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场超级玛丽,这本书就是株加命蘑菇
上中学,大徐在课上对我们讲,所谓阅历,无非是阅读加经历。对于我们这种经历不够的,就要靠阅读来补了。也即是如题所述,如果人生是一局游戏,加命蘑菇可以让你提前地图全亮五秒钟,见一下关卡,提早防范,瞥一眼关底,有所准备。
【(一)幸福感、取舍、给生活做减法】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p. 1)
接近最后时刻所依然挂念的,不是我要把银行密码留下来给你,而是挂心的人。从刚送进医院开始,我依次交待的是把稿子交回去,然后告诉说我不行了你们赶紧另做打算不要再派工作给我,再则是通告每个最亲近的基友和闺蜜我情况不妙可能会挂(提前通知一声我这就要去死了),直到最半死不活的那个晚上,仍然是突然意识到漏了学校老板这个超重要的人居然忘了通知到,赶忙找纸笔把邮箱写出来。
给生活做减法,并非否定之前的努力,或要求立刻放弃眼下的工作与坚持。十年前,我也曾为了准备出国考试,每天十五小时背单词,直至后来读书时候每天10小时地泡在实验室里。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做铺垫,也不会进入到今天的生活现状。所说的做减法,只是在亲情、工作、事业这些人生行李上,做出妥善的安排和取舍,能捆包的尽量困到一起,提前化解掉冲突矛盾。整个筐一共就那么大,体积超了或重量超了,车就开不动,当你不得不往下扔行李的时候,就显出哪些是最无法割舍。如果早早想明白这些,就可以在最最开始的时候,把最重要的行李妥当塞进最安稳的角落,一路珍藏,直到关底再翻出来。
如果于娟没有去挪威,如果没有读博士,如果……能否可以换回和土豆和光头再继续陪伴二十年?生活的残酷就在于这里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等想“我愿用这些交换那些”的时候已经无法逆转,无法交换,所谓悔之晚矣,但其实也仅是有怨无悔,并没什么需要或值得后悔。
Derman曾在书里描写过当初中二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的心情:
I had a passion for the content of physics, but I was also possessed by a hungry ambition for its earthly rewards. Both passion and hunger persisted over the years, despite the inevitable disappointments. Ten years later, 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Oxford in 1976, I experienced a minor epiphany about ambition’s degradation. At age 16 or 17, I had wanted to be another Einstein; at 21, I would have been happy to be another Feynman; at 24, a future T.D.Lee would have sufficed. By 1976, sharing an office with other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at Oxford, I realized that I had reached the point where I merely envied the postdoc in the office next door because he had been invited to give a seminar in France. In much the same way, by a process options theorists call time decay, financial stock options lose their potential as they approach their own expiration.
年轻孩子心高气傲自以为invincible也不是坏事,这股拼劲加起来就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等被现实好好教训了之后再渐渐低头讲和也不是坏事,得到的是如何好好生活下去的智慧。
经历了苦难之后,幸福感阈值会降低很多,在平淡无奇之中就能开心快乐。见过病房里看到移动、进食、如厕等基本项目全都无法自理的大叔,甚至还有意识不清尚未醒来的大叔,再看看自己,神清语利,能说能动,还能跑去急诊室找医生开单据,也难怪医生会说“你看你这才三个月恢复得多好啊”。以前卧推推不到20公斤被教练鄙视神马的也都无所谓了,现在居然还能自己做个俯卧撑就很了不起、很值得开心了,满屋子的肌肉男当成风景眼瘾看看就好,不需要比,也用不着羡慕。
【(二)亲密关系】
——我这等病重,和光头也只是徒有夫妻名分,没有夫妻之实了。这对我倒是没有什么,我倒是真的怜惜三十七岁正值盛年的光头,总觉得不尽义务很对不起伊。
——我于是推心置腹地说:“这一年辛苦你了,要不然我每个月给你一千块钱做特殊活动经费,你去释放下多余的经历?”
——光头看看我,哈哈大笑,这是我本月第二次谈及此事。他说:“你以为家里钱多啊?”
——我说:“你看,儿子的压岁钱挺多的,哈哈,这都是外快啊。”
——光头说:“让他长大知道小时候的压岁钱成了老子的嫖资,老子一辈子就毁了。”
——我举手信誓旦旦保守秘密。
——光头轻蔑地说:“切,我要是真顶不住了,根本不用钱去解决,肯定有免费的,说不定还能赚点回来。”
——我连声叫好:“是啊,咱家缺钱,你能赚钱最好啦!”
——光头皱皱眉头,非常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不行,我突破不了这个心理障碍,平时出去用公厕都觉得不卫生。”(《谁是我的下一任》,p.42)
刚刚认识你的时候,快乐来自拥有并独占了你,连你和别人一起出趟门都会暗暗不爽。而日子久了,老夫老妻了,爱的感觉就不再像小孩子要独占自己的玩具那样,而是变成舍不得把你关起来,不要委屈你,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关系让你受委屈。想要把你放出去舒服透气飞,但凡我能给你的,都分享给你。能够让你的感受和需求满足了,我就是开心的,至于别的,才轮不到要介意呢。
——那个容光焕发的老太太居然是个瘫痪了十五年的病人!老头就一路服侍她十五年不动摇,早上五点多做早饭,八九点带老太去买菜,中午回来做饭;老太吃饱喝足午睡,他洗衣服,洗好衣服老太醒了要逛街找小吃,他就要一路推轮椅锻炼两小时腿筋,老太心满意足吃小吃,他开始做晚饭;晚饭吃好,冬天老太要看电视看到十一点多擦身,夏天老太又要出门纳凉,回来洗澡。夜里老太起夜,但凡一声哼哼,老头就要弹簧一般跳起来,服侍如厕。(《孔雀爷爷》,p.17)
前些天,去楼下小区花园里健身器材区域锻炼时候,接连两天看到老头老太太伴着挨个器械一路做过来,动作又慢又不标准。第一天看到的那家是老头陪着老太太,第二天的是老太太陪着老头,显然是出来做康复的,以前跳跃腾挪的生龙活虎,变成现在动动胳膊动动腿都成挑战。看在眼里觉得略有点酸楚,不离不弃这四个字,是用无限耐心写出来的。
——力气,就不去说了,我当时只能慢慢地移动,爬下床,坐在那种父母结婚才有的双喜搪瓷痰盂上大小便。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我没有力气擦屁股,光头试图抬我的屁股帮我擦,我却撑不起来抬屁股的动作,于是只能双臂前仆,跪在地板上,四肢落地,蜷成“欧米伽”的希腊字母让光头帮忙。擦完屁股,我一寸寸移到床边,光头抱托着让我上半个身子趴在床上,然后提裤子。然后,再托抱着,让我回到床上,他随时要问我心跳是否难受,能不能喘得过气来。
——他那时,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现在就求老天让你活着,求老天让你活着让我这样擦五十年屁股。”(《我的2010 (10)》,p.115)
如果现在这些苦痛是能够和你在一起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觉得不亏。
(当然,如果能全免费肯定更好。)
这一辈子,能有你陪着走一段,就满足了。在这条时间的单行线上,总有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时刻,而且一去再不会相见。
【(三)医学、被骗、临终选择】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死亡这个话题是在电视上,六台放电影的结尾是个帅哥警察被枪打成马蜂窝,顺着墙慢慢瘫落,背后满是血,一时间很难接受,跑去趴在自己小床上哭了半天。
对年轻人而言,这样的话题遥远而又沉重。我们忙着努力学习工作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舒服一点,哪儿还有功夫琢磨什么死不死的。而这终是没人可以逃过的结局,眼看着身边一个个离去,直到轮到自己。在我半死不活的最后一夜,莫名就聊到姥爷去世之前的事情,我们都同意那些徒劳的开放式抢救毫无意义,只是让人徒增痛苦,如果还有半点知觉。结果就是,第二天深夜当我躺在ICU里从麻醉中醒来,发现嘴里插着呼吸机的大粗管子,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回事,昨天晚上不是都已经全说好了,死了的话不抢救么……
前几天流传过一阵子临终选择的话题:
http://jksb2000.blog.sohu.com/216268030.html
http://news.ifeng.com/a/20140514/40282922_0.shtml
意思大抵是,经历过医学教育并常年目睹生死的医生们,大多选择,如果注定要离去,就给我止痛药,舒服一点,少来手术插管电击这些折腾。但是于娟还太年轻,即便乳腺癌四期,也还没到最后一刻松手放弃的地步,这一丝留恋被人利用,就出现黄山险些变黄泉的一幕,还搭上两条人命。
——我们信了,确切地说,光头信了。人但凡有欲望,就会辨识不清真相,就会误判,就会被骗。哪怕这种欲望,仅仅是求生。(《我的2010 (9)》,p.107)
——只是,刘姐姐崩于前,相较于泰山崩于前,还是前者更让我有震动。(《我的2010 (10)》,p.116)
不是我们熟悉的领域,又碰上有人别有用心,上当受骗踩狗屎掉个坑也难免。陌生人社会运转的基础是专业化分工和相互信任。就像金融危机前后有一阵,俗称I kill you later的accumulator也坑惨了不少甚至颇为殷实的家庭。
碰上这样的状况,其实光头最糟心。
——我师傅说,其实家属远远比病人更痛苦,因为病人的苦是肉苦,家属的苦却是心苦。病人生病 了可以床上一躺眼睛一闭,而家属却要去扛山过海绞尽脑汁想办法跑路子,自己满肚子苦水还要强颜欢笑,自己已经郁闷地要撞墙还要去面对心情更加阴霾的病人,去做病人的心理辅导师。病人家属才是真的苦,才是真的伟大。
——作为病人的我们活着,是因为他们的所在。病痛让我们失去一切帮助他们的能力,我们突然从并肩作战的伉俪变成了他的负担,我们身有愧疚,这种愧疚太过正常,但是不要让这种愧疚成为病人与家属的隔膜和更深重的负担,对家属仁慈、对他们温柔、对他们悲悯,不要去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我们仅能做的。(《孔雀爷爷》,p.18)
如果有一天你躺在床上需要我来照顾,我愿意倾尽所有,没有什么我的不是你的,直到变成你的三张牌或者人肉田螺寿司。我唯独不愿做的则是借债救你,因为那同样是别人家留在手里预备关键时刻救命的存粮资源,我没把握能保证还上,总不能到时候“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吧。债务违约这种有悖道德的事情我是决计不愿意的,但我也没把握就不会有风险打到我们头上,为此我只能提好早好早就做好预防,把保险准备够了,提前消困境于无形,平日里为什么连坐四毛钱的公交车都要算计,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会碰上难以承担的严重状况,手里牌多就不至于让自己和家人为难。
如果反过来,我像夏侯惇一样被人劫持在军营里,那你不用多想,没有为难,直接像韩浩一样带兵冲进来连劫匪带人质一起剁了就完事。如果你胆敢婆婆妈妈和劫匪谈赎金,我反而会朝你急眼。
与其家属在楼道里为了治疗方案各种权衡争论不休,倒不如让病人充分知情,然后自己决定命运:
——老公仍在不顾旁人大声啼哭,小瑞却已异常冷静地问医生:“有没有可能等我生下孩子后再动手术化疗?”
——医生沉思了下说,太冒险了,你有性命危险,癌症不是开玩笑,早一天控制就多一分生机。
——小瑞又问:“我有没有可能等生完孩子再解决癌的事情?”
——医生说:“你要想好了,因为很有可能不等孩子出生,癌细胞扩散,到时候你有危险,孩子也是保不住的。”
——小瑞追问:“但是我有可能生下他,对吗?”
——医生被迫无语,最后说:“其实很多女人一辈子不生孩子,自己的命重要啊。”
……
——小瑞的母爱打动了上天,她赌赢了,顺利分娩产下一个健康的女儿。可怜的小姑娘只吃了十天的母乳。小瑞“哈哈哈”开玩笑说,现在两个纯天然人肉奶瓶就只剩下一个了。(《小瑞》,pp.14–15)
书里充满了故事每每戛然而止的惊心动魄。就像小瑞的故事,结尾只是波澜不惊的一句:
(化名小瑞的刘恒女士,已去世)
其他部分也一样,感觉就是,大家同样在地球online这个服务器上,她突然就那么掉线了,并且永不会再回来。
——我很怕媒体把于娟的故事解读成一个关于都市人健康话题的新闻快餐,得出譬如“晚睡导致癌症,大家一起早睡”的速食结论。在我的心里,老于和她的文字关系到癌症和养生,更关乎灵魂和理想。在生命的最后五个月,老于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伪装剥离了,所有的喧嚣远去了,所有的执着放下了。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最心痛的地方在于:这个女子剥去了凡常所欲的一切,最后所欲的还是那片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挪威的森林”。(《老于的森林》,p.vi)
你这一生,开局撞上小概率事件,我们用光了手里的桃,却眼睁睁看着你死得早,救不回来。这局游戏剩下的部分,光头和土豆会替你继续好好打下去,赢下不可能的逆袭给你看,就像Rose用整个下半生替Jack完成了所有梦想和承诺一样。
下一局,等你再上场,一定会摧枯拉朽,大放异彩。
【(一)幸福感、取舍、给生活做减法】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p. 1)
接近最后时刻所依然挂念的,不是我要把银行密码留下来给你,而是挂心的人。从刚送进医院开始,我依次交待的是把稿子交回去,然后告诉说我不行了你们赶紧另做打算不要再派工作给我,再则是通告每个最亲近的基友和闺蜜我情况不妙可能会挂(提前通知一声我这就要去死了),直到最半死不活的那个晚上,仍然是突然意识到漏了学校老板这个超重要的人居然忘了通知到,赶忙找纸笔把邮箱写出来。
给生活做减法,并非否定之前的努力,或要求立刻放弃眼下的工作与坚持。十年前,我也曾为了准备出国考试,每天十五小时背单词,直至后来读书时候每天10小时地泡在实验室里。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做铺垫,也不会进入到今天的生活现状。所说的做减法,只是在亲情、工作、事业这些人生行李上,做出妥善的安排和取舍,能捆包的尽量困到一起,提前化解掉冲突矛盾。整个筐一共就那么大,体积超了或重量超了,车就开不动,当你不得不往下扔行李的时候,就显出哪些是最无法割舍。如果早早想明白这些,就可以在最最开始的时候,把最重要的行李妥当塞进最安稳的角落,一路珍藏,直到关底再翻出来。
如果于娟没有去挪威,如果没有读博士,如果……能否可以换回和土豆和光头再继续陪伴二十年?生活的残酷就在于这里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等想“我愿用这些交换那些”的时候已经无法逆转,无法交换,所谓悔之晚矣,但其实也仅是有怨无悔,并没什么需要或值得后悔。
Derman曾在书里描写过当初中二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的心情:
I had a passion for the content of physics, but I was also possessed by a hungry ambition for its earthly rewards. Both passion and hunger persisted over the years, despite the inevitable disappointments. Ten years later, 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t Oxford in 1976, I experienced a minor epiphany about ambition’s degradation. At age 16 or 17, I had wanted to be another Einstein; at 21, I would have been happy to be another Feynman; at 24, a future T.D.Lee would have sufficed. By 1976, sharing an office with other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at Oxford, I realized that I had reached the point where I merely envied the postdoc in the office next door because he had been invited to give a seminar in France. In much the same way, by a process options theorists call time decay, financial stock options lose their potential as they approach their own expiration.
年轻孩子心高气傲自以为invincible也不是坏事,这股拼劲加起来就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等被现实好好教训了之后再渐渐低头讲和也不是坏事,得到的是如何好好生活下去的智慧。
经历了苦难之后,幸福感阈值会降低很多,在平淡无奇之中就能开心快乐。见过病房里看到移动、进食、如厕等基本项目全都无法自理的大叔,甚至还有意识不清尚未醒来的大叔,再看看自己,神清语利,能说能动,还能跑去急诊室找医生开单据,也难怪医生会说“你看你这才三个月恢复得多好啊”。以前卧推推不到20公斤被教练鄙视神马的也都无所谓了,现在居然还能自己做个俯卧撑就很了不起、很值得开心了,满屋子的肌肉男当成风景眼瘾看看就好,不需要比,也用不着羡慕。
【(二)亲密关系】
——我这等病重,和光头也只是徒有夫妻名分,没有夫妻之实了。这对我倒是没有什么,我倒是真的怜惜三十七岁正值盛年的光头,总觉得不尽义务很对不起伊。
——我于是推心置腹地说:“这一年辛苦你了,要不然我每个月给你一千块钱做特殊活动经费,你去释放下多余的经历?”
——光头看看我,哈哈大笑,这是我本月第二次谈及此事。他说:“你以为家里钱多啊?”
——我说:“你看,儿子的压岁钱挺多的,哈哈,这都是外快啊。”
——光头说:“让他长大知道小时候的压岁钱成了老子的嫖资,老子一辈子就毁了。”
——我举手信誓旦旦保守秘密。
——光头轻蔑地说:“切,我要是真顶不住了,根本不用钱去解决,肯定有免费的,说不定还能赚点回来。”
——我连声叫好:“是啊,咱家缺钱,你能赚钱最好啦!”
——光头皱皱眉头,非常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不行,我突破不了这个心理障碍,平时出去用公厕都觉得不卫生。”(《谁是我的下一任》,p.42)
刚刚认识你的时候,快乐来自拥有并独占了你,连你和别人一起出趟门都会暗暗不爽。而日子久了,老夫老妻了,爱的感觉就不再像小孩子要独占自己的玩具那样,而是变成舍不得把你关起来,不要委屈你,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关系让你受委屈。想要把你放出去舒服透气飞,但凡我能给你的,都分享给你。能够让你的感受和需求满足了,我就是开心的,至于别的,才轮不到要介意呢。
——那个容光焕发的老太太居然是个瘫痪了十五年的病人!老头就一路服侍她十五年不动摇,早上五点多做早饭,八九点带老太去买菜,中午回来做饭;老太吃饱喝足午睡,他洗衣服,洗好衣服老太醒了要逛街找小吃,他就要一路推轮椅锻炼两小时腿筋,老太心满意足吃小吃,他开始做晚饭;晚饭吃好,冬天老太要看电视看到十一点多擦身,夏天老太又要出门纳凉,回来洗澡。夜里老太起夜,但凡一声哼哼,老头就要弹簧一般跳起来,服侍如厕。(《孔雀爷爷》,p.17)
前些天,去楼下小区花园里健身器材区域锻炼时候,接连两天看到老头老太太伴着挨个器械一路做过来,动作又慢又不标准。第一天看到的那家是老头陪着老太太,第二天的是老太太陪着老头,显然是出来做康复的,以前跳跃腾挪的生龙活虎,变成现在动动胳膊动动腿都成挑战。看在眼里觉得略有点酸楚,不离不弃这四个字,是用无限耐心写出来的。
——力气,就不去说了,我当时只能慢慢地移动,爬下床,坐在那种父母结婚才有的双喜搪瓷痰盂上大小便。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我没有力气擦屁股,光头试图抬我的屁股帮我擦,我却撑不起来抬屁股的动作,于是只能双臂前仆,跪在地板上,四肢落地,蜷成“欧米伽”的希腊字母让光头帮忙。擦完屁股,我一寸寸移到床边,光头抱托着让我上半个身子趴在床上,然后提裤子。然后,再托抱着,让我回到床上,他随时要问我心跳是否难受,能不能喘得过气来。
——他那时,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现在就求老天让你活着,求老天让你活着让我这样擦五十年屁股。”(《我的2010 (10)》,p.115)
如果现在这些苦痛是能够和你在一起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觉得不亏。
(当然,如果能全免费肯定更好。)
这一辈子,能有你陪着走一段,就满足了。在这条时间的单行线上,总有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时刻,而且一去再不会相见。
【(三)医学、被骗、临终选择】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死亡这个话题是在电视上,六台放电影的结尾是个帅哥警察被枪打成马蜂窝,顺着墙慢慢瘫落,背后满是血,一时间很难接受,跑去趴在自己小床上哭了半天。
对年轻人而言,这样的话题遥远而又沉重。我们忙着努力学习工作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舒服一点,哪儿还有功夫琢磨什么死不死的。而这终是没人可以逃过的结局,眼看着身边一个个离去,直到轮到自己。在我半死不活的最后一夜,莫名就聊到姥爷去世之前的事情,我们都同意那些徒劳的开放式抢救毫无意义,只是让人徒增痛苦,如果还有半点知觉。结果就是,第二天深夜当我躺在ICU里从麻醉中醒来,发现嘴里插着呼吸机的大粗管子,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回事,昨天晚上不是都已经全说好了,死了的话不抢救么……
前几天流传过一阵子临终选择的话题:
http://jksb2000.blog.sohu.com/216268030.html
http://news.ifeng.com/a/20140514/40282922_0.shtml
意思大抵是,经历过医学教育并常年目睹生死的医生们,大多选择,如果注定要离去,就给我止痛药,舒服一点,少来手术插管电击这些折腾。但是于娟还太年轻,即便乳腺癌四期,也还没到最后一刻松手放弃的地步,这一丝留恋被人利用,就出现黄山险些变黄泉的一幕,还搭上两条人命。
——我们信了,确切地说,光头信了。人但凡有欲望,就会辨识不清真相,就会误判,就会被骗。哪怕这种欲望,仅仅是求生。(《我的2010 (9)》,p.107)
——只是,刘姐姐崩于前,相较于泰山崩于前,还是前者更让我有震动。(《我的2010 (10)》,p.116)
不是我们熟悉的领域,又碰上有人别有用心,上当受骗踩狗屎掉个坑也难免。陌生人社会运转的基础是专业化分工和相互信任。就像金融危机前后有一阵,俗称I kill you later的accumulator也坑惨了不少甚至颇为殷实的家庭。
碰上这样的状况,其实光头最糟心。
——我师傅说,其实家属远远比病人更痛苦,因为病人的苦是肉苦,家属的苦却是心苦。病人生病 了可以床上一躺眼睛一闭,而家属却要去扛山过海绞尽脑汁想办法跑路子,自己满肚子苦水还要强颜欢笑,自己已经郁闷地要撞墙还要去面对心情更加阴霾的病人,去做病人的心理辅导师。病人家属才是真的苦,才是真的伟大。
——作为病人的我们活着,是因为他们的所在。病痛让我们失去一切帮助他们的能力,我们突然从并肩作战的伉俪变成了他的负担,我们身有愧疚,这种愧疚太过正常,但是不要让这种愧疚成为病人与家属的隔膜和更深重的负担,对家属仁慈、对他们温柔、对他们悲悯,不要去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我们仅能做的。(《孔雀爷爷》,p.18)
如果有一天你躺在床上需要我来照顾,我愿意倾尽所有,没有什么我的不是你的,直到变成你的三张牌或者人肉田螺寿司。我唯独不愿做的则是借债救你,因为那同样是别人家留在手里预备关键时刻救命的存粮资源,我没把握能保证还上,总不能到时候“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吧。债务违约这种有悖道德的事情我是决计不愿意的,但我也没把握就不会有风险打到我们头上,为此我只能提好早好早就做好预防,把保险准备够了,提前消困境于无形,平日里为什么连坐四毛钱的公交车都要算计,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会碰上难以承担的严重状况,手里牌多就不至于让自己和家人为难。
如果反过来,我像夏侯惇一样被人劫持在军营里,那你不用多想,没有为难,直接像韩浩一样带兵冲进来连劫匪带人质一起剁了就完事。如果你胆敢婆婆妈妈和劫匪谈赎金,我反而会朝你急眼。
与其家属在楼道里为了治疗方案各种权衡争论不休,倒不如让病人充分知情,然后自己决定命运:
——老公仍在不顾旁人大声啼哭,小瑞却已异常冷静地问医生:“有没有可能等我生下孩子后再动手术化疗?”
——医生沉思了下说,太冒险了,你有性命危险,癌症不是开玩笑,早一天控制就多一分生机。
——小瑞又问:“我有没有可能等生完孩子再解决癌的事情?”
——医生说:“你要想好了,因为很有可能不等孩子出生,癌细胞扩散,到时候你有危险,孩子也是保不住的。”
——小瑞追问:“但是我有可能生下他,对吗?”
——医生被迫无语,最后说:“其实很多女人一辈子不生孩子,自己的命重要啊。”
……
——小瑞的母爱打动了上天,她赌赢了,顺利分娩产下一个健康的女儿。可怜的小姑娘只吃了十天的母乳。小瑞“哈哈哈”开玩笑说,现在两个纯天然人肉奶瓶就只剩下一个了。(《小瑞》,pp.14–15)
![]() |
此生已完成 |
书里充满了故事每每戛然而止的惊心动魄。就像小瑞的故事,结尾只是波澜不惊的一句:
(化名小瑞的刘恒女士,已去世)
其他部分也一样,感觉就是,大家同样在地球online这个服务器上,她突然就那么掉线了,并且永不会再回来。
——我很怕媒体把于娟的故事解读成一个关于都市人健康话题的新闻快餐,得出譬如“晚睡导致癌症,大家一起早睡”的速食结论。在我的心里,老于和她的文字关系到癌症和养生,更关乎灵魂和理想。在生命的最后五个月,老于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伪装剥离了,所有的喧嚣远去了,所有的执着放下了。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最心痛的地方在于:这个女子剥去了凡常所欲的一切,最后所欲的还是那片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挪威的森林”。(《老于的森林》,p.vi)
你这一生,开局撞上小概率事件,我们用光了手里的桃,却眼睁睁看着你死得早,救不回来。这局游戏剩下的部分,光头和土豆会替你继续好好打下去,赢下不可能的逆袭给你看,就像Rose用整个下半生替Jack完成了所有梦想和承诺一样。
下一局,等你再上场,一定会摧枯拉朽,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