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毯之战
当17世纪淑女屋宫廷风的金莎遇到《尼罗河上的惨案》里写色情小说的金巧巧时,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戛纳红毯上的错误标本了。有人称她俩为“红毯上的破产姐妹”,照我看,纽约布鲁克林区地沟油餐馆的脏黄色侍者服也比不伦不类的红毯装要体面一些。
别埋怨女星的造型有多那难看,这真不是她们自愿的。获得品牌赞助的女星有衣穿是没错,但品牌不重视你,只给你两三套挑选,眼瞅着衣服难看或者不适合自己还要硬着头皮穿,是多么窝火的事情?而那些衣服多是模特尺码,有个女星发胖后撑破了样衣,品牌叽叽哝哝私下抱怨,这算客气的。曾经有大导演的夫人弄坏了样衣,品牌非要她买下那件衣服,她就是不买,双方姿态都很难看。没赞助的三线小明星索性自己订做,北京三里屯就有一家给明星订制礼服的小店,一件也就两三千块,只是质感明显和大牌不在一个档次。穿着这些山寨货的她们依然会被时尚博主们作为反面典型笑话。
那怎么能挽救自己的红毯?有些明星想到了扶植自己的“御用设计师”,打中国元素牌。范冰冰用卜柯文的“仙鹤裙”,高圆圆穿祈刚设计的“喜上眉梢”裙子,张静初披上劳伦斯·许的“孔雀”礼服……在刚走上红毯那两年,设计师和明星都以为中国元素就是“老外喜闻乐见”的,旗袍,盘扣,肚兜,姹紫嫣红得像一件摆设。外媒会记住奇装异服的你,但不会由衷的欣赏你。巩俐是其中先知先觉的,她穿了几年高领旗袍后发现不对,换了套路和打法。还记得《霸王别姬》在戛纳时她穿的白衬衫和充分展示胯部曲线的黑裤子么?这套装扮被她沿用至今。简单优雅才是“时尚原教旨”法国范儿眼中的精髓。
自从香榭丽舍大街挤满买名牌包的中国阔太,戛纳红毯也挤满了来露脸的中国女星。不过不必担心她们会丢人到国际上去,因为直播时连巩俐、章子怡都没有镜头,只有评委贾樟柯及其夫人赵涛可以出镜。我们看到的“其他女星”只是在专供中国媒体的通稿里出现。
想上戛纳红毯,你也能,只要有邀请函,但持有这个邀请函只能提前排队成批从侧门进入,也不要幻想迈出豪车,轻轻把手搭在保安手上,微笑向围观群众挥手的那一刻,那只属于电影节正式邀请的人。比方说电影节评委,提名剧组成员及家属(赵涛,刘嘉玲等),赞助商代言人或特邀嘉宾(范冰冰经常是欧莱雅给的机会),颁奖嘉宾(巩俐,章子怡有过这种待遇);在侧门排队的除了像影迷一样购票入场,也可以是赠票,杂志带去拍大片(这种情况在时装周更常见),就算自费也得咬紧牙关装作有人报销,正常情况下二线以上明星找人买个单并不是难事。但也有怕走红毯的人,赵薇跟着剧组去宣传就不太亮相红毯。所以你该恍然大悟:如果不是明星工作室频频提供照片请媒体“关照”,打酱油的“金巧巧们”是不会被人发现的!
不管自己掏钱还是要对金主负责,蹭红毯没什么可丢人的,谁花钱不想听个响呢?戛纳红毯60米长,正常步速30秒,官方规定不得超过5分钟。可站上这红毯了,谁不想在最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量的曝光?赖着不走,走个光,露个点,无非都是要个“响”。不过,赖着不走自有保安请你走,有好事者还给某些赖在红毯不下来的中国女星掐表计算过她们的时间,讥笑她们被保安“驱赶”。而那些走光的,虽然当天能上八卦版头条,同时也能名列“红毯糗事TOP10”。可电影节就是势利场,妮可·基德曼能足足呆上20多分钟,也没见保安来架她、被讥笑成“红毯老赖”;苏菲·玛索不贴胸贴露个点,也有人赞她“浑然天成不造作”。其实,在不嫌丢人争夺机位这点上,除了英国女王不需要,其他人是乌鸦落在猪身上——谁也别笑话谁黑。
有时我会替国内明星心酸,明明在国内一出场山呼海啸,到了国际电影节努力对着镜头微笑飞吻抛媚眼,仔细一看背景里的记者,视线和镜头全对着别人,她们有多辛苦你们造吗?
还有一点群众不知道的是,电影节每天都有红毯的,也就是说,你看见的那些明星走经毯可不一定是在开闭幕式哦,也可能是某个酒会或者干脆趁没人到此一游摆个剪刀手呢。而且除了开闭幕式有表演,也许会有镜头扫到,其他时间可就是看电影,穿欧洲宫廷风的姑娘们,你们是怎么把大裙子塞进电影院的小椅子的?还是拍完照就赶往下一个景点了?
别埋怨女星的造型有多那难看,这真不是她们自愿的。获得品牌赞助的女星有衣穿是没错,但品牌不重视你,只给你两三套挑选,眼瞅着衣服难看或者不适合自己还要硬着头皮穿,是多么窝火的事情?而那些衣服多是模特尺码,有个女星发胖后撑破了样衣,品牌叽叽哝哝私下抱怨,这算客气的。曾经有大导演的夫人弄坏了样衣,品牌非要她买下那件衣服,她就是不买,双方姿态都很难看。没赞助的三线小明星索性自己订做,北京三里屯就有一家给明星订制礼服的小店,一件也就两三千块,只是质感明显和大牌不在一个档次。穿着这些山寨货的她们依然会被时尚博主们作为反面典型笑话。
那怎么能挽救自己的红毯?有些明星想到了扶植自己的“御用设计师”,打中国元素牌。范冰冰用卜柯文的“仙鹤裙”,高圆圆穿祈刚设计的“喜上眉梢”裙子,张静初披上劳伦斯·许的“孔雀”礼服……在刚走上红毯那两年,设计师和明星都以为中国元素就是“老外喜闻乐见”的,旗袍,盘扣,肚兜,姹紫嫣红得像一件摆设。外媒会记住奇装异服的你,但不会由衷的欣赏你。巩俐是其中先知先觉的,她穿了几年高领旗袍后发现不对,换了套路和打法。还记得《霸王别姬》在戛纳时她穿的白衬衫和充分展示胯部曲线的黑裤子么?这套装扮被她沿用至今。简单优雅才是“时尚原教旨”法国范儿眼中的精髓。
自从香榭丽舍大街挤满买名牌包的中国阔太,戛纳红毯也挤满了来露脸的中国女星。不过不必担心她们会丢人到国际上去,因为直播时连巩俐、章子怡都没有镜头,只有评委贾樟柯及其夫人赵涛可以出镜。我们看到的“其他女星”只是在专供中国媒体的通稿里出现。
想上戛纳红毯,你也能,只要有邀请函,但持有这个邀请函只能提前排队成批从侧门进入,也不要幻想迈出豪车,轻轻把手搭在保安手上,微笑向围观群众挥手的那一刻,那只属于电影节正式邀请的人。比方说电影节评委,提名剧组成员及家属(赵涛,刘嘉玲等),赞助商代言人或特邀嘉宾(范冰冰经常是欧莱雅给的机会),颁奖嘉宾(巩俐,章子怡有过这种待遇);在侧门排队的除了像影迷一样购票入场,也可以是赠票,杂志带去拍大片(这种情况在时装周更常见),就算自费也得咬紧牙关装作有人报销,正常情况下二线以上明星找人买个单并不是难事。但也有怕走红毯的人,赵薇跟着剧组去宣传就不太亮相红毯。所以你该恍然大悟:如果不是明星工作室频频提供照片请媒体“关照”,打酱油的“金巧巧们”是不会被人发现的!
不管自己掏钱还是要对金主负责,蹭红毯没什么可丢人的,谁花钱不想听个响呢?戛纳红毯60米长,正常步速30秒,官方规定不得超过5分钟。可站上这红毯了,谁不想在最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量的曝光?赖着不走,走个光,露个点,无非都是要个“响”。不过,赖着不走自有保安请你走,有好事者还给某些赖在红毯不下来的中国女星掐表计算过她们的时间,讥笑她们被保安“驱赶”。而那些走光的,虽然当天能上八卦版头条,同时也能名列“红毯糗事TOP10”。可电影节就是势利场,妮可·基德曼能足足呆上20多分钟,也没见保安来架她、被讥笑成“红毯老赖”;苏菲·玛索不贴胸贴露个点,也有人赞她“浑然天成不造作”。其实,在不嫌丢人争夺机位这点上,除了英国女王不需要,其他人是乌鸦落在猪身上——谁也别笑话谁黑。
有时我会替国内明星心酸,明明在国内一出场山呼海啸,到了国际电影节努力对着镜头微笑飞吻抛媚眼,仔细一看背景里的记者,视线和镜头全对着别人,她们有多辛苦你们造吗?
还有一点群众不知道的是,电影节每天都有红毯的,也就是说,你看见的那些明星走经毯可不一定是在开闭幕式哦,也可能是某个酒会或者干脆趁没人到此一游摆个剪刀手呢。而且除了开闭幕式有表演,也许会有镜头扫到,其他时间可就是看电影,穿欧洲宫廷风的姑娘们,你们是怎么把大裙子塞进电影院的小椅子的?还是拍完照就赶往下一个景点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