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游记——记深圳,香港的瞎逛
辞职已有数月之久,每天似乎都是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在一段寻觅和探索之后,决心重新开始靠自己找一份工作。这年头,对于我而言,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各方寻找和比较之后,总算是觅得一份还算是对我胃口的工作。感谢神,这份工作要到8.25号才开始上班,内忧外患貌似已经暂时解决,玩乐的心思自然就冒出来了。想起艺潼先前的邀请,于是便有了这趟深圳-香港之旅。
还处于极力满足温饱阶段的我,很自然的将这次对我而言略显奢华的旅行定义为穷游,于是坐硬座火车去深圳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去深圳的首日,火车就晚点了,始发站都能晚点,而且晚点1个半小时,如此低概率的时间都能被我碰上,果然是运气非凡啊!只希望到时候司机大哥能稍微提个速,正点抵达,不影响我去深圳喝早茶的计划就好。幸运光环全点的我很荣幸的验证了福无单至的定律,列车最终晚点5小时43分钟,顺利地帮我省去了一顿早餐的钱,看架势本来连午饭都省了。还是总算是安全抵达了。
到了深圳,算是进了艺潼的地盘儿了,咱山东汉子就是大方,在深圳包吃包住不算,还陪玩儿。兄弟们以后去深圳玩儿记得找妹子啊,反正王总现在在深圳干传销,年入百万不是梦,去百八十人不是事儿。
《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是很久以前看的书了,真实的深圳又是怎样的呢?仅仅去了两天观光的我没有发言权,但就我看来,深圳至少不会比其他城市更靠右了。另一方面,对比上海,北京,深圳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没错,就是环境。帝都的雾霾天气就不再多吐槽了。4、5月份的魔都,天空灰蒙蒙一片,空气吸入鼻腔,有一股极其难闻的化学药剂味道,深呼吸一口,还是觉得胸腔内的氧气不够。而深圳却给我完全不同的感觉,蓝天白云,台风过后的上海也能拥有。但走在林荫大道上那让人身心无比舒适的树木的清香以及淡淡的花香,让我瞬间爱上这座城市。而乘着地铁也可以发现深圳的绿化覆盖率很高,依山傍海(虽说只是小土丘)而建的深圳不经意间就添得一股清新之气。听朋友说我来晚了一两个月,不然街边的树上就挂满了芒果,龙眼,荔枝了,想想真是太诱人了。还好来晚了,不然让我体验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滋味,我也要留下来长作岭南人了。
来了深圳,若不顺道去趟香港难免可惜。连通行证都早就准备好了,当然要去香港逛逛,感受一下传说中的自由港。
还好作为深圳的东道主,艺潼与我同行,不然去香港真有点怕呢,万一碰上浩南哥就不好办了。不过由于在深圳晚上爬了山,然后又喝酒聊天,第二天临近出发时才想起要办团签,实在是一个失误,大家以后一定要注意。
准备去香港了,才发现,不愧是一个中国,两个制度。大陆居民怎么能随意进入香港呢?于是周末就在出入境口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早晨,出入境花费了我们两个小时左右。当然,在排队过程中也有看到身手矫捷的大叔,不输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几个矮身穿梭,就从队伍的后面排到前面了,让不常锻炼的我们自叹不如。
经历入境窗口工作人员比较恶劣的态度后,总算是踏入了香港地界,进入了这片属于我们每个人,却又进入极其麻烦的土地。
初到香港,首先感受的是其极高的交通成本,来之前根本没有想到坐公交就要花去我13.2港币,不过对于接下来旅途中所用的交通费而言,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找到了初中同学阿伟,住宿这个大头算是解决了。阿伟在香港工作,真是很不错,他的经历也告诉我,唯有努力才会有收获。真是出门靠朋友,因为艺潼和阿伟,这次出行完全不用考虑住宿的问题,也使得我羞涩的钱包保住了体面。
来香港前也是有过计划的,比如去TVB拍摄旧址看看,去湾仔吃些小吃,去三联书店买几本“好书”,结果仅仅有目标,而缺少具体行动步骤的我们不得不宣布计划破产。
于是美好的香港岛之旅果断成了闲逛,还好我又先见之明,依旧是觅得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坐天星小轮逛维港夜景(去香港看夜景一定不能错过)。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但若是看到这游轮上的夜景,诗人或许会换个说法了吧。夜游维港也算是为这没头没脑的闲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去了香港,若是不逛商场怎么能算是完美? 作为男士,我们也是有审美,有购物需求的。 逛了一圈下来,不得不说,香港的商场对男人而言岂不是一个要逃离的地方吗? 东西虽好,价格却高,以后一定不带女朋友来香港了,还是去大自然陶冶情操比较好。 这五光十色的生活虽好,但那些精致而又奢华的商品对于男士们本就微薄的薪金简直就是赤裸裸的伤害啊。
在香港游玩,当然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自己的素质了,因同学说,香港地铁上不能喝水,为了维护我们大陆人的形象,口渴无比的我硬是等出了地铁站才喝水的。不过想想有这么夸张吗?我是有看到对于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的处罚,但对于地铁上吃东西貌似没有吧,香港地铁不至于那么特殊,连水都不能喝吧。没有去查看具体的规定,想想大致应该和上海地铁的要求差不多:不要有异味,不要有残渣,不影响他人……。若是连水都不能喝的话,岂不是连口香糖都不能嚼了?
走在香港的商场间发现一个问题,我发现几乎每个人没有开门后将门把交给后面的人或是看看后面有没有人带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是打开门后,甩头就走,完全不管身后的人,可惜身边没有香港的朋友,不然倒是可以验证一下到底是大陆人没有素质随手甩门,还是香港人暂且没有养成那样的习惯。其实就好比走左侧走右侧一样,曾经被英联邦殖民过得的地区和国家保持着传统,走左侧。而事实上,全世界几乎3/4的国家是靠右走的,那么到底是靠右行没有素质,还是靠左行没有素质呢? 我想这都不重要,素质的真正前提应该是包容。无论其他人做出什么样的行动,我们都应该尝试去理解,或许与他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有关,或许与他的身体有关,每个人做出没有真实伤害他人的行为时,我们都需要去包容他们,这样素质就能够慢慢的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吧。
在香港乘地铁遇到的一件事,让我认识到香港是一个信任度很高的城市。这件事缘于我们去买地铁票,买两张,一张18港币,但当我们塞了50港币进自动售票机后,却只吐出了HK$4和两张票。于是,我们便不抱希望地去进行了尝试——去咨询台说明了我们的情况。于是他们派人看了一眼机器(仅仅看了一下,没有任何操作,同时后面的人还在正常买票),询问了一下我们遭遇的情况,就从咨询台拿了10港币退还给我们。不得不所,他们确实很信任我们,我们固然不像骗子也不是骗子,但仅仅简单询问之后就把钱退给我们,以我惯有的思维方式,实在是感到惊讶。 来到这里,我觉得城市是否让生活更美好,或许很大程度与是否彼此互信有关吧。
说完出行,聊聊吃的吧。 美食对于我这样的非标准吃货而言实在是可有可无。不过,不尝几道香港美食又怎么能说是到过香港呢?于是我们穿街过巷,品尝了芒果爽,叉烧包,鱼蛋,以及所谓澳洲牛奶公司的招牌炒蛋。或许是与港人的口味不同,一位香港阿姨向我们力荐了火腿通粉,而品尝后的我们只能说很难吃(食物是否美味果然是个人不同的感觉啊),只能再来一份“蛋白墩牛奶”聊以安慰受伤的胃了。
吃完饭,走向既定的路线,“反占中游行”路线。其实我们去只是打个酱油而已,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游行的来龙去脉。如果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话,我根本就不会参加了,原因暂不细表,且看下文。
言归正传,我们跟着大部队前往中环游行。一路上,没有听到什么口号,也没有什么人喊口号(有几个带着麦克的,不停地说,不过说的是粤语,我也没听懂。在他们的解说下,不像是游行,而像是旅游观光),途中也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事情发生,大家如散步一般,到达终点,拍照留念,然后离开。我对非中国的游行不甚了解,不过怎么看这也是场在政府同意及安排下的典型的中国式游行。不过有一点是值得学习的,那就是在游行的道理上几乎没有垃圾。
因为去之前对这个游行不甚了解,参加完回来后特意去了解了一下,本次游行的口号是“保普选,反占中”,那占中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本届香港特首是中央特派的,部分香港人觉得自己的民主权利受到损害,所以呼吁香港各界人士“占领中环”要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普选权,实现真正的普选及民主。结果不知是在什么势力在暗中引导,最终那次游行被媒体解读为分裂。于是,中央发布了一些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不利的政策。因而,为了香港经济的利益,人们发动了“反占中游行”,此次游行的目的说是让最广大沉默者的声音发出来,其实即使20玩人呢,相比于香港的700万人口,沉默者的心意真的发出来了吗?
这样的一次游行意义是什么呢? 是要保护自己的普选权吗?断乎不是,只是向当权者低头以换来暂时的经济利益罢了,说是保普选,难道这样的歌颂式的游行能换来普选权吗?所以对我而言,这样的闹剧不去也罢。
我对民主社会的游行完全不了解,或许那样的形式本来就是他们游行的方式,我不懂,亦不多加评论了。只是觉得比起他们所反对的“占中”,他们所做的难免有点谄媚。当然,这也应是民主的一种体现方式,让不同的观点都有权利发出来。
后记:旅途总有结束的时候,一趟穷游下来也令我身体疲惫,回来睡了足足两天,看看前面一篇日志,已是两年前的事了。毕业一年有余,碌碌而无所得,如今站在新的起点,没有任何的本钱,唯有一颗踏实的心。这篇游记聊做新工作的美好前奏的篇章,愿新的生活美丽多彩,愿朋友们喜乐平安!感恩!
还处于极力满足温饱阶段的我,很自然的将这次对我而言略显奢华的旅行定义为穷游,于是坐硬座火车去深圳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去深圳的首日,火车就晚点了,始发站都能晚点,而且晚点1个半小时,如此低概率的时间都能被我碰上,果然是运气非凡啊!只希望到时候司机大哥能稍微提个速,正点抵达,不影响我去深圳喝早茶的计划就好。幸运光环全点的我很荣幸的验证了福无单至的定律,列车最终晚点5小时43分钟,顺利地帮我省去了一顿早餐的钱,看架势本来连午饭都省了。还是总算是安全抵达了。
到了深圳,算是进了艺潼的地盘儿了,咱山东汉子就是大方,在深圳包吃包住不算,还陪玩儿。兄弟们以后去深圳玩儿记得找妹子啊,反正王总现在在深圳干传销,年入百万不是梦,去百八十人不是事儿。
《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是很久以前看的书了,真实的深圳又是怎样的呢?仅仅去了两天观光的我没有发言权,但就我看来,深圳至少不会比其他城市更靠右了。另一方面,对比上海,北京,深圳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没错,就是环境。帝都的雾霾天气就不再多吐槽了。4、5月份的魔都,天空灰蒙蒙一片,空气吸入鼻腔,有一股极其难闻的化学药剂味道,深呼吸一口,还是觉得胸腔内的氧气不够。而深圳却给我完全不同的感觉,蓝天白云,台风过后的上海也能拥有。但走在林荫大道上那让人身心无比舒适的树木的清香以及淡淡的花香,让我瞬间爱上这座城市。而乘着地铁也可以发现深圳的绿化覆盖率很高,依山傍海(虽说只是小土丘)而建的深圳不经意间就添得一股清新之气。听朋友说我来晚了一两个月,不然街边的树上就挂满了芒果,龙眼,荔枝了,想想真是太诱人了。还好来晚了,不然让我体验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滋味,我也要留下来长作岭南人了。
来了深圳,若不顺道去趟香港难免可惜。连通行证都早就准备好了,当然要去香港逛逛,感受一下传说中的自由港。
还好作为深圳的东道主,艺潼与我同行,不然去香港真有点怕呢,万一碰上浩南哥就不好办了。不过由于在深圳晚上爬了山,然后又喝酒聊天,第二天临近出发时才想起要办团签,实在是一个失误,大家以后一定要注意。
准备去香港了,才发现,不愧是一个中国,两个制度。大陆居民怎么能随意进入香港呢?于是周末就在出入境口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早晨,出入境花费了我们两个小时左右。当然,在排队过程中也有看到身手矫捷的大叔,不输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几个矮身穿梭,就从队伍的后面排到前面了,让不常锻炼的我们自叹不如。
经历入境窗口工作人员比较恶劣的态度后,总算是踏入了香港地界,进入了这片属于我们每个人,却又进入极其麻烦的土地。
初到香港,首先感受的是其极高的交通成本,来之前根本没有想到坐公交就要花去我13.2港币,不过对于接下来旅途中所用的交通费而言,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找到了初中同学阿伟,住宿这个大头算是解决了。阿伟在香港工作,真是很不错,他的经历也告诉我,唯有努力才会有收获。真是出门靠朋友,因为艺潼和阿伟,这次出行完全不用考虑住宿的问题,也使得我羞涩的钱包保住了体面。
来香港前也是有过计划的,比如去TVB拍摄旧址看看,去湾仔吃些小吃,去三联书店买几本“好书”,结果仅仅有目标,而缺少具体行动步骤的我们不得不宣布计划破产。
于是美好的香港岛之旅果断成了闲逛,还好我又先见之明,依旧是觅得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坐天星小轮逛维港夜景(去香港看夜景一定不能错过)。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但若是看到这游轮上的夜景,诗人或许会换个说法了吧。夜游维港也算是为这没头没脑的闲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去了香港,若是不逛商场怎么能算是完美? 作为男士,我们也是有审美,有购物需求的。 逛了一圈下来,不得不说,香港的商场对男人而言岂不是一个要逃离的地方吗? 东西虽好,价格却高,以后一定不带女朋友来香港了,还是去大自然陶冶情操比较好。 这五光十色的生活虽好,但那些精致而又奢华的商品对于男士们本就微薄的薪金简直就是赤裸裸的伤害啊。
在香港游玩,当然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自己的素质了,因同学说,香港地铁上不能喝水,为了维护我们大陆人的形象,口渴无比的我硬是等出了地铁站才喝水的。不过想想有这么夸张吗?我是有看到对于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的处罚,但对于地铁上吃东西貌似没有吧,香港地铁不至于那么特殊,连水都不能喝吧。没有去查看具体的规定,想想大致应该和上海地铁的要求差不多:不要有异味,不要有残渣,不影响他人……。若是连水都不能喝的话,岂不是连口香糖都不能嚼了?
走在香港的商场间发现一个问题,我发现几乎每个人没有开门后将门把交给后面的人或是看看后面有没有人带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是打开门后,甩头就走,完全不管身后的人,可惜身边没有香港的朋友,不然倒是可以验证一下到底是大陆人没有素质随手甩门,还是香港人暂且没有养成那样的习惯。其实就好比走左侧走右侧一样,曾经被英联邦殖民过得的地区和国家保持着传统,走左侧。而事实上,全世界几乎3/4的国家是靠右走的,那么到底是靠右行没有素质,还是靠左行没有素质呢? 我想这都不重要,素质的真正前提应该是包容。无论其他人做出什么样的行动,我们都应该尝试去理解,或许与他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有关,或许与他的身体有关,每个人做出没有真实伤害他人的行为时,我们都需要去包容他们,这样素质就能够慢慢的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吧。
在香港乘地铁遇到的一件事,让我认识到香港是一个信任度很高的城市。这件事缘于我们去买地铁票,买两张,一张18港币,但当我们塞了50港币进自动售票机后,却只吐出了HK$4和两张票。于是,我们便不抱希望地去进行了尝试——去咨询台说明了我们的情况。于是他们派人看了一眼机器(仅仅看了一下,没有任何操作,同时后面的人还在正常买票),询问了一下我们遭遇的情况,就从咨询台拿了10港币退还给我们。不得不所,他们确实很信任我们,我们固然不像骗子也不是骗子,但仅仅简单询问之后就把钱退给我们,以我惯有的思维方式,实在是感到惊讶。 来到这里,我觉得城市是否让生活更美好,或许很大程度与是否彼此互信有关吧。
说完出行,聊聊吃的吧。 美食对于我这样的非标准吃货而言实在是可有可无。不过,不尝几道香港美食又怎么能说是到过香港呢?于是我们穿街过巷,品尝了芒果爽,叉烧包,鱼蛋,以及所谓澳洲牛奶公司的招牌炒蛋。或许是与港人的口味不同,一位香港阿姨向我们力荐了火腿通粉,而品尝后的我们只能说很难吃(食物是否美味果然是个人不同的感觉啊),只能再来一份“蛋白墩牛奶”聊以安慰受伤的胃了。
吃完饭,走向既定的路线,“反占中游行”路线。其实我们去只是打个酱油而已,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游行的来龙去脉。如果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话,我根本就不会参加了,原因暂不细表,且看下文。
言归正传,我们跟着大部队前往中环游行。一路上,没有听到什么口号,也没有什么人喊口号(有几个带着麦克的,不停地说,不过说的是粤语,我也没听懂。在他们的解说下,不像是游行,而像是旅游观光),途中也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事情发生,大家如散步一般,到达终点,拍照留念,然后离开。我对非中国的游行不甚了解,不过怎么看这也是场在政府同意及安排下的典型的中国式游行。不过有一点是值得学习的,那就是在游行的道理上几乎没有垃圾。
因为去之前对这个游行不甚了解,参加完回来后特意去了解了一下,本次游行的口号是“保普选,反占中”,那占中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本届香港特首是中央特派的,部分香港人觉得自己的民主权利受到损害,所以呼吁香港各界人士“占领中环”要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普选权,实现真正的普选及民主。结果不知是在什么势力在暗中引导,最终那次游行被媒体解读为分裂。于是,中央发布了一些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不利的政策。因而,为了香港经济的利益,人们发动了“反占中游行”,此次游行的目的说是让最广大沉默者的声音发出来,其实即使20玩人呢,相比于香港的700万人口,沉默者的心意真的发出来了吗?
这样的一次游行意义是什么呢? 是要保护自己的普选权吗?断乎不是,只是向当权者低头以换来暂时的经济利益罢了,说是保普选,难道这样的歌颂式的游行能换来普选权吗?所以对我而言,这样的闹剧不去也罢。
我对民主社会的游行完全不了解,或许那样的形式本来就是他们游行的方式,我不懂,亦不多加评论了。只是觉得比起他们所反对的“占中”,他们所做的难免有点谄媚。当然,这也应是民主的一种体现方式,让不同的观点都有权利发出来。
后记:旅途总有结束的时候,一趟穷游下来也令我身体疲惫,回来睡了足足两天,看看前面一篇日志,已是两年前的事了。毕业一年有余,碌碌而无所得,如今站在新的起点,没有任何的本钱,唯有一颗踏实的心。这篇游记聊做新工作的美好前奏的篇章,愿新的生活美丽多彩,愿朋友们喜乐平安!感恩!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