不是肚子大了,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这两天还有人这么跟我打招呼:“婚后的伙食果然不一样,都吃出小肚子了。”也有同龄mm不相信我已经有bb的事实,硬要说我是腹胀气,恩,他们都认为david黄的肚子是吃出来的。
Anyway,现在david黄的胃口好转了很多,牛魔王也日渐活跃,我可以用肉眼观测到它在我肚子里的起伏,还经常吃饱了饭没事干给我两拳。比起那些害喜害到吐出黄疸、胃酸的准妈妈们,也许我的反应真不算太大。
牛魔王 VS 沈先生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某男在听闻自己老婆有喜了后,不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就是抱起老婆转圈,有的还干脆趴在老婆平坦的肚子上作聆听状,貌似天下所有的准爸爸们在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状态。事实上,大部分男人在得知自己将要为人父后,都会陷入2到3秒的呆若木鸡状,能说出无非是:“哦,那接下来怎么办?”
不相信的童鞋们可以参见《康熙来了——女明星怀孕》一集,小s说,他们绝对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在第一时间大呼:“老婆,我爱你”沈先生也是这样,牛魔王的出现只是加快促进我们筹备婚礼和新房的装修速度。有时候我让他跟牛魔王说说话,他也就嘿嘿笑两声,说:“不熟。”
然后,无非是从“不熟”到“宝宝,晚安”或“宝宝,再见”那是沈先生任务十分艰巨的一个阶段,除了日常工作和公众活动,他还担负起了大部分的家务和装修任务,随时随地就可以瘫倒在出租车和沙发上。有一次感冒,为避免半夜咳嗽影响我和牛魔王的休息,悄然搬到客厅的小沙发上,看到他人高马大地裹着一条小被子小狗状地窝在沙发一角,我想牛魔王会原谅它爸爸的寡言和“不熟”吧,何况他给牛魔王准备了那么好的音响和音乐碟片。
随着新家的初见规模和牛魔王一天天地长大,沈先生的话从四字词扩展到整句话,如“宝宝,你乖乖陪妈妈上班”或“宝宝,你千万不要学你妈”。作为男人,确实很难敏感地体会到一个小生命的存在,比如某一天,我兴奋地说:“宝宝好像在动哎!”他却回答:“那是你肠子在动吧。”
直到前几天我们一起去听巴赫音乐会,我逼迫沈先生用手放在肚子上,他摸索了半天,终于在第二乐章开启时,感受到了牛魔王的两下拳脚,“呵呵,还挺好玩的”恩,看来,让沈先生与牛魔王建立起广阔的话语渠道还是任重道远。
牛魔王 VS 母爱
前些日子,陈慧琳被大量网友怀疑是代孕,其中一条证据是其在照片中母爱表现得不到位。这报道看得我有点后背渗凉,其实明星怀孕期间浓妆高跟鞋,产后身材无变倒也没什么,但对于每个因为怀孕而变丑发胖的女人来说,陈慧琳产后的靓丽亮相确实招人嫉恨,似乎普众的观点就是:女人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牺牲,什么也应该牺牲。
作为年轻辣妈候选人,周围几乎没有同龄的准妈妈和我一起战斗,开始还是踩着高跟鞋、戴着隐形眼镜,每天淡妆美美地去上班,很快在一群过来人的谴责中,穿起了平跟、戴起了重重的镜框,将化妆品全部丢进冰箱。偶尔一两次坡跟鞋或是系上了腰带,就会有人大呼:“啊,你怎么能这样#@%@¥。”个别时尚的妈妈会鼓励我多旅游、多见客,保持开心的心情比什么都重要,大部分人还是会以看熊猫的眼光对我进行打量,仿佛大平面几百台电脑的辐射已经全部射向牛魔王,有人还提议我干脆不要上班好了。
看过很多人的产经和怀孕日记,总会有描写听见第一次胎心或是感受第一次胎动的动情描写。连著名谐星小s也在屏幕中看见宝宝的那刻,也是泪流满面。我第一次听见牛魔王“扑哧扑哧”的心跳声本也酝酿着初为人母的眼泪,还激动着问医生:“它还好吧?”,只听医生答曰:“嗯,它是活的。”就把我那些感动统统逼回了肚子里,这句“活的”的评语像阴影一样笼罩我心,连第一次感受到牛魔王的拳脚功夫,脑袋里也只有“活的”这般生硬的形容。
“你还是太年轻了,很难体会作母亲的艰辛。”有高龄妈妈这样对我说。可能吧,我这种娃娃脸,似乎难以流露出传统印象中的母性气息。逗邻居小朋友玩的时候,脸上也分明写着“姐姐”,别的准爸妈都开始给腹中的bb念唐诗三百首,我口口声声说不能让牛魔王输在起跑线上,却几次偷偷看重口味连环杀人案记述和B级片,被人抓住看《金瓶梅》还狡辩曰,为宝宝进行早期X教育⊙﹏⊙b
我固然还达不到为了下一代放弃工作、臭美和爱好的无私境界,只是我相信,孕味抑或母性都是水到渠成的东西,何需伪装?记得在一次检查之前,拿着一堆看不懂的化验报告的我看到前面一位同志因为B超检查出畸婴被迫要放弃那团活生生的生命, 我突然出于本能地双手合十,向众神祷告:“无论让我变得多丑多狼狈也好,请保佑牛魔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这,也许是我第一次绽露传说中伟大的母爱吧。
生儿育女本是平常事,我的牛魔王也不过是万千小团团生命中普通的一个,只有放大到每对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才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家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常识教育”。随着牛魔王日益长大,我希望自己也能随着它的成长渐渐丰盈,而不是在它身上堆积独具一格和过高的待遇,我相信它终究在某一天能脱去魔王的一面,成为这地球中一个普通而又快乐的孩子。
ps:以上纯属个人体验,不宜效仿,也请牛魔王外婆等有关人士暂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