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傲娇?都被逼的~~~
看了绿果少爷写的《70后光鲜,都素装嗒~~~~》就心生时代感,想顺手写写
坑好挖,难填,不知道能不能写完。
上有早结婚的70,下有捉急恨嫁的90,80后在相亲节目上都不占优势。可谓苦逼的见证。
每个80年代生的人都曾遭遇过“防早恋”和“逼结婚”的人生时刻,前者发生在初、高中,后者发生在大学或研究生毕业。
记得小学五六年级,早熟的同学在操场上最爱讨论的事儿是:爸妈怎么吵架和怎么被爸妈打,那时候我就知道,有些家庭是用手脚解决问题的。
我们爸妈大多数是苦逼的50后,教育程度差还加上又红又专,脑子一根筋。他们那一代人差不多点儿的上到中学就开始工作了——大好河山等着他们建设,上什么学啊?恢复高考是78年,很多50后一大把年纪了,又在上山下乡时野了心,只有极少数跟命运较劲的去上了大学。
我为什么说这个呢?人不跟自己较劲,就会跟别的较劲,我们的爸妈通常喜欢跟我们较劲。我小学、初中、高中的班主任,都是父母的同龄人,其中有几位老师更是做过我父母的同班同学,职业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时代特点。
我上初中的时候,所谓严格的好老师,就是怀揣一寸多宽、一厘米厚竹板上课的,没做作业?没预习?不会做题?来吧,竹板炒肉丝伺候。连我这种数学课上的解题小能手都挨过几下,棍棒底下出不出好成绩我不知道,但我毕业后从来没去看过她们倒是真的。
那时候,我们班主任对待早恋就一个方法:踩死!用她的话说“当这种感情只是个小苗的时候,就赶快踩死、踩死”。多阴暗、多可怕、多缺爱的妇女啊!
上学的时候他们催你专心学业,毕业了就催你结婚生子,好多人恋爱都不会谈,怎么结婚啊?
印象深刻的还有环境。
我从小到大似乎都生活在工地附近,修路、学校扩建、搬家……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物质极大富裕那是的相对父母那个时代说的,环境极度恶劣才是相对我们而言的。
最极端的,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她说随着旧城改造,姥姥家、奶奶家也全都拆了,她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都没了,有些拆了、有些合并迁址了……终于在我们毕业后的某年,连大学都迁址了,我们成了没有过去的人。
有一年去欧洲,接待的小伙伴带我们去学校附近转,走到一栋楼前突然停下来,指着一个开满鲜花的阳台说:“我就是在这个阳台第一次吻我女友的……”我去!只是个学生公寓,要不要这么美啊?要不要这么长情啊?
再然后,大家都知道了:
我们上大学,学费开始飞涨;我们毕业,留学费用开始飞涨、户口不是啥单位都有了;我们工作,房价开始飞涨;我们要婚恋生子,产房就开始排队了,月嫂都要枪了;然后,买房、买车、买啥都得摇号了……70后买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让他们摇呢?我们提前消费,那是怕这些东西以后涨得更凶,结果被说成“啃老”……我们的老有多顽固,哪儿那么容易啃?
我们得攒钱买各种被前辈们炒高了的必需品,还得听媒体叨逼叨“可以租房嘛!”“支持环保坐公交啊”……
我们小时候被父母逼着成为他们理想中的样子,长大被时代逼的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做看起来最能赚钱的工作,后来被物价逼的贷款买郊区的房子、日本的汽车……还要承受傲娇的评价?
要不要这么狠啊?
她理财:财女养成社区
www.talicai.com
坑好挖,难填,不知道能不能写完。
![]() |
上有早结婚的70,下有捉急恨嫁的90,80后在相亲节目上都不占优势。可谓苦逼的见证。
每个80年代生的人都曾遭遇过“防早恋”和“逼结婚”的人生时刻,前者发生在初、高中,后者发生在大学或研究生毕业。
记得小学五六年级,早熟的同学在操场上最爱讨论的事儿是:爸妈怎么吵架和怎么被爸妈打,那时候我就知道,有些家庭是用手脚解决问题的。
我们爸妈大多数是苦逼的50后,教育程度差还加上又红又专,脑子一根筋。他们那一代人差不多点儿的上到中学就开始工作了——大好河山等着他们建设,上什么学啊?恢复高考是78年,很多50后一大把年纪了,又在上山下乡时野了心,只有极少数跟命运较劲的去上了大学。
我为什么说这个呢?人不跟自己较劲,就会跟别的较劲,我们的爸妈通常喜欢跟我们较劲。我小学、初中、高中的班主任,都是父母的同龄人,其中有几位老师更是做过我父母的同班同学,职业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时代特点。
我上初中的时候,所谓严格的好老师,就是怀揣一寸多宽、一厘米厚竹板上课的,没做作业?没预习?不会做题?来吧,竹板炒肉丝伺候。连我这种数学课上的解题小能手都挨过几下,棍棒底下出不出好成绩我不知道,但我毕业后从来没去看过她们倒是真的。
那时候,我们班主任对待早恋就一个方法:踩死!用她的话说“当这种感情只是个小苗的时候,就赶快踩死、踩死”。多阴暗、多可怕、多缺爱的妇女啊!
上学的时候他们催你专心学业,毕业了就催你结婚生子,好多人恋爱都不会谈,怎么结婚啊?
印象深刻的还有环境。
我从小到大似乎都生活在工地附近,修路、学校扩建、搬家……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物质极大富裕那是的相对父母那个时代说的,环境极度恶劣才是相对我们而言的。
最极端的,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她说随着旧城改造,姥姥家、奶奶家也全都拆了,她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都没了,有些拆了、有些合并迁址了……终于在我们毕业后的某年,连大学都迁址了,我们成了没有过去的人。
有一年去欧洲,接待的小伙伴带我们去学校附近转,走到一栋楼前突然停下来,指着一个开满鲜花的阳台说:“我就是在这个阳台第一次吻我女友的……”我去!只是个学生公寓,要不要这么美啊?要不要这么长情啊?
再然后,大家都知道了:
我们上大学,学费开始飞涨;我们毕业,留学费用开始飞涨、户口不是啥单位都有了;我们工作,房价开始飞涨;我们要婚恋生子,产房就开始排队了,月嫂都要枪了;然后,买房、买车、买啥都得摇号了……70后买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让他们摇呢?我们提前消费,那是怕这些东西以后涨得更凶,结果被说成“啃老”……我们的老有多顽固,哪儿那么容易啃?
我们得攒钱买各种被前辈们炒高了的必需品,还得听媒体叨逼叨“可以租房嘛!”“支持环保坐公交啊”……
我们小时候被父母逼着成为他们理想中的样子,长大被时代逼的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做看起来最能赚钱的工作,后来被物价逼的贷款买郊区的房子、日本的汽车……还要承受傲娇的评价?
要不要这么狠啊?
她理财:财女养成社区
www.tal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