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记
周末出游,约好了上海的达观兄。前些天我们在老城隍庙的耕月人会馆,由达兄做东请我喝茶,两人都是上班之后各自赴会,好在老城隍庙是我小时候最为熟悉的地盘,同在一个老城厢的区域内,他一说安仁街,我就知道那里还在使用马桶,比较老式而没有多大的改变。苏州之行,也是我在日本的时候和苏州的评弹同好张先生的约会,它比较关注我的文章而我则对张先生热心赠送我俞中权老先生的书深表感激,于是有了见面畅谈的念头。
承蒙张先生的热忱邀请我和达观兄在7月最后的一个星期天去苏州玩,并且早就在松鹤楼 - - 苏州最为有名的饭馆订好了包房,好在上海苏州在经历了那几天40度高温天气之后,周末倒是还凉快,我行前给在苏州的另一个小朋友许先生打电话,询问是不是能够在星期天拔冗一见,他也欣然应诺,于是加上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和尊敬的雨哥,于是就有了我们苏沪评弹爱好者老少五人在苏州的聚会。出发的前几天我给达兄打电话告诉他车票有我去筹办,他一再叮咛要买动车(一种类似于日本新干线的火车),说那个车舒适而快捷,果然如言,上海到苏州之需要50分钟(因为在昆山有过停留)。最初的想法是我们早一点离开上海去苏州,可以赶上苏州同德兴面馆的早餐,达兄说什么也不肯早行,真是急惊风又遇慢郎中,我也无奈。
承蒙许先生的热情,来苏州火车站接我们,好在通讯工具的发达,我们几个虽未谋面,还是很快就搭上线(是不是有点像地下党接头,呵呵),我们驱车直向百花书局,我要买书,而张先生一早也从家里出门奔评弹博物馆,在那里等候我们了。那条拥有苏州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和中国评弹博物馆的小街,要不是许先生来接我们,我们打的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如愿以偿呢,前些年我和路人兄在观前街要车去评弹博物馆,竟然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苏州的出租车司机,就好像上海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出租公司,招揽的都是南汇崇明的青年,他们对上海的路径一点都不熟,苏州的出租车司机,也难得听得见苏州话的了。我是正如老虎兄初认识我的时候说我是叶公好龙,爱听评弹数十年的我,在和许先生苏州话的电话通话中,竟然听不太明白苏州话,还要改成普通话交流,而达兄的苏州话则少有宁波籍的味道,在我的耳朵里纯正得多,不知道对还是不对?
好客的许先生为我和达兄准备了四色礼物(有点古风噢),把苏州值得骄傲的丝绸、茶叶和文化都囊括了进去,我只给苏州的朋友带了一些日本的廉价茶叶,显得有点寒伧,好在我们彼此神交很久,见面叙谈言欢是我们的目的,礼轻情义重,对于苏州朋友的好客我们只能说声谢谢了。本来想配齐评弹艺术丛书的,可惜我所要的几个旧册都没有货,新书的含金量明显不高,要不要买全有点犹豫,最后自己对自己说,留待以后再去苏州的时候购买吧。许先生送我们的礼品中也有一本有关苏州评弹的书籍,正是我准备购买的。
参观昆曲博物馆,我们的大摄影师达观先生和同样手提着高级手动相机的张先生交流起摄影的体会,在盘算着去哪里采摄荷花的话题。对于达兄最近的采花行径我大大不以为然,感到他对评弹的热情在退热,而对沾花惹草却注入了太多的热忱……
(未完待续)
2009/07/31
承蒙张先生的热忱邀请我和达观兄在7月最后的一个星期天去苏州玩,并且早就在松鹤楼 - - 苏州最为有名的饭馆订好了包房,好在上海苏州在经历了那几天40度高温天气之后,周末倒是还凉快,我行前给在苏州的另一个小朋友许先生打电话,询问是不是能够在星期天拔冗一见,他也欣然应诺,于是加上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和尊敬的雨哥,于是就有了我们苏沪评弹爱好者老少五人在苏州的聚会。出发的前几天我给达兄打电话告诉他车票有我去筹办,他一再叮咛要买动车(一种类似于日本新干线的火车),说那个车舒适而快捷,果然如言,上海到苏州之需要50分钟(因为在昆山有过停留)。最初的想法是我们早一点离开上海去苏州,可以赶上苏州同德兴面馆的早餐,达兄说什么也不肯早行,真是急惊风又遇慢郎中,我也无奈。
承蒙许先生的热情,来苏州火车站接我们,好在通讯工具的发达,我们几个虽未谋面,还是很快就搭上线(是不是有点像地下党接头,呵呵),我们驱车直向百花书局,我要买书,而张先生一早也从家里出门奔评弹博物馆,在那里等候我们了。那条拥有苏州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和中国评弹博物馆的小街,要不是许先生来接我们,我们打的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如愿以偿呢,前些年我和路人兄在观前街要车去评弹博物馆,竟然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苏州的出租车司机,就好像上海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出租公司,招揽的都是南汇崇明的青年,他们对上海的路径一点都不熟,苏州的出租车司机,也难得听得见苏州话的了。我是正如老虎兄初认识我的时候说我是叶公好龙,爱听评弹数十年的我,在和许先生苏州话的电话通话中,竟然听不太明白苏州话,还要改成普通话交流,而达兄的苏州话则少有宁波籍的味道,在我的耳朵里纯正得多,不知道对还是不对?
好客的许先生为我和达兄准备了四色礼物(有点古风噢),把苏州值得骄傲的丝绸、茶叶和文化都囊括了进去,我只给苏州的朋友带了一些日本的廉价茶叶,显得有点寒伧,好在我们彼此神交很久,见面叙谈言欢是我们的目的,礼轻情义重,对于苏州朋友的好客我们只能说声谢谢了。本来想配齐评弹艺术丛书的,可惜我所要的几个旧册都没有货,新书的含金量明显不高,要不要买全有点犹豫,最后自己对自己说,留待以后再去苏州的时候购买吧。许先生送我们的礼品中也有一本有关苏州评弹的书籍,正是我准备购买的。
参观昆曲博物馆,我们的大摄影师达观先生和同样手提着高级手动相机的张先生交流起摄影的体会,在盘算着去哪里采摄荷花的话题。对于达兄最近的采花行径我大大不以为然,感到他对评弹的热情在退热,而对沾花惹草却注入了太多的热忱……
(未完待续)
2009/07/31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