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银饰传达自然之美——专访银饰设计师银聆喵喵
![]() |
聆,独爱此字,银与银在火光中的强烈碰撞才会形成如此美妙的形态。我静静听着它们诉说的故事,把它们镌刻成独特的文字,说给诸位听。
不敢妄断独件,却皆是作者兀自构思、设计、打造而成。对每个作品材质和细节的要求,无不费尽心思,倾其所有。请诸位善待这一份孤独的自尊。
![]() |
手艺人档案:
银聆喵喵,本名陈罕珺,一个出生于1985年的温婉女子。200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新闻系,原先是某局级机关工作人员,现在是银饰手工艺的设计师、工艺师,兼做自己店面的设计员、工艺员、摄像师和模特等一系列工作。
银聆是由银聆喵喵和她老公郑滋洁共同创立的银饰手工艺品牌。作为自己的设计和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的银饰饰品,他们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并且一直在制作工艺上追求突破。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做出来的物品是有生命的,执着就是他们对品牌的信念。
![]() |
品牌由来:
银聆,天工之作,偏执原创、魂归自然。
银,在手中千百次的锤炼,锻造成今日诸位所见,皆因个性始然。每一件作品,是作者构思、手绘、亲手所制。
聆,用心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递送的,是风声、雨声、一朵花的呢喃,一片叶的低诉,一件老物的记忆……静静听,慢慢悟。
默默走来,靠近,最后,在火焰中迸发出的力量化作无法言语的柔美,在你我心底绽放……
银聆,用银在火中历练,用耳从自然中聆听,锻造万物之音。
![]() |
设计理念:
银聆喵喵说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是取自于大自然的元素,“我们就是在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一片树叶的声音,一朵花开放的声音,一阵风的声音,然后转化为我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我们的作品元素中。”
每当一件新饰品问世,银聆喵喵习惯编织一段或悲或喜的文字,在她看来,银是一种任火千锤百炼、依然美丽的物质,无论是那抹明媚的蓝色点翠,还是一勾婉约的包银老藤,都能努力地从岁月里绽放出独特的风韵。
![]() |
手艺流程:
熔炼、焊接、鎏花、掐丝、收挑……
一般用银来打造,因此不少打银匠会走街串巷,而打造一件银器需要经过焊、锤、敲、压、剪、刻、磨等近二十道工,而且传统银饰区域性极强,难以融合,由于工艺保密严密,导致很多传统技艺流失,倒逼工艺退步。但是,还是有像银聆喵喵这样的人在坚持,近年更是在恢复传统工艺制作手法,希望传统工艺能受到更多年轻人的重视和喜爱,这样才能很好地保留和传承下去。
银聆喵喵说现代人的审美眼光跟那个时候也不一样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手艺体现一个现代的美感出来,在创新的过程中把我们一些失传的手艺能够把它复原出来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银聆手工艺的优势在于思路开阔,“没有局限在传统范围中,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达到自己想到的效果,比如纹理,雕刻,和传统工艺通过点线的雕刻,有一定区别,所以我们现在手工出来的东西,看上去非常自然。”
![]() |
工作室:
银聆的诞生,多多少少伴着各种声音而来。有支持和推崇,也有不识和漠视。银聆喵喵平时终日在工作间内,不闻窗外事,单单追求每件作品的带来的灵感、手工的细致、工艺的研究......
为的,是寻那一份相见恨晚和邂逅。
尽管有诸多困难,乐观的银聆喵喵始终看好原创手工,她说,有些工序确实可以用机器代替,但懂行的人一看就知晓,手工做出的灵动,是机器无法比拟的,而手工最难企及的标准,就是必须达到机器的精致程度,为此,她挤出时间,到各地去拜师学习银饰制作手法,仅为了焊接出满意的荔枝皮纹路,就配了几十种化学试剂。戒指、项链、手链、发串、茶托……不多久,陈罕珺就创作了近30件饰品,里面不乏有获奖作品。
![]() |
作品的每个纹理、配件,甚至是银子本身,都在力求完美。于我眼中,作品在制作中的每一锤、每一刀,每个焊点,无不彰显着我对它的细致与交流。在追求和铸造中,作品无意间体现出的形态、流露出的讯息、佩戴时的味道,在完成后,皆让我欣喜。因为,这是作品自身传达的思想和情绪。
所以,有缘,一眼爱上,无缘,便是海中遗珠。
银聆喵喵坚持不接急单,因为在她眼里,每件作品,都是生活的印记,要细细打磨生活的美好。
![]() |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