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主要民刊掠影
九十年代主要民刊掠影 (阿翔、发星整理)
九十年代主要民刊掠影
(阿翔、发星整理)
①民刊名称:《诗歌研究》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1 月,为四开四版报纸
③省份:江苏、南京,华东理工学院内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有江雪、闲梦、雷默、江月、雨冰、三陵、丁汀、黄凡、甘霖、晓川、阿翔等。有雷默的作品《二毛和我的故事》,江雪《进入雨季》,特别是雷默的诗论《未来诗歌》,黄凡的研究文章《南京前卫诗歌的发展历史:1 9 8 1 -1 9 9 2 》值得一读。
⑤期数:总四
⑥主编人:江雪
⑦追求主向:语言形式美学,也就是说大致上文本写作唯美形式和客观。由江雪、江月带头。
⑧停刊原因:1 9 9 3 年停刊,其同仁自然而然解体,并无任何原因。
⑨产生什么影响:影响并不深远,但实际上《诗歌研究》推出了一位重要诗人:雷默。
①民刊名称:《实验诗歌》,南京实验诗集团
②出刊时间:1 9 8 9 年,四开四版报
③省份:南京
④作品与同仁:其同仁主要有更夫、成南、彭成( 冷剑) 、阿翔、小岛等,作品有成南的《三条腿的狗》《十五只鸽子》、彭成《一只玻璃掉了下来》、《夜半一个女子在低低地哭泣》等。
⑤期数:总四期
⑥主编人:更夫、成南、彭成
⑦追求主向:语言实验,并带有魔幻成份。
⑧停刊原因:经费问题,1 9 9 3 年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并无什么影响,一点不比当时的"南京先锋诗集团"《先锋诗报》( 由岩鹰、黄凡主持) 。
⑩其他:其间由小岛出过《实验读报》3 2 开本民刊资料一期。
①民刊名称:《自行车》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8 月 对开四版大报
③省份:广西南宁
④作品与同仁:非亚、麦子、杨克、曾建杰、吴小军( 无尘) 、格真、蒸子、楚人、戈鱼、安石榴、西岩( 刘春) 、南柯、罗池、桑梓等等,《自行车》的主要代表作有:非亚《灯》、《长久地沉默之后》、格真《以我的形式存在》、《死亡动作》、戈鱼的《裂缝》、杨克《石油》、《崇高》、安石榴《公路的一只鸟》、《灰尘》等等。
⑤期数:总4期
⑥主编人:非亚
⑦追求主向:根据《中国广西〈自行车〉诗报艺术公告第一号》公告的艺术主张要点是:一、在日益陌生、快速变化了的社会中,诗人全部努力是建立一种属于自己的高度自觉的诗歌世界,任何妨碍都不能阻止诗人对个体生命和周围事物及人类光明未来的关注,诗人渴望进入这一切是为了揭示真理的规律并成为崭新的启示者。二、期待通过文学,看到各种不同的独立面孔,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态度,通过微薄的力量在赖以生存的工地上传播现代艺术的种子。三、诗歌实验的根本意义在于诗人通过语言和保持一种艺术的自觉,把自己运载到以前从未抵达的地方,并为艺术献上自己的良心。另外还有一篇《诗歌病毒清理》也看作纲领文本。
⑧停刊原因:1 9 9 4 年下半年停刊。同仁内耗,有人想与非亚夺"权"导致被迫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在民歌如海的广西出现现代诗群体《自行车》是较为令人注目的,非亚贡献了广西, 同仁群体的作品对中国诗坛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荷兰学者汉森·安德雷克为此写过评论《一部行动着的自行车》。《自行车》在停刊后非亚加盟广西官方《南国诗报》,并在该报开辟了《自行车》、《锋刃》、《尺度》、《面影》、《过渡》、《边缘》等民刊同仁作品专栏,《自行车》在广西开创了新纪元。
⑩其他: ①9 3 年7 月2 1 日《自行车》第三期出版之夜的活动,当晚参与的诗人有杨克、沈奇、无尘、周永靖、蓝文、格真、白水寒、阿权、非亚等人,聚会在晚1 0 点因受意外驱赶而停止。②9 3 年1 2 月1 0日,《自行车》部分成员在南京七一广场举办9 3 行为艺术展览,内容计有:一、语言:一架被拆散的自行车。二、广场:被车轮和脚印压在地面的诗歌。三、诗人:自杀一号,自杀二号。并在群众的围观中, 当场焚烧了一批诗歌报刊。③9 4 年1 月,由广西电视台青年导演吴林策划、王东立摄影、张翔主持,介绍《自行车》诗群的电视专题片,最终未所通过终审而被禁播。
①名称:《新密度》
②出刊时间:1 9 9 3 年9 月,对开四版大报
③省份:广西南宁、广西大学内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有商殇、罗池、奥斯法、朱朱、张直、曾蒙等。主要代表作有罗池《切入卡萨布兰卡的镜头》、朱朱《幻影》、奥斯陆《生存图案》,此外尚有商殇的长篇批评文本《人类深层的秩序》等。
⑤期数:总二期
⑥主编人:商殇
⑦追求主向:中国学院诗体,罗池在第二期发表的《新密度:沉重推的量》可视为宣言性文本:"当个体话语的膨胀被遭到抑制时,诗人个体便被迫将外膨胀转化为一种内压,最终,必将导致个体内在的质的飞跃,及其话语产品的质量增重--这就是新密度,后现代诗者的质量根结,……在新密度中生成的诗歌质量体,其形态是一个分裂状的个体群,一种互相成就又互相抵御着的解构后状态"。
⑧停刊原因:1 9 9 4 年下半年停刊,原因商殇大学毕业,《新密度》宣告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影响不深,《新密度》无法超越《自行车》,作为后者的《自行车》,在广西影响深远,作为前者的《新密度》,仅仅只具有收藏与研究的价值。
①民刊名称:《诗研究》
②出刊时间:1 9 9 2 年1 0 月 3 2 开本
③省份:四川阆中
④作品与同仁:《诗研究》同仁主要有:袁勇、哑石、文康、马永波、张修林、朱杰、伊沙、高寒、丛小桦、千叶等,代表作有袁勇的长诗《永安寺》,哑石的长诗《虚构笔记》、朱杰《伤害系列》等,有理论试验陈小平的一篇《诗歌语言层次》。
⑤期数:总一期
⑥主编人:袁勇
⑦追求主向:无明显的倾向,仅作为同仁一种聚合。《诗研究》从不主张任何宣言。
⑧停刊原因:袁勇停薪留职下海,第一期出后即告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影响不深,仅作为资料具有收藏和研究的价值。
⑩其他:《诗研究》之后出现过《诗歌创作与研究》(9 4 年一期),《地铁》(9 5 年一期),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后在9 8 年《诗研究》与湖南的《锋刃》在成都合并为《诗镜》,至今《诗研究》原同仁仅存有袁勇、哑石、朱杰。
①民刊名称:《坚持》
②出刊时间:1 9 9 4 年1 2 月 3 2 开本
③省份:内蒙古乌海——呼和浩特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广子、赵卡( 狼人) ,杨镇瑜、成子、南鱼、温古、吕叶、野马、马永波、王玉坤、张曙光、阿翔、大解、叶舟、余怒、何拜伦、钢克、道辉、树才、桑克、楚子等等,主要代表作有广子《春天的垃圾车》,赵卡《眺望时间消逝》,叶舟《大敦煌》、马永波《词语中的旅行》,树才《世界在着火》,桑克《恶作剧》,阿翔《可能》等。理论方面赵卡( 狼人) 《后形式论》,《消费时代的技术主义诗歌》( 与广子对话录) ,《本土寓言:变化中的后现代主义》等令人注目。
⑤期数:总四期
⑥主编人:广子、赵卡
⑦追求主向:成子的一篇《"坚持"的几种意义》可视为纲领性发言:一坚持本真。二坚持文本。三坚持形式。
⑧停刊原因:经费问题和迫于有关部门的压力。1 9 9 7 年《坚持》同仁解体。
⑨产生什么影响:创刊号《坚持》据广子说刊名源于阿翔的评论文章中的一句文字:"愈是贫穷愈要坚持"。但创刊号为四开四版小报,质量水平一般,第二期由于赵卡( 狼人) 和阿翔的加盟,《坚持》民刊发生质的飞跃。最大的影响《坚持》贡献出了一位优秀的批评家和诗人:赵卡,特别是狼人这一笔名脱胎换骨到赵卡,他的长诗《眺望时间消逝》确立了一个里程碑。
⑩其它:第一期为四开四版小报,第二、三合期为对开大报,第四期为3 2 开本。特别是第四期,第四期的稿子原来基本准备集中在官方刊物《草原》推出一个"北中国诗卷",后因告吹而用在《坚持》第四期上。《坚持》最终拒绝了像周凤鸣、贾薇等女性诗歌和伊沙的作品。
①民刊名称:《蓝族》
②出刊时间:1 9 9 4 年3 月,对开大报8 版
③省份:四川 简阳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邹赴晓、步钊、孙磊、游太平、曾蒙、罗道坤、阿毛、马永波、千叶、林忠成、张修林、哑石、蒋蓝、罗盘等等,实际上并非圈子内的同仁,他们仅仅是撰稿人。主要作品有步钊《正午》、马永波《午午夜的车站》、罗道坤《诗歌笔记》、哑石《我的隐居生活》等。
⑤期数:总一期
⑥主编人:邹赴晓、李步钊
⑦追求主向:邹赴晓的一篇《当代的命题》、关注和介入当代,不仅仅局限于勇气,更要自觉实践。以期在当代的文明、美学、价值中做出、试着做出"诗性的表正"。可视作一种主向。
⑧停刊原因:1 9 9 4 年3 月出版第一期后即宣告停刊,原因经费问题。
⑨产生什么影响:由于《蓝族》仅限于"中国民间先锋诗歌创作交流资料",在四川一带有一定的影响。
①民刊名称:《表达》
②出刊时间:1 9 9 5 年8 月,对开大报
③省份:陕西、西安、西北大学
④作品与同仁:《表达》同仁有汪抒、余怒、柏铭久、吴德彦、阿翔、沙马、李轻松、海上、刘翔、马莉、狼人( 赵卡) 、彭凯雷、周渔、师涛、丁小树、马永波、吕叶、颜峻、哑石、千叶、邹赴晓等,主要作品有吕叶《面具》、颜峻《乌鸦》、千叶《说不的女人》、哑石《我记下不能避免的偏移》、安琪《黑屋子》、赵卡《眺望时间消逝》等等。
⑤期数:总6 期
⑥主编人:周渔
⑦追求主向:《表达》不是一份流派性的刊物,因此它没有相对严密的倾向性。但并非太宽泛的缺乏 约束。当《表达》提出"独特性、发展性、资料性"的要求,它就实质上已表明了它所支持所有现代意义上的探索、鼓励个性化写作的主场。
⑧停刊原因:1 9 9 7 年8 月周渔大学毕业返回四川,《表达》在出版第6 期后暂向诗坛告别。
⑨产生什么影响:《表达》推出了"9 7 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大展( 上、下) "在中国诗坛产生一定的影响。
①民刊名称;《倾斜》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 3 2 开本
③省份:西安——西宁——杭州
④作品与同仁:《倾斜》核心同仁有陈国辉( 达达、西村) 、一边、逸子、丁小村、马非、伊沙等,作品有陈国辉的《梦中的叙述》,马非大量的短诗等,特别是逸子的《第三代论》,《伊伊沙沙》发表了自己的彼有见地的看法。
⑤期数:总5期
⑥主编人:陈国辉、马非、逸子
⑦追求主向:纵观《倾斜》1 -5 期,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化:后口语形式。
⑧产生什么影响:《倾斜》贡献了两位优秀诗人:逸子和马非,特别是马非属七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在9 0 年代上期最早初露锋芒,为严力和伊沙称赞,马非后来与严力、伊沙合著出版有《一行乘三》诗集。
⑨停刊原因:9 8 年迫于有关部门的压力而停刊。
⑩其它:第1期由陈国辉编印于西安,第2期由逸子编印于西安,第3期由陈国辉编印于杭州,第4期由马非编印于西安,第5期由陈国辉编印于杭州,其间1 9 9 2 年在西安发生奇特的事件:由于有关部门的注意并加以监视,迫使马非、陈国辉、逸子、一边、丁小村等人高度紧张,并烧毁大量信件和诗稿,与伊沙谈论偷偷摸摸。
①民刊名称:《东北亚诗报》
②出刊时间:1 9 9 4 年,对开大报
③省份:黑龙江绥芬河
④作品与同仁:根据东北亚诗报创刊以来阵容总展示:肖开愚、张曙光、马永波、孙文波、秦巴子、哑石、南野、张执浩、清平、沈苇、庞培、孟浪、余怒、伊甸、伊沙、狼人( 赵卡) 、桑克、杨勇、麦可、孙磊、海上、贾薇、李轻松、阿毛、千叶、西篱、游刃、野马、曲铭、小海等等,主要作品有哑石《夜歌》,马永波《对应》,张曙光《公共汽车的风景》,海上《水晶中的水晶》,杨勇《街道》,麦可的遗作《夏天和一只瓶子》等。
⑤期数:总1 1 期
⑥主编人:杨勇
⑦追求主向:有"知识分子写作"倾向之嫌,《东北亚诗报》从未明确方向化,但从总体的作品反映过来。
⑧停刊原因:尚无停刊,据杨勇来信说,准备再出2 0 0 0 年卷《东北亚诗刊》为"7 0 后专号"。
⑨产生什么影响:由于马永波后来参与策划,《东北亚诗报》先后推出了"黑龙江诗展"。"现代汉语诗歌及理论大展"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继黑龙江9 0 年代初的《诗参考》、《过渡》民刊之后出现又一重要民刊资料。
⑩其它:1 9 9 9 年《东北亚诗报》改为1 6 开本厚重的9 9 年卷总1 1 期《东北亚诗刊》。
①民刊资料:《转折》
②出刊时间:1 9 9 2 年3 月 1 6 开本
③省份:山东莒县——北京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林忠成、胥戈、刘皓、于贞志、游刃、孙磊、阿翔、王夫刚、安石榴、王艾、胡续冬、冷霜、王雨之等,作品有于贞志的《外省》,《死玫瑰》,《葬仪之一》,孙磊《奠鸟》胥戈《病痛的玫瑰》等。
⑤期数:总3期
⑥主编人:于贞志
⑦追求主向:由于于贞志早年受陈东东、西川、欧阳江河的影响,《转折》难免有着他们某种的倾向,但并非刻意性的。《转折》无宣言性的文字。
⑧停刊原因:1 9 9 6 年在出版《转折》后即告停刊,于贞志与袁始人另行在京创建"蓝色老虎"诗歌沙龙,并主持一系列的汉语诗歌朗诵会。
⑨产生什么影响:由于时间原因,影响并不深。原因9 2 年和9 3 年出版第一、二期《转折》四开四版报纸,之后中断。9 6 年在北京复刊总第三期《转折》1 6 开本刊物,第三期唯一的亮点是北京诗人树才的作品。
⑩其它:《转折》停刊后于2 0 0 0 年5月于贞志另行创办了民刊资料《观念》1 6 开本,第一期不理想第二期由于阿翔的参与策划与组稿将有重大的改变。
①民刊名称:《倾向》
②出刊时间:1 9 8 8 年春、3 2 开本
③省份:上海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欧阳江河、张枣、西川、贝岭、老木、陈东东等。作品主要有陈东东的《赞颂》,欧阳江河的《魂游的年代十四行诗》,王家新的《持续的到达》、《反向》等。
⑤期数:总3期
⑥主编人:陈东东
⑦追求主向:《倾向》的艺术倾向主要体现在陈东东的《〈倾向〉的倾向》,即:一、创办《倾向》的目的,是为了把堪称严肃艺术家的诗作者们聚集到一起,并将他们的发现呈现于同样严肃的读者面前;二、对《倾向》的诗作者们来说,写作并不是从情绪感受直抵语言并且"到语言为止"的倒退,写作是在语言之上的,是对语言的升华,是关于灵魂的历险;三、《倾向》的诗作者们所倡导的知识分子精神,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上;四、《倾向》的诗作者们愿意以秩序的原则来说明他们对创作的把握,在对艺术的某种程度的控制、节制、局限和推敲中达到一种持续的自由尺度,引导诗人关注理想的诗歌……等等,这为后来的"知识分子写作"开辟了道路。
⑧停刊原因:1 9 9 1 年出版第三期后暂停。
⑨产生什么影响:第二期为纪念海子、骆一禾专号,这一专号在国内先锋诗界影响巨大,并由此对海子、骆一禾死亡现象的传布而酿成了全国性的海子、骆一禾的诗歌现象热。其次就是"知识分子写作",为后来形成了一种话语倾向,影响甚深。
⑩其它:9 2 年秋陈东东又创办《南方诗志》,为3 2 开本,主要同仁有王寅、钟呜、唐丹鸿、朱朱、孙文波、西川、庞培等,《南方诗志》是继《倾向》卷入《岁月的遗照》一书,并引发了"知识分子"与"民间立场"争执的"盘峰事件"。
①名称:《北回归线》
②出刊时间:1 9 8 8 年1 2 月 1 6 开本
③省份:杭州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王建新、孟浪、梁晓明、刘翔、契丹、潘维、耿占春、女真、蓝蓝等等。作品有梁晓明《歌唱米罗》、《敬献》、《开篇》,余刚《大海抓住的语言》,刘翔《人的传说》,金耕《灯是你的手》,万夏《关于词语的五首诗》,孟浪《传流手法》等。另外还刊发了许多诗歌批评家的重要理论文章,如徐敬亚、周伦佑、陈超、陈仲义、唐晓渡、耿占春以及美国汉学家奚密等。
⑤期数:总5期
⑥主编人:王建新、梁晓明、耿占春等。
⑦追求主向:首先《北回归线》不接受自然来搞,不与先锋诗人以外的诗人发生关系。它的基本倾向和特色均反映在梁晓明每期执笔的《刊首词》或《前言》中,其主要精神是:它认为中国的现代诗大国的发展必定是从当代先锋诗人开始,它是怀着创建这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而站立出来的,它的努力的明天是在世界文化的同构中,它的诗歌重视的是人的根本精神;它的作品中所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一种希望、一种引领与上升。它本着穷尽与丰富自己生存内容的雄心在向着眼前这个时代的最高峰不断迈进。
⑧停刊原因:尚不清楚是否停刊,好象没有。
⑨产生什么影响:《北回归线》由杭州诗人梁晓明等人牵头创办纯粹同仁性质的民刊而形成跨省界的先锋诗歌同仁。《北回归线》在后朦胧诗潮中以其先锋同仁阵容强大实力联合亮相而有着重要的地位。
①名称:《反对》
②出刊时间:9 0 年代初( 不祥) 3 2 开本
③省份:四川成都
④作品与同仁:《反对》同仁主要有萧开愚、孙文波、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翟永明、张曙光、 钟鸣等。
⑤期数:总十四期之多
⑥主编人:萧开愚、孙文波
⑦追求主向:实际上,《反对》以及它的同种刊物仍由萧开愚、孙文波主办的内部打印资料《九十年代》形成的同仁以及后来的9 4 年由钟鸣、萧开愚等新创办的《外省评论》( 又名《南方评论》) 民刊,它们的主要艺术倾向和同仁主张都出自"知识分子写作"的理论文本,是先锋诗人进行后确立的本土的、中年待征的、抑制、减速、开阔的知识分子写作的产物,其发表的作品都显示出偏离中心,消解中心和外省方言的非常文化的这样一种潮流趋向的写作。
⑧停刊原因:约1 9 9 5 年停刊,原因不详。
⑨产生什么影响:《反对》民刊进一步确立了"知识分子写作"的形式,对后来的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不少更年轻的诗人。
①名称:《现代汉诗》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春
③省份:北京、深圳、杭州、上海
④作品与同仁:《现代汉诗》主要同仁有默默、孟浪、刘漫流、余刚、梁晓明、金耕、品德安、郁郁、黄灿然、南野、韩东、芒克、唐晓渡、林荞、西川、邹静之、蓝马、唐亚平、柏桦、岛子、欧阳江河、于坚、陈超、尚仲敏、朱大可、派司、欧宁等等。有影响的代表作品很多,如杨炼《战争纪念馆》、唐亚平《意外的风景》、周伦佑《永远的伤口》、翟永明《死亡的图案》,王家影《转变》,唐晓渡《死亡玫瑰》,李亚伟《飞行》,柏桦《纪念朱湘》,韩东《甲到乙》,于坚《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等。
⑤期数:总十六卷本( 究意一共总期多少笔者不详)
⑥主编人:芒克、唐晓渡、林莽、西川、邹静之、徐敬亚、欧宁、陈寅、余刚、金耕、派司、刘漫流、孟浪、冰释之、默默等每期轮流执编。
⑦追求主向:《现代汉诗》是松散的集成全国主要先锋诗人作品发表的最大规模的前卫诗歌民刊,它没有明确和具体的艺术主张及倾向,一般只发作品不发理论文章,《现代汉诗》为纯文学交流资料,以促进和发展现代汉诗为唯一宗旨。
⑧停刊原因:时间大约在9 4 年或9 5 年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现代汉诗》问世以来,它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推动和集结后朦胧诗先锋诗人与诗人与诗潮的力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①民刊名称:《2 1 世纪·中国现代诗人》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春 1 6 开本
③省份:四川 西昌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谢崇明、周凤鸣、喻强、梁晓明、南野、朱鹰、亚子、杜乔、郭毅、杨平、伊沙、肖沉、汪抒、杨春光、岩鹰、杨然、阿翔等等,代表作品主要有谢崇明《飞向蓝天》,周凤鸣《美背影》,《我的唇是你无法抵达的岸》,梁晓明《玻璃》《进入》,肖沉《撤退》,伊沙《饿死诗人》、《结结巴巴》等,还有杜乔的理论文章《现代诗的自由姿态》。
⑤期数:总2期
⑥主编人:谢崇明、周凤鸣、喻强
⑦追求主向:谢崇明撰写的《写在前面的活》明确指出:以《2 1 世纪·中国现代诗人》为前卫堡垒发动隐于全国各地的第三代先锋诗人"出山"重振现代诗雄风,号召坚持先锋诗歌要塞,应该爬出滞后并向二十一世纪推进。
⑧停刊原因:1 9 9 2 年夏季创办二期后被迫停刊,此后谢崇明、周凤鸣不知所踪。
⑨产生什么影响:《2 1 世纪》创办后,给一片死寂而又背时的先锋诗坛注入了某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希望之光,并得到了先锋诗坛批评界的关注和第三代诗人以及第三代后诗人的积极响应。
①民刊名称:《过渡》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春 1 6 开本
③省份:黑龙江哈尔滨
④作品与同仁:《过渡》群体同仁主要有何拜伦、钢克、刘诺、乔亚、老单、老飞、徐世达、韩诚、刘禹、马永波、张曙光、孙大明等等,全是黑龙江一带的《过渡》群体。代表作品有马永波《存在的深度》、刘禹《意识骚痒症》、何拜伦《逃亡者说》、张曙光《某某福音》、刘诺《两个人在世纪未圣诞夜》、张曙光《这场雪》等等。另外还发有西安诗人岛子的诗论《关于当下诗歌现实经验的自指或批判( 摘录) 》以及马永波的译诗。
⑤期数:总6期
⑥主编人:何拜伦、钢克
⑦追求主向:《过渡》大意是在试图完成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外向诗化向本土诗化、人的主体向自由存在的本体的过渡,并旨在本地诗人圈子内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北方诗歌话语和语境。
⑧停刊原因:1 9 9 4 年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过渡》创办以来,一直受到先锋诗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代表了北方诗歌较复杂的语境和这一粗犷的语境话语特色,有人也称它为"北方过渡诗群"或叫中国哈尔滨《过渡》诗群。
①民刊名称:《锋刃》
②出刊时间:1 9 9 3 年9 月 四开八版报纸→1 6 开本形式→1 6 开厚重形式
③省份:湖南-衡阳
④作品与同仁:《锋刃》的同仁早期有吕叶、张修林、颜峻、罗道坤、马永波、沈苇、师永刚、野马、 朱杰、游刃、叶舟、戈鱼、伊沙、周俊、秦巴子、楚人、罗盘、孟国平、大刀、狼人( 赵卡) 、施浩、蓝角、黄挺松、游太平、汤养宗等等,后期确立有余怒、楚子、叶舟、于坚、伊沙、王家新、马永波等等。主要作品有余怒的长诗《猛兽》、楚子长诗《狂暴的风》、叶舟的长诗《大敦煌》等等。
⑤期数:总3期
⑥主编人:吕叶
⑦追求主向:从第一期至第二期来看,特别是第二期"中国民间先锋诗群实力大展"隆重推出,可以说是把近几年来沉积于地下而又分散活跃于地下的民间诗群基本上较大部分展示出来,实际含有"综合写作"成份,这种"综合写作"无法明确确立一种新的变化。而真正引起震动的是第三期厚重的民刊,其中余怒的长诗《猛兽》、叶舟的长诗《大敦煌》、楚子的长诗《狂暴的风》令人注目,吕叶和孙文在第三期对话录中明确提出了"个性写作"。也就是说,从"综合写作"转变到"个性写作"是一种质的飞跃。
⑧停刊原因:1 9 9 5 年底停刊,因经费不堪重压的原因。
⑨产生什么影响:主要是第三期《锋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诗人、批评家比较看重《锋刃》第三期,认为9 0 年代中期最好的民刊之一,之后再没有其它民刊能够超越《锋刃》第三期,实际上从9 0年代历史上看,最大的亮点的确当之无愧属于《锋刃》第三期。
⑩其它:《锋刃》停刊后9 8 年与《诗研究》合并在成都重新出刊《诗镜》民刊。之后据可靠的消息,吕叶想在湖南让《锋刃》单独复刊。
①民刊名称:《独立》
②创立时间:1 9 9 8 . 6
③主 编:发星工作室
④省 份:四川省大凉山
⑤同 仁:胡应鹏、柯红、祥子、得干·敖郎、发星、尚华、梦亦非
⑥追求方向:突出地域边缘色彩,推出独立特性之诗人作品。
⑦影 响: ①近年在《诗歌报》《诗林》《岁月》等刊物上集体出动。②北京《科学时报》"今日生活专栏" 1 9 9 9 . 8 . 1 4 用大块版面发表发星《中国新诗二十年来大扫除》,引起一些著名诗人不满。③《花溪》2 0 0 0 . 2 期"黑马之门专栏"全文发表梦亦非《泛文类诗歌写作( 一份提纲) 》。④《独立》虽然创刊不到三年,但已经向中国诗坛推出了像梦亦非这样重量级的诗歌写作与理论写作高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独立》为根据地,开始形成"地域诗歌写作群体"。⑤1 9 9 9 年8月整理的《世纪末中国性爱诗歌》是中国第一本专题诗歌合集。它具有文本学与性学的独特价值。⑥1 9 9 9 年1 1 月整理的《海上诗歌专辑》为中国民间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诗人阶段性的真实资料。
①民刊名称:《彝风》
②创立时间:1 9 9 7 . 7 . 1
③主 编:发星工作室
④省 份:四川省大凉山
⑤同 仁:石万聪、马惹拉哈、发星、莎玛·柔雪、吉牧·思雨、克惹·晓夫、马·阿黑约夫、霁虹、阿苏越尔、梦亦非、日波·鸥梵
⑥追求方向:推举自然朴素、强调民族特色、张扬现代意识
⑦影 响:①近年在《诗歌报》、《岁月》等刊物上集体出动。②《彝风》是中国第一本少数民族民间诗刊,它具有原生价值。③《彝风》本来是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和宽阔的发展余地的。但民族写作者们有一个通病,写作水平到了一定的时候很难再上去。民族诗人们太受生存环境与汉文明功利利益的影响,当他们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自然消亡。这是中国文化体制下的一种悲剧与牺牲品。从诗人吉狄马加、栗原小狄到作家扎西达娃等身上就看得出来。为什么阿来出来了,因为阿来有一种独立的追求精神,他不依附于空洞教条的生存空间。欣喜的是发星与梦亦非在《彝风》中重逢,成为朋友,为后来的"地域写作"作了前期有效积极的探索。
①民刊名称:《零点》
②创立时间:1 9 9 7
③主 编:梦亦非
④省 份:贵州独山
⑤期 数:4
⑥同 仁:黄漠沙、梦亦非、湄子、蒙古、谭X
⑦追求方向:临界性、整合性、地域性
⑧影 响:本期所登作品及评论对象:卢枣、林忠诚、唐朝晖、谭X。这本民刊虽然由于印制上的粗糙在视觉上有些让我们失望,但在中国民刊中对所发作品进行全篇理论评价的只此一本。梦亦非,这个7 0 年代诗人中的理论与写作天才,就是在这种贫苦的条件下冶炼着自己,使自己的学养渐渐浓烈,笔势渐成气候,为以后的才情喷洒作了辛勤的努力。这本粗制的民刊值得收藏。犹想20 年, 在中国大西南山地还有这样一个人, 用这种几乎落后的方式坚持着自己的修行。 2 0 0 0 年5 月,《零点》 5 辑的面世,使之成为大西南9 0 年代末期为数不多的优秀民刊之一。所发作品的诗人如下:李郁葱、蒋林、安琪、石龙、发星、梦亦非、谭X、西楚、吴若海、哑默。
①民刊名称:《大骚动》
②时 间:1 9 9 3 . 7
③主 编:王强
④省 份:北京圆明圆艺术村诗歌厅
⑤期 数:3
⑥同 仁:农夫、海上、寡妇、哑默、黄翔等
⑦追求方向:主发贵州诗人作品
⑧影 响:《大骚动》是贵州诗人追求诗歌精神的一种有力见证,正如此卷编者按语:"哑黄二人历时半个世纪鲜为人知的地下诗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我们鲜明的感受到当代中国文化奇特的历史境遇与民族文化命脉潜行的踪迹。"我们只有在心里说出这样的话:"人类良知永存!文学不朽!"。是为共勉。据悉2 0 0 1 年《大骚动》将推出新千年特刊号。
①民刊名称:《诗镜》
②创立时间:1 9 9 7 . 1 2
③主 编:史幼波、孙文、吕叶等
④省 份:四川广元
⑤期 数:1 -2 辑
⑥同 仁:孙磊、朱杰、黄梁、袁勇、李龙炳、千叶、石碧川、哑石、史幼波、孙文、吕叶、寒烟、蒋浩、远人、西渡、彦龙、沉河、刘泽球等
⑦追求方向:达到那足以用自己独立的心灵火焰去映亮世界那晦暗、盲目、疯狂、堕落的黑暗精神。
⑧影 响:《诗镜》与《存在》、《终点》、《零点》、《独立》等成为9 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现代诗在大西南的主阵地而引人注目。其史幼波、孙磊等追求的"幻像写作"( 神性写作) 已经被年轻的诗歌评论家梦亦非在他的重要系列论文"九十年代诗歌评论系列"中专文论述。《诗镜》据说是在与道辉等诗人的观点产生分岐后,由《锋刃》与《诗研究》联合而成。如果说"新死亡"的道辉与《诗镜》, 同道们有一个内心争输的死结的话。那么现在看来,二者在实力与前进上是平等的,都是走到了一个极点。为以后的写作者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与文本。
①民刊名称:《存在》诗刊
②时 间:1 9 9 9 -2 0 0 0
③主 编:陶春、刘泽球等
④省 份:四川内江
⑤期 数:2 -3 辑
⑥同 仁:陶春、曾令勇、罗洪涛、黄俊华、索瓦、刘泽球、谢银恩、王刚、王明韵、狂虻、稚夫、三原
⑦影 响:在作品的写作与理论阐述上二者还未真正的焊接,更多的写作是在神性与玄幻性的开始与结尾。让时间来检验他们。其厚实的写作资料文本值得收藏。
①民刊名称:《终点》
②时 间:1 9 9 9
③主 编:范倍
④省 份:四川绵阳
⑤期 数:第2 卷
⑥同 仁:白鹤林、陈子弘、范倍、康伟、卢枣、张卫东、朱杰、赵岚、朱诺、周微、海融
⑦影 响:《终点》是中国民刊中第一家网络民刊,它为今天网络民刊的风起云涌作了先声的努力。
①民刊名称:《诗参考》
②时 间:2 0 0 0 . 7
③主 编:中岛
④省 份:北京
⑤期 数:1 6 期"1 0 周年专刊"
⑥同 仁:于坚、韩东、沈奇、伊沙、候马、徐江、沈浩波、阿坚、宋小贤、树才、朵渔、贾薇、南人、盛兴及"莽汉""非非"部分诗人等
⑦追求方向:"口语写作"
⑧影 响:它是中国现代诗"口语写作"的大本营,在9 0 年代"口语集团"的形成团结上,功不可没。是中国最优秀的民刊之一,如果中国民刊都有中岛这样的敬业精神,我想中国的许多优秀诗人就不会只风骚3 、 5 年。 《诗参考》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成果、成功、成绩感,一种永远的写作参照。与《他们》一样应载入"口语写作"的重要档案。中岛不是一个一流的诗人,但是一个一流的诗歌编辑家。
①民刊名称:《朋友们》
②时 间:2 0 0 0 . 1
③主 编:沈浩波
④省 份:北京
⑤期 数:2
⑥同 仁:张海峰、韩博、南人、颜峻、盛兴、师江、元霖、沈浩波、李伟、彭凯雷、戴华、巫昂、高晓涛等
⑦追求方向:"后口语写作"
⑧影 响:《朋友们》是于坚、韩东、伊沙等"口语"前辈们的年轻接班人,《朋友们》创立即后来《下半身》的出现,"口语"在他们身上开始演绎新的色彩。他们人多势众、实力雄厚,说不准哪一天又弄出个大师什么的。我期待着,《朋友们》和《下半身》的出现,标志着《诗参考》之后,更年轻一代的写作者在寻求崭新的"口语"空间。
①民刊名称:《偏移》
②时 间:2 0 0 0 . 7
③主 编:蒋浩、冷霜
④省 份:北京
⑤期 数:9
⑥同 仁:王炜、徐晨亮、马骅、周伟驰、穆青、韩博、森子、王艾、林木、胡续冬、周瓒、高晓涛、哑石、朱朱、刘国鹏、廖伟棠、冯永峰、桑克、姜涛、蒋浩、冷霜等
⑦影 响:作为北大诗歌的一个精神核心,《偏移》给予我更多的是"知识分子"精神的遗留与学院气质的融合。《偏移》与《朋友们》形成语境与意义的不同追求,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在北京这个大都市给我们提供了最新的信息与知识。9 0 年代以来,《偏移》与《翼》是北大诗歌精神的两个最重要的延续。让我在大山中还看见那么多朋友在城市中坚守阵地,我心里是多么高兴。
①民刊名称:《诗中国》
②时 间:9 9 春季卷
③主 编:谭五昌
④省 份:北京
⑤同 仁:《诗中国》沙龙成员
⑥影 响:谭五昌的那篇《海子论》是9 0 年代诗歌评论的力作之一。
①民刊名称:《新死亡诗派》
②创立时间:1 9 9 4
③主 编:道辉
④省 份:福建漳州
⑤期 数:1 -2 卷
⑥同 仁:道辉、阳子、林茶居、安琪、余怒、杨金安等。
⑦追求方向:"新死亡诗体"。
⑧影 响:它是继中国现代诗朝在8 0 年代群雄并起,流派纷呈之后崛起9 0 年代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诗歌群体,它对语言的爆乱以及撕扯,把解构文本在诗歌中发展得极致。虽然有理论与作品的大面积出动,但经过近六年的造势与实验没有留下可供后人传播的经典作品。其诗歌精神值得一书。值得诗歌史记录。值得一提的是1 9 9 7 年起,由"新死亡"策划出版的《诗》丛刊1 -6 卷,为9 0 年代后期中国现代诗潮的再度结集与造势,作出了自己的可贵贡献,留下了可供珍藏的文本。《诗》丛刊得以公开出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公不可没。让我们记住下面这些诗人的名字:麦可、张执浩、道辉、余怒、马永波、阳子、西渡、阿里、李轻松、哑石、俞心焦、南野、老皮、陈仲义、雨田、大解、藏棣、林茶居、叶舟、巴音博罗、阿坚、杨金安、杨然、庞培、廖亦武、严力、蒋浩、林忠诚、姚辉、楚子、朱杰、梁石庆、曾蒙、陈家桥、叶匡政、祝凤鸣、谭延桐、稚夫、安琪、海男、伊沙、傅百龄、陈超、三原、肖开愚、路也、鲁西西、唐朝晖、杨春光、鲜冽、谷禾、南嫫、周伦佑、千叶、周凤鸣、小海、佳坤、海上、沈天鸿、张子选、袁勇、狼人等。
①民刊名称:《阵地》
②创立时间:1 9 9 1
③主 编:森子
④省 份:河南平顶山
⑤期 数:1 -7
⑥同 仁:翟永明、耿占春、张曙光、桑克、小海、森子、蓝蓝、海因、冯新伟等。
⑦追求方向:"知识分子"写作。
⑧影 响:它是继《南方诗志》后,"知识分子"的又一片集聚地。为"知识分子"与"口语"形成对峙与争峰,奠定了良好的文本存集基础。为9 0 年代优秀民刊之一。
①民刊名称:《外省》
②创立时间:2 0 0 0 . 8
③主 编:简单
④省 份:河南平顶山
⑤期 数:创刊号
⑥同 仁:胡续冬、简单、蒋浩、曹蔬影、莱耳、西渡、桑克、孙文波、林木、非亚、高春林、谷禾、十品、蓝蓝、海因、冯新伟、森子等
⑦追求方向:外省,即向外面打开自己,容纳更多的外省新鲜。
⑧影 响:基本还是沿用《阵地》编刊套路,好的一点是发了梦亦非的重要文论之一《女性诗歌:上升·迟疑·狂欢》。与追求方向《外省》很不一致,希望真正"外省"。
①民刊名称:《外遇》
②时 间:1 9 9 9
③主 编:安石榴、潘漠子
④省 份:广东深圳
⑤期 数:4
⑥影 响:本期推出的"7 0 年代出生中国诗人版图"是中国诗坛"7 0 年代"诗人的第一次大规模集聚,颇有铺天盖地之势。缺陷是缺乏强大理论的支撑,"7 0 年代"诗人作品还显幼嫩,但勇气可嘉。在中国经济热烈的深圳出现《外遇》,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①民刊名称:《诗文本》
②时 间:2 0 0 0 . 7
③主 编:符马活
④省 份:广东广州
⑤期 数:2
⑥影 响:继9 9 年《外遇》推出"7 0 年代"后又一次"7 0 年代"的再出击,"7 0 年代"重要诗人梦亦非的评论《口语诗歌:无效的静态写作》登场。除《诗文本》外,符马活以前主编的《三只眼》也不该忘记。
①民刊名称:《故乡》
②时 间:1 9 9 9 . 1 0
③主 编:游子呤
④省 份:广东梅州
⑤期 数:9
⑥影 响:《故乡》虽无办刊的具体追求方向,但其宽容、稳重的办刊思想为我们推出过"新死亡诗专版",徐敬亚关于中国新诗2 0 年的总结文章等重要的东西。
①民刊名称:《诗歌与人》
②时 间:2 0 0 1 . 1
③主 编:黄立孩
④省 份:广东广州
⑤期 数:2
⑥影 响:这是第三次隆重大规模的推出"7 0 年代",至此我认为"7 0 年代"的造势已到止步的时候,下来是诗建设与理论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7 0 年代"中激情的血液化作大师的沉稳与修练。另外我认为沿海一线( 主指广东) 的诗人办刊印刊一流,诗写水准二流,办刊缺乏明确持久的追求方向,喜欢捕捉热点、造势,这对于诗歌成果的形成没有好处。也许是商业化影响诗人主体思想的转化结果。但办刊与追求诗歌的这种精神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此坚守值得敬佩、学习、致敬!
(以上民刊资料由发星工作室整理,望见谅、理解、宽怀。)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112604465
九十年代主要民刊掠影
(阿翔、发星整理)
①民刊名称:《诗歌研究》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1 月,为四开四版报纸
③省份:江苏、南京,华东理工学院内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有江雪、闲梦、雷默、江月、雨冰、三陵、丁汀、黄凡、甘霖、晓川、阿翔等。有雷默的作品《二毛和我的故事》,江雪《进入雨季》,特别是雷默的诗论《未来诗歌》,黄凡的研究文章《南京前卫诗歌的发展历史:1 9 8 1 -1 9 9 2 》值得一读。
⑤期数:总四
⑥主编人:江雪
⑦追求主向:语言形式美学,也就是说大致上文本写作唯美形式和客观。由江雪、江月带头。
⑧停刊原因:1 9 9 3 年停刊,其同仁自然而然解体,并无任何原因。
⑨产生什么影响:影响并不深远,但实际上《诗歌研究》推出了一位重要诗人:雷默。
①民刊名称:《实验诗歌》,南京实验诗集团
②出刊时间:1 9 8 9 年,四开四版报
③省份:南京
④作品与同仁:其同仁主要有更夫、成南、彭成( 冷剑) 、阿翔、小岛等,作品有成南的《三条腿的狗》《十五只鸽子》、彭成《一只玻璃掉了下来》、《夜半一个女子在低低地哭泣》等。
⑤期数:总四期
⑥主编人:更夫、成南、彭成
⑦追求主向:语言实验,并带有魔幻成份。
⑧停刊原因:经费问题,1 9 9 3 年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并无什么影响,一点不比当时的"南京先锋诗集团"《先锋诗报》( 由岩鹰、黄凡主持) 。
⑩其他:其间由小岛出过《实验读报》3 2 开本民刊资料一期。
①民刊名称:《自行车》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8 月 对开四版大报
③省份:广西南宁
④作品与同仁:非亚、麦子、杨克、曾建杰、吴小军( 无尘) 、格真、蒸子、楚人、戈鱼、安石榴、西岩( 刘春) 、南柯、罗池、桑梓等等,《自行车》的主要代表作有:非亚《灯》、《长久地沉默之后》、格真《以我的形式存在》、《死亡动作》、戈鱼的《裂缝》、杨克《石油》、《崇高》、安石榴《公路的一只鸟》、《灰尘》等等。
⑤期数:总4期
⑥主编人:非亚
⑦追求主向:根据《中国广西〈自行车〉诗报艺术公告第一号》公告的艺术主张要点是:一、在日益陌生、快速变化了的社会中,诗人全部努力是建立一种属于自己的高度自觉的诗歌世界,任何妨碍都不能阻止诗人对个体生命和周围事物及人类光明未来的关注,诗人渴望进入这一切是为了揭示真理的规律并成为崭新的启示者。二、期待通过文学,看到各种不同的独立面孔,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写作态度,通过微薄的力量在赖以生存的工地上传播现代艺术的种子。三、诗歌实验的根本意义在于诗人通过语言和保持一种艺术的自觉,把自己运载到以前从未抵达的地方,并为艺术献上自己的良心。另外还有一篇《诗歌病毒清理》也看作纲领文本。
⑧停刊原因:1 9 9 4 年下半年停刊。同仁内耗,有人想与非亚夺"权"导致被迫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在民歌如海的广西出现现代诗群体《自行车》是较为令人注目的,非亚贡献了广西, 同仁群体的作品对中国诗坛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荷兰学者汉森·安德雷克为此写过评论《一部行动着的自行车》。《自行车》在停刊后非亚加盟广西官方《南国诗报》,并在该报开辟了《自行车》、《锋刃》、《尺度》、《面影》、《过渡》、《边缘》等民刊同仁作品专栏,《自行车》在广西开创了新纪元。
⑩其他: ①9 3 年7 月2 1 日《自行车》第三期出版之夜的活动,当晚参与的诗人有杨克、沈奇、无尘、周永靖、蓝文、格真、白水寒、阿权、非亚等人,聚会在晚1 0 点因受意外驱赶而停止。②9 3 年1 2 月1 0日,《自行车》部分成员在南京七一广场举办9 3 行为艺术展览,内容计有:一、语言:一架被拆散的自行车。二、广场:被车轮和脚印压在地面的诗歌。三、诗人:自杀一号,自杀二号。并在群众的围观中, 当场焚烧了一批诗歌报刊。③9 4 年1 月,由广西电视台青年导演吴林策划、王东立摄影、张翔主持,介绍《自行车》诗群的电视专题片,最终未所通过终审而被禁播。
①名称:《新密度》
②出刊时间:1 9 9 3 年9 月,对开四版大报
③省份:广西南宁、广西大学内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有商殇、罗池、奥斯法、朱朱、张直、曾蒙等。主要代表作有罗池《切入卡萨布兰卡的镜头》、朱朱《幻影》、奥斯陆《生存图案》,此外尚有商殇的长篇批评文本《人类深层的秩序》等。
⑤期数:总二期
⑥主编人:商殇
⑦追求主向:中国学院诗体,罗池在第二期发表的《新密度:沉重推的量》可视为宣言性文本:"当个体话语的膨胀被遭到抑制时,诗人个体便被迫将外膨胀转化为一种内压,最终,必将导致个体内在的质的飞跃,及其话语产品的质量增重--这就是新密度,后现代诗者的质量根结,……在新密度中生成的诗歌质量体,其形态是一个分裂状的个体群,一种互相成就又互相抵御着的解构后状态"。
⑧停刊原因:1 9 9 4 年下半年停刊,原因商殇大学毕业,《新密度》宣告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影响不深,《新密度》无法超越《自行车》,作为后者的《自行车》,在广西影响深远,作为前者的《新密度》,仅仅只具有收藏与研究的价值。
①民刊名称:《诗研究》
②出刊时间:1 9 9 2 年1 0 月 3 2 开本
③省份:四川阆中
④作品与同仁:《诗研究》同仁主要有:袁勇、哑石、文康、马永波、张修林、朱杰、伊沙、高寒、丛小桦、千叶等,代表作有袁勇的长诗《永安寺》,哑石的长诗《虚构笔记》、朱杰《伤害系列》等,有理论试验陈小平的一篇《诗歌语言层次》。
⑤期数:总一期
⑥主编人:袁勇
⑦追求主向:无明显的倾向,仅作为同仁一种聚合。《诗研究》从不主张任何宣言。
⑧停刊原因:袁勇停薪留职下海,第一期出后即告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影响不深,仅作为资料具有收藏和研究的价值。
⑩其他:《诗研究》之后出现过《诗歌创作与研究》(9 4 年一期),《地铁》(9 5 年一期),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后在9 8 年《诗研究》与湖南的《锋刃》在成都合并为《诗镜》,至今《诗研究》原同仁仅存有袁勇、哑石、朱杰。
①民刊名称:《坚持》
②出刊时间:1 9 9 4 年1 2 月 3 2 开本
③省份:内蒙古乌海——呼和浩特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广子、赵卡( 狼人) ,杨镇瑜、成子、南鱼、温古、吕叶、野马、马永波、王玉坤、张曙光、阿翔、大解、叶舟、余怒、何拜伦、钢克、道辉、树才、桑克、楚子等等,主要代表作有广子《春天的垃圾车》,赵卡《眺望时间消逝》,叶舟《大敦煌》、马永波《词语中的旅行》,树才《世界在着火》,桑克《恶作剧》,阿翔《可能》等。理论方面赵卡( 狼人) 《后形式论》,《消费时代的技术主义诗歌》( 与广子对话录) ,《本土寓言:变化中的后现代主义》等令人注目。
⑤期数:总四期
⑥主编人:广子、赵卡
⑦追求主向:成子的一篇《"坚持"的几种意义》可视为纲领性发言:一坚持本真。二坚持文本。三坚持形式。
⑧停刊原因:经费问题和迫于有关部门的压力。1 9 9 7 年《坚持》同仁解体。
⑨产生什么影响:创刊号《坚持》据广子说刊名源于阿翔的评论文章中的一句文字:"愈是贫穷愈要坚持"。但创刊号为四开四版小报,质量水平一般,第二期由于赵卡( 狼人) 和阿翔的加盟,《坚持》民刊发生质的飞跃。最大的影响《坚持》贡献出了一位优秀的批评家和诗人:赵卡,特别是狼人这一笔名脱胎换骨到赵卡,他的长诗《眺望时间消逝》确立了一个里程碑。
⑩其它:第一期为四开四版小报,第二、三合期为对开大报,第四期为3 2 开本。特别是第四期,第四期的稿子原来基本准备集中在官方刊物《草原》推出一个"北中国诗卷",后因告吹而用在《坚持》第四期上。《坚持》最终拒绝了像周凤鸣、贾薇等女性诗歌和伊沙的作品。
①民刊名称:《蓝族》
②出刊时间:1 9 9 4 年3 月,对开大报8 版
③省份:四川 简阳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邹赴晓、步钊、孙磊、游太平、曾蒙、罗道坤、阿毛、马永波、千叶、林忠成、张修林、哑石、蒋蓝、罗盘等等,实际上并非圈子内的同仁,他们仅仅是撰稿人。主要作品有步钊《正午》、马永波《午午夜的车站》、罗道坤《诗歌笔记》、哑石《我的隐居生活》等。
⑤期数:总一期
⑥主编人:邹赴晓、李步钊
⑦追求主向:邹赴晓的一篇《当代的命题》、关注和介入当代,不仅仅局限于勇气,更要自觉实践。以期在当代的文明、美学、价值中做出、试着做出"诗性的表正"。可视作一种主向。
⑧停刊原因:1 9 9 4 年3 月出版第一期后即宣告停刊,原因经费问题。
⑨产生什么影响:由于《蓝族》仅限于"中国民间先锋诗歌创作交流资料",在四川一带有一定的影响。
①民刊名称:《表达》
②出刊时间:1 9 9 5 年8 月,对开大报
③省份:陕西、西安、西北大学
④作品与同仁:《表达》同仁有汪抒、余怒、柏铭久、吴德彦、阿翔、沙马、李轻松、海上、刘翔、马莉、狼人( 赵卡) 、彭凯雷、周渔、师涛、丁小树、马永波、吕叶、颜峻、哑石、千叶、邹赴晓等,主要作品有吕叶《面具》、颜峻《乌鸦》、千叶《说不的女人》、哑石《我记下不能避免的偏移》、安琪《黑屋子》、赵卡《眺望时间消逝》等等。
⑤期数:总6 期
⑥主编人:周渔
⑦追求主向:《表达》不是一份流派性的刊物,因此它没有相对严密的倾向性。但并非太宽泛的缺乏 约束。当《表达》提出"独特性、发展性、资料性"的要求,它就实质上已表明了它所支持所有现代意义上的探索、鼓励个性化写作的主场。
⑧停刊原因:1 9 9 7 年8 月周渔大学毕业返回四川,《表达》在出版第6 期后暂向诗坛告别。
⑨产生什么影响:《表达》推出了"9 7 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大展( 上、下) "在中国诗坛产生一定的影响。
①民刊名称;《倾斜》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 3 2 开本
③省份:西安——西宁——杭州
④作品与同仁:《倾斜》核心同仁有陈国辉( 达达、西村) 、一边、逸子、丁小村、马非、伊沙等,作品有陈国辉的《梦中的叙述》,马非大量的短诗等,特别是逸子的《第三代论》,《伊伊沙沙》发表了自己的彼有见地的看法。
⑤期数:总5期
⑥主编人:陈国辉、马非、逸子
⑦追求主向:纵观《倾斜》1 -5 期,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化:后口语形式。
⑧产生什么影响:《倾斜》贡献了两位优秀诗人:逸子和马非,特别是马非属七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在9 0 年代上期最早初露锋芒,为严力和伊沙称赞,马非后来与严力、伊沙合著出版有《一行乘三》诗集。
⑨停刊原因:9 8 年迫于有关部门的压力而停刊。
⑩其它:第1期由陈国辉编印于西安,第2期由逸子编印于西安,第3期由陈国辉编印于杭州,第4期由马非编印于西安,第5期由陈国辉编印于杭州,其间1 9 9 2 年在西安发生奇特的事件:由于有关部门的注意并加以监视,迫使马非、陈国辉、逸子、一边、丁小村等人高度紧张,并烧毁大量信件和诗稿,与伊沙谈论偷偷摸摸。
①民刊名称:《东北亚诗报》
②出刊时间:1 9 9 4 年,对开大报
③省份:黑龙江绥芬河
④作品与同仁:根据东北亚诗报创刊以来阵容总展示:肖开愚、张曙光、马永波、孙文波、秦巴子、哑石、南野、张执浩、清平、沈苇、庞培、孟浪、余怒、伊甸、伊沙、狼人( 赵卡) 、桑克、杨勇、麦可、孙磊、海上、贾薇、李轻松、阿毛、千叶、西篱、游刃、野马、曲铭、小海等等,主要作品有哑石《夜歌》,马永波《对应》,张曙光《公共汽车的风景》,海上《水晶中的水晶》,杨勇《街道》,麦可的遗作《夏天和一只瓶子》等。
⑤期数:总1 1 期
⑥主编人:杨勇
⑦追求主向:有"知识分子写作"倾向之嫌,《东北亚诗报》从未明确方向化,但从总体的作品反映过来。
⑧停刊原因:尚无停刊,据杨勇来信说,准备再出2 0 0 0 年卷《东北亚诗刊》为"7 0 后专号"。
⑨产生什么影响:由于马永波后来参与策划,《东北亚诗报》先后推出了"黑龙江诗展"。"现代汉语诗歌及理论大展"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继黑龙江9 0 年代初的《诗参考》、《过渡》民刊之后出现又一重要民刊资料。
⑩其它:1 9 9 9 年《东北亚诗报》改为1 6 开本厚重的9 9 年卷总1 1 期《东北亚诗刊》。
①民刊资料:《转折》
②出刊时间:1 9 9 2 年3 月 1 6 开本
③省份:山东莒县——北京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林忠成、胥戈、刘皓、于贞志、游刃、孙磊、阿翔、王夫刚、安石榴、王艾、胡续冬、冷霜、王雨之等,作品有于贞志的《外省》,《死玫瑰》,《葬仪之一》,孙磊《奠鸟》胥戈《病痛的玫瑰》等。
⑤期数:总3期
⑥主编人:于贞志
⑦追求主向:由于于贞志早年受陈东东、西川、欧阳江河的影响,《转折》难免有着他们某种的倾向,但并非刻意性的。《转折》无宣言性的文字。
⑧停刊原因:1 9 9 6 年在出版《转折》后即告停刊,于贞志与袁始人另行在京创建"蓝色老虎"诗歌沙龙,并主持一系列的汉语诗歌朗诵会。
⑨产生什么影响:由于时间原因,影响并不深。原因9 2 年和9 3 年出版第一、二期《转折》四开四版报纸,之后中断。9 6 年在北京复刊总第三期《转折》1 6 开本刊物,第三期唯一的亮点是北京诗人树才的作品。
⑩其它:《转折》停刊后于2 0 0 0 年5月于贞志另行创办了民刊资料《观念》1 6 开本,第一期不理想第二期由于阿翔的参与策划与组稿将有重大的改变。
①民刊名称:《倾向》
②出刊时间:1 9 8 8 年春、3 2 开本
③省份:上海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欧阳江河、张枣、西川、贝岭、老木、陈东东等。作品主要有陈东东的《赞颂》,欧阳江河的《魂游的年代十四行诗》,王家新的《持续的到达》、《反向》等。
⑤期数:总3期
⑥主编人:陈东东
⑦追求主向:《倾向》的艺术倾向主要体现在陈东东的《〈倾向〉的倾向》,即:一、创办《倾向》的目的,是为了把堪称严肃艺术家的诗作者们聚集到一起,并将他们的发现呈现于同样严肃的读者面前;二、对《倾向》的诗作者们来说,写作并不是从情绪感受直抵语言并且"到语言为止"的倒退,写作是在语言之上的,是对语言的升华,是关于灵魂的历险;三、《倾向》的诗作者们所倡导的知识分子精神,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上;四、《倾向》的诗作者们愿意以秩序的原则来说明他们对创作的把握,在对艺术的某种程度的控制、节制、局限和推敲中达到一种持续的自由尺度,引导诗人关注理想的诗歌……等等,这为后来的"知识分子写作"开辟了道路。
⑧停刊原因:1 9 9 1 年出版第三期后暂停。
⑨产生什么影响:第二期为纪念海子、骆一禾专号,这一专号在国内先锋诗界影响巨大,并由此对海子、骆一禾死亡现象的传布而酿成了全国性的海子、骆一禾的诗歌现象热。其次就是"知识分子写作",为后来形成了一种话语倾向,影响甚深。
⑩其它:9 2 年秋陈东东又创办《南方诗志》,为3 2 开本,主要同仁有王寅、钟呜、唐丹鸿、朱朱、孙文波、西川、庞培等,《南方诗志》是继《倾向》卷入《岁月的遗照》一书,并引发了"知识分子"与"民间立场"争执的"盘峰事件"。
①名称:《北回归线》
②出刊时间:1 9 8 8 年1 2 月 1 6 开本
③省份:杭州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王建新、孟浪、梁晓明、刘翔、契丹、潘维、耿占春、女真、蓝蓝等等。作品有梁晓明《歌唱米罗》、《敬献》、《开篇》,余刚《大海抓住的语言》,刘翔《人的传说》,金耕《灯是你的手》,万夏《关于词语的五首诗》,孟浪《传流手法》等。另外还刊发了许多诗歌批评家的重要理论文章,如徐敬亚、周伦佑、陈超、陈仲义、唐晓渡、耿占春以及美国汉学家奚密等。
⑤期数:总5期
⑥主编人:王建新、梁晓明、耿占春等。
⑦追求主向:首先《北回归线》不接受自然来搞,不与先锋诗人以外的诗人发生关系。它的基本倾向和特色均反映在梁晓明每期执笔的《刊首词》或《前言》中,其主要精神是:它认为中国的现代诗大国的发展必定是从当代先锋诗人开始,它是怀着创建这样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而站立出来的,它的努力的明天是在世界文化的同构中,它的诗歌重视的是人的根本精神;它的作品中所发出的声音更多的是一种希望、一种引领与上升。它本着穷尽与丰富自己生存内容的雄心在向着眼前这个时代的最高峰不断迈进。
⑧停刊原因:尚不清楚是否停刊,好象没有。
⑨产生什么影响:《北回归线》由杭州诗人梁晓明等人牵头创办纯粹同仁性质的民刊而形成跨省界的先锋诗歌同仁。《北回归线》在后朦胧诗潮中以其先锋同仁阵容强大实力联合亮相而有着重要的地位。
①名称:《反对》
②出刊时间:9 0 年代初( 不祥) 3 2 开本
③省份:四川成都
④作品与同仁:《反对》同仁主要有萧开愚、孙文波、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翟永明、张曙光、 钟鸣等。
⑤期数:总十四期之多
⑥主编人:萧开愚、孙文波
⑦追求主向:实际上,《反对》以及它的同种刊物仍由萧开愚、孙文波主办的内部打印资料《九十年代》形成的同仁以及后来的9 4 年由钟鸣、萧开愚等新创办的《外省评论》( 又名《南方评论》) 民刊,它们的主要艺术倾向和同仁主张都出自"知识分子写作"的理论文本,是先锋诗人进行后确立的本土的、中年待征的、抑制、减速、开阔的知识分子写作的产物,其发表的作品都显示出偏离中心,消解中心和外省方言的非常文化的这样一种潮流趋向的写作。
⑧停刊原因:约1 9 9 5 年停刊,原因不详。
⑨产生什么影响:《反对》民刊进一步确立了"知识分子写作"的形式,对后来的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不少更年轻的诗人。
①名称:《现代汉诗》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春
③省份:北京、深圳、杭州、上海
④作品与同仁:《现代汉诗》主要同仁有默默、孟浪、刘漫流、余刚、梁晓明、金耕、品德安、郁郁、黄灿然、南野、韩东、芒克、唐晓渡、林荞、西川、邹静之、蓝马、唐亚平、柏桦、岛子、欧阳江河、于坚、陈超、尚仲敏、朱大可、派司、欧宁等等。有影响的代表作品很多,如杨炼《战争纪念馆》、唐亚平《意外的风景》、周伦佑《永远的伤口》、翟永明《死亡的图案》,王家影《转变》,唐晓渡《死亡玫瑰》,李亚伟《飞行》,柏桦《纪念朱湘》,韩东《甲到乙》,于坚《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等。
⑤期数:总十六卷本( 究意一共总期多少笔者不详)
⑥主编人:芒克、唐晓渡、林莽、西川、邹静之、徐敬亚、欧宁、陈寅、余刚、金耕、派司、刘漫流、孟浪、冰释之、默默等每期轮流执编。
⑦追求主向:《现代汉诗》是松散的集成全国主要先锋诗人作品发表的最大规模的前卫诗歌民刊,它没有明确和具体的艺术主张及倾向,一般只发作品不发理论文章,《现代汉诗》为纯文学交流资料,以促进和发展现代汉诗为唯一宗旨。
⑧停刊原因:时间大约在9 4 年或9 5 年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现代汉诗》问世以来,它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推动和集结后朦胧诗先锋诗人与诗人与诗潮的力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
①民刊名称:《2 1 世纪·中国现代诗人》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春 1 6 开本
③省份:四川 西昌
④作品与同仁:同仁主要有谢崇明、周凤鸣、喻强、梁晓明、南野、朱鹰、亚子、杜乔、郭毅、杨平、伊沙、肖沉、汪抒、杨春光、岩鹰、杨然、阿翔等等,代表作品主要有谢崇明《飞向蓝天》,周凤鸣《美背影》,《我的唇是你无法抵达的岸》,梁晓明《玻璃》《进入》,肖沉《撤退》,伊沙《饿死诗人》、《结结巴巴》等,还有杜乔的理论文章《现代诗的自由姿态》。
⑤期数:总2期
⑥主编人:谢崇明、周凤鸣、喻强
⑦追求主向:谢崇明撰写的《写在前面的活》明确指出:以《2 1 世纪·中国现代诗人》为前卫堡垒发动隐于全国各地的第三代先锋诗人"出山"重振现代诗雄风,号召坚持先锋诗歌要塞,应该爬出滞后并向二十一世纪推进。
⑧停刊原因:1 9 9 2 年夏季创办二期后被迫停刊,此后谢崇明、周凤鸣不知所踪。
⑨产生什么影响:《2 1 世纪》创办后,给一片死寂而又背时的先锋诗坛注入了某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希望之光,并得到了先锋诗坛批评界的关注和第三代诗人以及第三代后诗人的积极响应。
①民刊名称:《过渡》
②出刊时间:1 9 9 1 年春 1 6 开本
③省份:黑龙江哈尔滨
④作品与同仁:《过渡》群体同仁主要有何拜伦、钢克、刘诺、乔亚、老单、老飞、徐世达、韩诚、刘禹、马永波、张曙光、孙大明等等,全是黑龙江一带的《过渡》群体。代表作品有马永波《存在的深度》、刘禹《意识骚痒症》、何拜伦《逃亡者说》、张曙光《某某福音》、刘诺《两个人在世纪未圣诞夜》、张曙光《这场雪》等等。另外还发有西安诗人岛子的诗论《关于当下诗歌现实经验的自指或批判( 摘录) 》以及马永波的译诗。
⑤期数:总6期
⑥主编人:何拜伦、钢克
⑦追求主向:《过渡》大意是在试图完成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外向诗化向本土诗化、人的主体向自由存在的本体的过渡,并旨在本地诗人圈子内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北方诗歌话语和语境。
⑧停刊原因:1 9 9 4 年停刊
⑨产生什么影响:《过渡》创办以来,一直受到先锋诗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代表了北方诗歌较复杂的语境和这一粗犷的语境话语特色,有人也称它为"北方过渡诗群"或叫中国哈尔滨《过渡》诗群。
①民刊名称:《锋刃》
②出刊时间:1 9 9 3 年9 月 四开八版报纸→1 6 开本形式→1 6 开厚重形式
③省份:湖南-衡阳
④作品与同仁:《锋刃》的同仁早期有吕叶、张修林、颜峻、罗道坤、马永波、沈苇、师永刚、野马、 朱杰、游刃、叶舟、戈鱼、伊沙、周俊、秦巴子、楚人、罗盘、孟国平、大刀、狼人( 赵卡) 、施浩、蓝角、黄挺松、游太平、汤养宗等等,后期确立有余怒、楚子、叶舟、于坚、伊沙、王家新、马永波等等。主要作品有余怒的长诗《猛兽》、楚子长诗《狂暴的风》、叶舟的长诗《大敦煌》等等。
⑤期数:总3期
⑥主编人:吕叶
⑦追求主向:从第一期至第二期来看,特别是第二期"中国民间先锋诗群实力大展"隆重推出,可以说是把近几年来沉积于地下而又分散活跃于地下的民间诗群基本上较大部分展示出来,实际含有"综合写作"成份,这种"综合写作"无法明确确立一种新的变化。而真正引起震动的是第三期厚重的民刊,其中余怒的长诗《猛兽》、叶舟的长诗《大敦煌》、楚子的长诗《狂暴的风》令人注目,吕叶和孙文在第三期对话录中明确提出了"个性写作"。也就是说,从"综合写作"转变到"个性写作"是一种质的飞跃。
⑧停刊原因:1 9 9 5 年底停刊,因经费不堪重压的原因。
⑨产生什么影响:主要是第三期《锋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诗人、批评家比较看重《锋刃》第三期,认为9 0 年代中期最好的民刊之一,之后再没有其它民刊能够超越《锋刃》第三期,实际上从9 0年代历史上看,最大的亮点的确当之无愧属于《锋刃》第三期。
⑩其它:《锋刃》停刊后9 8 年与《诗研究》合并在成都重新出刊《诗镜》民刊。之后据可靠的消息,吕叶想在湖南让《锋刃》单独复刊。
①民刊名称:《独立》
②创立时间:1 9 9 8 . 6
③主 编:发星工作室
④省 份:四川省大凉山
⑤同 仁:胡应鹏、柯红、祥子、得干·敖郎、发星、尚华、梦亦非
⑥追求方向:突出地域边缘色彩,推出独立特性之诗人作品。
⑦影 响: ①近年在《诗歌报》《诗林》《岁月》等刊物上集体出动。②北京《科学时报》"今日生活专栏" 1 9 9 9 . 8 . 1 4 用大块版面发表发星《中国新诗二十年来大扫除》,引起一些著名诗人不满。③《花溪》2 0 0 0 . 2 期"黑马之门专栏"全文发表梦亦非《泛文类诗歌写作( 一份提纲) 》。④《独立》虽然创刊不到三年,但已经向中国诗坛推出了像梦亦非这样重量级的诗歌写作与理论写作高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独立》为根据地,开始形成"地域诗歌写作群体"。⑤1 9 9 9 年8月整理的《世纪末中国性爱诗歌》是中国第一本专题诗歌合集。它具有文本学与性学的独特价值。⑥1 9 9 9 年1 1 月整理的《海上诗歌专辑》为中国民间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诗人阶段性的真实资料。
①民刊名称:《彝风》
②创立时间:1 9 9 7 . 7 . 1
③主 编:发星工作室
④省 份:四川省大凉山
⑤同 仁:石万聪、马惹拉哈、发星、莎玛·柔雪、吉牧·思雨、克惹·晓夫、马·阿黑约夫、霁虹、阿苏越尔、梦亦非、日波·鸥梵
⑥追求方向:推举自然朴素、强调民族特色、张扬现代意识
⑦影 响:①近年在《诗歌报》、《岁月》等刊物上集体出动。②《彝风》是中国第一本少数民族民间诗刊,它具有原生价值。③《彝风》本来是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和宽阔的发展余地的。但民族写作者们有一个通病,写作水平到了一定的时候很难再上去。民族诗人们太受生存环境与汉文明功利利益的影响,当他们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自然消亡。这是中国文化体制下的一种悲剧与牺牲品。从诗人吉狄马加、栗原小狄到作家扎西达娃等身上就看得出来。为什么阿来出来了,因为阿来有一种独立的追求精神,他不依附于空洞教条的生存空间。欣喜的是发星与梦亦非在《彝风》中重逢,成为朋友,为后来的"地域写作"作了前期有效积极的探索。
①民刊名称:《零点》
②创立时间:1 9 9 7
③主 编:梦亦非
④省 份:贵州独山
⑤期 数:4
⑥同 仁:黄漠沙、梦亦非、湄子、蒙古、谭X
⑦追求方向:临界性、整合性、地域性
⑧影 响:本期所登作品及评论对象:卢枣、林忠诚、唐朝晖、谭X。这本民刊虽然由于印制上的粗糙在视觉上有些让我们失望,但在中国民刊中对所发作品进行全篇理论评价的只此一本。梦亦非,这个7 0 年代诗人中的理论与写作天才,就是在这种贫苦的条件下冶炼着自己,使自己的学养渐渐浓烈,笔势渐成气候,为以后的才情喷洒作了辛勤的努力。这本粗制的民刊值得收藏。犹想20 年, 在中国大西南山地还有这样一个人, 用这种几乎落后的方式坚持着自己的修行。 2 0 0 0 年5 月,《零点》 5 辑的面世,使之成为大西南9 0 年代末期为数不多的优秀民刊之一。所发作品的诗人如下:李郁葱、蒋林、安琪、石龙、发星、梦亦非、谭X、西楚、吴若海、哑默。
①民刊名称:《大骚动》
②时 间:1 9 9 3 . 7
③主 编:王强
④省 份:北京圆明圆艺术村诗歌厅
⑤期 数:3
⑥同 仁:农夫、海上、寡妇、哑默、黄翔等
⑦追求方向:主发贵州诗人作品
⑧影 响:《大骚动》是贵州诗人追求诗歌精神的一种有力见证,正如此卷编者按语:"哑黄二人历时半个世纪鲜为人知的地下诗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我们鲜明的感受到当代中国文化奇特的历史境遇与民族文化命脉潜行的踪迹。"我们只有在心里说出这样的话:"人类良知永存!文学不朽!"。是为共勉。据悉2 0 0 1 年《大骚动》将推出新千年特刊号。
①民刊名称:《诗镜》
②创立时间:1 9 9 7 . 1 2
③主 编:史幼波、孙文、吕叶等
④省 份:四川广元
⑤期 数:1 -2 辑
⑥同 仁:孙磊、朱杰、黄梁、袁勇、李龙炳、千叶、石碧川、哑石、史幼波、孙文、吕叶、寒烟、蒋浩、远人、西渡、彦龙、沉河、刘泽球等
⑦追求方向:达到那足以用自己独立的心灵火焰去映亮世界那晦暗、盲目、疯狂、堕落的黑暗精神。
⑧影 响:《诗镜》与《存在》、《终点》、《零点》、《独立》等成为9 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现代诗在大西南的主阵地而引人注目。其史幼波、孙磊等追求的"幻像写作"( 神性写作) 已经被年轻的诗歌评论家梦亦非在他的重要系列论文"九十年代诗歌评论系列"中专文论述。《诗镜》据说是在与道辉等诗人的观点产生分岐后,由《锋刃》与《诗研究》联合而成。如果说"新死亡"的道辉与《诗镜》, 同道们有一个内心争输的死结的话。那么现在看来,二者在实力与前进上是平等的,都是走到了一个极点。为以后的写作者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与文本。
①民刊名称:《存在》诗刊
②时 间:1 9 9 9 -2 0 0 0
③主 编:陶春、刘泽球等
④省 份:四川内江
⑤期 数:2 -3 辑
⑥同 仁:陶春、曾令勇、罗洪涛、黄俊华、索瓦、刘泽球、谢银恩、王刚、王明韵、狂虻、稚夫、三原
⑦影 响:在作品的写作与理论阐述上二者还未真正的焊接,更多的写作是在神性与玄幻性的开始与结尾。让时间来检验他们。其厚实的写作资料文本值得收藏。
①民刊名称:《终点》
②时 间:1 9 9 9
③主 编:范倍
④省 份:四川绵阳
⑤期 数:第2 卷
⑥同 仁:白鹤林、陈子弘、范倍、康伟、卢枣、张卫东、朱杰、赵岚、朱诺、周微、海融
⑦影 响:《终点》是中国民刊中第一家网络民刊,它为今天网络民刊的风起云涌作了先声的努力。
①民刊名称:《诗参考》
②时 间:2 0 0 0 . 7
③主 编:中岛
④省 份:北京
⑤期 数:1 6 期"1 0 周年专刊"
⑥同 仁:于坚、韩东、沈奇、伊沙、候马、徐江、沈浩波、阿坚、宋小贤、树才、朵渔、贾薇、南人、盛兴及"莽汉""非非"部分诗人等
⑦追求方向:"口语写作"
⑧影 响:它是中国现代诗"口语写作"的大本营,在9 0 年代"口语集团"的形成团结上,功不可没。是中国最优秀的民刊之一,如果中国民刊都有中岛这样的敬业精神,我想中国的许多优秀诗人就不会只风骚3 、 5 年。 《诗参考》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成果、成功、成绩感,一种永远的写作参照。与《他们》一样应载入"口语写作"的重要档案。中岛不是一个一流的诗人,但是一个一流的诗歌编辑家。
①民刊名称:《朋友们》
②时 间:2 0 0 0 . 1
③主 编:沈浩波
④省 份:北京
⑤期 数:2
⑥同 仁:张海峰、韩博、南人、颜峻、盛兴、师江、元霖、沈浩波、李伟、彭凯雷、戴华、巫昂、高晓涛等
⑦追求方向:"后口语写作"
⑧影 响:《朋友们》是于坚、韩东、伊沙等"口语"前辈们的年轻接班人,《朋友们》创立即后来《下半身》的出现,"口语"在他们身上开始演绎新的色彩。他们人多势众、实力雄厚,说不准哪一天又弄出个大师什么的。我期待着,《朋友们》和《下半身》的出现,标志着《诗参考》之后,更年轻一代的写作者在寻求崭新的"口语"空间。
①民刊名称:《偏移》
②时 间:2 0 0 0 . 7
③主 编:蒋浩、冷霜
④省 份:北京
⑤期 数:9
⑥同 仁:王炜、徐晨亮、马骅、周伟驰、穆青、韩博、森子、王艾、林木、胡续冬、周瓒、高晓涛、哑石、朱朱、刘国鹏、廖伟棠、冯永峰、桑克、姜涛、蒋浩、冷霜等
⑦影 响:作为北大诗歌的一个精神核心,《偏移》给予我更多的是"知识分子"精神的遗留与学院气质的融合。《偏移》与《朋友们》形成语境与意义的不同追求,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在北京这个大都市给我们提供了最新的信息与知识。9 0 年代以来,《偏移》与《翼》是北大诗歌精神的两个最重要的延续。让我在大山中还看见那么多朋友在城市中坚守阵地,我心里是多么高兴。
①民刊名称:《诗中国》
②时 间:9 9 春季卷
③主 编:谭五昌
④省 份:北京
⑤同 仁:《诗中国》沙龙成员
⑥影 响:谭五昌的那篇《海子论》是9 0 年代诗歌评论的力作之一。
①民刊名称:《新死亡诗派》
②创立时间:1 9 9 4
③主 编:道辉
④省 份:福建漳州
⑤期 数:1 -2 卷
⑥同 仁:道辉、阳子、林茶居、安琪、余怒、杨金安等。
⑦追求方向:"新死亡诗体"。
⑧影 响:它是继中国现代诗朝在8 0 年代群雄并起,流派纷呈之后崛起9 0 年代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诗歌群体,它对语言的爆乱以及撕扯,把解构文本在诗歌中发展得极致。虽然有理论与作品的大面积出动,但经过近六年的造势与实验没有留下可供后人传播的经典作品。其诗歌精神值得一书。值得诗歌史记录。值得一提的是1 9 9 7 年起,由"新死亡"策划出版的《诗》丛刊1 -6 卷,为9 0 年代后期中国现代诗潮的再度结集与造势,作出了自己的可贵贡献,留下了可供珍藏的文本。《诗》丛刊得以公开出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公不可没。让我们记住下面这些诗人的名字:麦可、张执浩、道辉、余怒、马永波、阳子、西渡、阿里、李轻松、哑石、俞心焦、南野、老皮、陈仲义、雨田、大解、藏棣、林茶居、叶舟、巴音博罗、阿坚、杨金安、杨然、庞培、廖亦武、严力、蒋浩、林忠诚、姚辉、楚子、朱杰、梁石庆、曾蒙、陈家桥、叶匡政、祝凤鸣、谭延桐、稚夫、安琪、海男、伊沙、傅百龄、陈超、三原、肖开愚、路也、鲁西西、唐朝晖、杨春光、鲜冽、谷禾、南嫫、周伦佑、千叶、周凤鸣、小海、佳坤、海上、沈天鸿、张子选、袁勇、狼人等。
①民刊名称:《阵地》
②创立时间:1 9 9 1
③主 编:森子
④省 份:河南平顶山
⑤期 数:1 -7
⑥同 仁:翟永明、耿占春、张曙光、桑克、小海、森子、蓝蓝、海因、冯新伟等。
⑦追求方向:"知识分子"写作。
⑧影 响:它是继《南方诗志》后,"知识分子"的又一片集聚地。为"知识分子"与"口语"形成对峙与争峰,奠定了良好的文本存集基础。为9 0 年代优秀民刊之一。
①民刊名称:《外省》
②创立时间:2 0 0 0 . 8
③主 编:简单
④省 份:河南平顶山
⑤期 数:创刊号
⑥同 仁:胡续冬、简单、蒋浩、曹蔬影、莱耳、西渡、桑克、孙文波、林木、非亚、高春林、谷禾、十品、蓝蓝、海因、冯新伟、森子等
⑦追求方向:外省,即向外面打开自己,容纳更多的外省新鲜。
⑧影 响:基本还是沿用《阵地》编刊套路,好的一点是发了梦亦非的重要文论之一《女性诗歌:上升·迟疑·狂欢》。与追求方向《外省》很不一致,希望真正"外省"。
①民刊名称:《外遇》
②时 间:1 9 9 9
③主 编:安石榴、潘漠子
④省 份:广东深圳
⑤期 数:4
⑥影 响:本期推出的"7 0 年代出生中国诗人版图"是中国诗坛"7 0 年代"诗人的第一次大规模集聚,颇有铺天盖地之势。缺陷是缺乏强大理论的支撑,"7 0 年代"诗人作品还显幼嫩,但勇气可嘉。在中国经济热烈的深圳出现《外遇》,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①民刊名称:《诗文本》
②时 间:2 0 0 0 . 7
③主 编:符马活
④省 份:广东广州
⑤期 数:2
⑥影 响:继9 9 年《外遇》推出"7 0 年代"后又一次"7 0 年代"的再出击,"7 0 年代"重要诗人梦亦非的评论《口语诗歌:无效的静态写作》登场。除《诗文本》外,符马活以前主编的《三只眼》也不该忘记。
①民刊名称:《故乡》
②时 间:1 9 9 9 . 1 0
③主 编:游子呤
④省 份:广东梅州
⑤期 数:9
⑥影 响:《故乡》虽无办刊的具体追求方向,但其宽容、稳重的办刊思想为我们推出过"新死亡诗专版",徐敬亚关于中国新诗2 0 年的总结文章等重要的东西。
①民刊名称:《诗歌与人》
②时 间:2 0 0 1 . 1
③主 编:黄立孩
④省 份:广东广州
⑤期 数:2
⑥影 响:这是第三次隆重大规模的推出"7 0 年代",至此我认为"7 0 年代"的造势已到止步的时候,下来是诗建设与理论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7 0 年代"中激情的血液化作大师的沉稳与修练。另外我认为沿海一线( 主指广东) 的诗人办刊印刊一流,诗写水准二流,办刊缺乏明确持久的追求方向,喜欢捕捉热点、造势,这对于诗歌成果的形成没有好处。也许是商业化影响诗人主体思想的转化结果。但办刊与追求诗歌的这种精神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此坚守值得敬佩、学习、致敬!
(以上民刊资料由发星工作室整理,望见谅、理解、宽怀。)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11260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