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担保、保险三方看P2P
![]() |
在第11期《金融译时代》节目中,姚宏说“在网贷行业里面所谓的大数据都是很小的数据”,“保险公司我们有过接触,但是除了作秀的成分外,可能性不大”,王建章说“目前,担保行业在中国来说是一个很悲催的行业”。大小数据、作秀、悲催,他们为什么会用到这些词来形容P2P行业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小数据&大数据
在当前网贷行业中,投资人的数量大约有几十万,这对网贷行业来说是一个大数据。但这个大数据与上亿的网民以及更多的手机端客户来说,几乎可以忽略。而借款人和投资人的数量差不多是在同一个水平上。因此,这个大数据,与网购相比,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担保行业&P2P
7月份以来,有关P2P平台去担保的话题此起彼伏。7月初,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公开表示:P2P行业应有一定的行业门槛,平台不能承诺本金收益,自身不能为投资者提供担保,并且要对融资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在节目中,王建章将担保行业的特点归结为“高风险、低收益”。因为担保公司在收取担保费后需要承担本金的垫付责任,同时担保公司本身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借款标的进行深入的审核。因此,如果纯粹做担保,这个行业是不可持续的。
保险公司&P2P
今年5月份,保险公司和P2P平台首次开展合作,民安财险、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分公司与财路通联手,众安保险、富力地产与易居中国进行合作。针对保险公司与P2P平台联手这一情况,姚宏与主持人在节目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姚宏:“保险公司我们有过接触,但是目前看来,就是说除了作秀的成分之外......”
在听到“作秀”这一词后,主持人目光闪闪,饶有兴趣问到:“你说谁作秀,是你作秀还是保险公司作秀”。
姚宏听到这个提问,喉咙一紧,咳嗽一声说道:“可能大家互相背书吧,我估计实际作用不大”。
节目的最后环节,更有王建章和姚宏相互提建议的精彩画面。更多内容请戳视频。
http://v.qq.com/page/q/f/l/q0137ft4pf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