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神灵跳半支舞
作者:Vamei,严禁转载。 收到朋友的请柬,一个要在巴厘岛举行的婚礼。 1. 飞机将要到时,高度逐渐下降,周围的人忽然凑到窗前。窗外,一座火山挺立在云层之上。青黛色的山一派庄严肃穆,像站立着的巨人,陡峭得不近人意。这位山神漫不经心的瞅了我们这架小飞机一眼,失去了兴趣,消失在云中。云层之下,印度洋漫无边际的铺开。海面上跳跃着的银色波光,点缀了忧郁的深蓝色。当我疑心要沉入这片蓝色的波光中时,飞机一阵颠簸。一段延伸到海中的跑道,把我们营救上岸。这是巴厘,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走下飞机,热带的阳光骄傲无比。三十多度的气温,把海水蒸发得都能听到声音。空气却并没有想像中的潮湿。来自澳大利亚的季风吹过海岛,早已把氤氲于海上的水汽一路带向北,前往遥远的中国。巴厘享受着一年中最清爽季节。稻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等待着成熟。稻田的沟渠里,是从火山湖引下来的水,夹杂着肥沃的火山灰,一起灌溉禾苗。再过三个月,季风逆转,风神自北向南,裹挟着暴雨回归。到时连最耐心的游客,也会丧失游玩的兴趣。只有半干了的火山湖,会随癫狂的雨水起舞。这是巴厘,一半晴朗,一半雨水。

市镇和村庄交替着从车窗外掠过。市镇里,狭窄的公路上挤满了摩托车,汽车陷入泥潭。宾馆和饭店的招牌不知所谓的四处蔓延。印尼文、英文、中文的招牌,招徕气十足。靠近市镇的边缘,建筑变得稀少。路边一排待售的空地,虽然注定要成为豪华酒店,这会儿也只能屈尊做牛圈。老黄牛无聊的卧着,看路对面的农妇喂鸡。稻田不知从何时出现,层层叠叠的爬上丘陵。偶尔经过村庄,盆栽摆满矮墙,石阶雕刻复杂。门口守门的石像围着传统的格子裙,一尘不染。街角的神庙装饰繁复,却大门紧锁,徒留高耸的神龛让人猜测。这是巴厘,一半现代,一半传统。 2. 朋友的婚礼在一个教堂举行。教堂峭立于悬崖上。百米之下,山水相逢。风无所忌惮的鼓动海浪,冲击着灰白色岩壁。万年之后,海浪终将会把山崖腐蚀成一片沙滩。永恒时光的审视下,自然总在变动。 但万年太长,爱与被爱几十年,就是凡人的永恒。 3. 礼毕,同行前往神庙。印度教的神庙是巴厘岛的信仰和社会的核心。大型神庙允许游客从墙外观看,但不允许游客踏足。除了大型的神庙外,每个村落还有自己的神庙,不但进行祭祀,还经常决定水源分配之类的公共事务。每个家庭还会有自己的小神庙。家庭成员在神庙中进行各种各样的重要仪式:成人礼、节庆、结婚、丧葬。对于巴厘人来说,人生是一次神圣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神庙见证了所有重要的时刻。

把神庙放在一边,向导只顾着大费口舌的让我们警惕猴子, “手机和钱包都要收起来。女孩子要把首饰也收起来。猴子看到会偷、会抢的。” 走进林子,猴子三五成群,向人接近。向导试图拿树枝把猴子赶开,可灵巧的猴子还是把同伴的眼镜抓走。看到远处的猴子把镜腿弯来折去,我们哭笑不得。 “猴子以前不是这样的,最多偷偷贡品。” 向导有些窘迫。游客们大多莞尔一笑,胆小的躲开猴子,胆大的甚至拿零食去喂猴子。据说当地人会拿香蕉和花生,和猴子交换“赃物”。猴子大盗也就愈发不可收拾。猴子越来越多的走出山林,聚集在神庙附近,坐等各地游客。 巴厘人的印度教信仰中,包含了古老的自然神崇拜。万物皆有灵。火山、海洋、大地都是值得祭拜的神。一块巨大的礁石,一把威武的刀,一只猴子,也藏有神性。但看向导不耐烦的赶猴子的样子,我想,他一定已经厌倦了变质了的猴灵。 4. 回酒店的路上,司机忽然用英文询问, “你能帮我申请一个QQ账户吗?” “没问题”,我接过手机熟练的操作,“你还需要微信吗?” “我已经有了。” 随后和司机聊起来。他叫Ketut,巴厘语的意思是“第四个儿子”。虽然是印尼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巴厘岛却与印尼其他地方格格不入。印尼绝大多数人口信仰清真教,巴厘岛信仰印度教。印尼人大多讲印尼语,而巴厘岛则有自己的巴厘语。 Ketut已经能熟练的在朋友圈里发随手拍的照片。明天他将带着另一团的中国人游览。最近,他听说中国人喜欢用QQ,就准备在企鹅群里拓展这个业务。我向Ketut解释有微信就足够了, “其实微信和QQ是一个公司啦。” “这样啊,我还真是没想到。不过多一个总是好的。” 中国人已经是继澳大利亚人之后,访问巴厘岛的第二大群体。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更是超过了大多背包穷游、骑着摩托车乱窜的澳大利亚人。旅游业是对巴厘岛GDP贡献最大的产业。相对于大多耕作于农田的巴厘人来说,酒店、司机或旅游相关的职业,意味着不菲的收入。 “谢谢!” 我把手机交还给Ketut时,他忽然蹦出的一句汉语。Ketut还会讲日语,但最近一两年都没有怎么用过了。 5. 汽车转入一个小巷,就到了酒店。保安打开后备箱,认真翻了一遍。随后他又用一根长杆挑着小镜子,仔细检查汽车底盘。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后,每个酒店都加强了安保。即使如此,2005年爆炸案再次发生。两起爆炸案杀死了两百多人,巴厘岛的旅游业也随后陷入低谷。策划爆炸案的是伊斯兰激进组织,印度教徒的巴厘岛人无辜受累。如今,旅游业渐渐恢复,但记忆仍在,谁也不敢放松神经。 酒店充满了巴厘岛的传统风味,黄色矮墙断隔出庭院,庭院中四处是石像与神龛、青石与鲜花。我卧在小亭子中的沙发,看稻杆堆起来的房顶,如耸立的城堡。不知何处传来流水声,但张牙舞爪的石像,森森的逼视着我,让我不敢起身一探究竟。半睡半醒之间,我开始做一个悠长的梦。巨人怒吼着搏击,大地震颤。巨人的怒火,点燃一串火山弧。太阳神降临,冰雪融化,海水横溢,人类借方舟逃逸,无助的巨人只能化作海外的岛屿。这座巨人岛屿保存了神灵的气息,散播于山海与湖泊,留存森林和万物中。湿婆驾驭风神东渡,教化愚昧的人,种植稻米,开垦梯田,供奉土地,用神庙赞美生命。千年的安宁之后,墨菲斯特突然出现,驾驶着荷兰人的现代战船,妄图吞噬一切。神灵的召唤下,岛民以殉道的方式,在炮火中前赴后继…… 我猛然醒来,看到地上祭祀大地的一盘鲜花和香料,才略微安心,终于沉沉睡去。

6. 梦中,现代人的我,和群灵跳半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