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潘老
记得很早以前读到一句话,说一本好的书,应该能够象一把斧子一样,砍开我们头脑中的坚冰。那时年轻不更事,对于一种观念一旦习以为常可以达到怎样偏执顽固的程度缺乏概念,还觉得这个比喻未免太夸张,太哗众取宠。事隔多年,也经历了很多人事,才越来越明白那个比喻的恰当不虚。人在一生当中,的确是很容易陷入到许许多多错误观念的圈套之中。如果在这过程中失去了和生命之本源的连接,把观念,而不是生命本身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那么“被冰封的头脑”就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危险结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错误的观念在一个社会当中普遍存在并变得象坚冰一样牢固,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也难以在一天两天内消除。目前国人许多在西医长期的垄断地位下形成的大成问题,甚至根本错误的医疗和健康的知识,已经变得象坚冰一样牢固。非得有一把锋利沉重,毫不留情的大刀阔斧才能在这些封冻已久的坚冰上劈出裂缝。同时慢慢地通过每个人切身的经历和反思,这些坚冰才有可能彻底地融化和消解。
认识潘老已经有一个多月。虽然在这之前我通过自己以骑车和静坐的方式治疗淋巴瘤的经历让我对于生命的自我纠正能力已经有比较深入的思考,故而第一次听到潘老提出的生命自组织能力的概念和理论即对其深为服膺,但对于这个概念的具体意义的理解,却是通过这一个多月来阅读潘老的著作和文章,在他来北京时找他聊天和请教,以及偶尔家人出现发烧和咳嗽打电话向他咨询时,才慢慢地有所深入并使自己原来与这个概念不相合的观念得到彻底的转变。潘老对于目前很多流行的医疗和健康的观念的批判的确就象是一把厚重坚利的斧子横扫无忌,毫不留情,一开始很容易让人以为他过于偏激,甚至别有用心,但是与他接触多了,对他的为人和思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就会发现这个长期以来偏居一隅,仅凭自己的医术和医德获得全国性声望,虽然无权无势,却淡泊名利,以治病济世为志趣的民间老中医的犀利实是出于对诸多西医观念谬误之深,西医对国人的健康为害之烈之广,以及国人因迷信西医而对于自己所受之伤害懵懂无知的深刻洞见和痛心。
潘老一个多月来两次来北京。我去他的宾馆房间拜访他时,那里总是高朋满座。其中既有因受惠于潘老的开导和治疗而摆脱了对癌症的恐惧,重新认识生命并从潘老那里获得强大动力的病患,也有慕名而来的新的病人,更多的是他的一帮志在推广和振兴传统中医的朋友。潘老已经80高龄,一天面对那么多的来访者,处理那么多的事务,却始终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言语有力,应对自如。两天前潘老来北京参加一个有关中医药立法的会议,我有幸又去他的宾馆拜访他,在那里呆了大半天,让我原有的好多有问题的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清理。在这过程中我不禁感叹,潘老关于生命和健康的中医理论实际上并不复杂,也是对生命有基本感知能力的人都能够理解和领会的。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中医常识,一个人一生当中不知道可以避免多少完全不必要的麻烦,省去多少让人无法承受的代价。而如果不具备这些常识,很有可能一点点小毛病就让人倾家荡产,阴阳相隔。令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由于西医的误导,这些基本的中医常识已经变得不再是常识,而是需要人有很好的机缘并且努力地去反思和体会才能够了解的知识。
比如说,号称“血癌”的白血病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疾病。一旦被诊断为白血病,即便不是被判了死刑,也差不多等于和来勾魂的黑白无常打了照面。但是在包括潘老在内的许多传统中医看来,白血病完全是现代医学无中生有的“创造”,也并不难治。他认为,西医据以判定白血病的标准,即血液中较常人过多的幼稚白细胞或者来自于人体因抵抗外病菌等外邪而发热,白细胞升高,或者是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劳累过度,造血功能供不应求所致。本来,通过中药调理使其机体恢复元气,病人自然就会恢复健康。但是西医先是通过给发烧的人病人强行退烧,导致其白细胞比例升高,然后又据此将其认定为白血病,通过对病人的机体有严重损害作用的化疗来杀被认为是肿瘤细胞的幼稚白细胞。这种“标准化”的治疗方式把目标指向病人生病的结果,而非其原因,同时也与潘老的医疗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不是通过扶植病人生命的自愈能力去战胜疾病,而是打击和削弱病人生命的自愈能力。这种治疗方式对病人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那些生命力强大到超乎寻常的病人才可能捱过这种“治疗”的荼毒而被“治愈”。但大多数病人没有这样幸运。这就是白血病让人闻之色变的原因。但是中国民间的许多中医家,包括孙起元(著有《白血病人将获救》一书,已故)、由玺印以及潘老等人在治疗白血病方面都有独到的经验,治愈率远远高于西医,并且所用的都是很普通的中药,普通民众完全能够承受,也没有任何副作用。这样的反差,更加显示出目前各大医院都把化疗作为治疗白血病的常规方案的荒谬和残酷(在民间中医协会办的“挺民间中医”新浪博客上记录了许多侥幸从西医化疗当中脱逃出来,在传统中医那里获救重生的病人的故事)。这样的荒谬和残酷超乎常理和想象,也难怪绝大多数人在被诊断为白血病时,会乖乖地完全听从西医的安排去做各种耗资和伤害性都十分巨大的检查和化疗而很少有人会对此产生疑心。
这次在潘老那里我也了解到,发烧是我们的身体在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一种自我防卫反应。按照潘老医疗应当通过加强生命的自组织能力使身体恢复平衡的理念,对于发烧强行退烧是不对的,因为发烧只是生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强行退烧,尤其是通过口服或注射西药来强行退烧,对身体是有害的。只要病人的手脚都是热的,再怎样发烧都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通过西药强行退烧,会有发生其它并发症的危险,包括出现白血病的症状和指标。对于发烧恰当的办法是通过中药,或按摩等方式帮助病人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使身体重新恢复平衡而自然退烧。
潘老对于体检也是完全排斥的,认为它完全没有必要。对于讲究辨症施治的中医来说,只要病人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寻求恰当的治疗即可,无需事前没事找事去做什么体检。我问潘老比如对于胃癌,据说它是非特异性的,病人可能在完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现胃癌时已经是晚期。潘老的意见是身体出问题肯定会发出某种信号。只要对身体的信号保持足够的敏感,在感到不适时及时进行恰当的中医治疗即可,并不需要没事找事去做什么定期体检。这个观点初听之下的确违反常理,但细细想来确实有道理。只不过现在的人欲念太多,羁绊太多,在身体出了问题,发出警示信号时往往仍然无视,继续玩命地应酬工作,导致病入膏肓而成不治。
不过这次去找潘老聊天,脑子里破除掉的最大的一块“坚冰”是,我原来一直认为医生职业,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作为一种资格,还是得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考试才能获得。否则的话,岂不是放任没有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无良人士给病人造成伤害?然而潘老对“非法行医”这个概念很不以为然。他说考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中医的知识、技能和水平是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慢慢获得的。而且行医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谁会找一个没有经验和声誉的中医看病,更不用讲通过行医去谋生糊口了。完全放开对中医行医资格的限制,并不会造成普遍的伤害。他这么一说,让我顿时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这样一个观念,即行医需要经过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才行,其实完全是对现实的医生职业缺乏了解,单凭想象去理解医患关系的结果。如果一个能力有限的医生乱开药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只要事后按照侵权法的法理去追究即可。而人为地通过考试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获得行医资格,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中医来说,通过望闻问切诊察病情,以及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来对病情进行归纳分析,辩症施治,的确是个需要长期的医疗实践才能不断精进的过程,是没有办法通过医学院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就能掌握的。
这一个多月来对于潘老思想的接触,让我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中医的精髓,实际上即可说是一种生命哲学。潘老提出的生命自组织能力的理论,可谓这一生命哲学的核心。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医生,从西医的“白色恐怖”下解放出来,避开西医设下的诸多陷阱,将有限的人生资源用于更为丰富和有意义的精神探索和成长。推广和振兴中医,纠正西医所造成的种种偏差,的确如潘老所大声疾呼的,事关中华民族的兴衰,到了不应再拖延的时候了。
“静修与养生”微信公众号
普及静修知识与方法;
探索身心健康之奥义;
支持心灵成长与更新;
促进同道交流与分享。
(点击左上角“静修与养生”可订阅本公众号及查看之前的文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错误的观念在一个社会当中普遍存在并变得象坚冰一样牢固,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也难以在一天两天内消除。目前国人许多在西医长期的垄断地位下形成的大成问题,甚至根本错误的医疗和健康的知识,已经变得象坚冰一样牢固。非得有一把锋利沉重,毫不留情的大刀阔斧才能在这些封冻已久的坚冰上劈出裂缝。同时慢慢地通过每个人切身的经历和反思,这些坚冰才有可能彻底地融化和消解。
认识潘老已经有一个多月。虽然在这之前我通过自己以骑车和静坐的方式治疗淋巴瘤的经历让我对于生命的自我纠正能力已经有比较深入的思考,故而第一次听到潘老提出的生命自组织能力的概念和理论即对其深为服膺,但对于这个概念的具体意义的理解,却是通过这一个多月来阅读潘老的著作和文章,在他来北京时找他聊天和请教,以及偶尔家人出现发烧和咳嗽打电话向他咨询时,才慢慢地有所深入并使自己原来与这个概念不相合的观念得到彻底的转变。潘老对于目前很多流行的医疗和健康的观念的批判的确就象是一把厚重坚利的斧子横扫无忌,毫不留情,一开始很容易让人以为他过于偏激,甚至别有用心,但是与他接触多了,对他的为人和思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就会发现这个长期以来偏居一隅,仅凭自己的医术和医德获得全国性声望,虽然无权无势,却淡泊名利,以治病济世为志趣的民间老中医的犀利实是出于对诸多西医观念谬误之深,西医对国人的健康为害之烈之广,以及国人因迷信西医而对于自己所受之伤害懵懂无知的深刻洞见和痛心。
潘老一个多月来两次来北京。我去他的宾馆房间拜访他时,那里总是高朋满座。其中既有因受惠于潘老的开导和治疗而摆脱了对癌症的恐惧,重新认识生命并从潘老那里获得强大动力的病患,也有慕名而来的新的病人,更多的是他的一帮志在推广和振兴传统中医的朋友。潘老已经80高龄,一天面对那么多的来访者,处理那么多的事务,却始终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言语有力,应对自如。两天前潘老来北京参加一个有关中医药立法的会议,我有幸又去他的宾馆拜访他,在那里呆了大半天,让我原有的好多有问题的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清理。在这过程中我不禁感叹,潘老关于生命和健康的中医理论实际上并不复杂,也是对生命有基本感知能力的人都能够理解和领会的。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中医常识,一个人一生当中不知道可以避免多少完全不必要的麻烦,省去多少让人无法承受的代价。而如果不具备这些常识,很有可能一点点小毛病就让人倾家荡产,阴阳相隔。令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由于西医的误导,这些基本的中医常识已经变得不再是常识,而是需要人有很好的机缘并且努力地去反思和体会才能够了解的知识。
比如说,号称“血癌”的白血病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疾病。一旦被诊断为白血病,即便不是被判了死刑,也差不多等于和来勾魂的黑白无常打了照面。但是在包括潘老在内的许多传统中医看来,白血病完全是现代医学无中生有的“创造”,也并不难治。他认为,西医据以判定白血病的标准,即血液中较常人过多的幼稚白细胞或者来自于人体因抵抗外病菌等外邪而发热,白细胞升高,或者是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劳累过度,造血功能供不应求所致。本来,通过中药调理使其机体恢复元气,病人自然就会恢复健康。但是西医先是通过给发烧的人病人强行退烧,导致其白细胞比例升高,然后又据此将其认定为白血病,通过对病人的机体有严重损害作用的化疗来杀被认为是肿瘤细胞的幼稚白细胞。这种“标准化”的治疗方式把目标指向病人生病的结果,而非其原因,同时也与潘老的医疗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不是通过扶植病人生命的自愈能力去战胜疾病,而是打击和削弱病人生命的自愈能力。这种治疗方式对病人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那些生命力强大到超乎寻常的病人才可能捱过这种“治疗”的荼毒而被“治愈”。但大多数病人没有这样幸运。这就是白血病让人闻之色变的原因。但是中国民间的许多中医家,包括孙起元(著有《白血病人将获救》一书,已故)、由玺印以及潘老等人在治疗白血病方面都有独到的经验,治愈率远远高于西医,并且所用的都是很普通的中药,普通民众完全能够承受,也没有任何副作用。这样的反差,更加显示出目前各大医院都把化疗作为治疗白血病的常规方案的荒谬和残酷(在民间中医协会办的“挺民间中医”新浪博客上记录了许多侥幸从西医化疗当中脱逃出来,在传统中医那里获救重生的病人的故事)。这样的荒谬和残酷超乎常理和想象,也难怪绝大多数人在被诊断为白血病时,会乖乖地完全听从西医的安排去做各种耗资和伤害性都十分巨大的检查和化疗而很少有人会对此产生疑心。
这次在潘老那里我也了解到,发烧是我们的身体在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一种自我防卫反应。按照潘老医疗应当通过加强生命的自组织能力使身体恢复平衡的理念,对于发烧强行退烧是不对的,因为发烧只是生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强行退烧,尤其是通过口服或注射西药来强行退烧,对身体是有害的。只要病人的手脚都是热的,再怎样发烧都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通过西药强行退烧,会有发生其它并发症的危险,包括出现白血病的症状和指标。对于发烧恰当的办法是通过中药,或按摩等方式帮助病人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使身体重新恢复平衡而自然退烧。
潘老对于体检也是完全排斥的,认为它完全没有必要。对于讲究辨症施治的中医来说,只要病人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寻求恰当的治疗即可,无需事前没事找事去做什么体检。我问潘老比如对于胃癌,据说它是非特异性的,病人可能在完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现胃癌时已经是晚期。潘老的意见是身体出问题肯定会发出某种信号。只要对身体的信号保持足够的敏感,在感到不适时及时进行恰当的中医治疗即可,并不需要没事找事去做什么定期体检。这个观点初听之下的确违反常理,但细细想来确实有道理。只不过现在的人欲念太多,羁绊太多,在身体出了问题,发出警示信号时往往仍然无视,继续玩命地应酬工作,导致病入膏肓而成不治。
不过这次去找潘老聊天,脑子里破除掉的最大的一块“坚冰”是,我原来一直认为医生职业,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作为一种资格,还是得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考试才能获得。否则的话,岂不是放任没有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无良人士给病人造成伤害?然而潘老对“非法行医”这个概念很不以为然。他说考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中医的知识、技能和水平是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慢慢获得的。而且行医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谁会找一个没有经验和声誉的中医看病,更不用讲通过行医去谋生糊口了。完全放开对中医行医资格的限制,并不会造成普遍的伤害。他这么一说,让我顿时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这样一个观念,即行医需要经过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才行,其实完全是对现实的医生职业缺乏了解,单凭想象去理解医患关系的结果。如果一个能力有限的医生乱开药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只要事后按照侵权法的法理去追究即可。而人为地通过考试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获得行医资格,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中医来说,通过望闻问切诊察病情,以及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来对病情进行归纳分析,辩症施治,的确是个需要长期的医疗实践才能不断精进的过程,是没有办法通过医学院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就能掌握的。
这一个多月来对于潘老思想的接触,让我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中医的精髓,实际上即可说是一种生命哲学。潘老提出的生命自组织能力的理论,可谓这一生命哲学的核心。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医生,从西医的“白色恐怖”下解放出来,避开西医设下的诸多陷阱,将有限的人生资源用于更为丰富和有意义的精神探索和成长。推广和振兴中医,纠正西医所造成的种种偏差,的确如潘老所大声疾呼的,事关中华民族的兴衰,到了不应再拖延的时候了。
“静修与养生”微信公众号
普及静修知识与方法;
探索身心健康之奥义;
支持心灵成长与更新;
促进同道交流与分享。
(点击左上角“静修与养生”可订阅本公众号及查看之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