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大多数跟“平”相关的词我还都挺喜欢的,平凡、平淡、平和、平静、平稳、甚至还有“平庸”和自从青春期就陪伴着我的“平胸”。
前几天跟强哥聊天说到以后的打算还有接下来的出国,我说在法国学习完三年之后看看姥姥的身体状况,要是像现在一样好,我就在那边的酒厂实习半年,然后就回来。还是太恋家了,注定走不了太远,但如果毕业之后直接就回去找一个小酒厂酿酒,我又会觉得不甘心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还是想着在年轻的时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见见外面的世界,然后踏踏实实回到家乡忠于生活忠于平凡,更何况我也没有要看遍世界的野心。
现在想想这种心态和性格真的在很多方面都收到了我父母的影响,那两个整天乐呵呵的小老头小老太太没有太高的文凭也没有什么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没有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也没有见过他们流过什么眼泪,更没有规定过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开学去请假的时候翻出来爸爸给我写的请假证明,里面有一句话“因个人发展决定去北京学习法语,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是阿,他们总是在尊重我,支持我。从来没有强迫过我报什么辅导班,我为数不多学过的东西也都是因为兴趣和自己主动要求,在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爸也总是给我说“你现在大了,这是你以后要走的路,你觉得是正确的我们都无条件支持。”这句话我从初中一直听到现在,小的时候觉得不公平,因为很多同龄人有父母给他们指导方向那时候的路会走的更平坦一些,现在想想挺感谢他们让我有自己选择的机会,在做这一个又一个选择的过程中考虑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全面一些,相对也更独立一些,但也正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我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却没有勇气去实践,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做的,你失败了之后不会有人对你的失败负责。
他们平平淡淡的婚姻持续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在我面前牵过手或者相互安慰什么的,总是嘻嘻哈哈的,生气了就大吵一架然后以“晚上吃什么”之类的话题收场。有一次跟他们一起坐公交车,公交车上人很多,妈妈又晕车不舒服,爸爸手抓着公交车上的环手让妈妈靠在爸爸的手臂上。我站在车厢的后面,看着前面拥挤的人群里面爸爸妈妈相互依靠的那一幕感觉时间都定格了。在把我从婴儿车中婴儿培养成未来要站在婴儿车后面扮演母亲角色的这么多年里,他们灌输给我的爱情观就是“平衡”,就像是坐在跷跷板的两端,相互依靠,相互依赖,不管缺了谁都会让生活失去重心。
周天窝在寝室里看完了《横道世之介》,看完就在那想把每一个平凡的人的一生拉长了看,每个人都有那么或多或少的不平凡的经历, 把自己不长不短的二十年也拉长看了看,“全盛时期”就是我的小学了吧。小学是在一个不太好的学校,基本上同班同学有隔壁菜市场卖羊肉的儿子,修车子大叔的儿子…(百分之八十的小学同学现在都已经工作了),那时候工薪阶层家庭的我能天天穿着干净的衣服,隔一段时间有一件新衣服在班里就算很好的了,而且学习成绩不错,跟老师的关系相处的也挺好,还有几个玩的很好的朋友,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组织小伙伴上台表演节目,我连“春天”和“冲天”都分不清楚的时候还能做国旗下的演讲,跟班里大家最厉害的小伙伴做朋友以至于比我大一级的学长都叫我“嫂子”,真的是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
到了初中,来到了更大的林子,那些原来成为我翅膀的优点一下子变成了拴在我脚上的石头,自卑的情绪可能就是那时候开始蔓延的吧。并没有刻意去比较什么,但是别人确实在每一方面做的都比我好,就连以前让我“骄傲”的普通话也在语文课上学《钱塘湖春行》的时候让我羞红了脸。一下子从上面掉了下来,心里的落差让我缓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才慢慢从班里的倒数爬到了中不溜的位置,那时候也拥有了固定的朋友圈,规律又平静的生活就那么持续到了高中毕业。
可能是我就不是考试型的选手吧,也有可能是自己学的就不是那么扎实,中考差了一点点,高考差了一点点,来到这个非985、211的学校,却在这里让我拥有的大把独立思考的时间。可能认知这个社会,认真去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怎么样的生活也是在这几年里吧。并不是什么好的城市,好的学习环境,但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好像有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至少拥有了想要去努力实现的平凡的梦想。
写到这里就想到大一圣诞节的时候去盲校看小朋友,冬天的时候一个个冻得脸通红,排成一排一个搭着一个的肩膀走在窄窄楼道的盲道上,教室里暖气不热,为数不多的盲文书籍还掉了好多页,跟他们谈梦想这种事情是不是太奢侈了一点。
是阿,平凡是什么呢,在聚光灯下的人报出负面新闻的时候就会说“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些聚光灯之外的人受到欺负的时候总是拿“我只是个老百姓”来换取同情。平凡多好阿,它给了我们犯错后被原谅的机会,好像打上了“平凡”的标签我们就拥有了不去做好一件事的借口,“你还想要求我怎么样,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平淡无奇的人阿。”
我想要的平凡,是像姥姥一样七十多岁坐在阳台上戴着老花镜晒着太阳看报纸的时候内心的平静,是像爸爸妈妈一样在亲情和爱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是面对熟人和陌生人时的平易近人,是博览诗书后内心的平和,是在走向每一个更好的领域里做平庸的自己。
前几天跟强哥聊天说到以后的打算还有接下来的出国,我说在法国学习完三年之后看看姥姥的身体状况,要是像现在一样好,我就在那边的酒厂实习半年,然后就回来。还是太恋家了,注定走不了太远,但如果毕业之后直接就回去找一个小酒厂酿酒,我又会觉得不甘心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还是想着在年轻的时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见见外面的世界,然后踏踏实实回到家乡忠于生活忠于平凡,更何况我也没有要看遍世界的野心。
现在想想这种心态和性格真的在很多方面都收到了我父母的影响,那两个整天乐呵呵的小老头小老太太没有太高的文凭也没有什么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没有给我讲过什么大道理,也没有见过他们流过什么眼泪,更没有规定过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开学去请假的时候翻出来爸爸给我写的请假证明,里面有一句话“因个人发展决定去北京学习法语,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是阿,他们总是在尊重我,支持我。从来没有强迫过我报什么辅导班,我为数不多学过的东西也都是因为兴趣和自己主动要求,在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爸也总是给我说“你现在大了,这是你以后要走的路,你觉得是正确的我们都无条件支持。”这句话我从初中一直听到现在,小的时候觉得不公平,因为很多同龄人有父母给他们指导方向那时候的路会走的更平坦一些,现在想想挺感谢他们让我有自己选择的机会,在做这一个又一个选择的过程中考虑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全面一些,相对也更独立一些,但也正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我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却没有勇气去实践,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做的,你失败了之后不会有人对你的失败负责。
他们平平淡淡的婚姻持续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在我面前牵过手或者相互安慰什么的,总是嘻嘻哈哈的,生气了就大吵一架然后以“晚上吃什么”之类的话题收场。有一次跟他们一起坐公交车,公交车上人很多,妈妈又晕车不舒服,爸爸手抓着公交车上的环手让妈妈靠在爸爸的手臂上。我站在车厢的后面,看着前面拥挤的人群里面爸爸妈妈相互依靠的那一幕感觉时间都定格了。在把我从婴儿车中婴儿培养成未来要站在婴儿车后面扮演母亲角色的这么多年里,他们灌输给我的爱情观就是“平衡”,就像是坐在跷跷板的两端,相互依靠,相互依赖,不管缺了谁都会让生活失去重心。
周天窝在寝室里看完了《横道世之介》,看完就在那想把每一个平凡的人的一生拉长了看,每个人都有那么或多或少的不平凡的经历, 把自己不长不短的二十年也拉长看了看,“全盛时期”就是我的小学了吧。小学是在一个不太好的学校,基本上同班同学有隔壁菜市场卖羊肉的儿子,修车子大叔的儿子…(百分之八十的小学同学现在都已经工作了),那时候工薪阶层家庭的我能天天穿着干净的衣服,隔一段时间有一件新衣服在班里就算很好的了,而且学习成绩不错,跟老师的关系相处的也挺好,还有几个玩的很好的朋友,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组织小伙伴上台表演节目,我连“春天”和“冲天”都分不清楚的时候还能做国旗下的演讲,跟班里大家最厉害的小伙伴做朋友以至于比我大一级的学长都叫我“嫂子”,真的是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
到了初中,来到了更大的林子,那些原来成为我翅膀的优点一下子变成了拴在我脚上的石头,自卑的情绪可能就是那时候开始蔓延的吧。并没有刻意去比较什么,但是别人确实在每一方面做的都比我好,就连以前让我“骄傲”的普通话也在语文课上学《钱塘湖春行》的时候让我羞红了脸。一下子从上面掉了下来,心里的落差让我缓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才慢慢从班里的倒数爬到了中不溜的位置,那时候也拥有了固定的朋友圈,规律又平静的生活就那么持续到了高中毕业。
可能是我就不是考试型的选手吧,也有可能是自己学的就不是那么扎实,中考差了一点点,高考差了一点点,来到这个非985、211的学校,却在这里让我拥有的大把独立思考的时间。可能认知这个社会,认真去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怎么样的生活也是在这几年里吧。并不是什么好的城市,好的学习环境,但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好像有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至少拥有了想要去努力实现的平凡的梦想。
写到这里就想到大一圣诞节的时候去盲校看小朋友,冬天的时候一个个冻得脸通红,排成一排一个搭着一个的肩膀走在窄窄楼道的盲道上,教室里暖气不热,为数不多的盲文书籍还掉了好多页,跟他们谈梦想这种事情是不是太奢侈了一点。
是阿,平凡是什么呢,在聚光灯下的人报出负面新闻的时候就会说“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些聚光灯之外的人受到欺负的时候总是拿“我只是个老百姓”来换取同情。平凡多好阿,它给了我们犯错后被原谅的机会,好像打上了“平凡”的标签我们就拥有了不去做好一件事的借口,“你还想要求我怎么样,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平淡无奇的人阿。”
我想要的平凡,是像姥姥一样七十多岁坐在阳台上戴着老花镜晒着太阳看报纸的时候内心的平静,是像爸爸妈妈一样在亲情和爱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是面对熟人和陌生人时的平易近人,是博览诗书后内心的平和,是在走向每一个更好的领域里做平庸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