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00m到10000m,谈跑步这点事
2009年8月22日下午,首师大操场,我用1小时2分26秒19的时间跑完了10000米。
2009年8月17日下午,首师大操场,我用27分30秒75的时间跑完了5000米。
2009年8月16日下午,首师大操场,我用29分7秒67的时间跑完了5000米。
2009年8月13日下午,首师大操场,我用30分9秒90的时间跑完了5000米。
2009年8月5日晚上,首师大操场,我用35分28秒69的时间跑完了5000米。
。。。。。。。
忘了第一次我把跑步的圈数改为12圈半是5月还是6月了,之前我一直和王亮结伴跑,早上,只跑3圈。大约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年,今年5月份改为下午,圈数改为7圈半,3000米。后来和于硕他们跑过一次5000米,圈数后来就改为了12圈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用12圈半来标榜自己的运动强度。
今天应该也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我第一次跑10000米,应该是只多不少,我跑的第3道。今天跑步应该还算轻松,起始的几圈速度一直很缓,前几圈基本上都在2分30多秒,从第8圈开始基本上每圈都是2分20多秒,从17圈开始速度开始又降低了,每圈基本上都是2分30多一点,只可惜我的手机最多只能记20圈的数据,所以没有20-25圈的详细数据。今天出汗开始的稍微晚一些,可能开始时速度放缓的缘故。前7、8圈我一直在和小史聊天,肚子出现了短暂性疼痛,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第10圈以后基本上就不怎么说话了,只是每圈开始时小史会报下圈数。跑到10几圈的时候,其实随时都有想放弃的想法,可是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挑战10000米,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在20圈以后时,我几乎感觉身体状态还是很好,腿迈的很轻松。进入25圈时我就开始调整我的步伐,大约还有200米时我开始逐渐加速,我发现我的这种爆发力还是很强的。上次5000米的最后200米,我用了43秒。今天没有具体数据,不过我觉得应该也不会多多少。跑完之后的感觉不是很舒服,有些恶心,头晕目眩的感觉,想躺下或者坐着,小史也有些反应,我们又走了2圈。然后去洗澡吃饭。
从1200米到3000米,我用了一年,从3000米到5000米,我用了1个月,从5000米到10000米,我用了2个月。
跑步的意义不仅仅是健身,小史的博客中引用了张大哥的一句话:判断一个学校有没有前途,就看操场上有多少人跑步;判断一个学生有没有前途,就看其是否经常跑步。虽然很偏颇,但还是有点道理。跑步更大的意义就是对意志力的磨练。很多人都认为跑步很枯燥,而且我也这么认为,尤其是跑圈,跑100圈都一样的风景,偶尔会有几个如果可以称的上美女的人让你多瞟两眼,如果没有结伴跑的人的话,如果你的大脑不会盘旋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的话,这确实是件无聊透顶的事情。跑步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其实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就是很无聊,不断的重复,甚至你很累,无法坚持,给你一个理由你就可以放弃的情况下,你会坚持最初的计划吗?所以跑步应该是培养意志力的一个好办法,跑步最让我兴奋的就是跑完之后的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全身张开的毛孔,放松的四肢,与享受爆发之后欣喜的大脑,这是付出后的收获。但如果说跑步只是为了这点收获当然是很狭隘的,如果试着去体验过程的话,过程也是会充满乐趣的,这要取决于你是否能自己制造乐趣。和别人一起跑时,我们会聊天;自己跑时,我会欣赏北京的风景,我觉得北京的天真的很蓝,久违了的奇形怪状又飘忽不定的云朵,嵌在白云中间的中央电视塔,蓝天下的绿树,嬉戏的小孩,锻炼的各色人等,熟悉面孔的陌生跑友,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你去观察,在这千篇一律的操场,你永远的会有新的发现。
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跑的次数这么多。
和小史约定了一个计划:今年10月份。从中华世纪坛出发,绕上复兴路后,一线向东,途径中央电视台、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从毛主席纪念堂前绕过,进入东长安街,止于建国门;全长15公里。这次长跑的口号,我们已经想好了:“三十华里尘与土,六十周年云和月。莫等闲,汗湿少年头,来庆祝!”小史的口号让我很激动。
2009年8月17日下午,首师大操场,我用27分30秒75的时间跑完了5000米。
2009年8月16日下午,首师大操场,我用29分7秒67的时间跑完了5000米。
2009年8月13日下午,首师大操场,我用30分9秒90的时间跑完了5000米。
2009年8月5日晚上,首师大操场,我用35分28秒69的时间跑完了5000米。
。。。。。。。
忘了第一次我把跑步的圈数改为12圈半是5月还是6月了,之前我一直和王亮结伴跑,早上,只跑3圈。大约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年,今年5月份改为下午,圈数改为7圈半,3000米。后来和于硕他们跑过一次5000米,圈数后来就改为了12圈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用12圈半来标榜自己的运动强度。
今天应该也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我第一次跑10000米,应该是只多不少,我跑的第3道。今天跑步应该还算轻松,起始的几圈速度一直很缓,前几圈基本上都在2分30多秒,从第8圈开始基本上每圈都是2分20多秒,从17圈开始速度开始又降低了,每圈基本上都是2分30多一点,只可惜我的手机最多只能记20圈的数据,所以没有20-25圈的详细数据。今天出汗开始的稍微晚一些,可能开始时速度放缓的缘故。前7、8圈我一直在和小史聊天,肚子出现了短暂性疼痛,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第10圈以后基本上就不怎么说话了,只是每圈开始时小史会报下圈数。跑到10几圈的时候,其实随时都有想放弃的想法,可是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挑战10000米,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且在20圈以后时,我几乎感觉身体状态还是很好,腿迈的很轻松。进入25圈时我就开始调整我的步伐,大约还有200米时我开始逐渐加速,我发现我的这种爆发力还是很强的。上次5000米的最后200米,我用了43秒。今天没有具体数据,不过我觉得应该也不会多多少。跑完之后的感觉不是很舒服,有些恶心,头晕目眩的感觉,想躺下或者坐着,小史也有些反应,我们又走了2圈。然后去洗澡吃饭。
从1200米到3000米,我用了一年,从3000米到5000米,我用了1个月,从5000米到10000米,我用了2个月。
跑步的意义不仅仅是健身,小史的博客中引用了张大哥的一句话:判断一个学校有没有前途,就看操场上有多少人跑步;判断一个学生有没有前途,就看其是否经常跑步。虽然很偏颇,但还是有点道理。跑步更大的意义就是对意志力的磨练。很多人都认为跑步很枯燥,而且我也这么认为,尤其是跑圈,跑100圈都一样的风景,偶尔会有几个如果可以称的上美女的人让你多瞟两眼,如果没有结伴跑的人的话,如果你的大脑不会盘旋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的话,这确实是件无聊透顶的事情。跑步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其实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就是很无聊,不断的重复,甚至你很累,无法坚持,给你一个理由你就可以放弃的情况下,你会坚持最初的计划吗?所以跑步应该是培养意志力的一个好办法,跑步最让我兴奋的就是跑完之后的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全身张开的毛孔,放松的四肢,与享受爆发之后欣喜的大脑,这是付出后的收获。但如果说跑步只是为了这点收获当然是很狭隘的,如果试着去体验过程的话,过程也是会充满乐趣的,这要取决于你是否能自己制造乐趣。和别人一起跑时,我们会聊天;自己跑时,我会欣赏北京的风景,我觉得北京的天真的很蓝,久违了的奇形怪状又飘忽不定的云朵,嵌在白云中间的中央电视塔,蓝天下的绿树,嬉戏的小孩,锻炼的各色人等,熟悉面孔的陌生跑友,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你去观察,在这千篇一律的操场,你永远的会有新的发现。
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跑的次数这么多。
和小史约定了一个计划:今年10月份。从中华世纪坛出发,绕上复兴路后,一线向东,途径中央电视台、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从毛主席纪念堂前绕过,进入东长安街,止于建国门;全长15公里。这次长跑的口号,我们已经想好了:“三十华里尘与土,六十周年云和月。莫等闲,汗湿少年头,来庆祝!”小史的口号让我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