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的病历本:黑海“喉结”的危机历史
作者:Vamei,严禁转载。 克里米亚是一个位于黑海北岸的半岛,像一个喉结一样,缀在乌克兰南岸。2014年的一场危机,成了一场慢性的喉痛。

克里米亚是控制黑海的战略要地。对于北岸国家,如乌克兰和俄罗斯,克里米亚是通向黑海乃至地中海的不二选择。作为欧亚大陆的交界,黑海是东西文明争夺的中心。黑海东边是动荡不安的高加索地区,西岸是巴尔干火药桶。南方的小亚细亚更是东来西往的霸主们蹂躏过无数遍的一块“熟肉”。围棋“金角银边烂肚皮”的原理,在这个地区彰显得淋漓尽致。在这个居中的大肚皮上,各色民族混杂,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共生。多方势力都想插一脚。整个地区充满了动荡和不安。作为黑海喉结的克里米亚,裹挟着无数的恩怨,一直影响到今天。 在古典时期,地中海强大起来的希腊和罗马,都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克里米亚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希腊人按照地中海扩张的方式,沿着克里米亚的海岸,建立起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小殖民据点。到了罗马时期,强大的罗马军团直接驻扎在克里米亚,保护有利可图的东西商路。随着罗马的衰落,这个东方遥远的据点被早早废弃。克里米亚相继易手于日耳曼人、匈人和斯拉夫人。

到了中世纪,从北欧涌出的维京人把欧洲沿海劫掠了一遍。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自然也是维京人的目标。但北欧人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有组织犯罪。在克里米亚附近,他们沿着第聂伯河北上,在基辅附近组织起国家。“国家”这个新鲜的概念,吸引了相对原始的斯拉夫部落。这个基辅为中心的斯拉夫国家,被称为基辅罗斯。基辅罗斯的统治者们孜孜不倦的寻找国家的基石。最终,圣索菲亚大教堂辉煌的穹顶说服了来自基辅的王子——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在克里米亚受洗,成为东正教徒,也让东正教成为罗斯人的信仰基石。弗拉基米尔的受洗,让克里米亚成为东正教的圣地。

然而基辅罗斯好景不长。蒙古人从东方崛起,扩张到基辅罗斯的边界。基辅罗斯在蒙古人的铁蹄下灰飞烟灭,东欧平原被草原民族接管,克里米亚也没逃脱魔掌。在围攻克里米亚的城市时,蒙古人把鼠疫死尸投入城墙内,成为未来欧洲黑死病的源头。然而蒙古人需要代理人来管理北方边疆的斯拉夫人。北方边陲的小公国莫斯科主动向蒙古人示好,替蒙古人收租。出于对蒙古人的恐惧,周边的斯拉夫人乖乖就范。莫斯科靠着蒙古人的钱袋,建起了克里姆林宫,摇身成为东正教的中心。

俄国人和克里米亚附近的鞑靼人联手,打垮了蒙古人。俄国人因此一扫“俄奸”的恶名。但克里米亚汗国很快开始收拾俄国人。鞑靼人借骑兵之利,不断清扫东欧和北高加索的草原,阻止斯拉夫人在该区域定居。许多斯拉夫人被鞑靼人掳为奴隶,卖给其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这项奴隶贸易是鞑靼人的主要经济收入。鞑靼人清洗得最猛的一次,直接占领了莫斯科,屠城十五万。无奈的俄国人只好避开鞑靼人的锋芒,向东边的西伯利亚扩张,为斯拉夫人扩张领地。在占据了辽阔的国土,成为庞大陆上帝国后,俄国才勉强挺直腰板。

当俄国举杯庆祝广阔的国土时,西欧却掀起了航海热潮。继位的沙皇彼得发现,自己辽阔的国土上,居然没有一个适合航海的港口!彼得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击败北方霸主瑞典,获得了通向波罗的海的通道。俄国人把目光转向黑海的克里米亚。此时的黑海沿岸是受奥斯曼土耳其保护的克里米亚汗国。在土耳其人的庇护下,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不断的掳掠高加索附近的斯拉夫人,阻止俄国的南向扩张。然而,彼得大帝已经把俄国拽进现代的门槛。叶卡捷琳娜二世更推动了一系列启蒙改革。在一个现代化的俄国面前,土耳其苏丹和克里米亚的鞑靼汗都显得微不足道。随着克里米亚归入俄国版图,这位女沙皇完成了俄国人几代人的梦想:通向黑海。 三向扩张的俄国一时无两,连拿破仑也败给俄国广阔的领土和寒冷的冬季。俄国野心勃勃的想要接管日益衰弱的奥斯曼土耳其,从而通向更广阔的地中海。这引起了西方英法两国的警觉。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自然无可避免,但英法不希望俄国接手。在英法的支持下,土耳其与俄国在克里米亚附近激战。这是第一场现代化的战争。蒸汽船和火车把军队运往前线,新型炮弹显示了强大的杀伤能力,电报实时向世界播报动态。英法联军占领了克里米亚重镇塞瓦斯托波尔。半个世纪前才击败拿破仑的北极熊,被遥远的英法打趴下。沙皇被迫签署和约,以不得在黑海驻军为代价,保住了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深远。双方死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但其中的大部分是死于传染病和伤病。一个名为南丁格尔的英国女士奔赴前线,见证了士兵大量因伤病死亡。南丁格尔建立了战地医院,护理伤病号,大大提高了战士的存活率。南丁格尔成为第一个女护士。在政治的棋盘上,英国继续做自己的海上霸主,拿破仑三世安心的做自己的皇帝。只有瘪了气的毛熊发现自己落后于工业时代,仓促的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杜马,加速工业化。然而,从梦中惊醒的俄国人不满于沙皇转身的速度,掀起了此起彼伏的革命,最终引燃了布尔什维克的火焰。

布尔什维克党人建立起苏联。希特勒入侵苏联时,克里米亚成为二战东线最血腥的战场之一。德国人不能给自己的东向推进留下后患,而红军也不愿放弃黑海战略要地。双方在狭小的半岛上反复争夺。塞瓦斯托波尔一直坚持到了1942年的夏天。1944年,反攻的苏军重掌克里米亚。美、苏、英三国领导人齐聚克里米亚的雅尔塔,兴高采烈的商量战后事宜,构建了二战后的世界体系。敲定世界大事后,斯大林开始和克里米亚的鞑靼人算私账。以鞑靼人私通德国人为由,斯大林将克里米亚的整个鞑靼种族迁徙出克里米亚。在斯大林的算计下,俄罗斯人成为了克里米亚居民的主体。

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为了在乌克兰获得更广泛的支持,硬生生把俄罗斯人为主的克里米亚塞进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在苏联时代,这只是政体内部的区划更改。苏联领导人依然可以随时享受克里米亚声名鹊起的疗养院。苏联的最后一任书记戈尔巴乔夫也喜欢在克里米亚疗养,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当东欧剧变的关键时刻,在克里米亚疗养的戈尔巴乔夫被软禁了三天。这三天的时间里,叶利钦上台,成为全国领袖。当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回到莫斯科,万事已经无法挽回。苏联解体,叶利钦领导俄罗斯,克里米亚随着乌克兰独立。戈尔巴乔夫只能徒劳的为克里米亚的山水悔恨。

苏联解体时,如何处置苏联的遗产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新独立的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大量的军队和核武器。八十万部队,六千多辆坦克,三百多艘军舰,足以发动一场颠覆欧洲的战争。然而,军费的开支让乌克兰糟糕的经济雪上加霜。乌克兰不得不裁军,削减军费。乌克兰甚至把军舰当废铁卖掉,其中就有瓦良格号。1994年,俄罗斯许诺保证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领土完整,乌克兰放弃核武器,成为一个无核国家。划归俄罗斯的黑海舰队继续驻扎在克里米亚租借的海军基地。作为回报,俄罗斯把天然气低价卖给乌克兰。克里米亚成为俄国与乌克兰友谊的象征。

2014年,又一个弗拉基米尔,也就是普京,指挥黑海舰队,把克里米亚从乌克兰拨到俄罗斯碗中。他的演讲中提到“克里米亚一直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知道鞑靼人和乌克兰人作何感想。
-
應鳳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19 11:30:49
-
钟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4-03 15:22:28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27 10:05:00
-
甲基苯丙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24 21:39:39
-
lxforres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23 20:22:08
-
戴着头盔追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21 11:10:21
-
山居独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18 15:55:21
-
纸鸢飘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13 20:02:13
-
四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09 12:37:25
-
巴黎塔尖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08 20:31:06
-
HSUE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06 23:08:00
-
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06 18:09:54
-
Dianaa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06 12:00:59
-
SI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06 11:34:40
-
激萌辛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05 0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