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沙
来长沙三年多了,对这个城市也算熟悉,玩的吃的逛的,想去的基本都去过了,有时想想,其实在长沙安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搜寻一番记忆,似乎我第一次来长沙是在大概十年前高二的时候。
之前一直都是在我家那个小县城,虽然偶尔会和家人出去旅游,不过年纪小比较懵懂,连初中去的北京都只记得天安门和游乐场的云霄飞车,其他城市几乎就没在我脑子里留下什么印象。没到长沙之前,对长沙仅仅限于地理书上学的湖南省行政中心,语文书《滕王阁序》中的“屈贾谊于长沙”,以及大小会考经常会做的“长沙一中”“长郡中学”“师大附中”等等长沙名校的试卷。
偶然一次机会,几门功课中唯一拿得出手的化学碰运气拿了个去长沙参加全国竞赛的名额,当时心里好兴奋,就想着能出去见见世面,竞赛什么的就算了吧(当老师给我几本大学化学教材让我一周内自学完成的时候,我就直接在心里放弃了,囧)。怀揣着小激动,和带队老师一起去长沙的时候,住在当时长沙非常出名的一处地方——堕落街,因为离考点师大附中很近。
到的那天,几个小伙伴抱团逛大学城,简直就是乡下人进城,只觉得大学竟然是如此美妙,美食吃到撑,美女看花眼。打口磁带,演唱会盗版碟多不胜数,都是在我家那买不到的,定王台的新华书城大到无情,让我那卑微的小心脏充斥着幸福感。
第二天考试时候,翻了几下试卷,得,基本都不会,刷刷刷乱写几下就交卷跑了,然后和参赛的几个小伙伴十分猥琐的在师大附中门口看美女。那时候就觉得不愧是长沙,这么多美女,师大附中也不愧是名校,连校服都比咱县一中的好看多了。几个未成年少男在那边吃小吃边讨论的时候,从附中门口走出一特美的小姑娘,一身校服,披肩长发,还有阵阵微风,我至今都记得当时我们几个花痴的模样,以及内心那阵颤抖。花季雨季的年龄,真是很美好的时光啊。
后来我就跟自己说,大学一定得考到长沙去,离家近,美味小吃多,美女也多,没有不去长沙上大学的理由啊!
不过,第一年,高考落榜,囧......
复读那年,为了避世,去了非常遥远的地方上大学,呀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于是,我与长沙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四年大学,每年寒假都会回一趟长沙歇歇脚,反正先到飞飞的咸嘉打几天酱油,中间顺便去小啊的财专串个门,偶尔去洁宝妹妹的中南吃点小吃,去妖儿那逛一师和涉外,去香香和阿七的长沙医学院,还去过胖子的什么科技学院,猪儿的信息职院,还有跟徐勇两口子在女大那边耍。不回忆还不知道我去过这么多学校,长沙几个大学区域我都逛遍了。
也就是这么零零散散的跟着同学到处逛和吃,不自觉的会拿长沙的学校和自己就读的大学对比,这么一比,就发现:长沙的大学人多,美女也多,住宿条件、学校配套设施相对好些,小吃也更合口味;自己读的大学地方大、空气好、气候好,冬天开暖气比南方舒服太多。
比了几年,最终还是决定回长沙工作,也没别的原因,就想和朋友们离得近一点。不然逢年过节可寂寞得紧~
工作后,没事就喜欢到处跑,眼界开阔了,开始慢慢觉得长沙这个城市各种毛病都出来了:
城市交通稀糟的,二环以内除了高峰期堵车别的还好,二环以外感觉交通规则都是摆设,各种窜道扎堆神卡位,甚至还有牛车和驴车时不时的出现,哦买噶,这就是长沙么!城市卫生惨不忍睹,乱扔垃圾现象严重,更因为长沙大部分人喜欢吃槟榔,一上街槟榔渣四处可见,看着就各种不舒服。作为一个老城市,长沙遗留下来的文化氛围实在太少太少了,整个星城,似乎都被现代文化攻占,找不到几处有古韵的建筑,还在的,像天心阁那种,也已经变成麻友们聚集地了,唯有傍晚在湘江边,看看老人们下下象棋,唱唱戏曲,才能感受到一些长沙文化(也许麻将也算是长沙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我这种不喜牌类的人来说,无法体验到)。文化产业不发达,甚至在没落,特色的书店太少,大部分都是经营参考工具书类的店子,有时想找一个书店安安静静坐会儿都找不到,弄得后来我看书都基本在家里看了。
长沙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城市,所以每年都可以看到各处都在挖地基,整修道路和市政设施。我来的这几年,看到了许多不满意的,也体验到了很多让人开心的。
首先是地铁通车了,虽然暂时只有一条,不过终于可以不再忍受主干线交通拥堵的情况了。2号线从高铁南站到汽车东站到火车站到五一广场到橘子洲到西站,基本囊括了我大部分的活动区域,所以是非常便利的事情。五一路两边种了那么多桂花树,我非常期待满市桂花飘香的时节啊~
橘子洲修建好之后,也多了一处散步跑步的地儿,外地的朋友们来长沙,还可以带过去溜一圈,上次跑步丈量了一下,半边走完7公里,环境好,又在湘江中心,很理想的半日游景点。
岳麓山不收门票之后,可以经常去了,通常是骑车从四医院上山,或者步行从东方红广场上山,快一点半小时登顶,慢一点四五十分钟也随便到顶了,山顶那个亭子常年有风,可以乘凉(前提是非周六晚上),可以俯瞰长沙大部分景色,兴致好一大早爬起来还能去看个日出,很惬意。下山后在M记旁边那家店吃一份臭豆腐,鲜美多汁,还可以坑一下外地朋友,让他们吃著名的“帅哥烧饼”,吃完就变烧饼了,哈哈~体力充沛的,下山后走一站去天马,有梅菜扣肉饼和臭名远扬的臭干子,都是必吃的小吃,然后在天马学生公寓公交站后面那点一大份烤鱼,配几个疏菜,喝几口冰镇啤酒,每每这个时候,就会发出感慨,这他妈才是生活啊!
河东沿江风光带是散步吹风扯淡溜宠物的好地方,风帆广场那边还适合放风筝,秋高气爽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去放风筝,特好玩。万达广场建好之后,里面也什么都有,玩的吃的看的,不必再跑到步行街那边去了。杜甫江阁那附近晚上经常有人弹唱,比地下通道那几拨人水平明显高一线,晚上坐那听听歌也是很舒服的。一到每周六晚上,橘子洲准时大型焰火表演,杜甫江阁是最佳观景点,但是人句多,冬天还可以抱团取暖,夏天简直是折磨。我想这每周一次的大型焰火观赏,也就长沙才有了吧,非常好的福利啊!
坡子街一线有几个长沙的特色小吃,虾尾、热卤什么的,不能经常吃,抽空去吃个,是很美味的。解放西那一坨我倒是不熟,酒吧太多,从门口走过都觉得太吵,不喜欢那种过于喧闹的地方。星美、万达、王府井三大影院一家占一处商场,倒是方便了我这种喜欢吃完饭看场电影的人,个人比较偏好星美,因为悦方的美食多,哈哈!城市经典的桌游吧扎堆,偶尔去玩玩也可以,就是人多房子小,空气不好,闷得很,有趣还是很有趣的,大部分玩桌游的人都巨能策~
夜晚东牌楼至太平街、五一广场周围一圈的夜宵摊简直是吃货的天堂,我总觉得晚上夜宵摊才是生活在长沙最精髓的体验,人不在多,几个好友,吃好喝好,吹吹牛逼,想起来都觉得好幸福啊~说起夜宵点,简直停不下来,从德政街开始,过人民路到达中心广场,然后往南边有文庙坪的花甲,南门口的臭豆腐和烧烤,冬瓜山的炸香肠;往北边平和堂后面工地旁的烧烤摊我们起码吃了一年多,东牌楼一溜夜宵摊也吃得多,太平街的油炸社和炸炸炸去过几次,五一新干线马路对面那条巷子里的梭罗、油炸货和烧烤摊是最初大半年时间的夜宵根据地;回来点燕山街烧烤和串串香很好吃;往江边走有老长沙龙虾馆,虾和蟹味道都不错,坡子街口的虾尾店专门吃虾尾的地方,以前还去过一个方记虾尾,在什么路忘记了,虾尾分量足,味道赞,改天要去找找;过了河没的说,直奔天马,大型烧烤广场和旁边的烤鱼、各种小吃,肚子撑到爆~
说了这么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三年多,我在长沙认识了非常不错的一帮朋友。有工作上对我很照顾的同事们,教会了我很多;有从打球运动认识慢慢发展成酒肉朋友的狐朋狗友们,能这么久一起运动一起腐败,也是颇不容易的一件事;还有豆瓣认识的一些吃货们,唯美食不可辜负!
因为有了这些牵挂,我才会越来越细心的去体会长沙。一座城,因为一群人,变得如此鲜活明丽。
我想,我开始喜欢长沙了。
之前一直都是在我家那个小县城,虽然偶尔会和家人出去旅游,不过年纪小比较懵懂,连初中去的北京都只记得天安门和游乐场的云霄飞车,其他城市几乎就没在我脑子里留下什么印象。没到长沙之前,对长沙仅仅限于地理书上学的湖南省行政中心,语文书《滕王阁序》中的“屈贾谊于长沙”,以及大小会考经常会做的“长沙一中”“长郡中学”“师大附中”等等长沙名校的试卷。
偶然一次机会,几门功课中唯一拿得出手的化学碰运气拿了个去长沙参加全国竞赛的名额,当时心里好兴奋,就想着能出去见见世面,竞赛什么的就算了吧(当老师给我几本大学化学教材让我一周内自学完成的时候,我就直接在心里放弃了,囧)。怀揣着小激动,和带队老师一起去长沙的时候,住在当时长沙非常出名的一处地方——堕落街,因为离考点师大附中很近。
到的那天,几个小伙伴抱团逛大学城,简直就是乡下人进城,只觉得大学竟然是如此美妙,美食吃到撑,美女看花眼。打口磁带,演唱会盗版碟多不胜数,都是在我家那买不到的,定王台的新华书城大到无情,让我那卑微的小心脏充斥着幸福感。
第二天考试时候,翻了几下试卷,得,基本都不会,刷刷刷乱写几下就交卷跑了,然后和参赛的几个小伙伴十分猥琐的在师大附中门口看美女。那时候就觉得不愧是长沙,这么多美女,师大附中也不愧是名校,连校服都比咱县一中的好看多了。几个未成年少男在那边吃小吃边讨论的时候,从附中门口走出一特美的小姑娘,一身校服,披肩长发,还有阵阵微风,我至今都记得当时我们几个花痴的模样,以及内心那阵颤抖。花季雨季的年龄,真是很美好的时光啊。
后来我就跟自己说,大学一定得考到长沙去,离家近,美味小吃多,美女也多,没有不去长沙上大学的理由啊!
不过,第一年,高考落榜,囧......
复读那年,为了避世,去了非常遥远的地方上大学,呀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于是,我与长沙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四年大学,每年寒假都会回一趟长沙歇歇脚,反正先到飞飞的咸嘉打几天酱油,中间顺便去小啊的财专串个门,偶尔去洁宝妹妹的中南吃点小吃,去妖儿那逛一师和涉外,去香香和阿七的长沙医学院,还去过胖子的什么科技学院,猪儿的信息职院,还有跟徐勇两口子在女大那边耍。不回忆还不知道我去过这么多学校,长沙几个大学区域我都逛遍了。
也就是这么零零散散的跟着同学到处逛和吃,不自觉的会拿长沙的学校和自己就读的大学对比,这么一比,就发现:长沙的大学人多,美女也多,住宿条件、学校配套设施相对好些,小吃也更合口味;自己读的大学地方大、空气好、气候好,冬天开暖气比南方舒服太多。
比了几年,最终还是决定回长沙工作,也没别的原因,就想和朋友们离得近一点。不然逢年过节可寂寞得紧~
工作后,没事就喜欢到处跑,眼界开阔了,开始慢慢觉得长沙这个城市各种毛病都出来了:
城市交通稀糟的,二环以内除了高峰期堵车别的还好,二环以外感觉交通规则都是摆设,各种窜道扎堆神卡位,甚至还有牛车和驴车时不时的出现,哦买噶,这就是长沙么!城市卫生惨不忍睹,乱扔垃圾现象严重,更因为长沙大部分人喜欢吃槟榔,一上街槟榔渣四处可见,看着就各种不舒服。作为一个老城市,长沙遗留下来的文化氛围实在太少太少了,整个星城,似乎都被现代文化攻占,找不到几处有古韵的建筑,还在的,像天心阁那种,也已经变成麻友们聚集地了,唯有傍晚在湘江边,看看老人们下下象棋,唱唱戏曲,才能感受到一些长沙文化(也许麻将也算是长沙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我这种不喜牌类的人来说,无法体验到)。文化产业不发达,甚至在没落,特色的书店太少,大部分都是经营参考工具书类的店子,有时想找一个书店安安静静坐会儿都找不到,弄得后来我看书都基本在家里看了。
长沙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城市,所以每年都可以看到各处都在挖地基,整修道路和市政设施。我来的这几年,看到了许多不满意的,也体验到了很多让人开心的。
首先是地铁通车了,虽然暂时只有一条,不过终于可以不再忍受主干线交通拥堵的情况了。2号线从高铁南站到汽车东站到火车站到五一广场到橘子洲到西站,基本囊括了我大部分的活动区域,所以是非常便利的事情。五一路两边种了那么多桂花树,我非常期待满市桂花飘香的时节啊~
橘子洲修建好之后,也多了一处散步跑步的地儿,外地的朋友们来长沙,还可以带过去溜一圈,上次跑步丈量了一下,半边走完7公里,环境好,又在湘江中心,很理想的半日游景点。
岳麓山不收门票之后,可以经常去了,通常是骑车从四医院上山,或者步行从东方红广场上山,快一点半小时登顶,慢一点四五十分钟也随便到顶了,山顶那个亭子常年有风,可以乘凉(前提是非周六晚上),可以俯瞰长沙大部分景色,兴致好一大早爬起来还能去看个日出,很惬意。下山后在M记旁边那家店吃一份臭豆腐,鲜美多汁,还可以坑一下外地朋友,让他们吃著名的“帅哥烧饼”,吃完就变烧饼了,哈哈~体力充沛的,下山后走一站去天马,有梅菜扣肉饼和臭名远扬的臭干子,都是必吃的小吃,然后在天马学生公寓公交站后面那点一大份烤鱼,配几个疏菜,喝几口冰镇啤酒,每每这个时候,就会发出感慨,这他妈才是生活啊!
河东沿江风光带是散步吹风扯淡溜宠物的好地方,风帆广场那边还适合放风筝,秋高气爽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去放风筝,特好玩。万达广场建好之后,里面也什么都有,玩的吃的看的,不必再跑到步行街那边去了。杜甫江阁那附近晚上经常有人弹唱,比地下通道那几拨人水平明显高一线,晚上坐那听听歌也是很舒服的。一到每周六晚上,橘子洲准时大型焰火表演,杜甫江阁是最佳观景点,但是人句多,冬天还可以抱团取暖,夏天简直是折磨。我想这每周一次的大型焰火观赏,也就长沙才有了吧,非常好的福利啊!
坡子街一线有几个长沙的特色小吃,虾尾、热卤什么的,不能经常吃,抽空去吃个,是很美味的。解放西那一坨我倒是不熟,酒吧太多,从门口走过都觉得太吵,不喜欢那种过于喧闹的地方。星美、万达、王府井三大影院一家占一处商场,倒是方便了我这种喜欢吃完饭看场电影的人,个人比较偏好星美,因为悦方的美食多,哈哈!城市经典的桌游吧扎堆,偶尔去玩玩也可以,就是人多房子小,空气不好,闷得很,有趣还是很有趣的,大部分玩桌游的人都巨能策~
夜晚东牌楼至太平街、五一广场周围一圈的夜宵摊简直是吃货的天堂,我总觉得晚上夜宵摊才是生活在长沙最精髓的体验,人不在多,几个好友,吃好喝好,吹吹牛逼,想起来都觉得好幸福啊~说起夜宵点,简直停不下来,从德政街开始,过人民路到达中心广场,然后往南边有文庙坪的花甲,南门口的臭豆腐和烧烤,冬瓜山的炸香肠;往北边平和堂后面工地旁的烧烤摊我们起码吃了一年多,东牌楼一溜夜宵摊也吃得多,太平街的油炸社和炸炸炸去过几次,五一新干线马路对面那条巷子里的梭罗、油炸货和烧烤摊是最初大半年时间的夜宵根据地;回来点燕山街烧烤和串串香很好吃;往江边走有老长沙龙虾馆,虾和蟹味道都不错,坡子街口的虾尾店专门吃虾尾的地方,以前还去过一个方记虾尾,在什么路忘记了,虾尾分量足,味道赞,改天要去找找;过了河没的说,直奔天马,大型烧烤广场和旁边的烤鱼、各种小吃,肚子撑到爆~
说了这么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三年多,我在长沙认识了非常不错的一帮朋友。有工作上对我很照顾的同事们,教会了我很多;有从打球运动认识慢慢发展成酒肉朋友的狐朋狗友们,能这么久一起运动一起腐败,也是颇不容易的一件事;还有豆瓣认识的一些吃货们,唯美食不可辜负!
因为有了这些牵挂,我才会越来越细心的去体会长沙。一座城,因为一群人,变得如此鲜活明丽。
我想,我开始喜欢长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