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美味77”的买菜体验
美味七七的定位应该是为 都市白领人士(宅女)提供了买菜的便捷。
解决了他们时间少,不愿意去乱七八糟菜场的需求。
这部分人士一定有这样的特点:工作忙,时间少,懒的逛街,去菜场,宁可去超市,不愿去菜场,年龄20--30 的女性为主。
不同于天猫,这里品牌的概念相对于比较少,应该是大牌商家入驻的不多。
以下是我的一些用户体验:
首屏的PET 比较好:促销商品(1元红提吸引了我),各楼层展示的商品也比较诱人,
但是点击(速食)食品,进入详细频道后,发现-----商品少、分类不明确(水饺、面饼、面条)以至于展示过多,找不到我想要的商品。同样这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分类。
有一点比较好——'每日菜场"这个频道,其相当于在同一个聚合页面---相当于一个菜场,展示了肉类、菜类、禽类商品,变相帮助用户进行了一个筛选,用户在这个页面,可以流畅的完成日常买菜需求(有特殊需求会进入首页查找)无须再跳出。
另外一点,购物车的交互让我吐槽,点击加入购物车,需要很久才会在下方弹出框(反馈不及时),让用户选择去继续购物或者去结算,添加成功的反馈就是购物车的数量增加1,(反馈不明显)。此时用户不记得上次购物车有几个,这次到底有没有添加成功也不知道,所以我就会多点几次,确保我已经添加进去(宁可添加多了,再删掉)。 相比之下,1号点的购物车,会有个动态添加成功的动画, 淘宝购物车,反馈已经添加成功。
购物完成,结算的时候,选择第三方平台的时候,支付宝居然不是首选,藏在里面。对于用户量占比这么高的支付宝没有展现在第一个,表示不可思议。无疑是用户体验的打折扣!
好啦,就写这么多吧,总之这个网站的理念还是挺不错,也确实为用户解决了一些用户需求。但是面对现代用户的挑剔的目光和要求,希望可以不断的进步,页面的图片(UI)再美观一点,商品再多一点,分类明确一点。
解决了他们时间少,不愿意去乱七八糟菜场的需求。
这部分人士一定有这样的特点:工作忙,时间少,懒的逛街,去菜场,宁可去超市,不愿去菜场,年龄20--30 的女性为主。
不同于天猫,这里品牌的概念相对于比较少,应该是大牌商家入驻的不多。
以下是我的一些用户体验:
首屏的PET 比较好:促销商品(1元红提吸引了我),各楼层展示的商品也比较诱人,
但是点击(速食)食品,进入详细频道后,发现-----商品少、分类不明确(水饺、面饼、面条)以至于展示过多,找不到我想要的商品。同样这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分类。
有一点比较好——'每日菜场"这个频道,其相当于在同一个聚合页面---相当于一个菜场,展示了肉类、菜类、禽类商品,变相帮助用户进行了一个筛选,用户在这个页面,可以流畅的完成日常买菜需求(有特殊需求会进入首页查找)无须再跳出。
另外一点,购物车的交互让我吐槽,点击加入购物车,需要很久才会在下方弹出框(反馈不及时),让用户选择去继续购物或者去结算,添加成功的反馈就是购物车的数量增加1,(反馈不明显)。此时用户不记得上次购物车有几个,这次到底有没有添加成功也不知道,所以我就会多点几次,确保我已经添加进去(宁可添加多了,再删掉)。 相比之下,1号点的购物车,会有个动态添加成功的动画, 淘宝购物车,反馈已经添加成功。
购物完成,结算的时候,选择第三方平台的时候,支付宝居然不是首选,藏在里面。对于用户量占比这么高的支付宝没有展现在第一个,表示不可思议。无疑是用户体验的打折扣!
好啦,就写这么多吧,总之这个网站的理念还是挺不错,也确实为用户解决了一些用户需求。但是面对现代用户的挑剔的目光和要求,希望可以不断的进步,页面的图片(UI)再美观一点,商品再多一点,分类明确一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