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东京的二三事儿
这次与东京为期一周的邂逅像一场梦——梦结束的时候,依然清清楚楚地记得梦中的情节,对梦里的故事和梦里的人甚是怀念。从陌生、新奇到熟悉、喜爱,我在行走的过程中认识东京、发现东京,感受东京这座城市于我的美的震颤。离别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克制不住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与不舍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我确乎已经爱上了这里的一步一景,不愿离开。 梦开始的地方 东京的洁净,是从初到东京的那一夜就感受到的。当我走下大巴来到住宿地,抬头望了一眼东京的天空。我似乎是头一回看见如此明澈的天空——夜晚的薄云依然闪着纯白的光,云朵的间隙间或有几颗明亮的星。配上夏日繁茂的树枝和徐徐的微风——我简直已经沉醉在如此通透的夜空里了。 那一晚入住奥体中心A栋的寝室时,已近夜中12时。或许是首次出国的兴奋未消,加之在飞机上饮用了茶与咖啡的缘故,我辗转反侧直到深夜2点才入睡。凌晨4点我醒过来,惊讶地发现窗外已是晨光漫天——东京日出了。我困意全消,索性来到窗边感受东京的第一缕阳光,那静静的早晨。 阳光将天空染成了淡淡的金色,天空中仍浮着几朵深色的乌云。透亮的窗子上布满露水,从中向外望,高耸的松树翠意盎然。耳边是极寂静的晨,唯有乌鸦「欧—欧—欧」带着节奏感的叫声打破宁静,穿越宽敞的庭院来到学生们的耳旁。 这就是我在东京的第一夜,是梦开始的地方。 银座街头寻宝记 很快,太阳升上了地平线。东京迎来了一个平常的夏日。早晨7点,我和同学穿越参宫桥的电车轨道去便利店买早餐。一路上深沉的蓝色天空迷醉了我——那是通透的湛蓝,配上旗帜的色彩、绿树的碧,更加夺目迷人。 东京见学首日,我们的行程十分紧凑。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和皇居见学之后,中午抵达银座时已是艳阳高照的正午,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炎热的气息。 车子驶入银座街区的时候,我最先惊叹于这里建筑物的整齐。用「鳞次栉比」一词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银座的繁华建物似乎整齐到可以用一根线平直地衡量。从银座的地名也可以感知到这一点,从一丁目到八丁目——银座被街巷整齐地分为8个街区。我爱银座,爱这里的齐整。

我和川哥在一家不知名的荞麦面店用了午餐,物美价廉的日式午餐让我的疲惫迅速消除。眼看距离集合时间仅半小时,我们开始往回赶路。可是走到银座六丁目时突然迷失了方向——银座横平竖直的繁密街巷让我们搞不清楚下车的地点究竟在哪儿。情急之下,我大胆向周边的日本人求助,用只学了一个月的日语直截了当地提问:「すみません、銀座の八丁目はどちらですか。」友善的日本上班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可是由于我不清楚我们下车的地点究竟在八丁目的哪一个区域,只记得那儿有一座绘着hellokitty的大楼,所以当我们走入八丁目街区时再次迷路了。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在着急赶路时遇上了另一对迷路的小伙伴,她们同样被银座繁华的街巷所迷惑。眼看集合时间就要到了,于丽洁同学急中生智,拿出下车拍摄的街景照片用英语询问了日本路人。他仔细查看图片后友好地告诉我们:「沿着左边直走,跨越三个路口就到了。」于是我们便顺路沿着电车轨道前行,没多久我们就在路口拐角处看到了hellokitty的图案——万幸万幸,我们终于找到了下车地,虽然迟到了整整15分钟。 「银座街头寻宝记」虽然让我们一时迷惑,但却是我在东京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上野公园奇遇记 7月31日上午我们在早稻田上课,下午是期待已久的自由活动时间。回到高田马场电车站,我已在心中想好了下一个前往的地点——上野公园。虽然现在不是樱花盛放的季节,但上野公园这样一个都市公园依然吸引着我。日本文学大师三岛由纪夫在多篇小说中都将上野公园作为浪漫幽会的发生地,这让我对这座名声显赫的公园充满了期待。 和川哥在月台告别,我独自踏上了前往池袋·目白·上野公园方向的电车。虽然仅学习了一个月的日语,但足以能够让我听懂电车的报站,这让我感到安心。电车向东京的东北方向驶去,我坐在并不拥挤的车厢里,窗外是快速移动的城市的风景和满眼的葱绿——夏天的颜色。在我对面就坐的日本上班族大多在看报纸,穿着体面的西服,拿着干净的公文包。安静的车厢根本感觉不到噪音,十几分钟后电车就抵达了うえの(上野)。 上野车站是东京交通枢纽之一,在这里亦是人来人往的一番景象。我走出车站,沿着地图的指示走向了上野公园的台阶。这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公园,没有围墙,没有门票,我一个人带着放松的心情跨入了公园的大门——此时此刻我并没有想到会有一番奇遇记即将上演。 上野公园的樱花大道宽敞整洁,两旁是枝繁叶茂的樱花大树。我想象着人间四月天走过这里的情形,漫天的樱花瓣飘舞,那是何等浪漫美丽的景象啊……。林间频密的知了叫声又把我拉回了现实之中。

当我在上野宽水寺这座古朴的寺院前驻足流连的时候,一个印度人朝我走来,开口问我「Can you speak English?」我猜想他是把我当成日本学生问路来着。随即我就用英语开始和他交流。原来他是想询问宽水寺现在是否还可以进入,我告诉他现在已经关门了。但我们的缘分并没有就此结束。 我和他同行了一段距离,告诉他其实我是来日本交流的中国学生,刚到东京也才五天时间。他告诉我他生在印度,在德国长大,现在在弗莱堡大学读PHD,这个礼拜来日本参加国际会议。我们交谈甚悦,并相互交换了名片。 也许是因为之前有过和外国人谈话的经验,我和他交流时特别应对自如。不一会儿我就想:「既然我们俩都是一个人在东京旅行,未尝不一起同行相互照应呢?」我问他今晚是否有安排,他回答说没有,于是我邀请他一起同行,他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一同步行到上野公园的湖边,在这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似乎回到了杭州西湖边,这里的景象和中国江南城市夏日之景颇有几分神似。一路上我凭借自己少许的日本文化知识为他介绍路上的神社和寺院,后来我们又聊到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这类问题,他似乎对此别有感触。 随后天色渐渐到了黄昏时分,他拿出地图和我讨论下一个前往的景点。最终他决定我们一起去浅草寺。因为他是印度裔,对于自己祖国的佛教文化背景十分熟悉,所以他很想看看日本的寺院。在上野电车站,我们一时不知如何搭乘公交。印度哥哥找到路旁的日本男子询问,友善的日本路人几乎是竭尽全力地用肢体语言和英语单词告诉我们「往前直走,去坐地铁」这一信息。来自日本普通民众的友善印象,就这样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夜晚的浅草寺有着同白日别样的美。西侧的佛塔、雷门和观音殿都点亮了橘红色的灯光,在淡蓝色的夜幕下显得格外地璀璨。在大殿前,我帮他看包,他虔诚地走上观音殿去朝拜。我们还互相帮忙拍了照片,一同逛了浅草寺的商业街。

后来我们还一道去了一家天丼店用餐,上茶后,他用英语比划着,想告诉店员这茶非常好喝。然而店员却一脸迷惑不知他所言何意,我急中生智冒出一词「おいしい!」化解了这一局面。他又询问我为何东亚文化都喜欢用筷子吃饭。我笑着告诉他:「因为筷子长度长,这样我们能夹到较远的菜。」 晚上9时多,我们一同搭上了回程的地铁。很巧,我们回程可以坐同一条银座线。在新桥站,他依依不舍的向我道别,我回说:「Lookforward to meeting nexttime!」同是异乡人,在东京上野相遇,我们彼此都很珍惜这样的缘分。 一个人的涩谷·表参道 8月2日是我们在东京见学的倒数第二天。当晚寝室的同学们都觉得有些疲惫,决定留在室内休息。而我却精力格外旺盛,总想着利用晚上的时间出去逛逛,生怕浪费了一点一滴在东京的时间。 刚到东京的时候,东京复杂的电车·地铁线路图曾经也让我这个「地理奇才」一头雾水,完全不敢单独外出行动。然而到第四第五天以后我已经对东京的各路交通了如指掌,格外自信,以至于突然发现想要去的地方太多时间不够用。 于是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就拿着一张PASMO交通卡外出。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前往繁华街区涩谷看一看。在奥体中心门口准点坐上了开往涩谷的大巴,途中再一次被当成日本学生,旁坐的巴西游客询问我涩谷的苹果专卖店在哪里下车。我笑着说我也是外国人,不过我们却聊得很开心。 到涩谷时已是晚上8点多了。那儿依旧是人潮涌动格外热闹,日本人与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并行于步行街之上,繁华的街景格外绚丽。人虽多,一切却极有秩序,涩谷公交车站一列长长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只是在等公交车排队而已。

我惊喜地在涩谷中央车站的对面找到了一家书店。这次来日本的直接动因正是日本文学,所以在东京书店买文学书亦是我此行的计划之一。发现书店的小惊喜让我兴奋不已。这家名叫大盛堂的书店布局只有两层,不过布局紧凑,二楼几乎都是日本文学书。「日本名家名作」的书架上赫然陈列着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村上春树等知名日本作家的作品,让我格外欢喜。 我已然沉浸在书店的氛围之中不愿离去,直到美女店员走到我身边告诉我书店即将结束今天的营业。最后我选购了两本新潮社出版的三岛由纪夫作品,虽然看不懂,但我正在努力学习日语,看懂日语文学作品是我的目标。 从涩谷书店出来已是晚上9点多了,但我仍不打算就此返程。我搭乘银座线在距离涩谷不远的表参道下车,这里以年轻人聚居、绿色大道、东京的「香榭丽舍」而出名。从地铁口走出来,发现表参道已笼罩在安静的夜色之中,道路上的行人已是寥寥落落。

虽然是晚上,但我仍能感受到表参道的美——163棵高大翠绿的榉树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路边的商店映照着淡黄色的灯光,众多的时装店、咖啡店,让表参道这条大街散发着独有的艺术气息和文艺范儿。 我欣喜地把数码相机放在表参道路口的邮筒上,记录下这儿唯美的夜色。那时将近9点半,夜色已深,我坐上了回程的电车。 离开东京的前夜 8月3日是我们在东京的最后一日。那晚我又一个人坐着地铁到银座去看夜景——因为不舍得浪费在东京最后的宝贵时间。 与之前想象中孤独的单身旅行不同,这一趟东京之旅,让我忽地发现其实一个人的旅程总是有别样的、随心所欲的愉悦。地铁银座线横穿东京的中心地带,经过七八个站台,我到达了银座地铁站。 白天人声鼎沸的银座街区,入夜后随即安静下来。街上已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甚至有些昏暗的银座大马路上,唯有跑车呼啸而过的回声在街巷间久久环绕。我从银座四丁目向东走,又从马路对面向西而归。银座的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般繁华喧闹(如涩谷/新宿),高冷安静的氛围反倒让我打心里喜欢。 我在四丁目大街旁,一个叫数寄屋桥的地方停下了脚步。这里有一个袖珍型的街心公园。小小的花园有几处点着夜灯的喷泉,造型随着音乐变幻着。喷泉旁的休息椅上日本男人在抽烟叙旧,树林深处一对情侣正情意缠绵,我无意打扰,于是便向外走——这儿已是公园的尽头了。时针告诉我此刻已是东京夜里21时半,我与东京的八日邂逅,似乎也来到了尾声,马上要说再见了。但我不想告别,只想静静地观赏眼前变幻的公园喷泉——喜欢这儿「与世隔绝」的静谧,让我再多享受一下这里安逸的夜晚吧。

那晚从小田急线下车走回奥体中心,我们每天出门都会经过这段路,但今晚是此行最后一次经过这里了。因而我格外细心地体会这段路,并用相机记录下离开东京前的这一夜……

带着坡度的参宫桥道路在夜色下十分宁静,便利店、料理店仍然生意兴隆。参宫桥电车铁轨前响起了熟悉的「铛-铛-铛-铛」的警铃声,一辆小田急线列车飞驰而过,留下一阵风在车站的一角。窄窄的天桥上可以望见远处新宿闪着红灯的高楼,近处的代代木公园町已是夜深人静,电灯的余晖洒落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银光闪闪。 那一刻,我似乎不愿意离开这里了。 明天(8月4日)我们将向西行进,告别东京,但我已经开始怀念这座繁华与历史同在,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城市。 初次与东京邂逅的二三事儿,至今让我觉得像是一场甜美的梦。 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九日午后 于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