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浅谈中国人的性格
李约瑟难题
-------浅谈中国人的性格
高尔察克
俄国大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真正伟大的民族不甘于扮演次等的角色,甚至不屑于扮演头等的角色,这样的民族只会扮演自己独一无二的角色”,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这段话来表达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以及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李约瑟先生是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正如钱老的“钱学森之问”一样引起了国人的广泛深思。
正如一个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其性格所影响,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民族,其命运也很大程度上由其民族性格影响。我们内地国人常说“某某民族的人比较狠,有野性”,这往往就反映了一个民族被外界所察觉的极其明显的性格。下面这幅画是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名作《查波罗热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我想通过这幅画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哥萨克能够征服整个西伯利亚,以及画中人的形象和我们中国古代士大夫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那么“李约瑟难题”又和民族性格有什么关联呢?我的拙见是“地理大发现及近代科技没有出现在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中华民族(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汉族)典型的懦弱的农耕民族的性格,这种性格追求安逸,不思进取,或者还可以说成不好勇斗狠,重军尚武,在自己相对较独立的圈子里周期性的徘徊。翻开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不断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方面其它文明恐怕难以比拟。这种朝代更替造成了巨大的民族内耗,想一想那一次改朝换代不是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的,同时也抑制了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播。毫不客气的讲我们中华文明也就是在东亚这些小国之中有些影响,我们的领土面积也仅限于东亚一隅,甚至若不是满族入主中原,现在恐怕出山海关大家都要办签证(东三省历史上相当长时间内称作满洲,辛亥革命的口号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革命军的旗帜也代表的是长城以南汉人十八省的意思。清末,沙皇俄国也曾提出过“黄色俄罗斯”计划,并在奉天设立远东都督府,若不是“闯关东”使东三省民族成分发生根本转变,以及日本与俄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东北的确有脱离中国的危险)。还有新疆西藏地区,其当地文化大大有别于内地汉文化传统。
我们中国文明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地理位置相对隔绝与其他较为发达的文明,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高耸的帕米尔高原和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是潮湿的南越之地和横断山脉,北面是广阔的蒙古高原,那里生活着剽悍的游牧民族,始终是内地王朝的心腹大患,更有两次直接入主中原。在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里勤劳的中国先民创造了独特的东方文明,并且延续长达五千年之久,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比较之周边的其它小国和民族,我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文化方面。
但是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极大的阻碍了我们同其他优秀文明交流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鲜有人到达过其它独立于东方文明的国度,而长久领先于周边其它小民族的事实又增大了民族的那种盲目的自信,“内中华,外夷狄”,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始终以鄙视的眼光看待其它文明,尽管在军事上内地王朝经常败于北方游牧民族,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我们中华文明建立在“农桑”的基础上,历朝历代君王始终相信“仓廪实而知礼节”,积极劝课农桑,而商人则被认为是社会的寄生虫,重农抑商这一传统则自春秋战国时就有,商人的地位极端低下,这与大发现和近代科技诞生的欧洲大不相同。航海大发现的最初动机就是寻找通往东方的航道,而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望则是达伽马,哥伦布,迪亚士德雷克等亦商亦盗的探险家的最原始的动机。我记得《大国崛起----英国》篇中,英国探险家德雷克是第一位活着完成全球航行的航海家,他的航行给他带来的是4200倍的利润。试想,这是什么概念,毒品贸易一直难以禁绝,是因为暴利,但我敢断定现在还没有回报率如此高的生意(包括合法的和不合法的)。正是这种对利益的追求,才使西方极大的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西方人一波接一波的涌向海外新大陆。
农耕民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勇武好斗,在与游牧民族斗争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满族的先人女真人就有这么一个谚语“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努尔哈赤起兵不也是以其祖父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家吗?最后八旗劲旅厉兵秣马一统中国。而到了近现代则农耕民族又被海洋民族打败。
以上谈了很多,而我想要说的是只有具有血性和理性的民族才是优秀的民族,才能开创惊天地的事业。
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匈奴王阿提拉等等,凡流传青史的无不是具有血性的民族,当然光有血性并不见得能使其文明长存于世。而关于同时具有血性和理性的民族,我想以德国人和俄国人为例。
德国人,德意志民族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在罗马帝国时代是一些生活在森林中的野蛮人,但就是这样的野蛮人却摧毁了罗马帝国,并且诞生了许多哲学大师:黑格尔,尼采等等,同时也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俄国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十世纪开始才有基辅大公国,在十三世纪被蒙古人攻灭,然而就是这一民族在十五世纪逐渐摆脱“鞑靼枷锁”并实现了统一,之后对外扩张,1587年以叶尔马克为首的1000多人的哥萨克队伍灭亡了西伯利亚汗国,拉开了俄国人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的大幕,在短短的70多年的时间了,其足迹竟然到达了黑龙江流域,其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快。我一直有一些疑惑是什么促使俄国人在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疯狂的扩张,而类似的事情我们民族为什么做不来。然而,我们能说俄国人野蛮吗?就是这整天喝的醉醺醺的民族,却创造了芭蕾舞这一美奂绝伦的艺术,世界四大小说家之一契科夫就是俄国人。
我们可以历数世界各个强国,都可以发现在其血管里流淌着血型与理性的血液。
若没有血性,西班牙人怎会跨过茫茫大海发现美洲大陆,并进而征服印加帝国。
若没有血性,荷兰人怎会在十七世纪就已足迹遍及远东,并征服了印尼和台湾,控制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
若没有血性,英国人何以冒着土著袭击的危险去美洲大陆殖民。
若没有血性,美国人何以展开“西进运动”,将其国界线推至太平洋沿岸。
当然,只有血性而没理性的民族则是愚昧的,野蛮的。
没有理性,奥斯曼土耳其虽则一度横跨亚非欧,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却在近代沦为“欧洲病夫“,其领土面积也只剩下亚洲一隅。
没有理性,非洲部落民族虽有可与狮子搏斗的蛮力,却免不了被贩卖为黑奴。
当然我们民族也不是没有血性,只不过由于历史较长,民族性格渐渐被磨平了,当然统治阶级的那些御用文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的民族血性是荆轲刺秦王时的大义凌然;是楚霸王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是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陈汤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丛林法则盛行的血淋淋的时代已然过去,但我们民族切不可丢掉血性,要记住唯有血性理性共有的民族才能开创灿烂的未来,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浅谈中国人的性格
高尔察克
俄国大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真正伟大的民族不甘于扮演次等的角色,甚至不屑于扮演头等的角色,这样的民族只会扮演自己独一无二的角色”,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这段话来表达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以及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李约瑟先生是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正如钱老的“钱学森之问”一样引起了国人的广泛深思。
正如一个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其性格所影响,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民族,其命运也很大程度上由其民族性格影响。我们内地国人常说“某某民族的人比较狠,有野性”,这往往就反映了一个民族被外界所察觉的极其明显的性格。下面这幅画是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名作《查波罗热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我想通过这幅画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哥萨克能够征服整个西伯利亚,以及画中人的形象和我们中国古代士大夫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 |
那么“李约瑟难题”又和民族性格有什么关联呢?我的拙见是“地理大发现及近代科技没有出现在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中华民族(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汉族)典型的懦弱的农耕民族的性格,这种性格追求安逸,不思进取,或者还可以说成不好勇斗狠,重军尚武,在自己相对较独立的圈子里周期性的徘徊。翻开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不断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方面其它文明恐怕难以比拟。这种朝代更替造成了巨大的民族内耗,想一想那一次改朝换代不是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的,同时也抑制了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播。毫不客气的讲我们中华文明也就是在东亚这些小国之中有些影响,我们的领土面积也仅限于东亚一隅,甚至若不是满族入主中原,现在恐怕出山海关大家都要办签证(东三省历史上相当长时间内称作满洲,辛亥革命的口号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革命军的旗帜也代表的是长城以南汉人十八省的意思。清末,沙皇俄国也曾提出过“黄色俄罗斯”计划,并在奉天设立远东都督府,若不是“闯关东”使东三省民族成分发生根本转变,以及日本与俄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东北的确有脱离中国的危险)。还有新疆西藏地区,其当地文化大大有别于内地汉文化传统。
我们中国文明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地理位置相对隔绝与其他较为发达的文明,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高耸的帕米尔高原和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是潮湿的南越之地和横断山脉,北面是广阔的蒙古高原,那里生活着剽悍的游牧民族,始终是内地王朝的心腹大患,更有两次直接入主中原。在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里勤劳的中国先民创造了独特的东方文明,并且延续长达五千年之久,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比较之周边的其它小国和民族,我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文化方面。
但是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极大的阻碍了我们同其他优秀文明交流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鲜有人到达过其它独立于东方文明的国度,而长久领先于周边其它小民族的事实又增大了民族的那种盲目的自信,“内中华,外夷狄”,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始终以鄙视的眼光看待其它文明,尽管在军事上内地王朝经常败于北方游牧民族,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我们中华文明建立在“农桑”的基础上,历朝历代君王始终相信“仓廪实而知礼节”,积极劝课农桑,而商人则被认为是社会的寄生虫,重农抑商这一传统则自春秋战国时就有,商人的地位极端低下,这与大发现和近代科技诞生的欧洲大不相同。航海大发现的最初动机就是寻找通往东方的航道,而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望则是达伽马,哥伦布,迪亚士德雷克等亦商亦盗的探险家的最原始的动机。我记得《大国崛起----英国》篇中,英国探险家德雷克是第一位活着完成全球航行的航海家,他的航行给他带来的是4200倍的利润。试想,这是什么概念,毒品贸易一直难以禁绝,是因为暴利,但我敢断定现在还没有回报率如此高的生意(包括合法的和不合法的)。正是这种对利益的追求,才使西方极大的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西方人一波接一波的涌向海外新大陆。
农耕民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勇武好斗,在与游牧民族斗争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满族的先人女真人就有这么一个谚语“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努尔哈赤起兵不也是以其祖父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家吗?最后八旗劲旅厉兵秣马一统中国。而到了近现代则农耕民族又被海洋民族打败。
以上谈了很多,而我想要说的是只有具有血性和理性的民族才是优秀的民族,才能开创惊天地的事业。
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匈奴王阿提拉等等,凡流传青史的无不是具有血性的民族,当然光有血性并不见得能使其文明长存于世。而关于同时具有血性和理性的民族,我想以德国人和俄国人为例。
德国人,德意志民族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在罗马帝国时代是一些生活在森林中的野蛮人,但就是这样的野蛮人却摧毁了罗马帝国,并且诞生了许多哲学大师:黑格尔,尼采等等,同时也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俄国人,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十世纪开始才有基辅大公国,在十三世纪被蒙古人攻灭,然而就是这一民族在十五世纪逐渐摆脱“鞑靼枷锁”并实现了统一,之后对外扩张,1587年以叶尔马克为首的1000多人的哥萨克队伍灭亡了西伯利亚汗国,拉开了俄国人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的大幕,在短短的70多年的时间了,其足迹竟然到达了黑龙江流域,其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快。我一直有一些疑惑是什么促使俄国人在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疯狂的扩张,而类似的事情我们民族为什么做不来。然而,我们能说俄国人野蛮吗?就是这整天喝的醉醺醺的民族,却创造了芭蕾舞这一美奂绝伦的艺术,世界四大小说家之一契科夫就是俄国人。
我们可以历数世界各个强国,都可以发现在其血管里流淌着血型与理性的血液。
若没有血性,西班牙人怎会跨过茫茫大海发现美洲大陆,并进而征服印加帝国。
若没有血性,荷兰人怎会在十七世纪就已足迹遍及远东,并征服了印尼和台湾,控制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
若没有血性,英国人何以冒着土著袭击的危险去美洲大陆殖民。
若没有血性,美国人何以展开“西进运动”,将其国界线推至太平洋沿岸。
当然,只有血性而没理性的民族则是愚昧的,野蛮的。
没有理性,奥斯曼土耳其虽则一度横跨亚非欧,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却在近代沦为“欧洲病夫“,其领土面积也只剩下亚洲一隅。
没有理性,非洲部落民族虽有可与狮子搏斗的蛮力,却免不了被贩卖为黑奴。
当然我们民族也不是没有血性,只不过由于历史较长,民族性格渐渐被磨平了,当然统治阶级的那些御用文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的民族血性是荆轲刺秦王时的大义凌然;是楚霸王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是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陈汤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丛林法则盛行的血淋淋的时代已然过去,但我们民族切不可丢掉血性,要记住唯有血性理性共有的民族才能开创灿烂的未来,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