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北方旅行
![]() |
![]() |
我一直觉得不读些诗词歌赋,不学些历史,感受不到山河的俊秀、大漠的苍茫、草原的辽阔,读不懂土地背后的文化,那么旅行就大打折扣。有些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对这句话难以苟同。古代中国的书生只读书,不走路,结果就成了书呆子。今天的中国人有了钱了,到处旅游,但是没有文化,结果成了大陆观光客。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内心的世界,旅行是为了见识天地的广博。如果没有游历名山大川,我想李白写不出伟大的诗句。曾经有个少年很向往北方,后来因缘际会,他真就到了北京。有一段时间,他觉得北京不是自己的家,想念南方。但北方的壮美粗犷又不失俊秀的景色,丰富厚重的文化,让他不舍离去。中国北方有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北京
北京,古代燕云十六州的核心地区。从北京往北、往西走都是大山;往东往南则是平原。北京的第一高峰东灵山位于京西门头沟,第二高峰海坨山位于京北的延庆。燕云十六州,一块从天津蓟县到大同的狭长地带,是中国北方的天然屏障,过了十六州就是华北平原。938年,石敬瑭将十六州献给了契丹,从此,契丹控制了防御中原的所有战略关隘,这也是大宋一直处于弱势的重要原因。
北京周边的深山老林特别多,单单京西古道、香巴拉就有很多走法,还有阳台山、妙峰山、云蒙山等等。强度比较大的有东灵山、北灵山、西灵山、海坨山、小五台、茶山等等。前三个单走只需要一天时间,后两个需要两天,冬天大雪封山,容易发生事故。以往不收门票的,现在当地人看上山的人多,开始要买路钱。
北京的长城自是不消说的,八达岭、居庸关,这两段长城最有名,也最容易爬。北京最野的长城当属箭扣,箭扣地势险峻,是上镜最多最有特色的一段长城。从卧佛山庄上箭扣,向东可以到慕田峪,向西可以到北京结、九眼楼。长城有多段坍塌,东段难度最小,西段经过鹰飞倒仰。前些年出事的驴友在这里遭雷击坠崖身亡。北京结是三段长城的汇合处,一段全部坍塌,用绳索才能下去,多段长城只剩下一堵墙。北京街下撤可到庄户,庄户是要收门票的。往西走就是九眼楼,这段长城我还没走过,不太熟悉。在密云段,有古北口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这三段长城都已经开发成旅游景区了,难度比箭扣相对要小。据说夕阳西下的金山岭最美。
京北草原
河北属于京畿要地。北京向北,不管是过延庆、怀柔还是密云,都要翻山越岭才能进入河北,以延庆路段最为险峻。
坝上草原值得一去。初夏时节,在那都能闻到草的清香,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从怀柔走,经过丰宁去坝上有一段明显的上坝路,估计有15公里左右,去年在坝下骑车炎热,在坝上骑车凉爽宜人。坝上草原很大,丰宁、沽源、张北、围场都属于坝上,个人认为沽源最美,因为沽源开发不久。但闪电河水库现在也开始破坏严重。坑爹的是当地人居然在坝上经营沙滩摩托项目,大片大片的草地被碾压,风景遭到破坏。去草原一定要去人少的地方,去年我们的天鹅湖、老掌沟林场,人少,特别美。沽源坝上草原来回600公里左右,一般需要两天。
坝上草原还有一个去处就是塞罕坝,这个比沽源坝上更美,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塞罕坝在木兰围场附近,属于清朝皇家猎苑的一部分。这块区域对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处在农耕区与游牧区的一个交接地带。辽开国皇帝阿保机把上京建在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临潢,今巴林右旗南边。忽必烈争夺汗位之前,一方面为了拉拢汉人,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蒙古人指责他放弃传统,特地在滦河以北建立一座都城,后世称为元上都,元朝皇帝夏天就会来这避暑。元上都位于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这一带多次被北方游牧政权选择的都城,可见水草丰美,风光秀丽。全程走下来估计有一千公里,若想要细细地玩估计得花三天时间。若想将行程压缩为两天就得周五晚上出发。
内蒙古
从地图上看,内蒙古像一只翱翔的雄鹰,内蒙古是一个狭长的地带,是中国跨越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所以风景非常不一样。
东部大兴安岭林区,呼伦贝尔草原属于森林草原。我特别想沿着“满洲里-海拉尔-额尔古纳-根河-满归-漠河”这条线路再去一次中国最北,最好是秋天去,这样就能穿过色彩鲜艳的大兴安岭林区,也有可能遇到呼伦贝尔没膝的大雪。
传统意义上的草原在锡林郭勒盟,这儿是欣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最佳位置,阴山以北的气候与中原也完全不一样。
内蒙古中部是古代汉人政权安置北方归降民族的地方,历史学家认为光武帝把南匈奴迁至这个区域留下了祸患,东汉倾颓,北方势力以此为基地,导致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这个地方离长安很近,可能政府出于管理方便吧,王朝强大时候,外族不足以构成危险。唐朝又把党项人安排在鄂尔多斯一带,后来唐朝灭亡,党项人开始谋求立国,成立西夏王朝,在西部与北宋对峙。
内蒙古西边就是阿拉善盟,这儿曾也是党项人的地盘。额济纳就是西夏的北方边境,党项人在那儿设立了黑水镇燕军司。国庆节去额济纳很合适,有大片的胡杨林。离额旗不远,有个居延海,“居延城外猎天骄”说的就是此地。可以说额旗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是因为居延海,此处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可惜现在环境破坏很厉害,居延海已经大幅萎缩。居延海的芦苇荡很漂亮,堪比齐齐哈尔的扎龙湿地,但处在大漠中,又有别样的风情。阿拉善盟最有野性的地方,当属巴丹吉林沙漠。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请个当地的向导,骑着骆驼,长途跋涉十来天,进入大沙漠腹地。
北京以南
过了燕云十六州就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安史之乱之后,中国的权力中心就开始东移。当时的唐王朝一直都控制不了河北四镇。907年,唐灭亡,华北平原是各大势力争斗的焦点。这地方虽无险可依,但治理起来很困难。947年,经过了三年的战争,契丹打败了后晋进入开封城内。原想着已经把中国北部拿下来了,结果没几个月,不得不撤出开封,放弃对中国北部的控制,辽太宗对扈从抱怨道:“我不知道汉人难制如此!”。华北地区的旅行应该多去了解那儿的文化,去寻找背后的历史。很遗憾,我对华北知之甚少。
安阳有文字博物馆、殷墟、曹操墓、红旗渠。开封是大宋的都城,宋朝重视读书人,所以文化很发达。把首都设在开封也是迫不得已,开封地势开阔,金人一打就攻下了。但是开封处于漕运的中心,从唐朝开始,经济就很发达。登封有少林寺、嵩山。洛阳有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是一个历史名城,东周、东汉、北魏都曾在这儿建都。唐朝时候,洛阳多次作为国家的第二个行政中心。河北南部我去得不多,北戴河、昌黎黄金海滩是很不错的地方。天气热了,去翡翠岛扎营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西安、青海、甘肃
为什么秦汉隋唐都选择在咸阳-西安一带建都呢?因为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在秦以前,相对而言关中还算是富饶的,那时候国家不大,都城的人口也不多。之后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大,供给就跟不上了。隋炀帝是个高瞻远瞩的皇帝,修了大运河。唐朝长期面临着粮食如何运进长安的问题。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唐后,长安再也没有成为首都的可能了。
西安附近有大秦岭,这儿堪称中国的中央公园,是很多人隐居的首选之地。西安向着西北有两条国道,一条是G310,沿着渭水;一条是G312,沿着泾河。就战略意义而言,渭水流域更为重要,途径宝鸡、天水,在安西与G312会和,麦积山就在这条线上。但是我很建议走G312国道,途径泾川、平凉、隆德、静宁、会宁到定西,312国道还经过六盘山。以六盘山为界,东西差异明显。西边缺水干旱,更像黄土高原。会宁是当时红军会师的地方,但是现在除了标语也看不出来,中国的文化破坏得太厉害,我们的记忆总是很单薄。拆哪,拆出了个新中国,但在这个新中国,往往又因为找不到历史的踪迹而有找不到家园的感觉。
西宁还算是黄土高原,过了日月山就是青藏高原。日月山是进入青藏高原必须翻越的一座山,安史之乱前,这儿是大唐与吐蕃的界山。据说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过日月山进入吐蕃地界,悲痛万分。青藏高原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遗憾的是,目前我仅仅到达青藏高原边缘。还未踏入青海湖以西的地方。
甘肃还有一个特别吸引的人地方就是敦煌。敦煌曾是汉人政权的前哨站。我觉得历史上有两个人很让我佩服,一个是张骞,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才有汉武帝置河西四郡,派兵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还有一个是玄奘,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不顾安危长途跋涉去西天取经,何等地伟大。在敦煌,我还有三件事想去做:一件是黄昏时候,爬上三危山,看鸣沙山千佛耸立,据说当年乐僔和尚就是因为看到这才决定开凿石窟。一件是去雅丹魔鬼城扎营,半夜听鬼哭狼嚎的声音,然后把自己吓得瑟瑟发抖、毛骨悚然。还有一件是去南湖,寻找汉武帝得天马的地方,我曾以为是在月牙泉,袁姑娘说是在南湖,所以也想去看一看。至于莫高窟,我的学识太浅薄了,只能看个热闹,希望自己以后能看得懂。
太行山与山西
记得有一次坐火车,路过太行山,火车在隧道穿行了三十分钟,才到阳泉,那时候真觉得是巍巍太行。有一次坐飞机去榆林,出北京不久,从窗口望去,连绵不绝的山脉,过了许久才见一个城镇,真感慨人类的渺小。
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评选中,太行山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峡谷。它并不是指某段大峡谷,而是很多大峡谷的组合体。比如野三坡的百里峡也算其中一段。太行山比较有名的景点还有焦作的云台山、新乡的郭亮村。
大同历史悠久,北魏的拓跋氏就在这里建都。北魏信奉佛教,所以开凿了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雁门关都在大同境内。大同位于燕云十六州的西端,辽西京就设在此处,当年是辽宋的边界,杨家将驻守此地,天龙八部里的很多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山西是个很厚重的地方。黄河流经此地,壶口瀑布、老牛湾都在这里。还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什么要叫五台山呢?因为这片区域有五座耸立的高山。去五台山最好的方式是大朝台,在鸿门岩下车,先去东台看日出,再往北台走,北台是华北最高峰,接着走中台、西台,晚上在狮子窝寺挂单,次日出发去南台,从南台下到台怀镇。全程有六七十公里,一路走下来可以看到最美的风光,不被商业化污染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