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移动支付产业链
2014-9-22日摘抄
1. NFC芯片和金融IC卡可以通用具有闪付功能的POS机,所以,金融IC卡的大力推动有利于NFC的发展。中国的现状是,银联可以掌握pos机,但是掌握不了手机终端,而中国移动相反。
2. 移动支付对于商家的意义,除了支付外,更在于大数据上。
3. 日本的移动支付是运营商主导的,美国的移动支付是以商家app主导的
4. NFC技术支付需要三个方面的投入:NFC-SIM卡,支持NFC的POS终端机和NFC手机。三大运营商基本确定4G SIM卡全部绑定NFC功能,制约NFC大规模推广的瓶颈主要是POS终端和手机。
5. 银联补贴应用NFC的行业
6. NFC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银行、终端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商户以及移动终端用户
所以从机会上来讲,会有爆发的行业是:
1. NFC芯片行业——需求大增,但是未来成本会下降。包括芯片商和天线商。
2. 生产NFC手机的厂家——芯片成本在未来下降,补贴利润比较高
3. POS机生产商——销量增大,更新换代。存量改造的市场空间为21亿-35个亿。但是这个行业技术门槛不高,竞争激烈,可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相关公司包括新大陆,证通电子,新国都等。
4. 支付平台——因为普通银行没有能力充当大量支付账户的直接管理者,因而必须有一个具备可信服务管理功能的支付平台来管理大量的支付账户。
5. 系统集成商——主要业务是为NFC支付建立配套的后台支撑系统,以及对传统支付结算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新开普,高阳科技,梅泰诺。感觉这个比较有持久性,随着使用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些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是吗?竞争性如何呢
部分公司:
1. 恩智浦,全球NFC手机芯片龙头,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也是NFC技术的全球发明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是手机芯片的主要提供商。收益于全球NFC手机出货量的快速增长。
2. 新开普:借移动支付浪潮,向互联网平台运营商转型。在推广金融IC卡和互联网企业由线上到线下市场工承重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能利用智能一卡通业务领域行程的优势转型。
校园一卡通:学生日常消费的主要入口,可以凭借这个把学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3. 新大陆:移动支付带动POS业务心增长。同时,公司拥有二维码自动识别核心技术。
4. 天喻信息:由智能卡商向平台业务服务国度。 智能卡的龙头行业,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金融IC卡的出货大家,现在正向后端支付平台转型。
2014-9-15日摘抄
1. Apple Pay他那个过NFC技术完成近场支付,通过Touch ID技术完成远程支付。现阶段已经与Visa、Mastercard、美国运通三大卡组织以及各种商户达成了合作。
2. Apple Pay超预期是因为一站式推出了支付解决方案2)将NFC与已有的技术Passbook和Touch ID完美结合。从NFC优势领域到移动支付的全领域。
3. 国内预计大额的近场支付依然是金融IC卡插卡模式,远程大额支付主流是USB-Key和OTP模式。中国的金融IC卡的迁移和非接POS设备的改造将为Apple Pay创造优秀的使用环境。
4. 建议更多的关注安全芯片国产化和NFC标签的机会
对于未来的猜想:
1. Apple Pay在中国可能支持银联
2. 预计Apple Pay会与小额支付优势
3. 中国版本Apple Pay的使用热情度和发展程度可能迅速赶超第一批国家和地区。因为中国300多万台支持闪购的POS机与银联的合作为NFC的受理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和政策支持。
Apple Pay对与移动支付产业的影响
1. POS制造商收益。截止到2014年第一季度末,支持闪付和NFC的终端机占POS比例为25%。因此渗透率加强。央行对NFC鼓励态度,银联对NFC是补贴的。未来NFC-POS机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2. 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商:不是很懂,说因为手机支付是一个平台,以后的各类与支付相关的应用会推送到这个平台上。又说卡片企业从事支付业务,所以更能收益(卖卡片的和金融软件外包商有什么关系吗)卖卡片的是天喻信息、东信和平和飞天诚信
3. Apple Pay对卡片制造商影响中性。(暂时判断,但是长远来看,当解决了大额消费安全性的问题后,还是有冲击的吧)
4. 对于USBKey等的硬件制造商影响中性。因为这些是大额支付安全所必须的。与渗透率有关,与使用频率无关。
5. 对于芯片设计上,Apple Apay的影响不一。 NFC控制器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唯一获得NFCForum认证的是上海复旦微电子,但很难进入一线手机市场。这个市场需要长期关注,可以关注同方国芯,国民技术,复旦微电子等。国外呢?
1. NFC芯片和金融IC卡可以通用具有闪付功能的POS机,所以,金融IC卡的大力推动有利于NFC的发展。中国的现状是,银联可以掌握pos机,但是掌握不了手机终端,而中国移动相反。
2. 移动支付对于商家的意义,除了支付外,更在于大数据上。
3. 日本的移动支付是运营商主导的,美国的移动支付是以商家app主导的
4. NFC技术支付需要三个方面的投入:NFC-SIM卡,支持NFC的POS终端机和NFC手机。三大运营商基本确定4G SIM卡全部绑定NFC功能,制约NFC大规模推广的瓶颈主要是POS终端和手机。
5. 银联补贴应用NFC的行业
6. NFC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银行、终端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商户以及移动终端用户
所以从机会上来讲,会有爆发的行业是:
1. NFC芯片行业——需求大增,但是未来成本会下降。包括芯片商和天线商。
2. 生产NFC手机的厂家——芯片成本在未来下降,补贴利润比较高
3. POS机生产商——销量增大,更新换代。存量改造的市场空间为21亿-35个亿。但是这个行业技术门槛不高,竞争激烈,可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相关公司包括新大陆,证通电子,新国都等。
4. 支付平台——因为普通银行没有能力充当大量支付账户的直接管理者,因而必须有一个具备可信服务管理功能的支付平台来管理大量的支付账户。
5. 系统集成商——主要业务是为NFC支付建立配套的后台支撑系统,以及对传统支付结算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新开普,高阳科技,梅泰诺。感觉这个比较有持久性,随着使用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些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是吗?竞争性如何呢
部分公司:
1. 恩智浦,全球NFC手机芯片龙头,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也是NFC技术的全球发明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是手机芯片的主要提供商。收益于全球NFC手机出货量的快速增长。
2. 新开普:借移动支付浪潮,向互联网平台运营商转型。在推广金融IC卡和互联网企业由线上到线下市场工承重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能利用智能一卡通业务领域行程的优势转型。
校园一卡通:学生日常消费的主要入口,可以凭借这个把学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3. 新大陆:移动支付带动POS业务心增长。同时,公司拥有二维码自动识别核心技术。
4. 天喻信息:由智能卡商向平台业务服务国度。 智能卡的龙头行业,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金融IC卡的出货大家,现在正向后端支付平台转型。
2014-9-15日摘抄
1. Apple Pay他那个过NFC技术完成近场支付,通过Touch ID技术完成远程支付。现阶段已经与Visa、Mastercard、美国运通三大卡组织以及各种商户达成了合作。
2. Apple Pay超预期是因为一站式推出了支付解决方案2)将NFC与已有的技术Passbook和Touch ID完美结合。从NFC优势领域到移动支付的全领域。
3. 国内预计大额的近场支付依然是金融IC卡插卡模式,远程大额支付主流是USB-Key和OTP模式。中国的金融IC卡的迁移和非接POS设备的改造将为Apple Pay创造优秀的使用环境。
4. 建议更多的关注安全芯片国产化和NFC标签的机会
对于未来的猜想:
1. Apple Pay在中国可能支持银联
2. 预计Apple Pay会与小额支付优势
3. 中国版本Apple Pay的使用热情度和发展程度可能迅速赶超第一批国家和地区。因为中国300多万台支持闪购的POS机与银联的合作为NFC的受理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和政策支持。
Apple Pay对与移动支付产业的影响
1. POS制造商收益。截止到2014年第一季度末,支持闪付和NFC的终端机占POS比例为25%。因此渗透率加强。央行对NFC鼓励态度,银联对NFC是补贴的。未来NFC-POS机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2. 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商:不是很懂,说因为手机支付是一个平台,以后的各类与支付相关的应用会推送到这个平台上。又说卡片企业从事支付业务,所以更能收益(卖卡片的和金融软件外包商有什么关系吗)卖卡片的是天喻信息、东信和平和飞天诚信
3. Apple Pay对卡片制造商影响中性。(暂时判断,但是长远来看,当解决了大额消费安全性的问题后,还是有冲击的吧)
4. 对于USBKey等的硬件制造商影响中性。因为这些是大额支付安全所必须的。与渗透率有关,与使用频率无关。
5. 对于芯片设计上,Apple Apay的影响不一。 NFC控制器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唯一获得NFCForum认证的是上海复旦微电子,但很难进入一线手机市场。这个市场需要长期关注,可以关注同方国芯,国民技术,复旦微电子等。国外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