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小纪
珠海,广东沿岸一个小巧的滨海城市。
据我妈介绍,我舅舅十几岁离开家乡,最先是到湛江,后来跑到珠海,我妈刚开始给我讲这个事的时候是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首播时,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错,她看这个电视的时候很喜欢流眼泪,并说舅舅也是到那儿去了。我现在还记得《情满珠江》里的女演员长什么样儿,她要是还在电视上演我肯定能一眼认出来。
第一次去珠海,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记忆中的这个城市也和炎热,大个水果,发烫的海滩,奇异的海鲜产生了直接的联系。舅舅的家离城区很远,我们去的时候穿过了许多的香蕉树林,停车观赏,炎热地带的阳光漫天铺洒下来,照在我们欣喜不已的脸上。
这就是我对珠海的第一印象,总结成一个字就是:热。
那次热得我们无法动弹,竟然在家里打了三天拖拉机。舅妈很着急地看着我们,你们是来玩的呢还是来打牌的呢。
我的舅妈就是这么温柔的,不像我们这儿的女人,一个个咋咋呼呼的,老子来老子去。
我妈跟我舅妈待在一起,也变得很温柔,居然关门也只是小声一扣,在家也不大声找人“你爸爸在哪里!”了,让我很是惊奇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影响之大。
第二次去珠海,已是八年之后。
充满热带风情的舅舅之家没有了,他搬到了新修的轻轨站附近。香蕉树没有看到,见到芒果树,桂圆树,还有广东人自家种植的黄皮树、荔枝树等。
和上次的模糊印象不同,这次我对这个城市有了更为清晰的印象。
珠海人也喝早茶,上午十一点,茶楼便坐满了人,老人家很多,热门点的茶楼还要等位,初次看到这样的场面肯定大感吃惊,因为从茶楼外面是看不出里面的喧嚣胜景的,那么热闹。还有许多人自带茶具来喝。据说这早茶可以一直喝到下午,然后变成下午茶。和成都人的喝茶就是喝茶不一样,喝早茶原来是吃东西,一叠叠糕点熟食送上来,边吃边喝边说话。全国哪都有广东小吃,但只有在广东果真是“喝早茶”。
喝完了早茶,可以起身好好看看珠海。
这里有一条旅游景点般的道路,情侣路,沿着她一直走可以找到珠海最有名的“渔女”,原来是一个人造景点。珠海没名胜,但到了海边看海就可以了。珠海的景色其实在于小岛,哪天有空,便可以花一整天时间去岛上折腾,但要小心砂石烫脚以及避过台风。
广东人称“ou (第四声)”台风,台风过境,就老实待在家里,等她走完你再走。没看到台风长什么样,但窗外的大树呼呼作响,像有怪物要把它们连根拔起,一个闪电似乎要打进二十楼的家里来。
待在家里“ou台风”的时候,我们讲起了客家人的故事,舅妈是客家人,在西安出生的她,多次辗转和家人一道迁徙到了南方,成了“客家人”,“我们客家人是很勤劳的,不畏艰难,有开拓精神。”客家人这个词一定是广东人发明的,原来既是客人又是家人。
那几天台风在别的地方,珠海受过境影响,一天要下几场雨,雨忽然下来,又忽然离开,频率和昆明夏季下雨一样,但是下得很重。踩着湿湿的水泥路溜达到了小巷深处,走过一个祠堂,可惜关了门,舅妈于是带我们去吃萝卜糕,又关了门,珠海人还在家里ou台风吗?只好往回走,看到别人家院子里种了茂盛的桂圆树,高大地探出整个一片,我们恨不得摘一串来吃,但古井边洗衣服的老伯伯一直望着我们,搞得我们很是不好意思,只好跟他转移话题:请问老伯伯你这个古井是什么时候挖的?
老伯伯说了什么听不懂,只感到湿热的天气让人前胸贴后背。
看到那么多人家里都种了桂圆树,居然还有人在街上卖桂圆,真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居然找他买了几把,一直在路上举着吃……
兜兜转转几天,我们可以说有点儿了解珠海这个美丽的地方了。至少我们知道了,只要不是那么热,在情侣路上找个公园躺着看云是怎么也看不够的,更何况云的下面还是大海……
珠海的游客不多,且大部分都是过境港澳的,以后可能还会多起来,因为珠海现正在修“珠港澳大桥”。旅游者因为方便的缘故途经这里,和“珠海渔女”合影后,第二天又匆匆离开,可能以后也不会再想起这个地方。
我们也经由珠海去了别的地方,舅舅说下次有空再来我们珠海玩啊,我们心想下次要再来可能就是表妹结婚的时候了吧。
据我妈介绍,我舅舅十几岁离开家乡,最先是到湛江,后来跑到珠海,我妈刚开始给我讲这个事的时候是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首播时,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错,她看这个电视的时候很喜欢流眼泪,并说舅舅也是到那儿去了。我现在还记得《情满珠江》里的女演员长什么样儿,她要是还在电视上演我肯定能一眼认出来。
第一次去珠海,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记忆中的这个城市也和炎热,大个水果,发烫的海滩,奇异的海鲜产生了直接的联系。舅舅的家离城区很远,我们去的时候穿过了许多的香蕉树林,停车观赏,炎热地带的阳光漫天铺洒下来,照在我们欣喜不已的脸上。
这就是我对珠海的第一印象,总结成一个字就是:热。
那次热得我们无法动弹,竟然在家里打了三天拖拉机。舅妈很着急地看着我们,你们是来玩的呢还是来打牌的呢。
我的舅妈就是这么温柔的,不像我们这儿的女人,一个个咋咋呼呼的,老子来老子去。
我妈跟我舅妈待在一起,也变得很温柔,居然关门也只是小声一扣,在家也不大声找人“你爸爸在哪里!”了,让我很是惊奇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影响之大。
第二次去珠海,已是八年之后。
充满热带风情的舅舅之家没有了,他搬到了新修的轻轨站附近。香蕉树没有看到,见到芒果树,桂圆树,还有广东人自家种植的黄皮树、荔枝树等。
和上次的模糊印象不同,这次我对这个城市有了更为清晰的印象。
珠海人也喝早茶,上午十一点,茶楼便坐满了人,老人家很多,热门点的茶楼还要等位,初次看到这样的场面肯定大感吃惊,因为从茶楼外面是看不出里面的喧嚣胜景的,那么热闹。还有许多人自带茶具来喝。据说这早茶可以一直喝到下午,然后变成下午茶。和成都人的喝茶就是喝茶不一样,喝早茶原来是吃东西,一叠叠糕点熟食送上来,边吃边喝边说话。全国哪都有广东小吃,但只有在广东果真是“喝早茶”。
喝完了早茶,可以起身好好看看珠海。
这里有一条旅游景点般的道路,情侣路,沿着她一直走可以找到珠海最有名的“渔女”,原来是一个人造景点。珠海没名胜,但到了海边看海就可以了。珠海的景色其实在于小岛,哪天有空,便可以花一整天时间去岛上折腾,但要小心砂石烫脚以及避过台风。
广东人称“ou (第四声)”台风,台风过境,就老实待在家里,等她走完你再走。没看到台风长什么样,但窗外的大树呼呼作响,像有怪物要把它们连根拔起,一个闪电似乎要打进二十楼的家里来。
待在家里“ou台风”的时候,我们讲起了客家人的故事,舅妈是客家人,在西安出生的她,多次辗转和家人一道迁徙到了南方,成了“客家人”,“我们客家人是很勤劳的,不畏艰难,有开拓精神。”客家人这个词一定是广东人发明的,原来既是客人又是家人。
那几天台风在别的地方,珠海受过境影响,一天要下几场雨,雨忽然下来,又忽然离开,频率和昆明夏季下雨一样,但是下得很重。踩着湿湿的水泥路溜达到了小巷深处,走过一个祠堂,可惜关了门,舅妈于是带我们去吃萝卜糕,又关了门,珠海人还在家里ou台风吗?只好往回走,看到别人家院子里种了茂盛的桂圆树,高大地探出整个一片,我们恨不得摘一串来吃,但古井边洗衣服的老伯伯一直望着我们,搞得我们很是不好意思,只好跟他转移话题:请问老伯伯你这个古井是什么时候挖的?
老伯伯说了什么听不懂,只感到湿热的天气让人前胸贴后背。
看到那么多人家里都种了桂圆树,居然还有人在街上卖桂圆,真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居然找他买了几把,一直在路上举着吃……
兜兜转转几天,我们可以说有点儿了解珠海这个美丽的地方了。至少我们知道了,只要不是那么热,在情侣路上找个公园躺着看云是怎么也看不够的,更何况云的下面还是大海……
珠海的游客不多,且大部分都是过境港澳的,以后可能还会多起来,因为珠海现正在修“珠港澳大桥”。旅游者因为方便的缘故途经这里,和“珠海渔女”合影后,第二天又匆匆离开,可能以后也不会再想起这个地方。
我们也经由珠海去了别的地方,舅舅说下次有空再来我们珠海玩啊,我们心想下次要再来可能就是表妹结婚的时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