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渣练习×30》创作手帐2(by江南山阴)
![]() |
姜太公说: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我想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明天要练习曲线,其实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以前我是非黑即白的人,觉得直和曲是对立的,而且隐约觉得直才是对的才是好的。但后来我进社会大学深造,我觉得其实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还有无数的灰。就好像我只能画出一条相对的直线,而无法画出一条绝对的直线。
![]() |
所以曾经非常依赖工具的我,现在慢慢接受了手绘的那种“颤抖吧少年”和“随便吧反正”的风格。算是一种有底线的豁达吧。
练习手绘直线,我想是在练习一种稳定性,一种对身体和工具的控制力。
![]() |
请看这幅略渣的示意图。不论是写字还是画画,看似我们只是在动手,其实我们是通过手指——手腕——手肘——肩一系列关节在动作的。然后上面到眼睛——大脑,下面到腰——臀——脚。然后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好会扯啊~)
如果我们写的字很小,画的线很短,可能感觉上都不会动肘关节,但如果字写得大了,线画得长了,就会动用到身体更多的部位了,或说动用到全身的感觉就明显了。有时候写字久了手会麻,或脚会麻,就是因为身体的局部太紧张了,僵化了,而全身的血液没有很好地流通。所以说姿势很重要,正确的姿势能让写字画画是一种享受。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故事里王羲之去拉王献之的笔是拉不动的,上接天下接地,天地你能扳得动吗?这也相当于庄子说的“呼吸以踵”的意思。
好吧,这都是圣人、至人的事,不是我们凡人的事。那对于我们凡人来说,在练习中,能体会到一种“从小到大”的改变就可以了。就是线越画越长,不由自主就悬腕了!就用到肘关节了,甚至肩关节了。我觉得这种体会还是很有用的,就好像手帐中不同周期的计划页一样。要能专注在每一天的工作任务中,也要能抬起头来,目光长远地去整体计划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所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咳咳,又开始扯了~)
身为手抖星人,我在练习直线的时候体会到一个速度的问题。我发现自己画得相对较直的线条都是心平气和地不急不慢地在画的,太慢,也抖,太快,也抖。所以真的是过犹不及,要慢慢练习出自己的节奏来。
![]() |
画边框在手帐里还是满实用的。比如框标题啦,框重点啦,框独立话题啦,框温馨提示啦……喜欢胶带的小伙伴们也可以用胶带贴,如果没有胶带,用手绘也可以呀。最简单的就是画直线,画的时候把四个角留出来,最后加点花头连接起来。如果每天的手帐里画一个边框,不就是一种手绘练习吗?
![]() |
这个练习叫斜排线填色。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斜排线的时候,觉得哇,好专业啊~后来自己练习了几次,就觉得是一个不能小看的练习,因为可能会练到任何角度的手绘直线。大家试试看,有些角度很顺手,有些角度就很别扭。可能是跟身体的一些习惯姿势有关的。
![]() |
还有就是不同本子内页对于手绘练习的帮助(or干扰)。我是特地用这本横线本示范的,因为一般文具店卖最多的就是横线本,所以我想说的是“想练习手绘,想做手帐,最普通的本子和笔都可以开始的,不是一定要买什么品牌的”。但是我个人确实是偏爱点阵内页和小方格内页,因为可以帮我把直线画直,把圆画圆,把对称画对称,或者把胶带贴整齐,强迫症倾向出来了。但是我想横线内页也可以帮,至少横线可以画得直一点。而空白内页,则是没有辅助线了完全考验自己的绘画实力了,也是需要的呀。这就好像不同的公司,有的公司规矩多一点,有点公司自由一点,其实也都是相对的。而每一个求职的人多了解自己,也多了解公司,或许所有的劣势不过是潜在的优势呢。
最后我表示这个练习真的是随时随地的。
以及我想请问大家能一口气不断地画出多长的直线呢?(尽量直一点好吗?!)
【谢谢你的赞赏。手帐快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