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丁观鹏 无量寿佛图
【名称】无量寿佛图
【年代】清
【作者】丁观鹏
【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99.3cmx61.9cm
【材质】瓷青纸 设色
图绘佛祖如来现灵世间的情景。画面中除神态端庄的佛祖外,还有四大金刚、迦叶、阿难、哼哈二将等宗教人物以及合掌跪拜、虔诚祈福的女信徒。作者以深湛的功力生动地刻画了“人与神相连通灵”的境界,营造出一种肃穆祥和的氛围。手法上采用“勾勒填金”的方式,以泥金为墨绘在瓷青纸上,使画面色泽深重雅丽。用笔精细,线条细劲、圆转、流畅,以“钉头鼠尾”描表现的衣纹于规整中又平添几分洒脱。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本图用金粉绘出的无量寿佛盘坐在莲花宝座上,四周祥云缭绕,前有女信徒合十而拜,护法天王等侍于左右。
图中人物各具神采,无量寿佛的庄严法相,护法天王的威严肃穆,信徒的虔诚恭敬,都被表现得恰如其分。线条细秀,衣纹流畅,显示出丁观鹏绘画技法的娴熟。佛像颜面及身体部分均用晕染法,通过明暗凹凸的变化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则表明画家借鉴了西洋画法。中西合璧的绘画表现手法,使此图成为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的精品。
本幅款署:“乾隆二十六年长至月。臣丁观鹏恭绘。”钤“臣观鹏”白方印、“恭画”朱方印。清内府收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朱长圆印、“乾隆鉴赏”白圆印、“三希堂精鉴玺”朱长方印、“宜子孙”白方印、“秘殿珠林”朱长方印。乾隆二十六年是1761年,此幅应是丁观鹏晚年的精品之作。
作者简介:
丁观鹏(1736—1795)清代画家,艺术活动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北京人。胡敬《国朝院画录》谓:“观鹏克传家学。”工道释、人物、山水,亦能作肖像,尤擅仙佛、神像,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 学明代的丁云鹏笔法,有出蓝之誉。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为画院处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画院高手,与唐岱、郎世宁、张宗苍、金廷标齐名。造诣深湛,得乾隆帝赏识,曾为《圣制诗》初集、二集、三集之多幅画卷题诗。在宫廷画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
【年代】清
【作者】丁观鹏
【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99.3cmx61.9cm
【材质】瓷青纸 设色
![]() |
清 丁观鹏 无量寿佛图 |
图绘佛祖如来现灵世间的情景。画面中除神态端庄的佛祖外,还有四大金刚、迦叶、阿难、哼哈二将等宗教人物以及合掌跪拜、虔诚祈福的女信徒。作者以深湛的功力生动地刻画了“人与神相连通灵”的境界,营造出一种肃穆祥和的氛围。手法上采用“勾勒填金”的方式,以泥金为墨绘在瓷青纸上,使画面色泽深重雅丽。用笔精细,线条细劲、圆转、流畅,以“钉头鼠尾”描表现的衣纹于规整中又平添几分洒脱。
![]() |
清 丁观鹏 无量寿佛图 局部 |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本图用金粉绘出的无量寿佛盘坐在莲花宝座上,四周祥云缭绕,前有女信徒合十而拜,护法天王等侍于左右。
![]() |
清 丁观鹏 无量寿佛图 局部 |
图中人物各具神采,无量寿佛的庄严法相,护法天王的威严肃穆,信徒的虔诚恭敬,都被表现得恰如其分。线条细秀,衣纹流畅,显示出丁观鹏绘画技法的娴熟。佛像颜面及身体部分均用晕染法,通过明暗凹凸的变化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则表明画家借鉴了西洋画法。中西合璧的绘画表现手法,使此图成为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的精品。
![]() |
清 丁观鹏 无量寿佛图 局部 |
本幅款署:“乾隆二十六年长至月。臣丁观鹏恭绘。”钤“臣观鹏”白方印、“恭画”朱方印。清内府收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朱长圆印、“乾隆鉴赏”白圆印、“三希堂精鉴玺”朱长方印、“宜子孙”白方印、“秘殿珠林”朱长方印。乾隆二十六年是1761年,此幅应是丁观鹏晚年的精品之作。
![]() |
清 丁观鹏 无量寿佛图 局部 |
作者简介:
丁观鹏(1736—1795)清代画家,艺术活动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北京人。胡敬《国朝院画录》谓:“观鹏克传家学。”工道释、人物、山水,亦能作肖像,尤擅仙佛、神像,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 学明代的丁云鹏笔法,有出蓝之誉。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为画院处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画院高手,与唐岱、郎世宁、张宗苍、金廷标齐名。造诣深湛,得乾隆帝赏识,曾为《圣制诗》初集、二集、三集之多幅画卷题诗。在宫廷画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
-
天才的傻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6 2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