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玉润一起读诗经 召南
召南
其地同在岐山至阳,故南方为广,因以南名。周、召,二公所封之地。周召地近俗同,均得文王化先,故其诗之音亦略同。
鹊巢 婚礼告庙词也
与关雎一样,同以婚礼之诗始,可见齐家为万事之基。
自有序传以来,说诗者无不以鹊巢鸠占况女居男室。且训鹊为善筑巢者,而鸠性拙,不善营巢,常占鹊巢为己有。以此喻女子之嫁于男室,可谓伦乎?细咏诗词,当为初婚之祝词,说诗诸儒,以鸠占鹊巢喻夫妻琴瑟和鸣,不亦荒谬乎?方谓鹊自喻他人成室耳,鸠则取其新婚人也,鹊善营巢,鸠性慈而多子。
全诗取譬,全在首二句,余皆敷衍成文。同赋初婚,而意旨迥别。
采蘩 夫人亲蚕事于公宫也
一二章言采蘩之地之用,叠咏繁琐之事。读之如卷耳之韵律舒婉,恍闻采蘩之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纯美之景如在目前。后二章,言采蘩人众,不直写人众,而写女人首饰之多,僮僮,祁祁,均指多貌。夙夜在公,写蚕事之勤,众多采蘩妇女日夜劳作,创业如此,流泽可知。被之祁祁,薄言还归。可以想见如云女子,蚕事已毕,徐徐然舒容缓步而归。
悠扬之气,和乐之景,有似卷耳。二南声气果然相类。
草虫 思君念切也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活泼泼一副秋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感时物变迁而怀人。小序谓为“大夫妻能以礼自防”,这便不止是牵强附会,实则空穴来风。相较之下,集传之说更为靠谱。所谓“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如此直白热烈的诗,何尝有半点“以礼自防”的意思?而朱子见一妇思夫辄忙之不迭地言及“文王之化”为何?是不是因夫子说诗三百思无邪,故见此“淫诗”,便不敢相信这是诗人原唱,务必勉为之说而后已。可叹可笑。
二三章,秋去春来,蕨薇始生,而良人迟迟不归。女子上山采薇,感时伤事,悲不自胜,故长歌当哭,反复咏叹内心的伤悲。并与首章一样,因思念而痴想他日相逢时之甜蜜景象,以慰其幽思。
采蘋 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
三章皆一问一答,分别言采蘋之地,所治之器,所祭之地与主祭之人,层次井然,循序有法,质实无文。小序于此又训为大夫妻能循法度,诗中分明称季女,及未嫁之少女,何为视而不见,自戾若此?毛传谓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次说得之。序传于周南,章章牵合后妃,于召南则又章章牵合大夫妻。
甘棠 思召伯也
由勿伐到勿败再到勿拜,召伯所茇到所憩再到所说,一层轻于一层,见其珍重一层深于一层。诗人善于咏物亦如此。
行露 贫士却婚以远嫌也
自大序言“强暴侵凌贞女”,后之说诗者莫不从之。集传亦云,女子能以礼自守,而不为强暴所污者,自述己志,以绝其人。详味诗意,何有强暴女子未遂而至于致其于讼,而女子之不从因其“室家不足”?果强暴之人室家足,寻得良媒,以厚礼相聘,则女子将欣然从之乎?以此而论女子之德,似牵强难通。其果为贤女子,则无论贫富,只要两情相悦,亦当相从。腐儒说诗之勉强,至此可恨。
方玉润之说一新人之耳目。称所言乃男子而非女子,贤人君子守正不阿,而食贫自甘,不敢妄冀非礼。
羔羊 美召伯之俭而能久也
一裘而五缝之,仍不肯弃,非节俭何?服五缝之裘,而能有委蛇之雍容自得,非德之美者不能。又能于自公退食之地反复见之,其德之纯又可想见。三章回环讽咏,有历久无改厥度之意。
此篇美公之贤而不益一字,只于其服饰步履间叹美之,其贤可于言外想见,此特为风人之致。诗大序称美在位者节俭正直,德如羔羊。此亦腐儒可笑之处,羔羊岂有节俭正直之德?说诗忌凿,泥于一字一句,而于世人言外之意绝无想见,其说不是痴人说梦吗?
其地同在岐山至阳,故南方为广,因以南名。周、召,二公所封之地。周召地近俗同,均得文王化先,故其诗之音亦略同。
鹊巢 婚礼告庙词也
与关雎一样,同以婚礼之诗始,可见齐家为万事之基。
自有序传以来,说诗者无不以鹊巢鸠占况女居男室。且训鹊为善筑巢者,而鸠性拙,不善营巢,常占鹊巢为己有。以此喻女子之嫁于男室,可谓伦乎?细咏诗词,当为初婚之祝词,说诗诸儒,以鸠占鹊巢喻夫妻琴瑟和鸣,不亦荒谬乎?方谓鹊自喻他人成室耳,鸠则取其新婚人也,鹊善营巢,鸠性慈而多子。
全诗取譬,全在首二句,余皆敷衍成文。同赋初婚,而意旨迥别。
采蘩 夫人亲蚕事于公宫也
一二章言采蘩之地之用,叠咏繁琐之事。读之如卷耳之韵律舒婉,恍闻采蘩之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纯美之景如在目前。后二章,言采蘩人众,不直写人众,而写女人首饰之多,僮僮,祁祁,均指多貌。夙夜在公,写蚕事之勤,众多采蘩妇女日夜劳作,创业如此,流泽可知。被之祁祁,薄言还归。可以想见如云女子,蚕事已毕,徐徐然舒容缓步而归。
悠扬之气,和乐之景,有似卷耳。二南声气果然相类。
草虫 思君念切也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活泼泼一副秋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感时物变迁而怀人。小序谓为“大夫妻能以礼自防”,这便不止是牵强附会,实则空穴来风。相较之下,集传之说更为靠谱。所谓“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如此直白热烈的诗,何尝有半点“以礼自防”的意思?而朱子见一妇思夫辄忙之不迭地言及“文王之化”为何?是不是因夫子说诗三百思无邪,故见此“淫诗”,便不敢相信这是诗人原唱,务必勉为之说而后已。可叹可笑。
二三章,秋去春来,蕨薇始生,而良人迟迟不归。女子上山采薇,感时伤事,悲不自胜,故长歌当哭,反复咏叹内心的伤悲。并与首章一样,因思念而痴想他日相逢时之甜蜜景象,以慰其幽思。
采蘋 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
三章皆一问一答,分别言采蘋之地,所治之器,所祭之地与主祭之人,层次井然,循序有法,质实无文。小序于此又训为大夫妻能循法度,诗中分明称季女,及未嫁之少女,何为视而不见,自戾若此?毛传谓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次说得之。序传于周南,章章牵合后妃,于召南则又章章牵合大夫妻。
甘棠 思召伯也
由勿伐到勿败再到勿拜,召伯所茇到所憩再到所说,一层轻于一层,见其珍重一层深于一层。诗人善于咏物亦如此。
行露 贫士却婚以远嫌也
自大序言“强暴侵凌贞女”,后之说诗者莫不从之。集传亦云,女子能以礼自守,而不为强暴所污者,自述己志,以绝其人。详味诗意,何有强暴女子未遂而至于致其于讼,而女子之不从因其“室家不足”?果强暴之人室家足,寻得良媒,以厚礼相聘,则女子将欣然从之乎?以此而论女子之德,似牵强难通。其果为贤女子,则无论贫富,只要两情相悦,亦当相从。腐儒说诗之勉强,至此可恨。
方玉润之说一新人之耳目。称所言乃男子而非女子,贤人君子守正不阿,而食贫自甘,不敢妄冀非礼。
羔羊 美召伯之俭而能久也
一裘而五缝之,仍不肯弃,非节俭何?服五缝之裘,而能有委蛇之雍容自得,非德之美者不能。又能于自公退食之地反复见之,其德之纯又可想见。三章回环讽咏,有历久无改厥度之意。
此篇美公之贤而不益一字,只于其服饰步履间叹美之,其贤可于言外想见,此特为风人之致。诗大序称美在位者节俭正直,德如羔羊。此亦腐儒可笑之处,羔羊岂有节俭正直之德?说诗忌凿,泥于一字一句,而于世人言外之意绝无想见,其说不是痴人说梦吗?
-
豆友180587265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6 13: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