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天水一朝的皇帝们
宋代是一个令知识分子向往的朝代。
科举制度在太宗年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很多出身寒微的读书人进入庙堂之上,做了官。按照以往的历史教科书的说法,这叫庶族地主彻底地代替了士族地主成为政权的享有者。与其说是庶族地主,不如说是官僚地主,贵族没有了,只有这些官僚们成了大地主。
在宋代,知识分子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对于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性命被视为草芥的知识分子来说,来得太突然,有些无法适应,于是对皇帝感恩戴德,对皇帝的批评也是很克制的。
实际上,宋代昏君不少,明君不多。
宋代最为出名的圣主,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了,这是一位大英雄,比汉高祖人品好,比明太祖仁慈。太祖出身行伍,曾经流浪四处寻工作而不得,这位英雄出身也不如后代人吹捧得那么好。靠太祖的个人奋斗,才有的这“殿前都点检”的官位以及后来的黄袍加身。这倒符合孟子的理论,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磨砺其意志。太祖东征西讨,削平天下,奠定了宋代的格局。
太宗对知识分子不错,大量地增加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当官的越来越多地出身科举,自然对太宗十分感激。太宗有大抱负,由于夺位不正,很希望证明自己能力,证明自己就是真命天子,却真的没有他哥哥的能力。太宗二次征伐契丹均惨败,终究没有办法创立伟大的功业。
真宗这个皇帝和后来的徽宗一样,笃信道教,整个朝廷也就被搞得乌烟瘴气的。没有被辽国灭掉、达成了澶渊之盟,真的是运气好!多亏了象寇准这样的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们。第三代皇帝就烂成这样,在中国历代一统王朝中也算罕见的。
仁宗被后来的知识分子们捧上了天,但不过是一个平庸的皇帝,真的就象包青天里面那个糊里糊涂、不明就里的小白脸。宋军被西夏杀得大败,太丢脸了。也许知识分子们就喜欢这样不滥用权力的、庸庸碌碌的皇帝。没有功业不要紧,要对士人要好一些,这样死后的生平也会很好看。你看,仁宗的庙号为“仁”,真是一个美谥啊!
(未完,续不续再说)
科举制度在太宗年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很多出身寒微的读书人进入庙堂之上,做了官。按照以往的历史教科书的说法,这叫庶族地主彻底地代替了士族地主成为政权的享有者。与其说是庶族地主,不如说是官僚地主,贵族没有了,只有这些官僚们成了大地主。
在宋代,知识分子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对于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性命被视为草芥的知识分子来说,来得太突然,有些无法适应,于是对皇帝感恩戴德,对皇帝的批评也是很克制的。
实际上,宋代昏君不少,明君不多。
宋代最为出名的圣主,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了,这是一位大英雄,比汉高祖人品好,比明太祖仁慈。太祖出身行伍,曾经流浪四处寻工作而不得,这位英雄出身也不如后代人吹捧得那么好。靠太祖的个人奋斗,才有的这“殿前都点检”的官位以及后来的黄袍加身。这倒符合孟子的理论,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磨砺其意志。太祖东征西讨,削平天下,奠定了宋代的格局。
太宗对知识分子不错,大量地增加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当官的越来越多地出身科举,自然对太宗十分感激。太宗有大抱负,由于夺位不正,很希望证明自己能力,证明自己就是真命天子,却真的没有他哥哥的能力。太宗二次征伐契丹均惨败,终究没有办法创立伟大的功业。
真宗这个皇帝和后来的徽宗一样,笃信道教,整个朝廷也就被搞得乌烟瘴气的。没有被辽国灭掉、达成了澶渊之盟,真的是运气好!多亏了象寇准这样的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们。第三代皇帝就烂成这样,在中国历代一统王朝中也算罕见的。
仁宗被后来的知识分子们捧上了天,但不过是一个平庸的皇帝,真的就象包青天里面那个糊里糊涂、不明就里的小白脸。宋军被西夏杀得大败,太丢脸了。也许知识分子们就喜欢这样不滥用权力的、庸庸碌碌的皇帝。没有功业不要紧,要对士人要好一些,这样死后的生平也会很好看。你看,仁宗的庙号为“仁”,真是一个美谥啊!
(未完,续不续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