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岛
我讨厌学校。我讨厌老师。很难说得清楚,哪个更讨厌一些。
这样想着,我抬头望向讲台上的老师,又不舒服的移开视线。老师仍旧浑然不觉的讲着课本上的内容。中年妇女尖锐却疲倦的声音,如同焯过水的青菜散发出一种乏味的气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已经读过多遍,无论是《威尼斯的小艇》还是《金色的鱼钩》,都已经唤不起我的兴趣。默默计算了一下下课的时间,我像不虔诚的教徒一般,决定趁着神父沉醉在和上帝交流之时,环视一周教室:
眼前三十多人的同班同学,多半在做着类似的事情——老师和学生就像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娴熟的完成同床异梦这样的交易。整个教室罩着平和的日常气息,除了最后面的几排,隐约泛着异常的活力。尽管我坐在教室的中部,仍然能听到后面飘来的窃窃私语,其中夹杂的脏话,使得对话从背景音中一下子跳了出来。听到一个人操着考克尼口音,便可知他来自伦敦;而听到这种脏话,自然就会明白对话来自于教室后部。教室的后部,是老师划出的隔离岛,脏衣服的聚集地。微微扭过头,果然看到脏兮兮的校服心不在焉的掩饰着愉快的对话,内容似乎是关于某一个女生。
被议论的女生也是我们的同伴同学。我一下子想起了她胸前被高高撑起的校服。这很不幸。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远胜于同龄人的胸部尺寸,引起了脏校服们接连不断的嗤笑和戏弄,就如同富家公子调戏妓女。曾经有一次,聊到大家的饭量,也许是为了融入话题,那女生说了一句“我一顿饭能吃二两儿”。大家都哄笑起来,女生的脸变得通红,突然一个脏校服严肃的问:所以你才这么大是吗?接下来,女生的名字在脏校服们口中,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二两饭”。
“二两饭”的话题,显然激发了脏校服们的讨论欲,很多的比喻和想象带着嗤嗤的笑声,像苍蝇一样飞散盘旋。我压了压校服的下摆,皱了皱眉。老师在台上的内容和台下的内容,就像这个教室一样。第一眼看上去的是还算整齐的书本文具,第二眼却能发现学生脚下的地面布满了脏兮兮的鞋印和墨水渍。
用音乐伪装的下课铃响了,我草草的糊弄完了午饭。学校提供午饭,并坚决禁止学生自带午饭或者外出解决。所以每天中午都不得不享受干硬的米饭和勾芡过的,黏黏糊糊的青菜。吃着这样的东西是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我实在不能理解其他同学的津津有味,而有的脏衣服竟然还会前去添饭。我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边上的一块空地。过了一会儿,他们来了。他们都是我的同班同学,但是他们不一样。脏衣服们和其他同学也不一样,脏衣服们穿着脏兮兮的校服,有的卷着袖子,有的敞着怀,有的撩着裤腿,校服的袖口和后背在油污尘土中写着数字、外号和脏话——但如果可以,他们更愿意不穿校服。他们的不一样和脏衣服的不一样不同。不,是我们。我们穿着大体干净的校服,其中有人戴着眼镜,我们不谈论“二两饭”,或者说我们不愿意谈论二两饭的胸部。我们谈论书、知识和政治。没错,如果你把老师看成是学校里的统治者的话,这种议论就是政治。我常常激烈的抨击老师专制:竟然要求学生必须吃完学校的饭;老师的无知:竟然认为猎豹是跑的最快的动物;老师的愚蠢:任用那些和脏衣服混在一起的女生,而那些女生似乎从不正眼看我。我时常产生自己就是法国大革命中学生领袖的错觉,老师无疑就是当权的暴君。
而“矮个子”更喜欢谈论哲学话题和性欲,他会推一推眼镜,认真的称我们周围的女生为“母人”,他承认性欲的客观性,却认定谈论“二两饭”的胸部是“公人”脏衣服们才做的事;“平头”常常因为名字里有一个“蛟”字被嘲笑,他反过来告诉我们脏衣服之前的种种,因为我和“矮个子”都是三年级后才转入这所小学的。我们组成了这个小团体的常驻成员,时不时的也会有别的同学加入。我欣慰的发觉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对老师的不满,从包庇脏衣服到武断行事,我唯一奇怪的是老师的统治竟仍能够若无其事的运行下去。街区中的每一所房子,地下室中都堆满了炸药,而法官、政客和贵妇人仍戴着假发、持着眼镜、抱着小狗,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高谈阔论。
很奇怪,尽管我们每天午休都这样议论着,老师却出乎意料的信任我,尽管没有在班里担任个一官半职,但我却如同一个声誉高洁的乡绅,尤其是面对隔离岛的脏衣服们。大概是因为我是新转来的,成绩还不错的缘故。往往声色厉荏的训斥过脏衣服后,她会和颜悦色的问问我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仿佛成为了犹太警察,理一理臂章,指出脏衣服违反的纪律和老师的正义。但内心里,我更加讨厌老师。我断定老师没有什么不同,不论是以前小学里肆意体罚学生的恶魔还是现在小学里这位老师。恐惧和耻辱在我的脸上,反倒是温顺和谄媚的笑意。
我很喜欢观察蚂蚁,这是我打发体育课闲暇时光的方法。尤其是当脏衣服们兴奋的四处追逐打闹的时候,我成了中国小学操场一角的法布尔。那些半厘米长的大蚂蚁从蚁巢钻出,在洞口忙碌着,默契的沿着固定的路线匆匆爬过。盯着蚂蚁的我,有种成为站在三层楼高的教室,从窗户望着出操同学的老师的错觉。和呵斥打闹同学的老师不同,我会伸出树枝,挡住其中一只蚂蚁的去路。它却几乎没有茫然,仍旧坚定的沿着隐形的路线前进,方向却不见得是原来的方向。而其他的蚂蚁则带着一丝冷静的麻木,依旧匆匆而行。我试图追踪过它们的目的地,却总是无功而返。这是我心头的一桩神秘。在我看来,蚂蚁不像是生物,倒更像是机器。缺乏情感,但严密的出乎意料,运转不休。其他的同学对此完全不能理解,女生见到蚂蚁只会吓得惊声尖叫,某一个好逞英雄的脏衣服则会前来英雄救美:一下子捏死蚂蚁,然后再顺便捏一捏那扭捏作态的女生——为什么不一视同仁?我看蚂蚁头脑倒要比那女生复杂。
那一天的午休,我又蹲在树荫下,注视着蚂蚁。不知不觉,身边的“矮个子”和“平头”都已经走掉了。盛夏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闷热之中突然刮来一阵热风。我若有所思的站起身,听到远处教学楼内传出的预备铃,便回到教室。教室的门没有关,我径直走了进去。教室里所有的人都直勾勾的盯着我。一瞬间的惊讶后,我看出他们有的在忍着笑,有的则带有怒气,而有的视线则躲开了。我看到黑板上是一行名字和底下长长短短的正字。我的名字拖拖拉拉的拽着一队长长的正字,仿佛坐在树上的长尾猴。这个时候,我清晰无误的听到老师说:“我们组织了一次投票,谁是这个班级最不受欢迎的人。有同学跟我反映,你经常在背后骂我,我还不相信,后来他们跟我说你们每天中午都在外面聚团——”
“谁说的?”我打断了老师的话,这种时候还带着面具太可笑了,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甚至忘了害怕,“谁告的密?”
“你说谁告密?!”站起来的女生定住了我扫视的视线,是女班长。我不喜欢她。她总是和脏衣服混在一起,看起来很厉害,但却对老师带着一种生殖崇拜般的尊崇。“你骂老师不是事实吗?你要不要脸了?你的同伙都承认了——”
我失去了理智,我并不奇怪这种事会被老师知道,因为我们的议论实在说不上隐蔽。我只是不能相信居然会组织这样一场投票,而这个女生,这个身为学生的女人,竟然会为了维护老师,而如此的义正言辞。就在这样的讶异和愤怒的同时,几个怒气冲冲的脏衣服已经站起来对我挥着拳头,“你再狡辩!”“还嘴硬!”。那种架势,颇有一种贫下中农清算地主的感觉。
我后退了半步,颤抖的腿比我的喉咙更显出卖了我。眼泪涌了出来。我模模糊糊的望向下面,“矮个子”和“平头”没有低着头,他们看着我,而其他的同学,眼神空洞。一瞬间我很想冲过去质问他们为什么不站出来?是不是他们也给我投上了宝贵的一票?
我讨厌学校。我讨厌老师。
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纸糊的帽子稳妥的坐在我的头顶。接下来,我的罪名又添上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偷偷倒掉饭菜”,“体育课时自己一个人去玩蚂蚁”以及“看不起同学”。
“放学后叫你的家长过来,把桌子搬到教室后面”。这是我唯一记得的话。
放学的吵闹中,我独自一个人把桌子搬到了教室后面。在稀薄的晨雾中,被流放的皇帝的小船慢慢划离王城,驶向隔离岛。我的新同桌是“二两饭”。坐在座位上,眼泪和鼻涕流下来,我也没有擦的意思。我听到了脏衣服们的取笑声,就像乞丐看到跌倒在身旁的醉汉。这时有人递过来一张纸巾,竟然是“二两饭”。我低声说着“谢谢”,一边接过来,擤鼻涕的瞬间仿佛抽空了大脑,一片空白。
第二天,我坐在教室后排中,发现自己几乎看不清楚黑板,就像我看不清楚周围的同学的面目。于是我侧过头,问“二两饭”黑板上写了什么,她把自己的本子推过来,让我抄下题目。落魄的老人,瞎了眼,流落在贫民窟中。而年轻的女子却伸出了手。我像老人一样叹着气,又道了一声谢。而周围的脏衣服们依旧兴奋的嬉笑着,除了老师的提问像炸弹一样落下时,会有短暂的安静之外。我闻到周围的空气中混杂的汗臭、校服的馊味、午饭残渣的余味以及耻辱的味道。午休的时候,不再有聚起来的议论。我竟然和“二两饭”聊起天来。她告诉我说自己起初也对被叫外号很生气,但后来想想,把这些当做玩笑就好了。
可是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她又跟我讲她的家里有个弟弟,所以有的时候她要回去给弟弟做饭。她转过两个小学,因为爸妈换工作搬家的原因。这些细碎的事情却叫我沉默,我想起当初父母会在这里买房子,正是因为这里是城乡结合部,房价还算便宜。因此脏衣服们和“二两饭”的父母多半是工人。而我以前读的小学的同学的父母,则坐在办公室里,体面而干净。老人在泥泞中抬起头,接过姑娘给的水。很奇怪,以前他是穿着体面而干净的衣服,匆匆走过窄小的贫民窟,看都不看这些人一眼的。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当初听到脏衣服们议论“二两饭”,此刻内心涌现出的罪恶感,远比被老师,和老师的走狗们鄙视时强烈万倍。
没想到,放学之后,老师又让我留了下来。“看你和你新同桌还挺说得来的呗?”她坐在椅子上,目光却站起来,逼到我的眼前。“没有…”“你想没想明白自己错在哪?”“我不该顶撞老师”“你是顶撞老师吗?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可不光是因为这个。”更多的话像蚂蚁一样自顾自的爬了出来,我的头低伏在地面上,我的其他东西比我的头还要低。
这样的学校怎么可能不去讨厌呢?
除了“二两饭”,不,刘同学之外。
小学毕业比我想的还要快。不出意料,我原谅了“矮个子”和“平头”。我甚至也说着感谢老师这一类的话。只是,毕业前疯传的同学录,我一个字也没有写。毕业前夕,我的桌子已经在某一次换座中悄悄搬回了前排。刘同学的座位旁边又变得空荡荡的,如同豁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脏衣服愿意坐在她旁边。很快胡乱丢下的课本和篮球占据了那儿。刘同学没有读我的初中,所以小学毕业我们再也没有见过。
只是,我老会想起某个周三下午,其他同学都放学回家了。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阳光斜斜的射进来,我坐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孤岛一般。前面重重的座椅和深不可测的黑板在我的面前,周围的一切瞬间无比迫近又无比遥远。直到我推开桌子,站起离席,回头望去,才发现刘同学桌布,在一群布满笔记污脏的桌布中,那是蓝天。
这样想着,我抬头望向讲台上的老师,又不舒服的移开视线。老师仍旧浑然不觉的讲着课本上的内容。中年妇女尖锐却疲倦的声音,如同焯过水的青菜散发出一种乏味的气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已经读过多遍,无论是《威尼斯的小艇》还是《金色的鱼钩》,都已经唤不起我的兴趣。默默计算了一下下课的时间,我像不虔诚的教徒一般,决定趁着神父沉醉在和上帝交流之时,环视一周教室:
眼前三十多人的同班同学,多半在做着类似的事情——老师和学生就像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娴熟的完成同床异梦这样的交易。整个教室罩着平和的日常气息,除了最后面的几排,隐约泛着异常的活力。尽管我坐在教室的中部,仍然能听到后面飘来的窃窃私语,其中夹杂的脏话,使得对话从背景音中一下子跳了出来。听到一个人操着考克尼口音,便可知他来自伦敦;而听到这种脏话,自然就会明白对话来自于教室后部。教室的后部,是老师划出的隔离岛,脏衣服的聚集地。微微扭过头,果然看到脏兮兮的校服心不在焉的掩饰着愉快的对话,内容似乎是关于某一个女生。
被议论的女生也是我们的同伴同学。我一下子想起了她胸前被高高撑起的校服。这很不幸。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远胜于同龄人的胸部尺寸,引起了脏校服们接连不断的嗤笑和戏弄,就如同富家公子调戏妓女。曾经有一次,聊到大家的饭量,也许是为了融入话题,那女生说了一句“我一顿饭能吃二两儿”。大家都哄笑起来,女生的脸变得通红,突然一个脏校服严肃的问:所以你才这么大是吗?接下来,女生的名字在脏校服们口中,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二两饭”。
“二两饭”的话题,显然激发了脏校服们的讨论欲,很多的比喻和想象带着嗤嗤的笑声,像苍蝇一样飞散盘旋。我压了压校服的下摆,皱了皱眉。老师在台上的内容和台下的内容,就像这个教室一样。第一眼看上去的是还算整齐的书本文具,第二眼却能发现学生脚下的地面布满了脏兮兮的鞋印和墨水渍。
用音乐伪装的下课铃响了,我草草的糊弄完了午饭。学校提供午饭,并坚决禁止学生自带午饭或者外出解决。所以每天中午都不得不享受干硬的米饭和勾芡过的,黏黏糊糊的青菜。吃着这样的东西是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我实在不能理解其他同学的津津有味,而有的脏衣服竟然还会前去添饭。我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边上的一块空地。过了一会儿,他们来了。他们都是我的同班同学,但是他们不一样。脏衣服们和其他同学也不一样,脏衣服们穿着脏兮兮的校服,有的卷着袖子,有的敞着怀,有的撩着裤腿,校服的袖口和后背在油污尘土中写着数字、外号和脏话——但如果可以,他们更愿意不穿校服。他们的不一样和脏衣服的不一样不同。不,是我们。我们穿着大体干净的校服,其中有人戴着眼镜,我们不谈论“二两饭”,或者说我们不愿意谈论二两饭的胸部。我们谈论书、知识和政治。没错,如果你把老师看成是学校里的统治者的话,这种议论就是政治。我常常激烈的抨击老师专制:竟然要求学生必须吃完学校的饭;老师的无知:竟然认为猎豹是跑的最快的动物;老师的愚蠢:任用那些和脏衣服混在一起的女生,而那些女生似乎从不正眼看我。我时常产生自己就是法国大革命中学生领袖的错觉,老师无疑就是当权的暴君。
而“矮个子”更喜欢谈论哲学话题和性欲,他会推一推眼镜,认真的称我们周围的女生为“母人”,他承认性欲的客观性,却认定谈论“二两饭”的胸部是“公人”脏衣服们才做的事;“平头”常常因为名字里有一个“蛟”字被嘲笑,他反过来告诉我们脏衣服之前的种种,因为我和“矮个子”都是三年级后才转入这所小学的。我们组成了这个小团体的常驻成员,时不时的也会有别的同学加入。我欣慰的发觉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对老师的不满,从包庇脏衣服到武断行事,我唯一奇怪的是老师的统治竟仍能够若无其事的运行下去。街区中的每一所房子,地下室中都堆满了炸药,而法官、政客和贵妇人仍戴着假发、持着眼镜、抱着小狗,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高谈阔论。
很奇怪,尽管我们每天午休都这样议论着,老师却出乎意料的信任我,尽管没有在班里担任个一官半职,但我却如同一个声誉高洁的乡绅,尤其是面对隔离岛的脏衣服们。大概是因为我是新转来的,成绩还不错的缘故。往往声色厉荏的训斥过脏衣服后,她会和颜悦色的问问我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仿佛成为了犹太警察,理一理臂章,指出脏衣服违反的纪律和老师的正义。但内心里,我更加讨厌老师。我断定老师没有什么不同,不论是以前小学里肆意体罚学生的恶魔还是现在小学里这位老师。恐惧和耻辱在我的脸上,反倒是温顺和谄媚的笑意。
我很喜欢观察蚂蚁,这是我打发体育课闲暇时光的方法。尤其是当脏衣服们兴奋的四处追逐打闹的时候,我成了中国小学操场一角的法布尔。那些半厘米长的大蚂蚁从蚁巢钻出,在洞口忙碌着,默契的沿着固定的路线匆匆爬过。盯着蚂蚁的我,有种成为站在三层楼高的教室,从窗户望着出操同学的老师的错觉。和呵斥打闹同学的老师不同,我会伸出树枝,挡住其中一只蚂蚁的去路。它却几乎没有茫然,仍旧坚定的沿着隐形的路线前进,方向却不见得是原来的方向。而其他的蚂蚁则带着一丝冷静的麻木,依旧匆匆而行。我试图追踪过它们的目的地,却总是无功而返。这是我心头的一桩神秘。在我看来,蚂蚁不像是生物,倒更像是机器。缺乏情感,但严密的出乎意料,运转不休。其他的同学对此完全不能理解,女生见到蚂蚁只会吓得惊声尖叫,某一个好逞英雄的脏衣服则会前来英雄救美:一下子捏死蚂蚁,然后再顺便捏一捏那扭捏作态的女生——为什么不一视同仁?我看蚂蚁头脑倒要比那女生复杂。
那一天的午休,我又蹲在树荫下,注视着蚂蚁。不知不觉,身边的“矮个子”和“平头”都已经走掉了。盛夏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闷热之中突然刮来一阵热风。我若有所思的站起身,听到远处教学楼内传出的预备铃,便回到教室。教室的门没有关,我径直走了进去。教室里所有的人都直勾勾的盯着我。一瞬间的惊讶后,我看出他们有的在忍着笑,有的则带有怒气,而有的视线则躲开了。我看到黑板上是一行名字和底下长长短短的正字。我的名字拖拖拉拉的拽着一队长长的正字,仿佛坐在树上的长尾猴。这个时候,我清晰无误的听到老师说:“我们组织了一次投票,谁是这个班级最不受欢迎的人。有同学跟我反映,你经常在背后骂我,我还不相信,后来他们跟我说你们每天中午都在外面聚团——”
“谁说的?”我打断了老师的话,这种时候还带着面具太可笑了,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甚至忘了害怕,“谁告的密?”
“你说谁告密?!”站起来的女生定住了我扫视的视线,是女班长。我不喜欢她。她总是和脏衣服混在一起,看起来很厉害,但却对老师带着一种生殖崇拜般的尊崇。“你骂老师不是事实吗?你要不要脸了?你的同伙都承认了——”
我失去了理智,我并不奇怪这种事会被老师知道,因为我们的议论实在说不上隐蔽。我只是不能相信居然会组织这样一场投票,而这个女生,这个身为学生的女人,竟然会为了维护老师,而如此的义正言辞。就在这样的讶异和愤怒的同时,几个怒气冲冲的脏衣服已经站起来对我挥着拳头,“你再狡辩!”“还嘴硬!”。那种架势,颇有一种贫下中农清算地主的感觉。
我后退了半步,颤抖的腿比我的喉咙更显出卖了我。眼泪涌了出来。我模模糊糊的望向下面,“矮个子”和“平头”没有低着头,他们看着我,而其他的同学,眼神空洞。一瞬间我很想冲过去质问他们为什么不站出来?是不是他们也给我投上了宝贵的一票?
我讨厌学校。我讨厌老师。
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纸糊的帽子稳妥的坐在我的头顶。接下来,我的罪名又添上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偷偷倒掉饭菜”,“体育课时自己一个人去玩蚂蚁”以及“看不起同学”。
“放学后叫你的家长过来,把桌子搬到教室后面”。这是我唯一记得的话。
放学的吵闹中,我独自一个人把桌子搬到了教室后面。在稀薄的晨雾中,被流放的皇帝的小船慢慢划离王城,驶向隔离岛。我的新同桌是“二两饭”。坐在座位上,眼泪和鼻涕流下来,我也没有擦的意思。我听到了脏衣服们的取笑声,就像乞丐看到跌倒在身旁的醉汉。这时有人递过来一张纸巾,竟然是“二两饭”。我低声说着“谢谢”,一边接过来,擤鼻涕的瞬间仿佛抽空了大脑,一片空白。
第二天,我坐在教室后排中,发现自己几乎看不清楚黑板,就像我看不清楚周围的同学的面目。于是我侧过头,问“二两饭”黑板上写了什么,她把自己的本子推过来,让我抄下题目。落魄的老人,瞎了眼,流落在贫民窟中。而年轻的女子却伸出了手。我像老人一样叹着气,又道了一声谢。而周围的脏衣服们依旧兴奋的嬉笑着,除了老师的提问像炸弹一样落下时,会有短暂的安静之外。我闻到周围的空气中混杂的汗臭、校服的馊味、午饭残渣的余味以及耻辱的味道。午休的时候,不再有聚起来的议论。我竟然和“二两饭”聊起天来。她告诉我说自己起初也对被叫外号很生气,但后来想想,把这些当做玩笑就好了。
可是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她又跟我讲她的家里有个弟弟,所以有的时候她要回去给弟弟做饭。她转过两个小学,因为爸妈换工作搬家的原因。这些细碎的事情却叫我沉默,我想起当初父母会在这里买房子,正是因为这里是城乡结合部,房价还算便宜。因此脏衣服们和“二两饭”的父母多半是工人。而我以前读的小学的同学的父母,则坐在办公室里,体面而干净。老人在泥泞中抬起头,接过姑娘给的水。很奇怪,以前他是穿着体面而干净的衣服,匆匆走过窄小的贫民窟,看都不看这些人一眼的。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当初听到脏衣服们议论“二两饭”,此刻内心涌现出的罪恶感,远比被老师,和老师的走狗们鄙视时强烈万倍。
没想到,放学之后,老师又让我留了下来。“看你和你新同桌还挺说得来的呗?”她坐在椅子上,目光却站起来,逼到我的眼前。“没有…”“你想没想明白自己错在哪?”“我不该顶撞老师”“你是顶撞老师吗?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可不光是因为这个。”更多的话像蚂蚁一样自顾自的爬了出来,我的头低伏在地面上,我的其他东西比我的头还要低。
这样的学校怎么可能不去讨厌呢?
除了“二两饭”,不,刘同学之外。
小学毕业比我想的还要快。不出意料,我原谅了“矮个子”和“平头”。我甚至也说着感谢老师这一类的话。只是,毕业前疯传的同学录,我一个字也没有写。毕业前夕,我的桌子已经在某一次换座中悄悄搬回了前排。刘同学的座位旁边又变得空荡荡的,如同豁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脏衣服愿意坐在她旁边。很快胡乱丢下的课本和篮球占据了那儿。刘同学没有读我的初中,所以小学毕业我们再也没有见过。
只是,我老会想起某个周三下午,其他同学都放学回家了。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阳光斜斜的射进来,我坐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孤岛一般。前面重重的座椅和深不可测的黑板在我的面前,周围的一切瞬间无比迫近又无比遥远。直到我推开桌子,站起离席,回头望去,才发现刘同学桌布,在一群布满笔记污脏的桌布中,那是蓝天。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