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鲜活人类
查看话题 >我和秋旭哥
我和秋旭哥是在去年夏天认识的,
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
而已游历社会多年。
我们通过了同一次苛刻的笔试和面试,
进入了那一家东北最具名气的汽车网站公司,
做了汽车网站内容编辑,成了同事。
秋旭哥是营口人,
却长着一张像极了英国人的脸,
有棱角,很儒雅,很英俊,
但身材却很瘦削,
均码的衬衫穿在身上都显得肥大,
牛仔裤也能看到到空旷的裤腿。
第一次和他说话的时候,
他的慢声细语,善良,绅士风度,
和极其有礼貌的修辞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在那样一个每个人都很忙碌,
充满了利益纷争的职业公司,
一个事事谦让,对纷争不感兴趣的他,
和一个刚踏入社会心智尚未成熟的我,
显得和公司氛围很格格不入。
然而我们成为朋友不是因为与公司都格格不入,
是由于我俩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理想。
看到秋旭哥那一张儒雅安静的脸,
完全无法联想到他是个曾经经常出入呐喊、纳莎等沈城文艺场所的人,
喜欢过摇滚,喜欢过民谣。
他喜欢摄影,或者说痴迷。
他毕业之后放弃本专业去当了摄影师助理,
也是为了实现自己一直追逐的摄影梦想。
在摄影行业苦无发展的他后来陆续去了网站做编辑,
还做过车友会的组织人员,
日子过着过着,人就快30岁了,
他对我说:弟弟,别和我学,很多时候理想会耽误人生。
在沈阳这样一座大城市,想当一名摄影师,
似乎对于很多人不是什么奢侈的理想,
如果换做是以前的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难以触及。
秋旭哥熟悉每一款相机的细节,
对每款镜头的选择和理解都细致入微,
可是他还是败给了这座让他always孤身一人闯荡的城市。
做了很多年摄影师助理,他还是没那个机会,
尽管那种机会他曾没日没夜的追逐过。
秋旭哥说他在那个理想几乎碎掉的时刻,
选择辞去了工作,
拿出一部分苦心积攒的积蓄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
在淘宝上买了高仿的骑行用具,
孤身一人骑车去了北京,
比起做摄影师的梦想,这个梦想对于他更容易实现。
沿着渤海边,风餐露宿十几天,
他骑行到了北京,并向他暗恋很久的女孩表了白。
因为有了女友的鼓励,
他回到沈阳开始寻找能赚更多钱,更切合实际的工作,
积攒用于结婚的资金,
所以他来到了这家汽车网站,
我们才成为了同事。
在汽车网站工作的那些日子,
我们经常忙里偷闲来到公司楼下的11层茶水区交谈,
11楼如果没有座位了,
我们就到13层空无一人的空办公楼里站着望窗外,
正是那些时刻,我听完了他的故事,他和虐他很多年的理想。
我总觉得人活得不能太过于功利,尤其是在年少的时候。
可是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活得都过于急功近利,
想着要多赚些钱,买个面积大的房子,
开什么样的车参加同学会才会倍儿有面,
为投资未来能找到好工作他们在想尽办法出国镀金,考研,
或是一步到位追求稳定而坠入体制之中做个公务员,
每个人背后都跟着一个随时提供资金和人脉的家庭,
很多时候,一个年轻人在社会上打拼,
实质上是一个家庭在社会上打拼,
所以我尊重那些孤身一人为理想奋斗的人,
就像我的秋旭哥,
我从来不会觉得他是一个追求理想的loser,
至少他曾用大段的人生去追逐过那些彩色的梦,
比那些连尝试都不敢尝试的人强上一百倍。
去年秋天,似乎也在这样一个天气,
秋旭哥为了更接近他关于摄影的梦想,
在盛京门户网招聘图片频道编辑的时候,
最终放弃了更高的薪水,离开了汽车网站。
他走的那天,
我在曾经一起吃过很多次午饭的小吃部里,
违反了公司规定,喝了啤酒为他送行,
结账的时候,他一把抓住了我递出钞票的手,
对我说:等你开工资的时候再请我吧。
简陋的饭桌,一桌子不足百元的饭菜,
现在想来却觉得是那么值得怀念。
不知道是这个秋初季节应了当时的心情,
还是好久未见很是想念,
今天想到秋旭哥,
一个人走在去单位必经的大桥上,
仿佛能看见马路对面,
他骑着那辆载着他上下班的山地车,
脸上遮着那条彩色的防尘纱巾,
带着那双磨损老旧的骑行手套,
走在那座繁华冰冷的城市里,
呼吸着一千万人吞吐过的空气。
我忽然想到了在11楼的茶水间,
我问秋旭哥,为什么不回到营口,
攒一点钱,置办一些摄像器材,
自己开个摄影工作室,
他一贯平和的眼里开始闪烁。
我知道那一刻,
他的内心里有两个对立的自己的缠斗,
他们就那样不眠不休的缠斗着,
他们告诉我,
或许这就是人生。
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
而已游历社会多年。
我们通过了同一次苛刻的笔试和面试,
进入了那一家东北最具名气的汽车网站公司,
做了汽车网站内容编辑,成了同事。
秋旭哥是营口人,
却长着一张像极了英国人的脸,
有棱角,很儒雅,很英俊,
但身材却很瘦削,
均码的衬衫穿在身上都显得肥大,
牛仔裤也能看到到空旷的裤腿。
第一次和他说话的时候,
他的慢声细语,善良,绅士风度,
和极其有礼貌的修辞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在那样一个每个人都很忙碌,
充满了利益纷争的职业公司,
一个事事谦让,对纷争不感兴趣的他,
和一个刚踏入社会心智尚未成熟的我,
显得和公司氛围很格格不入。
然而我们成为朋友不是因为与公司都格格不入,
是由于我俩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理想。
看到秋旭哥那一张儒雅安静的脸,
完全无法联想到他是个曾经经常出入呐喊、纳莎等沈城文艺场所的人,
喜欢过摇滚,喜欢过民谣。
他喜欢摄影,或者说痴迷。
他毕业之后放弃本专业去当了摄影师助理,
也是为了实现自己一直追逐的摄影梦想。
在摄影行业苦无发展的他后来陆续去了网站做编辑,
还做过车友会的组织人员,
日子过着过着,人就快30岁了,
他对我说:弟弟,别和我学,很多时候理想会耽误人生。
在沈阳这样一座大城市,想当一名摄影师,
似乎对于很多人不是什么奢侈的理想,
如果换做是以前的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难以触及。
秋旭哥熟悉每一款相机的细节,
对每款镜头的选择和理解都细致入微,
可是他还是败给了这座让他always孤身一人闯荡的城市。
做了很多年摄影师助理,他还是没那个机会,
尽管那种机会他曾没日没夜的追逐过。
秋旭哥说他在那个理想几乎碎掉的时刻,
选择辞去了工作,
拿出一部分苦心积攒的积蓄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
在淘宝上买了高仿的骑行用具,
孤身一人骑车去了北京,
比起做摄影师的梦想,这个梦想对于他更容易实现。
沿着渤海边,风餐露宿十几天,
他骑行到了北京,并向他暗恋很久的女孩表了白。
因为有了女友的鼓励,
他回到沈阳开始寻找能赚更多钱,更切合实际的工作,
积攒用于结婚的资金,
所以他来到了这家汽车网站,
我们才成为了同事。
在汽车网站工作的那些日子,
我们经常忙里偷闲来到公司楼下的11层茶水区交谈,
11楼如果没有座位了,
我们就到13层空无一人的空办公楼里站着望窗外,
正是那些时刻,我听完了他的故事,他和虐他很多年的理想。
我总觉得人活得不能太过于功利,尤其是在年少的时候。
可是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活得都过于急功近利,
想着要多赚些钱,买个面积大的房子,
开什么样的车参加同学会才会倍儿有面,
为投资未来能找到好工作他们在想尽办法出国镀金,考研,
或是一步到位追求稳定而坠入体制之中做个公务员,
每个人背后都跟着一个随时提供资金和人脉的家庭,
很多时候,一个年轻人在社会上打拼,
实质上是一个家庭在社会上打拼,
所以我尊重那些孤身一人为理想奋斗的人,
就像我的秋旭哥,
我从来不会觉得他是一个追求理想的loser,
至少他曾用大段的人生去追逐过那些彩色的梦,
比那些连尝试都不敢尝试的人强上一百倍。
去年秋天,似乎也在这样一个天气,
秋旭哥为了更接近他关于摄影的梦想,
在盛京门户网招聘图片频道编辑的时候,
最终放弃了更高的薪水,离开了汽车网站。
他走的那天,
我在曾经一起吃过很多次午饭的小吃部里,
违反了公司规定,喝了啤酒为他送行,
结账的时候,他一把抓住了我递出钞票的手,
对我说:等你开工资的时候再请我吧。
简陋的饭桌,一桌子不足百元的饭菜,
现在想来却觉得是那么值得怀念。
不知道是这个秋初季节应了当时的心情,
还是好久未见很是想念,
今天想到秋旭哥,
一个人走在去单位必经的大桥上,
仿佛能看见马路对面,
他骑着那辆载着他上下班的山地车,
脸上遮着那条彩色的防尘纱巾,
带着那双磨损老旧的骑行手套,
走在那座繁华冰冷的城市里,
呼吸着一千万人吞吐过的空气。
我忽然想到了在11楼的茶水间,
我问秋旭哥,为什么不回到营口,
攒一点钱,置办一些摄像器材,
自己开个摄影工作室,
他一贯平和的眼里开始闪烁。
我知道那一刻,
他的内心里有两个对立的自己的缠斗,
他们就那样不眠不休的缠斗着,
他们告诉我,
或许这就是人生。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