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城寻踪——仙人洞
有天在贵阳报纸上看到介绍贵阳唯一的一处道教圣地——藏在市区的仙人洞。人迹罕至,却有一座距今300多年的三宫殿。还被一张相片吸引,建在峭壁上的亭子和栈道,十分险峻。
周末,我决定去探访一番。坐公交车在仙鹅路下车后,经过一条狭窄的巷道,随处可见的易经算命等店铺,夹杂着一些垃圾堆,无法想象这是通往道教圣地的一条路,路名还叫“仙人洞”。
门票很实诚,只收了一元。里面人很少,偶尔见到几位香客,倒也符合道家提倡的清净。
三宫殿是这里仅存的一座古建筑。另有一座三清殿,底层飞檐角是寿星骑鹿像,上层是仙鹤腾飞像。
终于到了此行最重要的地方,建在铜鼓山悬崖峭壁上的通道。山势险峻,两个亭子贴壁而建,石梯很狭窄。由于目前在维修,所以不能爬上去。只见周围有些加固的木条。
我向在一旁扫地的女孩打听相关的情况。她说是7月开始维修的,快的话八月十五后就会对外开放,还透露说有两条密道,可以去到山后的一个地方。说她曾近趁着维修的时候爬过一会,山太陡了,脚都打颤。我好奇地问她是否在此工作,没想到她说是来修行的。见我很意外的样子,邀请我到她管的地方坐下来聊——居然是财神殿!在山边,很小的一间屋子,跪拜处的两边摆了两张椅子。
她给我看早上和下午念的经书,属于龙门派系。示范了如何唱着来念。我好奇地问她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为什么会选择出家呢?也许是当我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她解释自己的家庭以及从小就接触喜欢道教。并在18岁成年的时候就找到仙人洞求入教。目前仍处于修行考核阶段,等待师爷的首肯。还详细地解释了目前出家的流程,例如满18岁,写申请书,街道开证明,医院开证明,道观接收,考核等等。
忽然想起以前看过比尔·波特写中国道教的书——《空谷幽兰》,他走访了终南山的道观,寻觅了藏在深山中的隐士。有的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偏有一番执着的精神。
她和我聊庄子,我脑中库存只有于丹的庄子心得。倒是觉得他蛮潇洒的。越聊越觉得是个开朗健谈的女生,可是为什么那么执着要出家呢?有人相爱,有个家庭不是很好吗?也许是我等凡人无法理解。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必然是经过自己权衡的,外人又怎么能擅自揣测呢?
问及这里的生活会不会无聊。“才不会呢。手机可以上网啊,可以弹琴下棋念经打坐。每天的工作很清闲,一下子做完了,然后想干嘛干嘛。”
她聊到精通绘画的师兄,喜爱绣花的师弟,聊黔灵山过来的猴子,因为偷吃供奉的水果被她发现告状了,结果有次报复,狠狠地拍了她肩膀。聊山上的硕鼠被师爷喂饭以免偷吃灯油。这么看来她似乎挺满意这样的生活。
这时师爷来了,大概有70岁。身着白衣,清廋的身躯,梳起的发髻,颇有一种仙风道骨。只是他身体似乎不太好,声音很小,贵阳话我又听不懂,女孩说我有不懂的可以请教师爷。一下子好像没什么特别想问的。于是,聊聊环境啊,建筑啊。
后来道别,女孩双手作揖。我再细看一眼山上的建筑,据说山上还有仙灯洞和八仙洞。传说傍晚夕阳照在山上的洞里,在山下看起来像是洞里亮灯。于是人们就把这洞叫做仙灯洞。
不过,也许像女孩所说,贵阳人是信道不重道,来这里的人真的很少,却不也失为逃离闹市的一处静谧之地。
周末,我决定去探访一番。坐公交车在仙鹅路下车后,经过一条狭窄的巷道,随处可见的易经算命等店铺,夹杂着一些垃圾堆,无法想象这是通往道教圣地的一条路,路名还叫“仙人洞”。
门票很实诚,只收了一元。里面人很少,偶尔见到几位香客,倒也符合道家提倡的清净。
三宫殿是这里仅存的一座古建筑。另有一座三清殿,底层飞檐角是寿星骑鹿像,上层是仙鹤腾飞像。
![]() |
![]() |
![]() |
![]() |
终于到了此行最重要的地方,建在铜鼓山悬崖峭壁上的通道。山势险峻,两个亭子贴壁而建,石梯很狭窄。由于目前在维修,所以不能爬上去。只见周围有些加固的木条。
![]() |
我向在一旁扫地的女孩打听相关的情况。她说是7月开始维修的,快的话八月十五后就会对外开放,还透露说有两条密道,可以去到山后的一个地方。说她曾近趁着维修的时候爬过一会,山太陡了,脚都打颤。我好奇地问她是否在此工作,没想到她说是来修行的。见我很意外的样子,邀请我到她管的地方坐下来聊——居然是财神殿!在山边,很小的一间屋子,跪拜处的两边摆了两张椅子。
![]() |
她给我看早上和下午念的经书,属于龙门派系。示范了如何唱着来念。我好奇地问她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为什么会选择出家呢?也许是当我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她解释自己的家庭以及从小就接触喜欢道教。并在18岁成年的时候就找到仙人洞求入教。目前仍处于修行考核阶段,等待师爷的首肯。还详细地解释了目前出家的流程,例如满18岁,写申请书,街道开证明,医院开证明,道观接收,考核等等。
忽然想起以前看过比尔·波特写中国道教的书——《空谷幽兰》,他走访了终南山的道观,寻觅了藏在深山中的隐士。有的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偏有一番执着的精神。
她和我聊庄子,我脑中库存只有于丹的庄子心得。倒是觉得他蛮潇洒的。越聊越觉得是个开朗健谈的女生,可是为什么那么执着要出家呢?有人相爱,有个家庭不是很好吗?也许是我等凡人无法理解。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必然是经过自己权衡的,外人又怎么能擅自揣测呢?
问及这里的生活会不会无聊。“才不会呢。手机可以上网啊,可以弹琴下棋念经打坐。每天的工作很清闲,一下子做完了,然后想干嘛干嘛。”
她聊到精通绘画的师兄,喜爱绣花的师弟,聊黔灵山过来的猴子,因为偷吃供奉的水果被她发现告状了,结果有次报复,狠狠地拍了她肩膀。聊山上的硕鼠被师爷喂饭以免偷吃灯油。这么看来她似乎挺满意这样的生活。
这时师爷来了,大概有70岁。身着白衣,清廋的身躯,梳起的发髻,颇有一种仙风道骨。只是他身体似乎不太好,声音很小,贵阳话我又听不懂,女孩说我有不懂的可以请教师爷。一下子好像没什么特别想问的。于是,聊聊环境啊,建筑啊。
后来道别,女孩双手作揖。我再细看一眼山上的建筑,据说山上还有仙灯洞和八仙洞。传说傍晚夕阳照在山上的洞里,在山下看起来像是洞里亮灯。于是人们就把这洞叫做仙灯洞。
不过,也许像女孩所说,贵阳人是信道不重道,来这里的人真的很少,却不也失为逃离闹市的一处静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