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攻略书
——明清一条街
位于古城南大街,整条街完全是古色古香的古式建筑,走在街上,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街面不宽,窄窄的,两边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小店,小店都是砖木结构,有出售平遥特产的,也有特色小吃店、卖纪念品的。可以花不多的钱在这里挑选一些蛮有意趣的小物件,如古式的小摆设、老旧样式的锁等等,既可以自己留作纪念,也可以馈赠亲朋好友。
在明清街上你还可以看到一些只在电影中见过的招牌,比如镖局,走进去还可以了解这家镖局的创办及历史。而每个体面门庭的花岗岩门坎上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则告诉人们当年繁华的街市。
——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是国内仅存的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墙之一。整个城池平面布局形似乌龟,因此平遥也俗称乌龟城。城墙内部由泥土夯实,外部全部砖砌,城墙上以砖石辅就,上面可以并行两辆马车。租一辆自行车,在平遥古城墙上溜达,很舒适。
——日升昌票号
日升昌在外患频频、内乱不断的风雨飘摇中纵横一百年,并形成了一整套让西方优秀治理学家叹服的治理制度。如今的日升昌票号已改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共设有二十余个展厅,大体上分为史料展示和原貌展示两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发展轨迹。
票号必游之处:
1.在柜台的墙上,有当年日升昌创造的顺口溜,这是兑换汇票的一套密码,里面暗藏汇票的时间、地点、金额等内容。正是依仗这套密码,100多年来,日升昌从未发生过错误。
2.在会客厅大炕头旁边的 炉煤灰地下,更是日升昌的身家性命所在的常备金库入口,通常金库都会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库存银两。
——雷履泰故居
雷履泰是日升昌的首任掌柜、中国票号的创始人。他的故居在平遥城内上西门街,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了。整座院子坐北向南,里外三进的院落构筑得四平八稳,稳重端庄,不事张扬。内部装修的细致精巧,每块石刻、浮雕,都有着考究的工艺。值得一提的是每间房屋中的顶梁柱与北方地区常见的位置不同,不在房屋的正中部位,而是全部树立在贴墙的地方,在四分之一处顶住房梁,如此大大增加了房屋内的使用空间。
——古县衙
平遥县衙是我国现存极少的完整古县衙之一。县衙内的建筑沿中轴线一字排开,东西厢设六部房,院中还有钟楼、土地祠、粮厅、重狱、女狱、轻狱、阎王殿等诸多建筑。平遥县衙还增添了仿古表演的系列短剧,可以让你更深刻地体会一下所谓的古代官署文化。除此之外,平遥县衙还辟有全国惟一的圣旨博物馆。
——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此外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及满布殿宇屋顶的琉璃艺术最叫人称奇。
——百川通旧址
百川通是中国十大票号之一,在中国票号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百川通坐西朝东,建筑保护非常完好,三进院落,由外及里,依次增高,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旧址现已被辟为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收藏了不少明清两代民间家具中的精品。
——清虚观
清虚观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元、明年间所建,全观共有10座建筑,其中龙虎殿、三清殿为元代修建,青龙、白虎塑像为元塑中少有的佳品。纯阳宫遗存近30通宋、元、明、清碑碣。清虚观现为平遥文物陈列室,唐、宋铁铸佛像以及许多明代道教木刻神像如真人般大小,为国内少见。
——双林寺
工艺绝顶精湛的佛教彩塑大观。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建于北魏早期,现存殿宇多为元明建筑,在三进院落的10座殿堂中共保存了宋、元、明、清 11代约2000多尊佛、观音、金刚、罗汉、百姓等彩色塑像。值得一提的是惟妙惟肖的供养人像,是古代难得的世俗化的塑像。另外,寺内宗教主题的塑像也不那么程式化,每座雕像都形神迥异、生动传神,是难得的古代艺术珍品。其中的渡海观音、安闲观音更是精妙。
——镇国寺
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为镇国寺。其中万佛殿为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现有14尊塑像,有11尊为五代原作,这些五代时期的彩塑作品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灵石王家大院
有华夏第一宅之称。这里所说的王家大院是指王家分布于灵石县的众多房产中最有特色的两座高家崖和红门堡,整个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高家崖是一座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堪称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大院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红门堡与高家崖东西相望,因堡门是红色的,故而得名。堡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石雕融南北风情于一体,是清代雕刻艺术的典范。
交通:王家大院在灵石,距离平遥60公里,车票大约20元。太原铁路宾馆每日一早有直达王家大院和平遥古城接送散客的车辆(联系电话:0351--4162778)。其次,也可乘火车直达灵石县城或介休市,再转乘公交至王家大院。每日早8时至晚8时,灵石城内每半小时有公交开往王家大院,介休市内每20分钟有公交开往王家大院。
——乔家大院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所在地。整个大院没有一草一木,以一种近乎绝对的对称,层层叠叠的重复,形成了巨大的震慑力。是清代大户人家的典型宅院,共有19 进院落300多间房屋构筑成双喜字形。大门对面的砖雕影壁上一寿变百寿图,100个不同造型的寿字古拙遒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交通:乔家大院位于祁县,在平遥火车站四面乘开往太原方向的车在乔家堡下车,约半小时车程,下车后沿一溜大红灯笼走几百米即到。
大院的顶楼上,悬挂着一块福种琅缳匾额,这是当年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所赠。像这样有来头的匾额,乔家还有两块,一块是李鸿章亲笔题写的仁周义博,另一块是傅山亲书的丹枫阁。
——张壁古堡
这座千年古堡的主要特色,正如一位专家的题词: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据推断,张壁古堡建设于隋末唐初,实际应该是个军事要塞。内有一套庞大的地道,若把村民所述的洞口位置连接起来,地道的总长度足近万米。山西各地有地道的村子不少,但像张壁这样复杂而且规模巨大的地道却还未见第二个。
交通:从灵石县有到介休的公交车,票价2元,在介休乘出租车到张壁,起步价5元。
还没有开发,很古朴原始的一个地方,参观和拍摄张壁古堡的地面古建筑、地下站道一年四季都适宜。
——曹家大院
曹家大院又称三多堂,位于太谷县城西南5千米的北洸村,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三多,即多福、多子、多寿之意。为太谷商业资本家曹氏旧宅。太谷曹家生意最兴盛时,640多个商号遍布全国各地,雇员多达37000人。
曹家大院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建筑占地10638平方米,总布局呈寿字型,共有房屋277间,陈列着世所罕见的百寿大屏风、螺钿镶嵌座镜、大理石座钟等稀世珍品,还有种类繁多的各类古瓷器2000余件,明清古红木家具400余件,非凡是当年慈禧太后赐赠的黑、黄、白三金火车头和明代大画家仇英仿绘的清明上河图,更为这处旅游景点锦上添花。这里展出了曹氏家族从艰辛创业、走向辉煌到衰落的历程,还展出有中国形意拳发展史、太谷县史、民间根雕艺术等十几种展览内容,被誉为晋商瑰宝。
——孔祥熙故居
金太谷,银祁县。太谷自古以来就是山西的富庶之地。美国人罗比尤恩森在他撰写的宋氏三姐妹的传记中曾这样描写到太谷:霭龄坐在一顶十六个农民抬着的轿子里,孔祥熙则骑着马,但是,使这位新娘大为吃惊的是,在这次艰苦的旅行结束时,她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最奢侈的生活。因为一些重要的银行家住在太谷,所以这里经常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孔祥熙宅院原是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建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现存建筑仍然保留了清代中期的建筑风格,1930年,为孔祥熙购得。抗战爆发后,孔宅先后被日寇、蒋阎兵站、医院、特警占用,建国后又划归太谷师范使用,在以上时期内,孔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孔宅目前已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努力下,孔宅得到了有效保护与部分修缮,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
孔祥熙宅院东西91米,南北69米,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存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墨庄院、东西花园,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孔宅正院为三进院落,与晋中豪华富丽的几座晋商大院相比,虽然也别有特色,但就面积与宏伟程度而言,稍显不足,然而,孔宅宽敞壮阔的官厅在其它晋商大院中却极为少见,充分显示出官商一体的豪门霸气。居于中轴的官厅做为正院的主体建筑,既是通往内院的过厅,同时也是孔家接待贵宾的场所。官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面积80方米,正脊浮雕牡丹富贵图,为砖雕艺术之佳作,官厅大梁为民间俗称的滚金大梁,不久前修缮时揭去顶棚,滚金大梁依旧如新。这样的官厅,在那个时代,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超豪华的客厅了。
——平遥地图
——交通情况
进出平遥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飞机的话先到太原,从太原机场乘机场专用大巴到太原建南汽车站,再乘大巴到平遥汽车站;或者从太原机场乘机场专用大巴到太原火车站,然后乘火车到平遥火车站。
铁路:
平遥火车站在县城的西北部。平遥县境内有同蒲铁路纵贯南北,向北可达太原、石家庄等地,向南可到临汾、运城等地。太原与成都、宝鸡、风陵渡、阳泉西之间,西安与长春、包头之间,大同与杭州之间的列车均在平遥停靠。
从平遥火车站有去古城内的电瓶车,根据旅游淡旺季之分,票价5-10元/人。假如步行,则需要20分钟左右。
公路:
平遥和太原之间有公路相连,乘汽车往来大约需要2小时,票价约20元。北京与平遥每日有一趟对开客车。平遥汽车站电话 0354-5673233,地址:平遥火车站东侧。
内部交通:
平遥古城不大,同时由干古城内街道狭窄,居民众多,所以在古城内游览的时候一般不需要乘车,步行即可。另外,城内还有人力黄包车和电瓶车,专为旅游者服务。
提醒:人力三轮车起价每人次2-5元(可以面议)。普通型小轿车起价3元,基本里程为2公里,超2公里每公里1元。高级型小轿车(桑塔纳以上)起价 15元,基本里程为3公里,超3公里每公里2元。汽三轮摩托车起价5-10元,基本里程为2公里,超过2公里租价面议。公交车上车1元/人。租自行车,5 元/小时,15元/半天,30元/全天(10小时内)。
——住宿情况
作为一个旅游热点城市,平遥城内建有不少的宾馆,可供人们下榻。而最有平遥特色的当然是住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内了: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中间一个小小的天井,木制的门楣和地板。
——饮食介绍
平遥的餐饮以面食为主,我上次去就吃过满桌子全是面做的东西,但感觉只是外形的不同罢了。和山西大多数地方一样,平遥一早一晚常吃小米稀粥、馒头、烧饼;中午则是各种面食,如打卤面、炸酱面、搓鱼儿等,调面的菜品齐全,味道爽口。
平遥牛肉:平遥闻名特产,一种非凡加工的酱牛肉,在平遥几乎每家饭馆都有,路边摊上也可买到。平遥牛肉的味道和颜色都很清淡,口感嫩滑,但挑剔一点说,似乎缺乏真正的牛肉之香。假如想买点带回家,可选择真空包装的,以冠云牌质量最好。
碗坨:一种像饺子皮一样的面食,莜面做的,蘸了辣椒调料吃,口味浓香。
豆腐干 平遥豆腐干很好吃,不妨尝尝
平遥碗脱则 是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碗脱则是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傅所创,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
曹家熏肘:与平遥牛肉齐名的传统名吃,清朝曾被选入宫廷得到刁嘴的慈禧太后的赞赏。
长山药 在长白药之乡的平遥,自然有很多长山药的吃法,如炒、炸、蒸、煮等,不过以蜜汁和药膳的山药最独具特色。
——注重事项
1.山西气温低,降水少,风沙大,到平遥旅游时最好预备太阳镜、帽子等,女生还可携带一条大点的薄丝巾,碰到大风沙的时候把整个头丝巾包起来就是最好的保护。
2.摄影小经验: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里面的墙面多以青黑色为主,拍照留念最好不要穿白色衣服,否则光比过大,导致曝光过度。另外,可在相机测光基础上加半档的快门速度,或者减两档曝光补偿。保证曝光正常,色调真实。
位于古城南大街,整条街完全是古色古香的古式建筑,走在街上,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街面不宽,窄窄的,两边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小店,小店都是砖木结构,有出售平遥特产的,也有特色小吃店、卖纪念品的。可以花不多的钱在这里挑选一些蛮有意趣的小物件,如古式的小摆设、老旧样式的锁等等,既可以自己留作纪念,也可以馈赠亲朋好友。
在明清街上你还可以看到一些只在电影中见过的招牌,比如镖局,走进去还可以了解这家镖局的创办及历史。而每个体面门庭的花岗岩门坎上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则告诉人们当年繁华的街市。
——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是国内仅存的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墙之一。整个城池平面布局形似乌龟,因此平遥也俗称乌龟城。城墙内部由泥土夯实,外部全部砖砌,城墙上以砖石辅就,上面可以并行两辆马车。租一辆自行车,在平遥古城墙上溜达,很舒适。
——日升昌票号
日升昌在外患频频、内乱不断的风雨飘摇中纵横一百年,并形成了一整套让西方优秀治理学家叹服的治理制度。如今的日升昌票号已改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共设有二十余个展厅,大体上分为史料展示和原貌展示两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发展轨迹。
票号必游之处:
1.在柜台的墙上,有当年日升昌创造的顺口溜,这是兑换汇票的一套密码,里面暗藏汇票的时间、地点、金额等内容。正是依仗这套密码,100多年来,日升昌从未发生过错误。
2.在会客厅大炕头旁边的 炉煤灰地下,更是日升昌的身家性命所在的常备金库入口,通常金库都会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库存银两。
——雷履泰故居
雷履泰是日升昌的首任掌柜、中国票号的创始人。他的故居在平遥城内上西门街,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了。整座院子坐北向南,里外三进的院落构筑得四平八稳,稳重端庄,不事张扬。内部装修的细致精巧,每块石刻、浮雕,都有着考究的工艺。值得一提的是每间房屋中的顶梁柱与北方地区常见的位置不同,不在房屋的正中部位,而是全部树立在贴墙的地方,在四分之一处顶住房梁,如此大大增加了房屋内的使用空间。
——古县衙
平遥县衙是我国现存极少的完整古县衙之一。县衙内的建筑沿中轴线一字排开,东西厢设六部房,院中还有钟楼、土地祠、粮厅、重狱、女狱、轻狱、阎王殿等诸多建筑。平遥县衙还增添了仿古表演的系列短剧,可以让你更深刻地体会一下所谓的古代官署文化。除此之外,平遥县衙还辟有全国惟一的圣旨博物馆。
——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此外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及满布殿宇屋顶的琉璃艺术最叫人称奇。
——百川通旧址
百川通是中国十大票号之一,在中国票号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百川通坐西朝东,建筑保护非常完好,三进院落,由外及里,依次增高,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旧址现已被辟为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收藏了不少明清两代民间家具中的精品。
——清虚观
清虚观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元、明年间所建,全观共有10座建筑,其中龙虎殿、三清殿为元代修建,青龙、白虎塑像为元塑中少有的佳品。纯阳宫遗存近30通宋、元、明、清碑碣。清虚观现为平遥文物陈列室,唐、宋铁铸佛像以及许多明代道教木刻神像如真人般大小,为国内少见。
——双林寺
工艺绝顶精湛的佛教彩塑大观。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建于北魏早期,现存殿宇多为元明建筑,在三进院落的10座殿堂中共保存了宋、元、明、清 11代约2000多尊佛、观音、金刚、罗汉、百姓等彩色塑像。值得一提的是惟妙惟肖的供养人像,是古代难得的世俗化的塑像。另外,寺内宗教主题的塑像也不那么程式化,每座雕像都形神迥异、生动传神,是难得的古代艺术珍品。其中的渡海观音、安闲观音更是精妙。
——镇国寺
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为镇国寺。其中万佛殿为国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现有14尊塑像,有11尊为五代原作,这些五代时期的彩塑作品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灵石王家大院
有华夏第一宅之称。这里所说的王家大院是指王家分布于灵石县的众多房产中最有特色的两座高家崖和红门堡,整个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高家崖是一座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堪称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大院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红门堡与高家崖东西相望,因堡门是红色的,故而得名。堡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石雕融南北风情于一体,是清代雕刻艺术的典范。
交通:王家大院在灵石,距离平遥60公里,车票大约20元。太原铁路宾馆每日一早有直达王家大院和平遥古城接送散客的车辆(联系电话:0351--4162778)。其次,也可乘火车直达灵石县城或介休市,再转乘公交至王家大院。每日早8时至晚8时,灵石城内每半小时有公交开往王家大院,介休市内每20分钟有公交开往王家大院。
——乔家大院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所在地。整个大院没有一草一木,以一种近乎绝对的对称,层层叠叠的重复,形成了巨大的震慑力。是清代大户人家的典型宅院,共有19 进院落300多间房屋构筑成双喜字形。大门对面的砖雕影壁上一寿变百寿图,100个不同造型的寿字古拙遒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交通:乔家大院位于祁县,在平遥火车站四面乘开往太原方向的车在乔家堡下车,约半小时车程,下车后沿一溜大红灯笼走几百米即到。
大院的顶楼上,悬挂着一块福种琅缳匾额,这是当年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所赠。像这样有来头的匾额,乔家还有两块,一块是李鸿章亲笔题写的仁周义博,另一块是傅山亲书的丹枫阁。
——张壁古堡
这座千年古堡的主要特色,正如一位专家的题词: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据推断,张壁古堡建设于隋末唐初,实际应该是个军事要塞。内有一套庞大的地道,若把村民所述的洞口位置连接起来,地道的总长度足近万米。山西各地有地道的村子不少,但像张壁这样复杂而且规模巨大的地道却还未见第二个。
交通:从灵石县有到介休的公交车,票价2元,在介休乘出租车到张壁,起步价5元。
还没有开发,很古朴原始的一个地方,参观和拍摄张壁古堡的地面古建筑、地下站道一年四季都适宜。
——曹家大院
曹家大院又称三多堂,位于太谷县城西南5千米的北洸村,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三多,即多福、多子、多寿之意。为太谷商业资本家曹氏旧宅。太谷曹家生意最兴盛时,640多个商号遍布全国各地,雇员多达37000人。
曹家大院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建筑占地10638平方米,总布局呈寿字型,共有房屋277间,陈列着世所罕见的百寿大屏风、螺钿镶嵌座镜、大理石座钟等稀世珍品,还有种类繁多的各类古瓷器2000余件,明清古红木家具400余件,非凡是当年慈禧太后赐赠的黑、黄、白三金火车头和明代大画家仇英仿绘的清明上河图,更为这处旅游景点锦上添花。这里展出了曹氏家族从艰辛创业、走向辉煌到衰落的历程,还展出有中国形意拳发展史、太谷县史、民间根雕艺术等十几种展览内容,被誉为晋商瑰宝。
——孔祥熙故居
金太谷,银祁县。太谷自古以来就是山西的富庶之地。美国人罗比尤恩森在他撰写的宋氏三姐妹的传记中曾这样描写到太谷:霭龄坐在一顶十六个农民抬着的轿子里,孔祥熙则骑着马,但是,使这位新娘大为吃惊的是,在这次艰苦的旅行结束时,她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最奢侈的生活。因为一些重要的银行家住在太谷,所以这里经常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孔祥熙宅院原是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建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现存建筑仍然保留了清代中期的建筑风格,1930年,为孔祥熙购得。抗战爆发后,孔宅先后被日寇、蒋阎兵站、医院、特警占用,建国后又划归太谷师范使用,在以上时期内,孔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孔宅目前已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努力下,孔宅得到了有效保护与部分修缮,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
孔祥熙宅院东西91米,南北69米,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存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墨庄院、东西花园,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孔宅正院为三进院落,与晋中豪华富丽的几座晋商大院相比,虽然也别有特色,但就面积与宏伟程度而言,稍显不足,然而,孔宅宽敞壮阔的官厅在其它晋商大院中却极为少见,充分显示出官商一体的豪门霸气。居于中轴的官厅做为正院的主体建筑,既是通往内院的过厅,同时也是孔家接待贵宾的场所。官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面积80方米,正脊浮雕牡丹富贵图,为砖雕艺术之佳作,官厅大梁为民间俗称的滚金大梁,不久前修缮时揭去顶棚,滚金大梁依旧如新。这样的官厅,在那个时代,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超豪华的客厅了。
——平遥地图
![]() |
平遥地图 |
——交通情况
进出平遥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飞机的话先到太原,从太原机场乘机场专用大巴到太原建南汽车站,再乘大巴到平遥汽车站;或者从太原机场乘机场专用大巴到太原火车站,然后乘火车到平遥火车站。
铁路:
平遥火车站在县城的西北部。平遥县境内有同蒲铁路纵贯南北,向北可达太原、石家庄等地,向南可到临汾、运城等地。太原与成都、宝鸡、风陵渡、阳泉西之间,西安与长春、包头之间,大同与杭州之间的列车均在平遥停靠。
从平遥火车站有去古城内的电瓶车,根据旅游淡旺季之分,票价5-10元/人。假如步行,则需要20分钟左右。
公路:
平遥和太原之间有公路相连,乘汽车往来大约需要2小时,票价约20元。北京与平遥每日有一趟对开客车。平遥汽车站电话 0354-5673233,地址:平遥火车站东侧。
内部交通:
平遥古城不大,同时由干古城内街道狭窄,居民众多,所以在古城内游览的时候一般不需要乘车,步行即可。另外,城内还有人力黄包车和电瓶车,专为旅游者服务。
提醒:人力三轮车起价每人次2-5元(可以面议)。普通型小轿车起价3元,基本里程为2公里,超2公里每公里1元。高级型小轿车(桑塔纳以上)起价 15元,基本里程为3公里,超3公里每公里2元。汽三轮摩托车起价5-10元,基本里程为2公里,超过2公里租价面议。公交车上车1元/人。租自行车,5 元/小时,15元/半天,30元/全天(10小时内)。
——住宿情况
作为一个旅游热点城市,平遥城内建有不少的宾馆,可供人们下榻。而最有平遥特色的当然是住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内了: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中间一个小小的天井,木制的门楣和地板。
——饮食介绍
平遥的餐饮以面食为主,我上次去就吃过满桌子全是面做的东西,但感觉只是外形的不同罢了。和山西大多数地方一样,平遥一早一晚常吃小米稀粥、馒头、烧饼;中午则是各种面食,如打卤面、炸酱面、搓鱼儿等,调面的菜品齐全,味道爽口。
平遥牛肉:平遥闻名特产,一种非凡加工的酱牛肉,在平遥几乎每家饭馆都有,路边摊上也可买到。平遥牛肉的味道和颜色都很清淡,口感嫩滑,但挑剔一点说,似乎缺乏真正的牛肉之香。假如想买点带回家,可选择真空包装的,以冠云牌质量最好。
碗坨:一种像饺子皮一样的面食,莜面做的,蘸了辣椒调料吃,口味浓香。
豆腐干 平遥豆腐干很好吃,不妨尝尝
平遥碗脱则 是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碗脱则是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傅所创,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
曹家熏肘:与平遥牛肉齐名的传统名吃,清朝曾被选入宫廷得到刁嘴的慈禧太后的赞赏。
长山药 在长白药之乡的平遥,自然有很多长山药的吃法,如炒、炸、蒸、煮等,不过以蜜汁和药膳的山药最独具特色。
——注重事项
1.山西气温低,降水少,风沙大,到平遥旅游时最好预备太阳镜、帽子等,女生还可携带一条大点的薄丝巾,碰到大风沙的时候把整个头丝巾包起来就是最好的保护。
2.摄影小经验: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里面的墙面多以青黑色为主,拍照留念最好不要穿白色衣服,否则光比过大,导致曝光过度。另外,可在相机测光基础上加半档的快门速度,或者减两档曝光补偿。保证曝光正常,色调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