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之人
我讨厌想得多做得少之人,但也许因为自己属于此类,故而同类相斥。不过想太多的人之间也有区别。比如我散步时会想小说情节、读得哲学理论、漫画故事的发展、未来的事业。很少想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也会想爱情,但完全是理想式的爱情,与自己所处的状态基本不相干。Kierkegaard在批评幻想家的时候,说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与自身的了解是脱离开来的,故而获取的知识并未帮助个人成长。大概意旨我这样的人。不过说到底获取知识不代表一定是为了某个目的,满足孤芳自赏的好奇心和虚荣心也未尝不可。
还有些想太多的人,把自己无限放大,世界都是他的投影。他们的主题总是爱情,在行动中畏畏缩缩,想象中自己却好像为了对方连生命都能放弃。得不到自己期待的回应,就扮演起受害人,凄苦地呐喊、悲恸地哭泣什么都来。末了还责怪他人为什么不明白。
“没人能这么虐我……我等了他一天。”
“你难道没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等他一天做什么?”
这是我曾经和室友的对话。她后来直接视我为渣女。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私,是只为自己考虑,从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视己为中心,世界都应该围着自己转。
其实还有一种自私:以为自己在为他人考虑,一切以他人为出发点。但其实“为他人所做”的根本是自己投射出去的幻想。其实世界还是围着自己转。
前者碰到后者,必定如陨石相撞。前者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而后者觉得自己一片心意付诸东流。
莫怪乎我讨厌第二种想太多的人,因为同样的自私,却是和我截然相反的自私。
认识一个女孩子,接近一米八的个子,与我在一起能聊深刻的话题,甚至有时比我还愤世嫉俗。
“我这一次到北京,觉得北京怎么能变成这个样子。一点中国古老文化的气息都没有。人也肮脏,不是官二就是富二,吃喝玩乐,从不真正为国家考虑。”她义愤填膺。
“我与司机说,可没什么人在乎。怎么能不在乎?”
我心底满是嘲讽的声音。我就不是很在乎。我心里想,上海好就行。我本来就不喜欢北京,有些人喜欢弄烂它就弄烂。
她在男生面前却是另一个样子,柔情似水,满是媚骨。倒也不是她两面派,大概这已经成了她自然的反应:想要在某种程度上取悦另一方。
她和一个接近三十岁的男人谈恋爱,男人很自私,当她是多夜情对象。她却觉得男人是“the one”。后来按她的话,连尊严都没有了。
太多情,对一个成年男人抱有的期待又太多。把身体上的吸引和热情解释为了“真爱”。所以伤得很深。
那日我直接说,你想得远比你做得多很多。有些事情,水到渠成。好比是直觉,自然而然就能有所成。
对她大概行不通。有些事情不是说不想就不想。更何况爱情又是她所追求的毕生主题。
这是个悖论。
我很自私,但所想之事多是和自己无关,更是牵连不到所熟识的人。
她很无私,但所想之事多是和她挂钩,牵连到的全是所熟识的人。
她经常对我说:“没发现我和XX越来越像?”
我总觉得这样的对话很奇怪,不知道是否该一笑了之:为什么要和别人像,明明和别人最不像难道不好?
至少有一条:绝对不能和像她这样性格的男生谈恋爱。自由会受到威胁,且心底还会有愧疚,以及那么些嘲讽的声音。
还有些想太多的人,把自己无限放大,世界都是他的投影。他们的主题总是爱情,在行动中畏畏缩缩,想象中自己却好像为了对方连生命都能放弃。得不到自己期待的回应,就扮演起受害人,凄苦地呐喊、悲恸地哭泣什么都来。末了还责怪他人为什么不明白。
“没人能这么虐我……我等了他一天。”
“你难道没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等他一天做什么?”
这是我曾经和室友的对话。她后来直接视我为渣女。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私,是只为自己考虑,从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视己为中心,世界都应该围着自己转。
其实还有一种自私:以为自己在为他人考虑,一切以他人为出发点。但其实“为他人所做”的根本是自己投射出去的幻想。其实世界还是围着自己转。
前者碰到后者,必定如陨石相撞。前者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而后者觉得自己一片心意付诸东流。
莫怪乎我讨厌第二种想太多的人,因为同样的自私,却是和我截然相反的自私。
认识一个女孩子,接近一米八的个子,与我在一起能聊深刻的话题,甚至有时比我还愤世嫉俗。
“我这一次到北京,觉得北京怎么能变成这个样子。一点中国古老文化的气息都没有。人也肮脏,不是官二就是富二,吃喝玩乐,从不真正为国家考虑。”她义愤填膺。
“我与司机说,可没什么人在乎。怎么能不在乎?”
我心底满是嘲讽的声音。我就不是很在乎。我心里想,上海好就行。我本来就不喜欢北京,有些人喜欢弄烂它就弄烂。
她在男生面前却是另一个样子,柔情似水,满是媚骨。倒也不是她两面派,大概这已经成了她自然的反应:想要在某种程度上取悦另一方。
她和一个接近三十岁的男人谈恋爱,男人很自私,当她是多夜情对象。她却觉得男人是“the one”。后来按她的话,连尊严都没有了。
太多情,对一个成年男人抱有的期待又太多。把身体上的吸引和热情解释为了“真爱”。所以伤得很深。
那日我直接说,你想得远比你做得多很多。有些事情,水到渠成。好比是直觉,自然而然就能有所成。
对她大概行不通。有些事情不是说不想就不想。更何况爱情又是她所追求的毕生主题。
这是个悖论。
我很自私,但所想之事多是和自己无关,更是牵连不到所熟识的人。
她很无私,但所想之事多是和她挂钩,牵连到的全是所熟识的人。
她经常对我说:“没发现我和XX越来越像?”
我总觉得这样的对话很奇怪,不知道是否该一笑了之:为什么要和别人像,明明和别人最不像难道不好?
至少有一条:绝对不能和像她这样性格的男生谈恋爱。自由会受到威胁,且心底还会有愧疚,以及那么些嘲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