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斯替教义概要
一.神学
诺斯替思想的核心特征,是神与世界之关系的极端二元论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与世界关系上的极端二元论。神是绝对的超越世俗的,他的性质是与宇宙相异的,神既不创造也不统治宇宙,他完全是宇宙的对立面:神的光明世界是自足而遥远的,与神的世界相对立,我们这个宇宙乃是一个黑暗的世界;是由低级能量所创造的,这些低级能量、掌权者以及包括世界本身在内的神之外所有等级的存在物,他们产生过程乃是诺斯替思辩的一个主题。超越的神自身则对于所有创造物是隐而不见的,无法以自然的观念认识。对于他的认识需要有超自然的启示与觉悟,并且即使因此达到了认识,若不用否定性术语,也几乎无法表达。
二.宇宙论
宇宙是由掌权者统辖的领域,它就像一所巨大的监狱,而地球则是最里面的牢房,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宇宙的各个层面就像围绕共同核心的密封的壳层,一层层地排列在地球的周围与之上。通常有七个行星层面,第八个层面是不动的恒星层,围绕着里面的七个行星层。然而也存在把这个结构复杂化的倾向,使得这个体系越来越大,巴西略算出了有不少于三百六十五重"天"。这个宇宙论建筑的宗教重要性存在于这样一个观念:中介于此地球与超越者之间的一切事物,其作用都是为了隔离人与神,不仅仅是通过空间的距离,而且还通过积极的邪灵的力量来隔离人与神。因此,宇宙体系的广袤性与多重性表达了人神之间距离的遥远程度。这些层面是掌权者的宝座,尤其是"七位"星神的宝座,他们是从巴比伦的神殿借用以称呼神的名字(Iao,Sabaoth,Adonai,Elohim,EI,Shaddai),本来都是至高唯一的神的同义词,现在通过这种变换就转变成各个低级邪灵的名字,这一点很重要,是诺斯替主义把整个古代传统——尤其是犹太教传统----置于贬抑性重新估价之下的一个范例。掌权者集体统治着世界,而各自又在他自己的层面里作宇宙监狱的监守者。他们对宇宙的专治性统治被成为"黑玛门尼",即'普遍命运",这个概念取自于占星学,但现在又染上了一层诺斯替的反宇宙色彩。从物理的方面看,这种统治是自然规律;从心理的方面看,他包括诸如摩西律法的制度与实施,他的目的是要奴役人。作为各自层面的监守者,每个掌权者都阻隔着灵魂在死后的上升之路,以阻碍他们逃离世界回到神那里去。掌权者还是世界的创造者,但在有些地方则把这一角色留给他们的头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头领就取名"德穆革",就是柏拉图《蒂迈欧》中的世界创造着,并且常常把他描绘成《旧约》的神的歪曲了的形象。
三.人类学
人是这些大场景布置的主要目标,它是由肉体(Flesh)、灵魂(Soul)、与灵(Spirit)组成的。但追溯到最终极的根源上,他是从世界的与超世界的双重根源产生出来的。不仅肉体,而且灵魂也是宇宙能量的产品,宇宙能量按照神圣的原人(Primal man)或人的原型(archetypal Man)塑造出人的身体,并以他们自己的灵魂力量赋予他们生气;这些生气就是自然人的欲望和情感,每一种都分别来自于某个宇宙层面并与这些层面相对应,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源自于星层的灵魂,或他的魂(psyche)。通过他的肉体与灵魂,人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并臣服于黑玛门尼。包围在灵魂之中的是灵,即"普纽玛"(peneuma),也称为火花(spark),这是一部分由上届降落到世界上来的神圣质料,掌权者造人的明确目的就是要把灵囚禁在那里。因此,正如在大宇宙中人受七个星层包围那样,在人身小宇宙中普纽玛也被源自于星层的七层衣袍包裹着。在未获拯救的状态下,普纽玛沉浸在灵魂与肉体之中。对自己没有意识,在世界的毒气之中麻木、昏睡、窒息,简言之,他处于一种“无知”状态。他的苏醒与解放唯有通过“知识”才能实现。
四.末世论
二元论的极端性决定了它的拯救论的极端性。就像超越的神异在于“这个世界”那样,处于世界中的普纽玛的自我也同样异在于这个世界。
诺斯替努力的目标就是要把“内在的人”(inner man)从世界的束缚中拯救出来,让他们回到光明的故乡中去。
这要具备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他要认识超世俗的神与他自己,也就是要认识他自己的神圣来源和他目前的处境,以及决定着这种处境的这个世界的性质。
有一个著名的瓦伦丁主义的陈述是这样说的: 能获致我们解放的是这种知识:即我们本来是谁,现在又成了什么;我们本来在何方,现在被扔到了何方;我们要奔向何方,从何处被解救出来;什么是生,什么是重生。然而由于目前的处境,他失去了这种知识,因为“无知”是世界形成的根源,因而同样也是世俗存在的本质。具体的说,这位超越的神在这个世界中是不为人所知的,也是不可能从这个世界中被发现的,因此启示是必须的,启示的必要性是寄予宇宙处境之性质的,启示的发生转变了这种宇宙处境的决定性方面,也就是“无知”的一面,因而它本身就已经拯救的一部分了。他的承担者是来自光明世界的信使,他穿过各个层面的重重阻碍,瞒过众掌权者,把灵从世俗的麻木状态中唤醒,并且把"来自外面"的拯救的知识传给他。这一位超越的救主的使命,甚至于在这个世界创造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神圣因素堕落要先于创世),并且与世界的历史相平行。通过这个途径其实出来的知识,尽管只是简单地被称为“关于神的知识”,但却包括了诺斯替神话的整个内容,其中有他所教导的关于神、人与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说,它包含了一个理论体系的诸要素。然而,从实践的一面来说,它特别是指“道路的知识”,即灵魂离开世界的途径,包括圣事与巫术,是为它将来的上升做好准备的,还有一些奥秘的名字与咒语,能够打开每一个星层的通道。灵魂有了这样的装备,在死了之后它就能向上升。而把灵魂的“衣袍”依次脱落在那些赋予它衣袍的星层之中:于是灵就剥光了所有的外在的累赘,而达到超越于世界的神那里去了,与神圣的质料重新结合在一起。从整个神圣剧本的尺度上来看,这是神恢复自身完整性的过程的一个部分,他的完整性在前宇宙的时代由于失去了一些神圣的质料而受到了损坏。神只是通过这些失去的质料才卷入到世界的命运历史之中,也是为了收回它们才派遣他的使者干预宇宙的历史。随着这个收集过程的完成,(按照某些体系)宇宙将由于失去光明元素而走向终结。
五.道德论
拥有诺斯的人称自己为“属灵的人”,他们在此生是疏远人类大众的。直接的觉悟不仅使他们在知识的层面中做主宰(从而有无线多样的诺斯替学说),而且也能决定行动的层面。
大体上说,属灵的人的道德,是由他们对世界的敌视与一切世俗牵连的轻视所决定的。但是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两种互相矛盾的结论,每一种结论都能各自找到极端的代表,那就是禁欲与纵欲。
前者从对诺斯的拥有中推导出一种责任感,要避免进一步受世界的污染,因而把与世界的联系减少到最低程度;后者也从同样的对于诺斯的拥有中推出了绝对自由的特权。
我们将在复杂的诺斯替纵欲主义理论中讨论后者。对于这里的初步性描述而言,略加评论就足够了。创造主所颁布的“你应该如何”与“不应该如何”的律法,只是“宇宙”专制的又一形式而已,由于违反这种律法而遭致的惩罚只能影响肉体与灵魂。而由于属灵的人超脱了黑玛门尼,因而他也就超脱了道德律的约束。对他来说,他可以做任何事,因为普纽玛“从本性上已经得到了拯救”,他既不受行动的玷污,也不惧怕受掌权者的设计,反而有助于拯救的工作。这种反律法主义的放荡主义(libertinism),比禁欲主义更强有力地展示了包含在诺斯主义中的虚无主义因素。
通过上述的概要,读者即使不熟习这一主题也能认识到,无论个别思想家在诺斯替理论之中达到了何等程度的概念化,其中必有这样一个不可瓦解的深化核心。它远离了哲学思辨的稀薄的气氛,而运行于意象与拟人化的的浓厚媒介之中。
——节选自德国哲学家汉斯.约纳斯教授的大作《诺斯替宗教》
诺斯替思想的核心特征,是神与世界之关系的极端二元论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与世界关系上的极端二元论。神是绝对的超越世俗的,他的性质是与宇宙相异的,神既不创造也不统治宇宙,他完全是宇宙的对立面:神的光明世界是自足而遥远的,与神的世界相对立,我们这个宇宙乃是一个黑暗的世界;是由低级能量所创造的,这些低级能量、掌权者以及包括世界本身在内的神之外所有等级的存在物,他们产生过程乃是诺斯替思辩的一个主题。超越的神自身则对于所有创造物是隐而不见的,无法以自然的观念认识。对于他的认识需要有超自然的启示与觉悟,并且即使因此达到了认识,若不用否定性术语,也几乎无法表达。
二.宇宙论
宇宙是由掌权者统辖的领域,它就像一所巨大的监狱,而地球则是最里面的牢房,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宇宙的各个层面就像围绕共同核心的密封的壳层,一层层地排列在地球的周围与之上。通常有七个行星层面,第八个层面是不动的恒星层,围绕着里面的七个行星层。然而也存在把这个结构复杂化的倾向,使得这个体系越来越大,巴西略算出了有不少于三百六十五重"天"。这个宇宙论建筑的宗教重要性存在于这样一个观念:中介于此地球与超越者之间的一切事物,其作用都是为了隔离人与神,不仅仅是通过空间的距离,而且还通过积极的邪灵的力量来隔离人与神。因此,宇宙体系的广袤性与多重性表达了人神之间距离的遥远程度。这些层面是掌权者的宝座,尤其是"七位"星神的宝座,他们是从巴比伦的神殿借用以称呼神的名字(Iao,Sabaoth,Adonai,Elohim,EI,Shaddai),本来都是至高唯一的神的同义词,现在通过这种变换就转变成各个低级邪灵的名字,这一点很重要,是诺斯替主义把整个古代传统——尤其是犹太教传统----置于贬抑性重新估价之下的一个范例。掌权者集体统治着世界,而各自又在他自己的层面里作宇宙监狱的监守者。他们对宇宙的专治性统治被成为"黑玛门尼",即'普遍命运",这个概念取自于占星学,但现在又染上了一层诺斯替的反宇宙色彩。从物理的方面看,这种统治是自然规律;从心理的方面看,他包括诸如摩西律法的制度与实施,他的目的是要奴役人。作为各自层面的监守者,每个掌权者都阻隔着灵魂在死后的上升之路,以阻碍他们逃离世界回到神那里去。掌权者还是世界的创造者,但在有些地方则把这一角色留给他们的头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头领就取名"德穆革",就是柏拉图《蒂迈欧》中的世界创造着,并且常常把他描绘成《旧约》的神的歪曲了的形象。
三.人类学
人是这些大场景布置的主要目标,它是由肉体(Flesh)、灵魂(Soul)、与灵(Spirit)组成的。但追溯到最终极的根源上,他是从世界的与超世界的双重根源产生出来的。不仅肉体,而且灵魂也是宇宙能量的产品,宇宙能量按照神圣的原人(Primal man)或人的原型(archetypal Man)塑造出人的身体,并以他们自己的灵魂力量赋予他们生气;这些生气就是自然人的欲望和情感,每一种都分别来自于某个宇宙层面并与这些层面相对应,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源自于星层的灵魂,或他的魂(psyche)。通过他的肉体与灵魂,人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并臣服于黑玛门尼。包围在灵魂之中的是灵,即"普纽玛"(peneuma),也称为火花(spark),这是一部分由上届降落到世界上来的神圣质料,掌权者造人的明确目的就是要把灵囚禁在那里。因此,正如在大宇宙中人受七个星层包围那样,在人身小宇宙中普纽玛也被源自于星层的七层衣袍包裹着。在未获拯救的状态下,普纽玛沉浸在灵魂与肉体之中。对自己没有意识,在世界的毒气之中麻木、昏睡、窒息,简言之,他处于一种“无知”状态。他的苏醒与解放唯有通过“知识”才能实现。
四.末世论
二元论的极端性决定了它的拯救论的极端性。就像超越的神异在于“这个世界”那样,处于世界中的普纽玛的自我也同样异在于这个世界。
诺斯替努力的目标就是要把“内在的人”(inner man)从世界的束缚中拯救出来,让他们回到光明的故乡中去。
这要具备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他要认识超世俗的神与他自己,也就是要认识他自己的神圣来源和他目前的处境,以及决定着这种处境的这个世界的性质。
有一个著名的瓦伦丁主义的陈述是这样说的: 能获致我们解放的是这种知识:即我们本来是谁,现在又成了什么;我们本来在何方,现在被扔到了何方;我们要奔向何方,从何处被解救出来;什么是生,什么是重生。然而由于目前的处境,他失去了这种知识,因为“无知”是世界形成的根源,因而同样也是世俗存在的本质。具体的说,这位超越的神在这个世界中是不为人所知的,也是不可能从这个世界中被发现的,因此启示是必须的,启示的必要性是寄予宇宙处境之性质的,启示的发生转变了这种宇宙处境的决定性方面,也就是“无知”的一面,因而它本身就已经拯救的一部分了。他的承担者是来自光明世界的信使,他穿过各个层面的重重阻碍,瞒过众掌权者,把灵从世俗的麻木状态中唤醒,并且把"来自外面"的拯救的知识传给他。这一位超越的救主的使命,甚至于在这个世界创造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神圣因素堕落要先于创世),并且与世界的历史相平行。通过这个途径其实出来的知识,尽管只是简单地被称为“关于神的知识”,但却包括了诺斯替神话的整个内容,其中有他所教导的关于神、人与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说,它包含了一个理论体系的诸要素。然而,从实践的一面来说,它特别是指“道路的知识”,即灵魂离开世界的途径,包括圣事与巫术,是为它将来的上升做好准备的,还有一些奥秘的名字与咒语,能够打开每一个星层的通道。灵魂有了这样的装备,在死了之后它就能向上升。而把灵魂的“衣袍”依次脱落在那些赋予它衣袍的星层之中:于是灵就剥光了所有的外在的累赘,而达到超越于世界的神那里去了,与神圣的质料重新结合在一起。从整个神圣剧本的尺度上来看,这是神恢复自身完整性的过程的一个部分,他的完整性在前宇宙的时代由于失去了一些神圣的质料而受到了损坏。神只是通过这些失去的质料才卷入到世界的命运历史之中,也是为了收回它们才派遣他的使者干预宇宙的历史。随着这个收集过程的完成,(按照某些体系)宇宙将由于失去光明元素而走向终结。
五.道德论
拥有诺斯的人称自己为“属灵的人”,他们在此生是疏远人类大众的。直接的觉悟不仅使他们在知识的层面中做主宰(从而有无线多样的诺斯替学说),而且也能决定行动的层面。
大体上说,属灵的人的道德,是由他们对世界的敌视与一切世俗牵连的轻视所决定的。但是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两种互相矛盾的结论,每一种结论都能各自找到极端的代表,那就是禁欲与纵欲。
前者从对诺斯的拥有中推导出一种责任感,要避免进一步受世界的污染,因而把与世界的联系减少到最低程度;后者也从同样的对于诺斯的拥有中推出了绝对自由的特权。
我们将在复杂的诺斯替纵欲主义理论中讨论后者。对于这里的初步性描述而言,略加评论就足够了。创造主所颁布的“你应该如何”与“不应该如何”的律法,只是“宇宙”专制的又一形式而已,由于违反这种律法而遭致的惩罚只能影响肉体与灵魂。而由于属灵的人超脱了黑玛门尼,因而他也就超脱了道德律的约束。对他来说,他可以做任何事,因为普纽玛“从本性上已经得到了拯救”,他既不受行动的玷污,也不惧怕受掌权者的设计,反而有助于拯救的工作。这种反律法主义的放荡主义(libertinism),比禁欲主义更强有力地展示了包含在诺斯主义中的虚无主义因素。
通过上述的概要,读者即使不熟习这一主题也能认识到,无论个别思想家在诺斯替理论之中达到了何等程度的概念化,其中必有这样一个不可瓦解的深化核心。它远离了哲学思辨的稀薄的气氛,而运行于意象与拟人化的的浓厚媒介之中。
——节选自德国哲学家汉斯.约纳斯教授的大作《诺斯替宗教》
-
蓝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3-06 20:36:10
-
哀小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4-30 10:00:34
-
文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21 22:33:46
-
Favass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9 19:22:29
-
鸡同鸭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8 13:27:37
-
GRANDEU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6:00:13
-
Ne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5:47:09
-
蓝色的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5:06:32
-
玛格丽特*年 转发了这篇日记
以前觉得诺斯替很神秘,现在看来也只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追根结底,人要有精神上的追求,更要珍惜自己的肉身,否则所有的灵性体验都会跟随肉身的消亡而消亡。重新分配。我是做不到那么伟大了。
2014-08-17 14:52:06 -
shinj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3:24:48
-
我的I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1:44:56
-
水流花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1:32:44
-
青年占星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0:20:32
-
母乌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10:10:42
-
谭香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09:58:39
-
Yvonneloves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09:41:19
-
张佳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8-17 09: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