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
亨利.休斯顿(幕末时代搭乘黑船来到日本的第一任美国使节 哈里斯 的翻译书记官)在他旅居日本的日记《日本日记》中记下了第一次到江户看到富士山的印象:
“我从天成山顶的云朵间出发,自山谷而下,极目皆是无尽田野。遍野柔和阳光,令人浑然忘我的美丽溪水自眼前流过。我绕着山腰而行,在伫立的松枝之间看到阳光照耀下的白色山峰。一眼即知,这就是富士山。我一生都不可能忘记,因为世界上再无任何美丽能与她匹敌。”
在去日本之前看到过这段描述,但我不会知道,在日本我竟会以休斯顿那样的方式和富士山邂逅。那时大概是凌晨四点,坐着从京都去东京的夜行大巴。我被车上的冷气冻醒的时候,外面正是微暗的清晨,太阳才在晨昏线的交界点,那晨光是微冷的蓝色,透过白色的雾气,隔着车窗都能感受到那股清晨独有的清新,这段时间是一天里最舒服的时候,如同黄昏的那片刻。我知道马上就是早晨了,但还差那么一丁点。
我带着倦意斜靠着窗抓紧着最后的时刻,远处有连绵的山,山下是小镇的一片屋顶,所有的景象都披着一层蓝色,无限美好。此时,在更远处,有一个朦胧的影子渐渐浮现,渐渐坚固地矗立在眼前,我看到它,形状是那么简单明确,是所有孩子认知中的“山的形状”。的确,在那一刻无需任何问询任何反应,一眼即知,这就是富士山。这样美妙的邂逅,我知道一生都不会有第二次,富士山的美的确是无与伦比的,比我见过的任何事物都美。
在我小的时候,画山都是简单的三角形,以后慢慢的开始知道自然界中真正的山都是一大片连绵的山脉。我知道许多有名的山,也去过许多这些山,但却从不知道那山到底长什么样,哪一块才能算那山的界限,无论山里山外,都不能识其真面目,那种形象永远是模糊不清的。当突然有这么一个无比高大而形状精确的山出现在眼前时,对山的原始三角形的印象似乎立刻被勾起,那是对美最深刻的认识。
“我从天成山顶的云朵间出发,自山谷而下,极目皆是无尽田野。遍野柔和阳光,令人浑然忘我的美丽溪水自眼前流过。我绕着山腰而行,在伫立的松枝之间看到阳光照耀下的白色山峰。一眼即知,这就是富士山。我一生都不可能忘记,因为世界上再无任何美丽能与她匹敌。”
在去日本之前看到过这段描述,但我不会知道,在日本我竟会以休斯顿那样的方式和富士山邂逅。那时大概是凌晨四点,坐着从京都去东京的夜行大巴。我被车上的冷气冻醒的时候,外面正是微暗的清晨,太阳才在晨昏线的交界点,那晨光是微冷的蓝色,透过白色的雾气,隔着车窗都能感受到那股清晨独有的清新,这段时间是一天里最舒服的时候,如同黄昏的那片刻。我知道马上就是早晨了,但还差那么一丁点。
我带着倦意斜靠着窗抓紧着最后的时刻,远处有连绵的山,山下是小镇的一片屋顶,所有的景象都披着一层蓝色,无限美好。此时,在更远处,有一个朦胧的影子渐渐浮现,渐渐坚固地矗立在眼前,我看到它,形状是那么简单明确,是所有孩子认知中的“山的形状”。的确,在那一刻无需任何问询任何反应,一眼即知,这就是富士山。这样美妙的邂逅,我知道一生都不会有第二次,富士山的美的确是无与伦比的,比我见过的任何事物都美。
在我小的时候,画山都是简单的三角形,以后慢慢的开始知道自然界中真正的山都是一大片连绵的山脉。我知道许多有名的山,也去过许多这些山,但却从不知道那山到底长什么样,哪一块才能算那山的界限,无论山里山外,都不能识其真面目,那种形象永远是模糊不清的。当突然有这么一个无比高大而形状精确的山出现在眼前时,对山的原始三角形的印象似乎立刻被勾起,那是对美最深刻的认识。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