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与解构
我想起斯坦纳人智学的一种理论,所谓太阳思维和月亮思维。太阳思维差不多等于人的潜意识,是一直在人心里工作的,它指向人真正的想法、欲望和命运。月亮思维是一种镜像思维,是外界事物在人心里的反映。睡眠、死亡等失去意识的状况,都能消灭月亮思维,但是消灭不了太阳思维(斯坦纳相信转世说)。
我今天突然想,如果人想要去探索人脑的工作原理,探索意识的物质基础,就等于去试图塑造一个“太阳思维的镜像”。这个镜像和本来的太阳思维可能会产生冲突和抵消,从而严重伤害人的生命力,解构了原本充满生机的太阳思维。我以前有个同事的老婆,去美国研究记忆的神经机制。后来她永久失忆并长期住院。我本来以为这只是个巧合。但是看到很多哲学家在想清楚人类的存在问题之后,都陷入虚无主义,我想道理是一样的。佛教好像干脆就追求这个,如果能在修行中圆寂升天,连肉身都消失,那就再好不过。这可真是终极的解构。这一点佛教和人智学倒是有共同的前提,人智学也认为有个类似业力或者命运的东西存在于太阳思维里,而佛教的目的就是摆脱它。
基督教的目的可能是让太阳思维得到净化,变得更好。更好的状态仍然是生机勃勃,而不是永恒的平静。永恒的平静,在天主教框架里大概属于灵薄狱吧,古代哲人与夭折婴儿呆的地方。佛教认为修行不是为了不死,而是为了不生。用阿姨的话说,这可真是终极的费拉,它消解一切历史与记忆。
不管怎样,我反对这种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佛教与唯物主义实证科学的价值取向是一样的,二者都能发现和描述很多客观真理,也都能导致文明失去活力,人群集体失忆。科学现在貌似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其实已经能看出端倪了。现在流行的很多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科学理论,从复杂程度上讲,比古代和启蒙时代的思想要简单太多了。60年代流行过行为主义心理学,这种简单粗暴的理论估计让古罗马人看了都会跌眼镜。西方悠久深厚的神哲学传统去哪了?好像已经变成了社会精英群体的笑柄。
不然就把这个传统留给我们这些东方国家好了。如果中华文明能够成功接受客观真理的唯一性和合理性,以及它的灵性本质,我觉得它还是有望存活下去。
我今天突然想,如果人想要去探索人脑的工作原理,探索意识的物质基础,就等于去试图塑造一个“太阳思维的镜像”。这个镜像和本来的太阳思维可能会产生冲突和抵消,从而严重伤害人的生命力,解构了原本充满生机的太阳思维。我以前有个同事的老婆,去美国研究记忆的神经机制。后来她永久失忆并长期住院。我本来以为这只是个巧合。但是看到很多哲学家在想清楚人类的存在问题之后,都陷入虚无主义,我想道理是一样的。佛教好像干脆就追求这个,如果能在修行中圆寂升天,连肉身都消失,那就再好不过。这可真是终极的解构。这一点佛教和人智学倒是有共同的前提,人智学也认为有个类似业力或者命运的东西存在于太阳思维里,而佛教的目的就是摆脱它。
基督教的目的可能是让太阳思维得到净化,变得更好。更好的状态仍然是生机勃勃,而不是永恒的平静。永恒的平静,在天主教框架里大概属于灵薄狱吧,古代哲人与夭折婴儿呆的地方。佛教认为修行不是为了不死,而是为了不生。用阿姨的话说,这可真是终极的费拉,它消解一切历史与记忆。
不管怎样,我反对这种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佛教与唯物主义实证科学的价值取向是一样的,二者都能发现和描述很多客观真理,也都能导致文明失去活力,人群集体失忆。科学现在貌似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其实已经能看出端倪了。现在流行的很多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科学理论,从复杂程度上讲,比古代和启蒙时代的思想要简单太多了。60年代流行过行为主义心理学,这种简单粗暴的理论估计让古罗马人看了都会跌眼镜。西方悠久深厚的神哲学传统去哪了?好像已经变成了社会精英群体的笑柄。
不然就把这个传统留给我们这些东方国家好了。如果中华文明能够成功接受客观真理的唯一性和合理性,以及它的灵性本质,我觉得它还是有望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