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我一个结局
看了《同桌的你》,暂不评论这部影片如何,只是影片结尾的部分再次揪出我内心关于一些事情的思考,周小栀的婚礼现场,导演YY了一场男主抢婚的片段,是向他们的青春致敬吗?这是我看完整部影片之后的想法,的确,误以为把抢婚坐位影片的ENDING时虽然心里些些吐槽编剧高晓松的幼稚与无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看着很爽很开心,或许虚假的东西因为有能填补人们被现实销蚀出的窟窿的能力,因而总是能让人感到开心和幸福。但是结尾告诉我,妹妹你想多了。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想问一句,还记得海峡对岸的《那些年》吗?沈佳仪的婚礼现场,柯景腾也YY出一个场景,但现实是他俩只是安静的站着,中间隔着一个影子的距离,那停止的几秒钟,我想起了沈佳仪在大雨中朝着柯景腾大喊“你什么都不懂”,那是说不出的遗憾啊。
因为有遗憾所以,导演们都选择在最后加上一个YY的完美结尾桥段,然后再走向现实。荒唐浪漫的YY是向爱情向曾经或者准确的说是对梦想的致敬。
我问过很多朋友,对于大圆满结局的看法,她们都说过程可以虐但是结局必须是大圆满。是啊,我还记得以前看完《飘》后整整两周我都心不在焉。再说一件事,我妈妈前两天看《梅花烙》,最后皓帧要在午时被问斩,吟霜为了生死相随也在午时悬梁,妈妈看到吟霜白绫过梁时突然哭了出来,喃喃道“你别死啊,他不会死的。”但最后琼瑶阿姨为了后续两部,残忍的让吟霜永隔于世。而我的妈妈更是哭的不能自已。不得不说敢于写出这样结局的作者时是冒了多大的勇气啊,人世已艰辛无比,为何还要看那些让自己伤心的事情呢?所以现在的电视剧导演宁愿被吐槽也不敢留下不圆满的结局。就像《甄嬛传》里敬妃悠悠的一句“这后宫的女人啊都爱吃甜食,因为这日子太苦了。”冯小刚拍了《唐山大地震》,我看了感到震撼,但是恕我脆弱矫情,作为河南人,我实在没有勇气去看《1942》。我知道历史就在那儿,只是我与它既已擦肩,就两相安好吧。
曾经有作家剖析过为什么我们钟爱大圆满的结局。是我们太脆弱吗?我想不是的,中华民族靠着这骨子里的韧劲儿熬过了战争、天灾,虽然活得艰辛活得卑微,但是中国毕竟没有沦为过去。正如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逃避,或者是在另一个时空寻找的慰藉。
高中时期,受小四影响,总觉得悲惨的结局会让人铭心,所以那段时期的自己不仅独爱悲剧而且矫情起来写出的小文章也是悲情十足,结局凄惨无比,现下想来真是故作新词强说愁,在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发现自己的两个坚强指数呈相拥式聚拢,一个屹立于现实生活一个活跃在文字世界。原谅我们吧,既然在现实生活我们已不得不坚强而粗糙,那在文字的世界里就纵容我们天真的希冀吧。
因为有遗憾所以,导演们都选择在最后加上一个YY的完美结尾桥段,然后再走向现实。荒唐浪漫的YY是向爱情向曾经或者准确的说是对梦想的致敬。
我问过很多朋友,对于大圆满结局的看法,她们都说过程可以虐但是结局必须是大圆满。是啊,我还记得以前看完《飘》后整整两周我都心不在焉。再说一件事,我妈妈前两天看《梅花烙》,最后皓帧要在午时被问斩,吟霜为了生死相随也在午时悬梁,妈妈看到吟霜白绫过梁时突然哭了出来,喃喃道“你别死啊,他不会死的。”但最后琼瑶阿姨为了后续两部,残忍的让吟霜永隔于世。而我的妈妈更是哭的不能自已。不得不说敢于写出这样结局的作者时是冒了多大的勇气啊,人世已艰辛无比,为何还要看那些让自己伤心的事情呢?所以现在的电视剧导演宁愿被吐槽也不敢留下不圆满的结局。就像《甄嬛传》里敬妃悠悠的一句“这后宫的女人啊都爱吃甜食,因为这日子太苦了。”冯小刚拍了《唐山大地震》,我看了感到震撼,但是恕我脆弱矫情,作为河南人,我实在没有勇气去看《1942》。我知道历史就在那儿,只是我与它既已擦肩,就两相安好吧。
曾经有作家剖析过为什么我们钟爱大圆满的结局。是我们太脆弱吗?我想不是的,中华民族靠着这骨子里的韧劲儿熬过了战争、天灾,虽然活得艰辛活得卑微,但是中国毕竟没有沦为过去。正如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逃避,或者是在另一个时空寻找的慰藉。
高中时期,受小四影响,总觉得悲惨的结局会让人铭心,所以那段时期的自己不仅独爱悲剧而且矫情起来写出的小文章也是悲情十足,结局凄惨无比,现下想来真是故作新词强说愁,在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发现自己的两个坚强指数呈相拥式聚拢,一个屹立于现实生活一个活跃在文字世界。原谅我们吧,既然在现实生活我们已不得不坚强而粗糙,那在文字的世界里就纵容我们天真的希冀吧。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