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突尼斯。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1.0日。
梦中出现的突尼斯我终于来了!
今天的整整一上午都在绞尽脑汁瞒着业主,骗过保安,甩掉宪兵中度过,在草草订了宾馆匆匆买了块没放盐的三明治过后,在12:00坐上了自安纳巴去往突尼斯的黑出租车,因为要躲警察所以走了沿海的小路,意外的一路看到了很美的地中海。临近卡拉海关的时候开始武装,我要把身上的欧元突币阿币三种钱钱藏起来可我只有两只鞋肿么办。14:00到达卡拉海关,第一次陆路通关尼玛太麻烦了,又行贿又装傻的。15:00完成了出关和入关。车子终于行驶在了突尼斯的地界上 ,除了发现路变窄了、树变多了、车变少了,道旁的还是破破烂烂的低矮房子,路上还是怂的阿拉伯人,完全木有预期的感觉。17:30抵达突尼斯城,安安静静的完全木有首都的感觉,换乘了本地的出租车,司机也是和阿国的话痨司机差别太大,完全哀莫大于心死。18:30抵达了入住的酒店,面朝湖背靠海的大郊区,但就算是淡季也要不要这样萧条,条件如此这般竟妄称四星。店里的客人都能数得出来,几个说英语的非主流摇滚少年或大叔就能占据大半了。自助晚餐也被坑了四突币的矿泉水。哎说好的饭后海边散步也作罢,电话不能用联系不到沙发主阿国工作的事情也联系不到我。洗洗睡吧,整理心情明天一定要把今天欠的玩回来!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1.4日。
迷失在蓝白小镇。
Sidi Bou Saïd,西迪布赛义德。有着浓郁阿拉伯色彩名字的小镇竟也可这样纯美与迷幻。原谅我没去过什么地方,不过真心觉得蓝白小镇可能是我这辈子去过的最漂亮的地方之一了,不愧为传说中遗失在地中海上的一朵白莲。特意起了一个大早为了赶酒店门口一小时一班的公车,尼玛等了半天好容易等来了居然硬生生的没挤上去,无奈只好走向旁边守株待兔已久的出租车被黑了十突币,明明只是十分钟的车程。不到八点的时候到达这心动已久的蓝白小镇,盘山一路向上的时候小心脏就已经跳动的不行了,蓝白小镇真的只有蓝色和白色!清晨的雾气刚刚散去地中海刺眼的阳光就顺势倾泻而下,由于阿拉比们日出不作日落而息的良好习惯,整个蓝白小镇也叫我与阳光独享。走在反射日光的块块石板之上,行人甚少,道路两旁耀眼的白色和迷离的蓝色,我多想做一只蓝白小镇慵懒的猫躺在围栏上晒太阳。就这样走着走着,也不知自己走向哪里,就这样迷失在这白房子,青石板与蓝栅栏中。每一条细小的巷子背后都有另一个天地,或是一片海或是一堵墙,整个上午就这样度过。逛了超级华丽的Dar El Annabi庭院之后慕名去了草席咖啡馆,这百年老店竟就在我们下车的地方,就这样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尝试了最著名的榛仁薄荷茶和阿拉伯水烟,我看上方平台上的欧洲女人喝咖啡外,欧洲女人在看下方街上的风景。电话终于可用,接到业主布谷斯女王电话的间隙偷拍到街上的养鹰人。虽然很想一直静静看着蓝白小镇从日出到日落,可毕竟要记得自己游客的身份,老板收钱,出发到下一目的地。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1.7日。
穿越迦太基,对话汉尼拔。
「伊利亚特」中写道:"为躲避兄弟的仇视,腓尼基的狄多逃离了泰尔王国,来此领导着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远处,你能眺望这座崛起的城市,泰尔人的领地,它就是始建于公元前八世纪的迦太基。"自离开蓝白小镇,目的地就是不远处的迦太基。花了半个突币自公车转乘城际列车之后,终于抵达这两千多年之前由一块牛皮所划定的腓尼基语所谓的"新的城市"。经路人指点首先进入了比尔萨山这古老城市的至高点,Byrsa本身即为牛皮之义。此地除了迦太基博物馆还有一块布匿区,兴于斯毁于斯,正是三场布匿战争断送了迦太基文明,汉尼拔无力回天,这城被火燃尽数日,为防迦太基复生,这地被盐撒至数里。仅有的残垣断壁也只能留有一声叹息。经过博物馆员的指点,无力逛完所有区块,迦太基博物馆、罗马剧院和安东尼浴场三处而已。在去找寻罗马剧院的路上结识了二位在法留学的中国姑娘,这也是我们来突尼斯后第一次看到华人,后续的旅程便和二位一起。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剧院真是甚荒凉,五分钟便逛完。接下来直奔最著名的那安东尼浴场,路上偶然看到了罗马别墅区遗址,亦是寥寥数步走过,不过还是蛮惊讶于当时的迦太基人连室外庭院的地上都铺满了马赛克,真是奢华之极。不过没有最奢华只有更奢华,之后的安东尼浴场也是突破了我对澡堂的认知,洗澡的地方居然可以这么宏大这么繁复。迦太基遗址标志性的两根柱子伫立在地中海边供游客瞻仰,但二者或凄凉相对,或冷笑世人。故国破碎,火焚盐浸之后,孰已变孰未变?依照此前的计划,接下来本要去巴尔多博物馆,但依从二位姑娘改变行程,乘上列车,进入突尼斯城。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1.9日。
乱入突尼斯城之心麦地那。
自12至16世纪,突尼斯城被看作伊斯兰世界最伟大和富有的城市之一,七百多个纪念性建筑,包括宫殿、清真寺、陵墓和喷泉,这些都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而突尼斯的老城麦地那,或称阿拉伯人聚居区,便是这古城之心。结识了新的小伙伴后,一行四人自迦太基-汉尼拔站搭乘TGM城际列车直至终点突尼斯北,开始寻找麦地那,行程过半时我们才发现自己行走在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布尔吉巴Bourguiba大街上,街心广场上的铁丝围栏依然让人民记得三年前自这里开始引发arabe之printemps的jasmin革命。街上邂逅了刚好错过了的HOTEL AFRICA,住在这里不是比大郊区好的多。大街的尽头独立广场上古门的后方便是老城麦地那,狭窄的巷子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与嘈杂混乱的阿人,一番与黑心阿拉比的讨价还价之旅开始了,在这两天被本地阿拉比坑了若干次之后在麦地那转这一圈还是眼界大开,所有商品都要讲到半价以下的价格才敢下手,我的突尼斯式契奇阿斯chechias小红帽被我从三十突币生生的讲到五突币,尼玛只要带着它路人就喊我阿里巴巴,不带就没人喊。除此之外还收获了两幅马赛克,两瓶彩沙,麦地那小铜盘和阿拉丁神灯。马赛克选了代表地中海文明的橄榄树和阿拉伯文明的法蒂玛之手。因为二位姑娘要赶去苏塞,所以麦地那之行匆匆结束,一齐奔向火车站。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2.0日。、
哈法欧尼之夜。
旅行时按照电影发生的情节细细找寻故事发生地的每个场景,亦或是观影时依照故事发展时背景的变化在脑海中搜寻曾走过此地时若干有关自己的记忆碎片,二者皆是微妙而意味深长的。自己的故事成就了电影,电影的故事亦成就了自己。只为了一部二十年前的一部名为「哈法欧尼」的电影,在送走二位姑娘之后拖着酸痛的双腿继续寻找这突尼斯最古老的街区哈法欧尼Halfaouine。一路上问了一大堆不靠谱的阿拉比,永远都是走五分钟就到,尼玛我最后到的时候最起码走了一个半小时,而且是五分钟就问一个人。记得问第一个人的时候问他要不要打车过去去,他说不远,只用我们自己的onze就好了,我当时就在想,哪里有什么onze,确定不是cent onze或者cent un么?找寻的过程中天很早就黑了,得需要多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夜里阿拉伯城中心窄小的巷子中行走,而且还是只才来一天的城市。被若干人指路之后终于进入哈法欧尼,入口是一整条街的杂乱的菜市场,让我想起了小的时候逛的那种菜市场,虽破败但却热闹非凡。大步走去,终于来到了一个中央广场,清真寺迷离的光安静的撒在哈法欧尼的窄巷中,兴致阑珊,已无任何遗憾,找寻计程车归去。但却被告知哈法欧尼腹地根本没有计程车,虽说是中央广场,但周围围着一层又一层杂乱无章的房子与狭窄纵横的巷子。一防迷路二为安全,选择原路返回,回到哈法欧尼的入口。在叫计程车的时候和一个阿拉伯老太太一起看到一辆车,虽说我先上去,但凶巴巴的老太太还是想把我弄下车,多亏司机比较友善,但却被老太太开骂,一口一个japonais,虽说被叫了一天的japonais不是很高兴,但是这个时候冒充japonais也是不错的哈。果然是正直的司机,打表回宾馆只收了我十突币,比前两天坐的所有计程车都便宜一半左右。回到酒店,早点休息,明早赶最早一班火车前往苏塞。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2.3日。
初见苏塞。
在突尼斯的东海岸,哈玛玛特湾的南面,古称哈德鲁梅被誉为"萨赫勒明珠"的苏塞于此面向海上遥远的东方。这里温和的气候,恬静的海滩以及热情的人们长期以来令外来征服者迷恋留连。腓尼基人、古罗马人、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这座"富庶之城"留下足迹。一大早自酒店打的士经由马尔萨换乘大巴到达火车站,乘最早的一班列车经两小时抵达苏塞。起初,计划里苏塞只是作为中转站和过渡地,没想到这座城市却给了我旅途中最难忘的回忆,所以旅行中的一切都是未知且奇妙的。很早就知道苏塞的麦地那和康达维港很有名气,下车后便抓紧时间到一旁的苏塞麦地那游览,和突尼斯的麦地那不同,苏塞的麦地那少了几分游人如织浓烈而嘈杂的商业气息,却多了蛮是阿拉伯味道的生活感,感觉到了儿时印象中阿凡提所生活的城市。当登上苏塞的拉巴特塔顶俯瞰整个麦地那时,映着远方微微涌动的地中海,触目于这一览无遗的百味生活之景象。苏塞较突尼斯有更多的欧洲游客,我也更钟情于苏塞这座闲适又不乏热闹的城市。不过只在这城市呆了不足两小时,买了一份阿拉伯式肉夹馍做午餐,赶去Louage车站拼车前往凯鲁万。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2.7日。
所谓圣城的模样。
自阿拉伯人西进入主北非伊始,这号称五十清真寺之城的凯鲁万就一直指引着大马格里布所有善男信女的精神方向,人们沉浸在这持续了十几个世纪的黄褐色的梦中,濯洗掉身心的尘埃,伴着宣礼塔上阿訇吟诵的古兰经,歌颂安拉的德行。自苏塞一路向西,Louage小巴车车城将近一小时左右,就抵达了这伊斯兰世界第四大圣城凯鲁万。还未到站时,一眼便认出这圣地凯鲁万最宏伟的建筑物,大清真寺或称奥克巴清真寺。下车行走,还未进入城墙外围时便被一个阿拉比导游纠缠上了,就这样便毁了凯鲁万之游的所有兴致。还真是有缘分,在清真寺广场上碰到了昨天遇见的那两位中国姑娘,不过她们也被一个导游缠上了,就这样被导游逼得分开游览。说实话,奥克巴清真寺的确是恢宏而壮观,礼拜堂内也是装饰华丽,大气十足。一直在听导游在背历史书,这砖是拜占庭过来的,那瓦是古希腊得来的,这柱子是迦太基拆来的,那木料是叙利亚运来的。讲解再好,景色再壮丽,旅行的途中兴致渐失时,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套票上凯鲁万有六七个景点,但游完了奥克巴便有了去意,果断也将三门清真寺放弃了。由于二位姑娘下站为托泽尔,我们是埃尔杰姆,所以就此话别。到车站的时候,却被告知没有去杰姆的班车,走遍凯鲁万的所有大巴小巴以及Louage车站,都无果而终。就此为经验给准备去突尼斯自助游的童鞋作参考。无奈,三小时后,原路返回苏塞。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3.0日。
再见苏塞。
自从凯鲁万开始旅行的兴致就一路下跌,回到苏塞亦是此次旅行中第一次走回头路,本是让人十分沮丧的事情,但此次绕路却也让我收获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夜晚,我也于此爱上了苏塞这座城市。从凯鲁万回到苏塞时已是式微,本来想去那两个姑娘昨日住的沙滩酒店,无奈价格比网上定房贵出不少且位置距离主城区中心较远。于是在火车站买好了一大早去往埃尔杰姆的车票后开始临时在火车站附近寻找落脚点。无意发现了火车站只与海滩相隔两条街,便寻觅到了一个酒店,果然在淡季临时找的酒店要好过提前预定,价格适宜地点方便而且是这几天住过的最舒服的房间了,开窗即面朝大海。之后在极舒服的海边散了步,找了家小店吃了突尼斯式沙拉和烤鱼,无聊之际突然想起之前准备给沙发主的辣椒酱可以给苏塞的沙发主,虽然最终没有选择他的沙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他,没想到他居然之后搭计程车来到我住的酒店,并邀我出去。Djo是个话不多的小伙子,略腼腆却也和我一样喜欢用傻笑打破尴尬,不过走路极快,已经连续折磨自己腿脚三四天的我跟着他走都略吃力,我问他去哪,他问我想去哪,我说你是guide啊,他就说去billard吧,我却一直听成了bière,就这样大步流星的走了大半个城,进入台球厅的那一刻我就傻了,咦,啤酒在哪里。我说我不会打台球,他说可以教我,好吧,既然都这样了就硬着头皮上吧,人生第一次完整的打台球啊。不知道是他让着我还是他也是菜鸟,尼玛一盘球打了快一小时都没打净。太不耐烦了,就开始无视任何规则将球弄进洞。终于结束了,这回该真正的 bière了,又尼玛竞走了半座城,来到了突尼斯式小酒馆,灯火通明的热闹气氛,电视放着突式小品,每个人或聊天或饮酒,并无其他,其实真正的bar就该如此。来两瓶本地啤酒,开始聊语言,聊文化,聊各种八卦,用自己的语言写对方的名字。他还佩戴了一个汉字的项链,很怂的"帅"字,更怂的是他还带反了。最后分开的时候我说我打车回去吧,然后他顺手一指,尼玛原来只和宾馆隔了一条街。最后我当然假惺惺的说欢迎来中国,当然如果他真的来我也会帮他找沙发的,。回了酒店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早吃了包含的早餐并看了迟到了日出,继续去火车站赶路,下一站埃尔杰姆。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3.5日。
埃尔杰姆回响阿非利加勇士的呐喊。
埃尔杰姆斗兽场是继最著名的罗马斗兽场和斯巴达克斯拼杀过的卡普亚斗兽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斗兽场,也是在地中海南岸现存唯一的大型斗兽场。是罗马帝国阿非利加行省最显著的时代标志,最直观的历史遗存与完美诠释。在苏塞赶最早一班的火车南下埃尔杰姆,竟坐的是最老旧的蒸汽机车,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抵达古称作蒂斯杜斯的埃尔杰姆。到达小镇的时候,人们很热情,经路人指点步行两条街便到了斗兽场,保存完好的斗兽场还是很恢宏且壮美的。在门口看到一家专门买马赛克的小店,看到他们的制作过程果然是手工完成的,成品也相当精美。之后进场,层层逛过这宏大的斗兽场,还是被其建筑的高大和结构的纷繁所震撼。废墟上空飞舞成群的白鸽,它们现在是斗兽场真正的主人。还在想在拍照的时候会不会拍到远古时期的亡灵,勇士的伟岸身姿厮杀的瞬间。漫步在斗兽场中时,仿佛穿越千年,耳中听到了勇士的叫喊声,观众的起哄声与野兽的怒吼声。鲜红的血换作暗黄的沙,英灵化作白鸽继续盘桓在生前厮杀所在斗兽场的上空。离开斗兽场的时候,趁主人不在偷偷给旁边的两头骆驼拍了照,没想到阿拉比原来在暗处看着我们,就这样进入了圈套被黑了一突币。之后的午餐就用在街头购买的突尼斯式卷肉饼来解决,味道要比阿尔及利亚的丰富很多。接下来的目的地本是马特马他的古柏柏尔人穴居,无奈日程貌似太过紧赶且都没有直达车。无论如何,乘坐Louage先行南下,下一站南部重镇斯法克斯。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4.0日。
斯法克斯的橄榄之海与加夫萨的沙漠之狐。
斯法克斯,坐落于加贝斯湾北岸的突尼斯第二大城市,一面朝海,三面环绕二万七千株十三米高的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树。斯法克斯建于公元九世纪,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著名的商港,如今亦是突尼斯第一大港。乘坐Louage拼车自埃尔杰姆抵达斯法克斯时已是午后,匆匆赶往火车站询问去迈特劳维乘坐红蜥蜴小火车的情况,却被告知迈特劳维那边都正常,只是中间站加夫萨在闹大罢工,所以火车不能直达迈特劳维。再三确认了是不是每日都有红蜥蜴,虽然理智告诉我阿拉比信不过,但是或许红蜥蜴对我来说真的已经成为一个梦了,故而毅然决然的选择性相信,坚定了西行的道路,准备前往加夫萨。在临行之前,一瞥斯法克斯剪影。火车站旁的麦地那,同样是黄土的高墙与纵横的小巷,但与突尼斯麦地那的商业气息和苏塞麦地那的生活味道不同,斯法克斯麦地那已成为很少人住的地方,慢慢成为经济生产的地方。巷中充斥着各种小型作坊与或是机器运作或是人工敲打的零乱声音。地毯制造,皮革加工,橄榄榨油占据了斯法克斯麦地那的大半。后经中央广场并海岸线找到Louage车站。沿地中海-撒哈拉之路一路西进至西部重镇加夫萨。加夫萨是坐落在撒哈拉北缘最富庶的绿洲中一座古老的城市,自古为沙漠面向海洋的窗口。至此经由的路线亦是突尼斯南北的分界线,所以此次突尼斯之旅也与大盐湖以南无缘。对加夫萨来说,最有名的就是成就了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那场经典战役了,沙漠之狐成就了加夫萨,加夫萨也成就了这战争动物。车上有一个一同拼车的本地姑娘,很热情地和我聊了一路的天,并很热心地给我们找酒店。最终夜宿加夫萨酒店。在晚饭后闲逛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家乐福,快一年没逛过了,在里面收夫收夫的时候认出了半年前赶夜路长途大巴上放的阿剧。外面下起了小雨,回酒店早些休息,期待明日的红蜥蜴。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4.5日。
雨中的迈特劳维没有红蜥蜴。
1940年由法国政府赠给突尼斯国王的红蜥蜴列车,算是我本次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了。多想在沙漠边缘峥嵘崔嵬的黄土峡谷中,坐在老式奢华的红色列车上,同西洛可风以息相吹。可在突尼斯之旅的后半段,由于前期工作的准备不充分也让旅途多了些许变数。一大早在加夫萨的酒店起床时,就发现窗外似乎落了一夜的雨。虽说是沙漠边缘的绿洲,但雨至滂沱却也让人无所适从,冒着雨走到了louage车站,几乎湿了鞋,不过这都不要紧,心里只有十点钟那一班的红蜥蜴,希望不要错过。花三刻钟赶到迈特劳维的时候,天空依旧是挂满银针的幕布,打在身上却也略有微刺之寒。依旧在安慰自己说,雨中的红蜥蜴或许别有一番风情。可到了火车站的时候,红蜥蜴的美梦终是碎了,天空下着雨火车无法运营;而就算今日晴朗,铁路大罢工也已经波及到迈特劳维;而就算铁路系统整装待发,红蜥蜴也只是每周的三五日,而并非天天都有,今日周四就更看不到。三个连续否定终于让我相信这次是绝对错过了红蜥蜴,去站台内部寻找停放未发的红色列车,找遍了所有月台却也没有看到一点红。无奈之下,原路返回加夫萨。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5.0日。
奔波的苦旅与等待的北行。
在错过了红蜥蜴之后,不仅旅行的兴致阑珊,旅途也行将结束,只能一路北行,务必在明日赶回阿国。沿突尼斯西线北上,紧依阿特拉斯山脉东麓的山区地带,一路上只是些不大不小的市镇,根本没有任何交通方式可直达至突尼斯西北边防港城塔巴卡,也就是我们此次旅途的终点。所以只能照着前两日在路上一突币购得的地图以此沿线北上,从迈特劳维到加夫萨,从加夫萨到卡斯林那,从卡斯林那到凯夫,每段路程都是不短的距离。每次换乘都要重新找车站,等拼车。疲惫感与无力感袭来,自责没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在卡斯林那等车的时候,因为除了酒店的早点外一天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买了街边摊位阿拉伯式的焗鸡蛋,要蘸着盐来吃,刚刚吃了第一口,司机喊人说人齐了出发,匆匆付款跑上车。但车已行远的时候,才发现刚刚丢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突尼斯第纳尔。沮丧的情绪到了极点,异国他乡的自由行真的是不容易啊,难道是偷跑出来的报应?在满眼青山旷野的路上行使,雨也停了下来,一大片紫色的不知名花草映在眼前,坏心情也同坏天气一起离开。其实只要在路上,不管怎样都是风景。身上还有一百欧元,怎样都会熬完最后一天吧。在凯夫的时候并没有继续北行尚杜巴-塔巴卡,而毅然决然的选择绕路杜迦,抓紧最后的旅途时光。终于在一天无用的奔波后夜宿山中的杜迦酒店。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5.4日。
重拾杜迦遗失的美好。
دقة,Dougga 亦是Thugga,杜迦城或谓沙格镇。古代马格里布的代表城市,努米底亚的行政中心,早在1631年被人发现时便成为当时盛名的历史遗迹至今仅发掘三分之一,承载北非历史文明与岁月沧桑的杜迦亦是突尼斯保存最完好且宏大的古罗马遗址。前日写了半夜的明信片,在杜迦酒店醒来的时候,看到了被朝露染湿了的一片青山。联系好了昨日便已订好的出租车,前往山中的遗址。起初进山的时候,山中真是空无一人,独行于青草与碎石之间,十七个世纪的沧海桑田过后,空余寂静的山谷中这绝望的美。君不闻那努米底亚远古的歌与马西尼萨老旧的诗,但见这汪达尔残颓的垣与伊斯兰细碎的影。最完整且壮丽的柱围廊式朱比特神殿建于公元前166年,是如今杜迦的标志。神殿旁侧立着罗马皇帝的雕像,只有身而无头,传说是因为罗马皇帝过于频繁的更替,如此更换头像便好。 带有柱廊的圆形大剧场虽已不是往日贵族的歌舞场 ,至今却也依然在此举行杜迦音乐节。城区最下方边缘的利比克帕涅克石塔,建于公元前二世纪的21米高的建筑物背靠杜迦古城,守望下方一望无际的原野。行走在城中的青石板路上,道旁篆刻古利比亚文字的碑铭,房顶早已坍塌后空余精美的科林斯圆柱,在废墟中偶尔遇见的两三考古人员,都是杜迦独特的风景。一小时多的游览过后,与出租车约定的时间已到,走回山间小路旁,乘车前往不远处的泰布尔苏格继续归程。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5.8日。
珊瑚海上的塔巴卡。
古老的渔港,珊瑚的天堂,地中海南岸的玫瑰海岬CAP ROSA一直都是久负盛名的红珊瑚产地。塔巴卡的海湾风光旖旎,清澈的海水拍击着湾内千姿百态的山岩和岸边晶莹生辉的白沙。海底亦是珊瑚丛生,彩鱼遨游,所有旅行者都想在此揽胜探奇。在告别杜迦古城之后,乘坐Louage拼车自泰布尔苏格经由贝扎转车到达我们此次突尼斯之旅的最后一站,位于阿突二国边界玫瑰海岬岸边的塔巴卡。小城恬静而美好,漫步其间自觉心旷神怡。试过鸡肝馅料的三明治卷饼,找到邮局寄出了所有的名信片,用余下不多的欧元换了最后一笔突尼斯第纳尔后,找一辆出租车抓住旅程的尾巴畅游一番。热那亚堡Le Fort Génois 远离市镇伸向海中,意大利人已于此开采近两个世纪的红珊瑚。黑白相间的灯塔矗立在蔚蓝的大海之上,汹涌潮水,你听明白,不是浪而是泪海。城边崖下的Les Aiguilles,峰尖或是岩针,不过见到这景致的一瞬,便想起了某个武侠小说中的名字,鹰愁涧。海风与游人相织,海水与珊瑚相融,海鸟和鱼相爱,都只是一场意外。心满意足的前往山中的海关关口,路上买了小童的一束水仙花。蔚蓝的珊瑚海,错过瞬间苍白。唱着歌儿,把对突尼斯的爱深埋塔巴卡的珊瑚海。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6.0日。
别了,突尼西亚。
有关突尼斯的一切,都是自一场梦开始的。第一次自国外去另一个国家自由行,一个人如此全面的做好一切准备功课与前期工作。感谢彭老大,感谢突尼斯,感谢这六天五夜十二座城十五篇游记,在第二个本命年二月份的最后一周给了我一生难忘的记忆。在此以多多的在突尼斯来结束这段旅程。
沙漠既完全走了样,必是风遇到了直角。
既有诺言要相守,学到的必是比失去的少,能通过沙漏漏掉的就更少。
但正是多出来的那种东西,进入后来的那种天气。
在越是均匀的分配风沙的地点,看上去,就越来越像一座城市。
那非思而不可言说的,非造出而不可笼罩的一种命运,就像从老城的每一侧都能走进一家鞋店。
在这里就是在那里,在哪里都是在到处,在腓尼基人的原驻地。
夹着整张牛皮人的张望,也被讨钱的掌遮没了。
那就是从门缝下边倒出的污水,让嗅味儿变得尖锐时发出的存在的信号;
如果有人来此只是为了带走阳光,能被带走的肯定是一种怀念。
尤其是掮客对着锡灰色的天空装好假眼的那一刻,总会有人比赌马人还要紧张地瞄准;
从蒙面女人眼神中射出的恨亦集中了她全身的美,
好像既弯曲了思,又屈从于思。
于2014.02.28归至阿国,结束突尼斯之旅。
梦中出现的突尼斯我终于来了!
今天的整整一上午都在绞尽脑汁瞒着业主,骗过保安,甩掉宪兵中度过,在草草订了宾馆匆匆买了块没放盐的三明治过后,在12:00坐上了自安纳巴去往突尼斯的黑出租车,因为要躲警察所以走了沿海的小路,意外的一路看到了很美的地中海。临近卡拉海关的时候开始武装,我要把身上的欧元突币阿币三种钱钱藏起来可我只有两只鞋肿么办。14:00到达卡拉海关,第一次陆路通关尼玛太麻烦了,又行贿又装傻的。15:00完成了出关和入关。车子终于行驶在了突尼斯的地界上 ,除了发现路变窄了、树变多了、车变少了,道旁的还是破破烂烂的低矮房子,路上还是怂的阿拉伯人,完全木有预期的感觉。17:30抵达突尼斯城,安安静静的完全木有首都的感觉,换乘了本地的出租车,司机也是和阿国的话痨司机差别太大,完全哀莫大于心死。18:30抵达了入住的酒店,面朝湖背靠海的大郊区,但就算是淡季也要不要这样萧条,条件如此这般竟妄称四星。店里的客人都能数得出来,几个说英语的非主流摇滚少年或大叔就能占据大半了。自助晚餐也被坑了四突币的矿泉水。哎说好的饭后海边散步也作罢,电话不能用联系不到沙发主阿国工作的事情也联系不到我。洗洗睡吧,整理心情明天一定要把今天欠的玩回来!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1.4日。
迷失在蓝白小镇。
Sidi Bou Saïd,西迪布赛义德。有着浓郁阿拉伯色彩名字的小镇竟也可这样纯美与迷幻。原谅我没去过什么地方,不过真心觉得蓝白小镇可能是我这辈子去过的最漂亮的地方之一了,不愧为传说中遗失在地中海上的一朵白莲。特意起了一个大早为了赶酒店门口一小时一班的公车,尼玛等了半天好容易等来了居然硬生生的没挤上去,无奈只好走向旁边守株待兔已久的出租车被黑了十突币,明明只是十分钟的车程。不到八点的时候到达这心动已久的蓝白小镇,盘山一路向上的时候小心脏就已经跳动的不行了,蓝白小镇真的只有蓝色和白色!清晨的雾气刚刚散去地中海刺眼的阳光就顺势倾泻而下,由于阿拉比们日出不作日落而息的良好习惯,整个蓝白小镇也叫我与阳光独享。走在反射日光的块块石板之上,行人甚少,道路两旁耀眼的白色和迷离的蓝色,我多想做一只蓝白小镇慵懒的猫躺在围栏上晒太阳。就这样走着走着,也不知自己走向哪里,就这样迷失在这白房子,青石板与蓝栅栏中。每一条细小的巷子背后都有另一个天地,或是一片海或是一堵墙,整个上午就这样度过。逛了超级华丽的Dar El Annabi庭院之后慕名去了草席咖啡馆,这百年老店竟就在我们下车的地方,就这样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尝试了最著名的榛仁薄荷茶和阿拉伯水烟,我看上方平台上的欧洲女人喝咖啡外,欧洲女人在看下方街上的风景。电话终于可用,接到业主布谷斯女王电话的间隙偷拍到街上的养鹰人。虽然很想一直静静看着蓝白小镇从日出到日落,可毕竟要记得自己游客的身份,老板收钱,出发到下一目的地。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1.7日。
穿越迦太基,对话汉尼拔。
「伊利亚特」中写道:"为躲避兄弟的仇视,腓尼基的狄多逃离了泰尔王国,来此领导着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远处,你能眺望这座崛起的城市,泰尔人的领地,它就是始建于公元前八世纪的迦太基。"自离开蓝白小镇,目的地就是不远处的迦太基。花了半个突币自公车转乘城际列车之后,终于抵达这两千多年之前由一块牛皮所划定的腓尼基语所谓的"新的城市"。经路人指点首先进入了比尔萨山这古老城市的至高点,Byrsa本身即为牛皮之义。此地除了迦太基博物馆还有一块布匿区,兴于斯毁于斯,正是三场布匿战争断送了迦太基文明,汉尼拔无力回天,这城被火燃尽数日,为防迦太基复生,这地被盐撒至数里。仅有的残垣断壁也只能留有一声叹息。经过博物馆员的指点,无力逛完所有区块,迦太基博物馆、罗马剧院和安东尼浴场三处而已。在去找寻罗马剧院的路上结识了二位在法留学的中国姑娘,这也是我们来突尼斯后第一次看到华人,后续的旅程便和二位一起。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剧院真是甚荒凉,五分钟便逛完。接下来直奔最著名的那安东尼浴场,路上偶然看到了罗马别墅区遗址,亦是寥寥数步走过,不过还是蛮惊讶于当时的迦太基人连室外庭院的地上都铺满了马赛克,真是奢华之极。不过没有最奢华只有更奢华,之后的安东尼浴场也是突破了我对澡堂的认知,洗澡的地方居然可以这么宏大这么繁复。迦太基遗址标志性的两根柱子伫立在地中海边供游客瞻仰,但二者或凄凉相对,或冷笑世人。故国破碎,火焚盐浸之后,孰已变孰未变?依照此前的计划,接下来本要去巴尔多博物馆,但依从二位姑娘改变行程,乘上列车,进入突尼斯城。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1.9日。
乱入突尼斯城之心麦地那。
自12至16世纪,突尼斯城被看作伊斯兰世界最伟大和富有的城市之一,七百多个纪念性建筑,包括宫殿、清真寺、陵墓和喷泉,这些都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而突尼斯的老城麦地那,或称阿拉伯人聚居区,便是这古城之心。结识了新的小伙伴后,一行四人自迦太基-汉尼拔站搭乘TGM城际列车直至终点突尼斯北,开始寻找麦地那,行程过半时我们才发现自己行走在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布尔吉巴Bourguiba大街上,街心广场上的铁丝围栏依然让人民记得三年前自这里开始引发arabe之printemps的jasmin革命。街上邂逅了刚好错过了的HOTEL AFRICA,住在这里不是比大郊区好的多。大街的尽头独立广场上古门的后方便是老城麦地那,狭窄的巷子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与嘈杂混乱的阿人,一番与黑心阿拉比的讨价还价之旅开始了,在这两天被本地阿拉比坑了若干次之后在麦地那转这一圈还是眼界大开,所有商品都要讲到半价以下的价格才敢下手,我的突尼斯式契奇阿斯chechias小红帽被我从三十突币生生的讲到五突币,尼玛只要带着它路人就喊我阿里巴巴,不带就没人喊。除此之外还收获了两幅马赛克,两瓶彩沙,麦地那小铜盘和阿拉丁神灯。马赛克选了代表地中海文明的橄榄树和阿拉伯文明的法蒂玛之手。因为二位姑娘要赶去苏塞,所以麦地那之行匆匆结束,一齐奔向火车站。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2.0日。、
哈法欧尼之夜。
旅行时按照电影发生的情节细细找寻故事发生地的每个场景,亦或是观影时依照故事发展时背景的变化在脑海中搜寻曾走过此地时若干有关自己的记忆碎片,二者皆是微妙而意味深长的。自己的故事成就了电影,电影的故事亦成就了自己。只为了一部二十年前的一部名为「哈法欧尼」的电影,在送走二位姑娘之后拖着酸痛的双腿继续寻找这突尼斯最古老的街区哈法欧尼Halfaouine。一路上问了一大堆不靠谱的阿拉比,永远都是走五分钟就到,尼玛我最后到的时候最起码走了一个半小时,而且是五分钟就问一个人。记得问第一个人的时候问他要不要打车过去去,他说不远,只用我们自己的onze就好了,我当时就在想,哪里有什么onze,确定不是cent onze或者cent un么?找寻的过程中天很早就黑了,得需要多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夜里阿拉伯城中心窄小的巷子中行走,而且还是只才来一天的城市。被若干人指路之后终于进入哈法欧尼,入口是一整条街的杂乱的菜市场,让我想起了小的时候逛的那种菜市场,虽破败但却热闹非凡。大步走去,终于来到了一个中央广场,清真寺迷离的光安静的撒在哈法欧尼的窄巷中,兴致阑珊,已无任何遗憾,找寻计程车归去。但却被告知哈法欧尼腹地根本没有计程车,虽说是中央广场,但周围围着一层又一层杂乱无章的房子与狭窄纵横的巷子。一防迷路二为安全,选择原路返回,回到哈法欧尼的入口。在叫计程车的时候和一个阿拉伯老太太一起看到一辆车,虽说我先上去,但凶巴巴的老太太还是想把我弄下车,多亏司机比较友善,但却被老太太开骂,一口一个japonais,虽说被叫了一天的japonais不是很高兴,但是这个时候冒充japonais也是不错的哈。果然是正直的司机,打表回宾馆只收了我十突币,比前两天坐的所有计程车都便宜一半左右。回到酒店,早点休息,明早赶最早一班火车前往苏塞。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2.3日。
初见苏塞。
在突尼斯的东海岸,哈玛玛特湾的南面,古称哈德鲁梅被誉为"萨赫勒明珠"的苏塞于此面向海上遥远的东方。这里温和的气候,恬静的海滩以及热情的人们长期以来令外来征服者迷恋留连。腓尼基人、古罗马人、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这座"富庶之城"留下足迹。一大早自酒店打的士经由马尔萨换乘大巴到达火车站,乘最早的一班列车经两小时抵达苏塞。起初,计划里苏塞只是作为中转站和过渡地,没想到这座城市却给了我旅途中最难忘的回忆,所以旅行中的一切都是未知且奇妙的。很早就知道苏塞的麦地那和康达维港很有名气,下车后便抓紧时间到一旁的苏塞麦地那游览,和突尼斯的麦地那不同,苏塞的麦地那少了几分游人如织浓烈而嘈杂的商业气息,却多了蛮是阿拉伯味道的生活感,感觉到了儿时印象中阿凡提所生活的城市。当登上苏塞的拉巴特塔顶俯瞰整个麦地那时,映着远方微微涌动的地中海,触目于这一览无遗的百味生活之景象。苏塞较突尼斯有更多的欧洲游客,我也更钟情于苏塞这座闲适又不乏热闹的城市。不过只在这城市呆了不足两小时,买了一份阿拉伯式肉夹馍做午餐,赶去Louage车站拼车前往凯鲁万。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2.7日。
所谓圣城的模样。
自阿拉伯人西进入主北非伊始,这号称五十清真寺之城的凯鲁万就一直指引着大马格里布所有善男信女的精神方向,人们沉浸在这持续了十几个世纪的黄褐色的梦中,濯洗掉身心的尘埃,伴着宣礼塔上阿訇吟诵的古兰经,歌颂安拉的德行。自苏塞一路向西,Louage小巴车车城将近一小时左右,就抵达了这伊斯兰世界第四大圣城凯鲁万。还未到站时,一眼便认出这圣地凯鲁万最宏伟的建筑物,大清真寺或称奥克巴清真寺。下车行走,还未进入城墙外围时便被一个阿拉比导游纠缠上了,就这样便毁了凯鲁万之游的所有兴致。还真是有缘分,在清真寺广场上碰到了昨天遇见的那两位中国姑娘,不过她们也被一个导游缠上了,就这样被导游逼得分开游览。说实话,奥克巴清真寺的确是恢宏而壮观,礼拜堂内也是装饰华丽,大气十足。一直在听导游在背历史书,这砖是拜占庭过来的,那瓦是古希腊得来的,这柱子是迦太基拆来的,那木料是叙利亚运来的。讲解再好,景色再壮丽,旅行的途中兴致渐失时,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套票上凯鲁万有六七个景点,但游完了奥克巴便有了去意,果断也将三门清真寺放弃了。由于二位姑娘下站为托泽尔,我们是埃尔杰姆,所以就此话别。到车站的时候,却被告知没有去杰姆的班车,走遍凯鲁万的所有大巴小巴以及Louage车站,都无果而终。就此为经验给准备去突尼斯自助游的童鞋作参考。无奈,三小时后,原路返回苏塞。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3.0日。
再见苏塞。
自从凯鲁万开始旅行的兴致就一路下跌,回到苏塞亦是此次旅行中第一次走回头路,本是让人十分沮丧的事情,但此次绕路却也让我收获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夜晚,我也于此爱上了苏塞这座城市。从凯鲁万回到苏塞时已是式微,本来想去那两个姑娘昨日住的沙滩酒店,无奈价格比网上定房贵出不少且位置距离主城区中心较远。于是在火车站买好了一大早去往埃尔杰姆的车票后开始临时在火车站附近寻找落脚点。无意发现了火车站只与海滩相隔两条街,便寻觅到了一个酒店,果然在淡季临时找的酒店要好过提前预定,价格适宜地点方便而且是这几天住过的最舒服的房间了,开窗即面朝大海。之后在极舒服的海边散了步,找了家小店吃了突尼斯式沙拉和烤鱼,无聊之际突然想起之前准备给沙发主的辣椒酱可以给苏塞的沙发主,虽然最终没有选择他的沙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他,没想到他居然之后搭计程车来到我住的酒店,并邀我出去。Djo是个话不多的小伙子,略腼腆却也和我一样喜欢用傻笑打破尴尬,不过走路极快,已经连续折磨自己腿脚三四天的我跟着他走都略吃力,我问他去哪,他问我想去哪,我说你是guide啊,他就说去billard吧,我却一直听成了bière,就这样大步流星的走了大半个城,进入台球厅的那一刻我就傻了,咦,啤酒在哪里。我说我不会打台球,他说可以教我,好吧,既然都这样了就硬着头皮上吧,人生第一次完整的打台球啊。不知道是他让着我还是他也是菜鸟,尼玛一盘球打了快一小时都没打净。太不耐烦了,就开始无视任何规则将球弄进洞。终于结束了,这回该真正的 bière了,又尼玛竞走了半座城,来到了突尼斯式小酒馆,灯火通明的热闹气氛,电视放着突式小品,每个人或聊天或饮酒,并无其他,其实真正的bar就该如此。来两瓶本地啤酒,开始聊语言,聊文化,聊各种八卦,用自己的语言写对方的名字。他还佩戴了一个汉字的项链,很怂的"帅"字,更怂的是他还带反了。最后分开的时候我说我打车回去吧,然后他顺手一指,尼玛原来只和宾馆隔了一条街。最后我当然假惺惺的说欢迎来中国,当然如果他真的来我也会帮他找沙发的,。回了酒店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早吃了包含的早餐并看了迟到了日出,继续去火车站赶路,下一站埃尔杰姆。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3.5日。
埃尔杰姆回响阿非利加勇士的呐喊。
埃尔杰姆斗兽场是继最著名的罗马斗兽场和斯巴达克斯拼杀过的卡普亚斗兽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斗兽场,也是在地中海南岸现存唯一的大型斗兽场。是罗马帝国阿非利加行省最显著的时代标志,最直观的历史遗存与完美诠释。在苏塞赶最早一班的火车南下埃尔杰姆,竟坐的是最老旧的蒸汽机车,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抵达古称作蒂斯杜斯的埃尔杰姆。到达小镇的时候,人们很热情,经路人指点步行两条街便到了斗兽场,保存完好的斗兽场还是很恢宏且壮美的。在门口看到一家专门买马赛克的小店,看到他们的制作过程果然是手工完成的,成品也相当精美。之后进场,层层逛过这宏大的斗兽场,还是被其建筑的高大和结构的纷繁所震撼。废墟上空飞舞成群的白鸽,它们现在是斗兽场真正的主人。还在想在拍照的时候会不会拍到远古时期的亡灵,勇士的伟岸身姿厮杀的瞬间。漫步在斗兽场中时,仿佛穿越千年,耳中听到了勇士的叫喊声,观众的起哄声与野兽的怒吼声。鲜红的血换作暗黄的沙,英灵化作白鸽继续盘桓在生前厮杀所在斗兽场的上空。离开斗兽场的时候,趁主人不在偷偷给旁边的两头骆驼拍了照,没想到阿拉比原来在暗处看着我们,就这样进入了圈套被黑了一突币。之后的午餐就用在街头购买的突尼斯式卷肉饼来解决,味道要比阿尔及利亚的丰富很多。接下来的目的地本是马特马他的古柏柏尔人穴居,无奈日程貌似太过紧赶且都没有直达车。无论如何,乘坐Louage先行南下,下一站南部重镇斯法克斯。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4.0日。
斯法克斯的橄榄之海与加夫萨的沙漠之狐。
斯法克斯,坐落于加贝斯湾北岸的突尼斯第二大城市,一面朝海,三面环绕二万七千株十三米高的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树。斯法克斯建于公元九世纪,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著名的商港,如今亦是突尼斯第一大港。乘坐Louage拼车自埃尔杰姆抵达斯法克斯时已是午后,匆匆赶往火车站询问去迈特劳维乘坐红蜥蜴小火车的情况,却被告知迈特劳维那边都正常,只是中间站加夫萨在闹大罢工,所以火车不能直达迈特劳维。再三确认了是不是每日都有红蜥蜴,虽然理智告诉我阿拉比信不过,但是或许红蜥蜴对我来说真的已经成为一个梦了,故而毅然决然的选择性相信,坚定了西行的道路,准备前往加夫萨。在临行之前,一瞥斯法克斯剪影。火车站旁的麦地那,同样是黄土的高墙与纵横的小巷,但与突尼斯麦地那的商业气息和苏塞麦地那的生活味道不同,斯法克斯麦地那已成为很少人住的地方,慢慢成为经济生产的地方。巷中充斥着各种小型作坊与或是机器运作或是人工敲打的零乱声音。地毯制造,皮革加工,橄榄榨油占据了斯法克斯麦地那的大半。后经中央广场并海岸线找到Louage车站。沿地中海-撒哈拉之路一路西进至西部重镇加夫萨。加夫萨是坐落在撒哈拉北缘最富庶的绿洲中一座古老的城市,自古为沙漠面向海洋的窗口。至此经由的路线亦是突尼斯南北的分界线,所以此次突尼斯之旅也与大盐湖以南无缘。对加夫萨来说,最有名的就是成就了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那场经典战役了,沙漠之狐成就了加夫萨,加夫萨也成就了这战争动物。车上有一个一同拼车的本地姑娘,很热情地和我聊了一路的天,并很热心地给我们找酒店。最终夜宿加夫萨酒店。在晚饭后闲逛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家乐福,快一年没逛过了,在里面收夫收夫的时候认出了半年前赶夜路长途大巴上放的阿剧。外面下起了小雨,回酒店早些休息,期待明日的红蜥蜴。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4.5日。
雨中的迈特劳维没有红蜥蜴。
1940年由法国政府赠给突尼斯国王的红蜥蜴列车,算是我本次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了。多想在沙漠边缘峥嵘崔嵬的黄土峡谷中,坐在老式奢华的红色列车上,同西洛可风以息相吹。可在突尼斯之旅的后半段,由于前期工作的准备不充分也让旅途多了些许变数。一大早在加夫萨的酒店起床时,就发现窗外似乎落了一夜的雨。虽说是沙漠边缘的绿洲,但雨至滂沱却也让人无所适从,冒着雨走到了louage车站,几乎湿了鞋,不过这都不要紧,心里只有十点钟那一班的红蜥蜴,希望不要错过。花三刻钟赶到迈特劳维的时候,天空依旧是挂满银针的幕布,打在身上却也略有微刺之寒。依旧在安慰自己说,雨中的红蜥蜴或许别有一番风情。可到了火车站的时候,红蜥蜴的美梦终是碎了,天空下着雨火车无法运营;而就算今日晴朗,铁路大罢工也已经波及到迈特劳维;而就算铁路系统整装待发,红蜥蜴也只是每周的三五日,而并非天天都有,今日周四就更看不到。三个连续否定终于让我相信这次是绝对错过了红蜥蜴,去站台内部寻找停放未发的红色列车,找遍了所有月台却也没有看到一点红。无奈之下,原路返回加夫萨。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5.0日。
奔波的苦旅与等待的北行。
在错过了红蜥蜴之后,不仅旅行的兴致阑珊,旅途也行将结束,只能一路北行,务必在明日赶回阿国。沿突尼斯西线北上,紧依阿特拉斯山脉东麓的山区地带,一路上只是些不大不小的市镇,根本没有任何交通方式可直达至突尼斯西北边防港城塔巴卡,也就是我们此次旅途的终点。所以只能照着前两日在路上一突币购得的地图以此沿线北上,从迈特劳维到加夫萨,从加夫萨到卡斯林那,从卡斯林那到凯夫,每段路程都是不短的距离。每次换乘都要重新找车站,等拼车。疲惫感与无力感袭来,自责没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在卡斯林那等车的时候,因为除了酒店的早点外一天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买了街边摊位阿拉伯式的焗鸡蛋,要蘸着盐来吃,刚刚吃了第一口,司机喊人说人齐了出发,匆匆付款跑上车。但车已行远的时候,才发现刚刚丢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突尼斯第纳尔。沮丧的情绪到了极点,异国他乡的自由行真的是不容易啊,难道是偷跑出来的报应?在满眼青山旷野的路上行使,雨也停了下来,一大片紫色的不知名花草映在眼前,坏心情也同坏天气一起离开。其实只要在路上,不管怎样都是风景。身上还有一百欧元,怎样都会熬完最后一天吧。在凯夫的时候并没有继续北行尚杜巴-塔巴卡,而毅然决然的选择绕路杜迦,抓紧最后的旅途时光。终于在一天无用的奔波后夜宿山中的杜迦酒店。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5.4日。
重拾杜迦遗失的美好。
دقة,Dougga 亦是Thugga,杜迦城或谓沙格镇。古代马格里布的代表城市,努米底亚的行政中心,早在1631年被人发现时便成为当时盛名的历史遗迹至今仅发掘三分之一,承载北非历史文明与岁月沧桑的杜迦亦是突尼斯保存最完好且宏大的古罗马遗址。前日写了半夜的明信片,在杜迦酒店醒来的时候,看到了被朝露染湿了的一片青山。联系好了昨日便已订好的出租车,前往山中的遗址。起初进山的时候,山中真是空无一人,独行于青草与碎石之间,十七个世纪的沧海桑田过后,空余寂静的山谷中这绝望的美。君不闻那努米底亚远古的歌与马西尼萨老旧的诗,但见这汪达尔残颓的垣与伊斯兰细碎的影。最完整且壮丽的柱围廊式朱比特神殿建于公元前166年,是如今杜迦的标志。神殿旁侧立着罗马皇帝的雕像,只有身而无头,传说是因为罗马皇帝过于频繁的更替,如此更换头像便好。 带有柱廊的圆形大剧场虽已不是往日贵族的歌舞场 ,至今却也依然在此举行杜迦音乐节。城区最下方边缘的利比克帕涅克石塔,建于公元前二世纪的21米高的建筑物背靠杜迦古城,守望下方一望无际的原野。行走在城中的青石板路上,道旁篆刻古利比亚文字的碑铭,房顶早已坍塌后空余精美的科林斯圆柱,在废墟中偶尔遇见的两三考古人员,都是杜迦独特的风景。一小时多的游览过后,与出租车约定的时间已到,走回山间小路旁,乘车前往不远处的泰布尔苏格继续归程。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5.8日。
珊瑚海上的塔巴卡。
古老的渔港,珊瑚的天堂,地中海南岸的玫瑰海岬CAP ROSA一直都是久负盛名的红珊瑚产地。塔巴卡的海湾风光旖旎,清澈的海水拍击着湾内千姿百态的山岩和岸边晶莹生辉的白沙。海底亦是珊瑚丛生,彩鱼遨游,所有旅行者都想在此揽胜探奇。在告别杜迦古城之后,乘坐Louage拼车自泰布尔苏格经由贝扎转车到达我们此次突尼斯之旅的最后一站,位于阿突二国边界玫瑰海岬岸边的塔巴卡。小城恬静而美好,漫步其间自觉心旷神怡。试过鸡肝馅料的三明治卷饼,找到邮局寄出了所有的名信片,用余下不多的欧元换了最后一笔突尼斯第纳尔后,找一辆出租车抓住旅程的尾巴畅游一番。热那亚堡Le Fort Génois 远离市镇伸向海中,意大利人已于此开采近两个世纪的红珊瑚。黑白相间的灯塔矗立在蔚蓝的大海之上,汹涌潮水,你听明白,不是浪而是泪海。城边崖下的Les Aiguilles,峰尖或是岩针,不过见到这景致的一瞬,便想起了某个武侠小说中的名字,鹰愁涧。海风与游人相织,海水与珊瑚相融,海鸟和鱼相爱,都只是一场意外。心满意足的前往山中的海关关口,路上买了小童的一束水仙花。蔚蓝的珊瑚海,错过瞬间苍白。唱着歌儿,把对突尼斯的爱深埋塔巴卡的珊瑚海。
Prison Break-突尼斯越狱之旅第6.0日。
别了,突尼西亚。
有关突尼斯的一切,都是自一场梦开始的。第一次自国外去另一个国家自由行,一个人如此全面的做好一切准备功课与前期工作。感谢彭老大,感谢突尼斯,感谢这六天五夜十二座城十五篇游记,在第二个本命年二月份的最后一周给了我一生难忘的记忆。在此以多多的在突尼斯来结束这段旅程。
沙漠既完全走了样,必是风遇到了直角。
既有诺言要相守,学到的必是比失去的少,能通过沙漏漏掉的就更少。
但正是多出来的那种东西,进入后来的那种天气。
在越是均匀的分配风沙的地点,看上去,就越来越像一座城市。
那非思而不可言说的,非造出而不可笼罩的一种命运,就像从老城的每一侧都能走进一家鞋店。
在这里就是在那里,在哪里都是在到处,在腓尼基人的原驻地。
夹着整张牛皮人的张望,也被讨钱的掌遮没了。
那就是从门缝下边倒出的污水,让嗅味儿变得尖锐时发出的存在的信号;
如果有人来此只是为了带走阳光,能被带走的肯定是一种怀念。
尤其是掮客对着锡灰色的天空装好假眼的那一刻,总会有人比赌马人还要紧张地瞄准;
从蒙面女人眼神中射出的恨亦集中了她全身的美,
好像既弯曲了思,又屈从于思。
于2014.02.28归至阿国,结束突尼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