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镇
13年4月,我来到南方的这个小镇,到现在已过一年。
说起来,这一年里我根本没干成什么事儿,无非是以周为单位的工作,正常的活动是上班下班跟周末睡觉,不然就是全国各地跑着出差去解决麻烦。在去年4月来南方之前,我很多次充满文艺的意淫过南方的生活。彭坦的《南方》让我一度沉迷于南方的浪漫情怀无法自拔。
我住在北方,难得这些天许多雨水,夜晚听见窗外的雨声,让我想起了南方……在南方的时候,周末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哼起来。
刚来到这个南方小镇的时候,正是每年的雨季,我踩过水潭,穿过雨帘,拖着行李,住进了满是霉味的宿舍,南方用雨水回应着我的南方情怀。后来每次百无聊赖的时候,总是莫名地想起初到南方的那一天,现实又浪漫。
这个小镇实在很落后,除了制造业发达一点之外,没有可以逛街的商场,只有两个稍微大一点的超市;常住人口几乎都是各地打工的青年,每到夜晚或者周末,稍微繁华一点的道路上,就满是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这里也没有任何我觉得有情调的地方,没有任何可以让我装逼的地方,最近还听说去年常去的游泳池今年也改种莲藕了;仅有的江边绿道还算存在,可是永远那里都是一对一对,从白天不太晒的周末到下班之后的每个凉风习习的夜晚。
从去年到现在,一直都觉着这个小镇没有任何让我喜欢的地方,也是在这个地方,让我得出了我适合在城市生活的结论,可是我原来喜欢的是田园山水啊,不过我现在更喜欢晚上楼下能有个便利店,能让我在深更半夜插着裤兜买瓶饮料吃串关东煮,或者陪着妹子坐在路边,她吃我抽烟,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不过这生活的前提是得有个妹子,或者我有烟瘾。
剩下的,这个小镇能让我享受的,就只有天空了。天色好的时候,我坐在窗边看着云被风吹着跑,看着远处的热带树对着风挥手。不加班也不累的时候,傍晚下班后,顶着夕阳去不远的菜市场,然后拎着菜往住处走。每天最享受的便是这种时候,也是风景一天中最好的时刻。从菜市场走小路回住处,会穿过人声鼎沸的公园、烟雾缭绕的祠堂、蜿蜒通幽的小巷、还有机器轰鸣的作坊。运气好的话,天上的云会以一个从没想过的形状出现。我拎着袋子走过右手边的公园,那里永远会有一群打乒乓的小孩子,晚一点还会有一群跳舞的大妈,左手边是卖彩票的小店,我走了一年这条路,从没见过那家店空无一人的时候;往前走过拐角,是当地的祠堂,那里永远烟火鼎盛,墙角还有一排佛像,就摆在外面,从来没有移过位置,很多次我都想拍下这个角落,但是又担心对佛不敬,就一直搁着;然后我就到了这条长长的小巷,小巷里多是本地的原住民,他们在当地基本每家都有一座独栋小楼,走过小巷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院门紧闭,偶尔经过的晚一点还会有阵阵饭菜香味飘出院子,于是,每当这时候我都清楚的知道,回去又晚了,等着做完饭应该要很晚了;小巷的尽头就是机器轰鸣的作坊,每天从早上7点机器开始轰鸣,一直到晚上天黑,经常经过这间作坊,里面的工人也经常会有照面,但从来没记住过。
回到住处,我便开始做饭。做饭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看自己心情,心情好,可以找菜谱琢磨几个新菜;累了就草草做两个快的菜,赶紧吃完上网看看电影喝喝饮料。小镇的食材也有限,很多我在家能做的菜,跑到这里就买不到了,甚至有些食材我可以用家乡话讲,但是永远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讲。买菜的时候,基本上是用手指,这个、那个、多少钱,有时候碰上讲白话的摊主,都直接点头摇头给钱,不说一句话买完走人。
说到讲白话这个事情,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有时候坐轻轨去广州购物的时候,在商场里导购开口永远跟我说白话,可能在别人眼里,我看起来就是当地的吧。刚开始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地想学点白话,这样外表就能跟语言搭配起来勾搭当地小姑娘了。事实证明也是我想多了,工作的时候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半时间在全国各地出差,还有半个月在公司累死累活,工作完了回去顶多逛超市买菜做饭;在公司里坐在几乎都是男人的研发小办公室,漂亮姑娘多的大办公室也只有上下班和寄快递的时候会经过,偷偷瞟一眼漂亮的姑娘,心里头惦记着,等下次出差完了回公司再一看,人家刚刚才交新男友。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深深的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也明白了那些每天全国到处跑的人,为什么都会有一天安定下来再也不走。
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还没有厌烦,觉得每天飞来飞去,全国到处跑,而且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去过并且一直想去的地方。后来慢慢的,就觉得出差的时候,永远是一个人,白天面对客户或是解决问题,晚上也不像在自己地盘儿一样想干嘛干嘛。这个时候也就会上网,到小组里去找找有类似工作的人,看他们吐槽工作,然后深表理解与同情,同时也告诫那些把我们工作想得特别美好的小孩,生活就是生活,想得到一些,必然会失去更多。
出差多是去西南,重庆、成都、贵阳之类的,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些地方的景点特别着迷,只要一有空就去根据攻略去走走停停;慢慢地,我也开始懒得动了,这些出差的地方,虽然没有当地人来得熟,但也没有任何想探索的地方了,一方面是工作原因导致的兴趣索然,另一方面是只有自己到处跑一两次还可以,跑多了也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况且我这人更容易三分钟热度。
出差最喜欢的地方是成都。在重庆贵阳之类的地方,永远都感觉工作压力很大,在成都的时候,自然而然的都放下来了,而且在成都的时候,特别喜欢大半夜,肚子饿了就出门找吃的,而且在成都永远都能找到好吃的夜宵,美食饱腹也暖心。
想想人也奇怪,以前一直想象的到处漂泊无所牵挂,到现在我真正的在过这种生活的时候,又隐隐感到痛苦,生怕这种生活一直延续。以前身边都是认识的人的时候,想去外面闯荡,把日子过得潇洒又梦幻;现在身边没有朋友了,又想着如果我跟朋友离得近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玩些什么,周末是不是能大家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游泳旅行。
工作了之后渐渐地也荒废了不少技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却时时觉得生活没劲,能够买到以前想要的东西了之后,却永远都有更贵的欲望清单。在进入社会,越来越娴熟地使用时间换取金钱,却在懊悔自己没有用青春的时光经历更有意义的事情。
或者矛盾才是生活吧。
昨天傍晚下班后,在菜市场遇到同事。后来回到住处做晚饭的时候,收到她的微信,跟我说,看你在菜市场买菜,感觉好贤惠。是贤惠啊,我在心里想,有毛用,你又不给我介绍妹子。我感觉我寂寞到一定境界了,以后搞不好会朝着猥琐男方向发展。
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昨天从菜市场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五彩云。你看,有人驾着五彩云来找我了呢。
说起来,这一年里我根本没干成什么事儿,无非是以周为单位的工作,正常的活动是上班下班跟周末睡觉,不然就是全国各地跑着出差去解决麻烦。在去年4月来南方之前,我很多次充满文艺的意淫过南方的生活。彭坦的《南方》让我一度沉迷于南方的浪漫情怀无法自拔。
我住在北方,难得这些天许多雨水,夜晚听见窗外的雨声,让我想起了南方……在南方的时候,周末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哼起来。
刚来到这个南方小镇的时候,正是每年的雨季,我踩过水潭,穿过雨帘,拖着行李,住进了满是霉味的宿舍,南方用雨水回应着我的南方情怀。后来每次百无聊赖的时候,总是莫名地想起初到南方的那一天,现实又浪漫。
这个小镇实在很落后,除了制造业发达一点之外,没有可以逛街的商场,只有两个稍微大一点的超市;常住人口几乎都是各地打工的青年,每到夜晚或者周末,稍微繁华一点的道路上,就满是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这里也没有任何我觉得有情调的地方,没有任何可以让我装逼的地方,最近还听说去年常去的游泳池今年也改种莲藕了;仅有的江边绿道还算存在,可是永远那里都是一对一对,从白天不太晒的周末到下班之后的每个凉风习习的夜晚。
从去年到现在,一直都觉着这个小镇没有任何让我喜欢的地方,也是在这个地方,让我得出了我适合在城市生活的结论,可是我原来喜欢的是田园山水啊,不过我现在更喜欢晚上楼下能有个便利店,能让我在深更半夜插着裤兜买瓶饮料吃串关东煮,或者陪着妹子坐在路边,她吃我抽烟,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不过这生活的前提是得有个妹子,或者我有烟瘾。
剩下的,这个小镇能让我享受的,就只有天空了。天色好的时候,我坐在窗边看着云被风吹着跑,看着远处的热带树对着风挥手。不加班也不累的时候,傍晚下班后,顶着夕阳去不远的菜市场,然后拎着菜往住处走。每天最享受的便是这种时候,也是风景一天中最好的时刻。从菜市场走小路回住处,会穿过人声鼎沸的公园、烟雾缭绕的祠堂、蜿蜒通幽的小巷、还有机器轰鸣的作坊。运气好的话,天上的云会以一个从没想过的形状出现。我拎着袋子走过右手边的公园,那里永远会有一群打乒乓的小孩子,晚一点还会有一群跳舞的大妈,左手边是卖彩票的小店,我走了一年这条路,从没见过那家店空无一人的时候;往前走过拐角,是当地的祠堂,那里永远烟火鼎盛,墙角还有一排佛像,就摆在外面,从来没有移过位置,很多次我都想拍下这个角落,但是又担心对佛不敬,就一直搁着;然后我就到了这条长长的小巷,小巷里多是本地的原住民,他们在当地基本每家都有一座独栋小楼,走过小巷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院门紧闭,偶尔经过的晚一点还会有阵阵饭菜香味飘出院子,于是,每当这时候我都清楚的知道,回去又晚了,等着做完饭应该要很晚了;小巷的尽头就是机器轰鸣的作坊,每天从早上7点机器开始轰鸣,一直到晚上天黑,经常经过这间作坊,里面的工人也经常会有照面,但从来没记住过。
回到住处,我便开始做饭。做饭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看自己心情,心情好,可以找菜谱琢磨几个新菜;累了就草草做两个快的菜,赶紧吃完上网看看电影喝喝饮料。小镇的食材也有限,很多我在家能做的菜,跑到这里就买不到了,甚至有些食材我可以用家乡话讲,但是永远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讲。买菜的时候,基本上是用手指,这个、那个、多少钱,有时候碰上讲白话的摊主,都直接点头摇头给钱,不说一句话买完走人。
说到讲白话这个事情,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有时候坐轻轨去广州购物的时候,在商场里导购开口永远跟我说白话,可能在别人眼里,我看起来就是当地的吧。刚开始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地想学点白话,这样外表就能跟语言搭配起来勾搭当地小姑娘了。事实证明也是我想多了,工作的时候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半时间在全国各地出差,还有半个月在公司累死累活,工作完了回去顶多逛超市买菜做饭;在公司里坐在几乎都是男人的研发小办公室,漂亮姑娘多的大办公室也只有上下班和寄快递的时候会经过,偷偷瞟一眼漂亮的姑娘,心里头惦记着,等下次出差完了回公司再一看,人家刚刚才交新男友。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深深的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也明白了那些每天全国到处跑的人,为什么都会有一天安定下来再也不走。
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还没有厌烦,觉得每天飞来飞去,全国到处跑,而且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去过并且一直想去的地方。后来慢慢的,就觉得出差的时候,永远是一个人,白天面对客户或是解决问题,晚上也不像在自己地盘儿一样想干嘛干嘛。这个时候也就会上网,到小组里去找找有类似工作的人,看他们吐槽工作,然后深表理解与同情,同时也告诫那些把我们工作想得特别美好的小孩,生活就是生活,想得到一些,必然会失去更多。
出差多是去西南,重庆、成都、贵阳之类的,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些地方的景点特别着迷,只要一有空就去根据攻略去走走停停;慢慢地,我也开始懒得动了,这些出差的地方,虽然没有当地人来得熟,但也没有任何想探索的地方了,一方面是工作原因导致的兴趣索然,另一方面是只有自己到处跑一两次还可以,跑多了也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况且我这人更容易三分钟热度。
出差最喜欢的地方是成都。在重庆贵阳之类的地方,永远都感觉工作压力很大,在成都的时候,自然而然的都放下来了,而且在成都的时候,特别喜欢大半夜,肚子饿了就出门找吃的,而且在成都永远都能找到好吃的夜宵,美食饱腹也暖心。
想想人也奇怪,以前一直想象的到处漂泊无所牵挂,到现在我真正的在过这种生活的时候,又隐隐感到痛苦,生怕这种生活一直延续。以前身边都是认识的人的时候,想去外面闯荡,把日子过得潇洒又梦幻;现在身边没有朋友了,又想着如果我跟朋友离得近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玩些什么,周末是不是能大家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游泳旅行。
工作了之后渐渐地也荒废了不少技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却时时觉得生活没劲,能够买到以前想要的东西了之后,却永远都有更贵的欲望清单。在进入社会,越来越娴熟地使用时间换取金钱,却在懊悔自己没有用青春的时光经历更有意义的事情。
或者矛盾才是生活吧。
昨天傍晚下班后,在菜市场遇到同事。后来回到住处做晚饭的时候,收到她的微信,跟我说,看你在菜市场买菜,感觉好贤惠。是贤惠啊,我在心里想,有毛用,你又不给我介绍妹子。我感觉我寂寞到一定境界了,以后搞不好会朝着猥琐男方向发展。
但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昨天从菜市场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五彩云。你看,有人驾着五彩云来找我了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