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感受的日本叙事
刚才看书提到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让我回想起当初看同名电影的感受。如果没记错,那应该是我第一部认真观看的日本电影。电影大概是说一位青年学生留宿小旅馆,与同样留宿的舞女之间发生的故事。有一个细节印象深刻:姑娘拿出棋盘说要下棋,学生应声说好,但立马发现不对劲,笑说,原来你是要下五子棋啊(他以为是要下围棋),姑娘低头笑说,我说的下棋就是五子棋;接着,学生盯着她满头的乌发出神,给了大约两秒的镜头。当时我在念初中,应该是,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段,为什么要这样拍。后来想起来,才知道,所谓的情窦初开说的就是这个样子吧。
念大学的时候看了电影《罗生门》、《东京物语》,比较起来,前者是非常西化的,在不经意的地方给重重的特写,镜头切换非常快。而东京物语一直慢慢悠悠,像一个根本不想理会故事人物的第三者在旁观,情感表达也很克制。
之后看了电视剧《深夜食堂》,有意思了,大家欣然接受种种”不合理“:老gay将自己酒吧的趣事娓娓道来 ,艳舞舞者和恩客挤在一个餐桌吃夜宵,黑帮老大最爱炸成章鱼模样的小香肠,青楼头牌后来成为每天着和服的优雅妇人······很少大惊小怪,什么事都能轻描淡写地化解,《深夜食堂》给我这样的感觉。
最近在追电视剧《昼颜》,开篇纱和边倚在阳台上吃雪糕 边看着远处着火的家宅,雪糕融化滴在她的脚趾上,给了一个大约1秒的镜头。电视剧怎么会有这样充满电影感的镜头?这吸引我看下去。
写了这么些到底想说什么?以上说的片段组成我能感受到的日本式的叙事。联想到日本的能剧:很小的动作幅度、奇妙的顿点;看似面无表情,其实盛满了恩怨情仇。
念大学的时候看了电影《罗生门》、《东京物语》,比较起来,前者是非常西化的,在不经意的地方给重重的特写,镜头切换非常快。而东京物语一直慢慢悠悠,像一个根本不想理会故事人物的第三者在旁观,情感表达也很克制。
之后看了电视剧《深夜食堂》,有意思了,大家欣然接受种种”不合理“:老gay将自己酒吧的趣事娓娓道来 ,艳舞舞者和恩客挤在一个餐桌吃夜宵,黑帮老大最爱炸成章鱼模样的小香肠,青楼头牌后来成为每天着和服的优雅妇人······很少大惊小怪,什么事都能轻描淡写地化解,《深夜食堂》给我这样的感觉。
最近在追电视剧《昼颜》,开篇纱和边倚在阳台上吃雪糕 边看着远处着火的家宅,雪糕融化滴在她的脚趾上,给了一个大约1秒的镜头。电视剧怎么会有这样充满电影感的镜头?这吸引我看下去。
写了这么些到底想说什么?以上说的片段组成我能感受到的日本式的叙事。联想到日本的能剧:很小的动作幅度、奇妙的顿点;看似面无表情,其实盛满了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