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鉴赏电影
1)什么是鉴赏电影
鉴赏电影,同简单的看电影,是有一些区别的。看电影局限于所看到的东西,鉴赏电影则需要进一步从看到的东西中读出更丰富的内涵;看电影满足于对视听到的东西的认知,鉴赏电影则要分析这些视听信息,理解这些象征和隐喻,明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意图。
当然了,看电影和鉴赏电影,都可以获得艺术上的快感。但看电影获得的艺术快感,是通过电影的故事和情节得到的;而鉴赏电影通过的则是影片中一些暗含的信息。
2)为什么要鉴赏电影
有人说,我看片子就是看片子,要什么鉴赏之类的劳什子。是啊,为什么要鉴赏电影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很多电影是艺术品,值得去好好分析,它和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一样,都应该有鉴赏的价值和必要。同时,通过鉴赏电影获得的艺术上的快感,是简单的看电影所无法比拟的。
比如水浒传中林冲风雪山神庙一节,文中几十次描写到林冲的花枪。花枪起于林冲离开天王堂、前往山神庙时,后来多次写到林冲用花枪挑了酒葫芦、挺着花枪,直至杀死陆谦等三人。花枪,是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最大见证。如果我们把它草草看过,不做理会,那么,我们就真辜负了作者的一番用心了,从而也就谈不上看懂了小说。
相应的,我们可以看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对“手”的描绘。“手”贯穿于全片:影片开始第一个特写,是一只拿着水壶的颤抖的右手,壶里的水被晃得洒了出来。登陆之战结束后,海滩上遍布着血肉模糊的尸体,镜头给了一只颤抖不停的右手一个特写。接着,在影片中段,小分队的一名战士喊着妈妈、在队友的怀抱中死去,这时,主人公米勒走到一边,用颤抖的右手拿出水壶。到影片最后,小分队守桥成功后,米勒奄奄一息,这时他微笑着,手不再颤抖,平静地放在一边。米勒最大的渴望,是让所有的母亲都拥有儿子,所有的儿子都拥有父亲。他的手的颤抖和不颤抖,都是一种象征,包含着深刻的意义。理解了“手”的意义,我们会被深深的感动,并且通过读懂这个细节,获得艺术上的快感。
为了获得更多的快感,大家一起来加入鉴赏电影的行列吧。
3)怎样鉴赏电影
这可是个大话题,我也只是初学者,因此只能简单说说。
鉴赏电影,一方面是对电影艺术构成手段的鉴赏,这包括蒙太奇、画面和声音。另一方面是对电影艺术风格的鉴赏,包括导演风格、演员风格。
读懂了镜头语言,才算是看懂了电影,才算是完成了对电影的鉴赏。
4)闲扯
我这一年经常混豆瓣,把各个影评都读了一个遍,但总感觉内容千篇一律,无外乎对情节、人物的分析,非常无聊。少数影评会有对细节、对关键道具的解读,有些水平,但由于豆瓣不能插图的可恶设置,使这些解读难以做到形象化。同时,“看电影”杂志的“拉片室”栏目我非常喜欢,它结合剧照,详尽的分析了很多经典电影的经典所在,让我受益匪浅。
于是,我如今感觉到,仅仅停留在写对电影情节、人物的分析上的影评的水平上,已经慢慢的落伍了。作为一个想有点标新立异的影迷,我要走技术流路线,才能死灰复燃,重回影坛写手之列。
为什么要写“白色”这部电影呢?因为这是我认为的镜头语言最典型的一部电影。读懂了“白色”的镜头语言,基本上就能学会如何去看电影中色彩与主题的联系了。
以前写过一个关于“白色”的文字影评,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70110&highlight=###
照我现在的观点来看,水平很一般。不过这是必经之路,谁都是由糙到细、由不会到会的。
是为坑。
鉴赏电影,同简单的看电影,是有一些区别的。看电影局限于所看到的东西,鉴赏电影则需要进一步从看到的东西中读出更丰富的内涵;看电影满足于对视听到的东西的认知,鉴赏电影则要分析这些视听信息,理解这些象征和隐喻,明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意图。
当然了,看电影和鉴赏电影,都可以获得艺术上的快感。但看电影获得的艺术快感,是通过电影的故事和情节得到的;而鉴赏电影通过的则是影片中一些暗含的信息。
2)为什么要鉴赏电影
有人说,我看片子就是看片子,要什么鉴赏之类的劳什子。是啊,为什么要鉴赏电影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很多电影是艺术品,值得去好好分析,它和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一样,都应该有鉴赏的价值和必要。同时,通过鉴赏电影获得的艺术上的快感,是简单的看电影所无法比拟的。
比如水浒传中林冲风雪山神庙一节,文中几十次描写到林冲的花枪。花枪起于林冲离开天王堂、前往山神庙时,后来多次写到林冲用花枪挑了酒葫芦、挺着花枪,直至杀死陆谦等三人。花枪,是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最大见证。如果我们把它草草看过,不做理会,那么,我们就真辜负了作者的一番用心了,从而也就谈不上看懂了小说。
相应的,我们可以看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对“手”的描绘。“手”贯穿于全片:影片开始第一个特写,是一只拿着水壶的颤抖的右手,壶里的水被晃得洒了出来。登陆之战结束后,海滩上遍布着血肉模糊的尸体,镜头给了一只颤抖不停的右手一个特写。接着,在影片中段,小分队的一名战士喊着妈妈、在队友的怀抱中死去,这时,主人公米勒走到一边,用颤抖的右手拿出水壶。到影片最后,小分队守桥成功后,米勒奄奄一息,这时他微笑着,手不再颤抖,平静地放在一边。米勒最大的渴望,是让所有的母亲都拥有儿子,所有的儿子都拥有父亲。他的手的颤抖和不颤抖,都是一种象征,包含着深刻的意义。理解了“手”的意义,我们会被深深的感动,并且通过读懂这个细节,获得艺术上的快感。
为了获得更多的快感,大家一起来加入鉴赏电影的行列吧。
3)怎样鉴赏电影
这可是个大话题,我也只是初学者,因此只能简单说说。
鉴赏电影,一方面是对电影艺术构成手段的鉴赏,这包括蒙太奇、画面和声音。另一方面是对电影艺术风格的鉴赏,包括导演风格、演员风格。
读懂了镜头语言,才算是看懂了电影,才算是完成了对电影的鉴赏。
4)闲扯
我这一年经常混豆瓣,把各个影评都读了一个遍,但总感觉内容千篇一律,无外乎对情节、人物的分析,非常无聊。少数影评会有对细节、对关键道具的解读,有些水平,但由于豆瓣不能插图的可恶设置,使这些解读难以做到形象化。同时,“看电影”杂志的“拉片室”栏目我非常喜欢,它结合剧照,详尽的分析了很多经典电影的经典所在,让我受益匪浅。
于是,我如今感觉到,仅仅停留在写对电影情节、人物的分析上的影评的水平上,已经慢慢的落伍了。作为一个想有点标新立异的影迷,我要走技术流路线,才能死灰复燃,重回影坛写手之列。
为什么要写“白色”这部电影呢?因为这是我认为的镜头语言最典型的一部电影。读懂了“白色”的镜头语言,基本上就能学会如何去看电影中色彩与主题的联系了。
以前写过一个关于“白色”的文字影评,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70110&highlight=###
照我现在的观点来看,水平很一般。不过这是必经之路,谁都是由糙到细、由不会到会的。
是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