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的阴影
在静谧的早晨醒来,我不禁哑然失笑。我又梦到了儿时老家的茅坑,想来也奇怪,每每梦回家乡,凌乱的梦境中总有它的影子,看来儿时受其戕害颇深啊!
家乡坐落于一个沿海小镇的小山村里,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巧的是,我们既没有巍峨神秘的深山充其项背,也没有浩瀚丰富的海洋展望视野,我们村庄就像是被母亲遗忘了呢老二。整个村庄一条街从村头通到村尾,所有房舍沿街而盖,或往里延伸扩充。我家就是沿街的其中一座之一,很容易辨认,因为红色的砖墙上赫然写着"计划生育,人人有责"!我家算是村里顶不错的其中一户,有自己的茅坑,奶奶把它当宝贝似的经常提着水桶拿着刷子嘻嘻刷刷地洗着。而我,从第一天见到它就没有好感,有好几年我都拒绝进入这个四周用破草席和芦苇搭起来的厕所,虽然我知道它已经算村里顶好的了,还因为奶奶的爱干净时常引来别家人的光顾。有句话说,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茅坑不臭就不是茅坑了,那是现在每家每户卧室里的卫生间了。那时的茅坑一般都建在后院猪舍的旁边,每次去菜地要经过那儿,我都捂住鼻子屏住呼吸飞也似的跑过。倒不是因为恶臭才拒绝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数'安全问题',每次靠近它,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各种各样掉到粪坑里的惨状和噁心。它就是一口大缸上面放着两块细长的木板,后面斜向下放着第三块。有的人家是挖一个大土坑,木板横七竖八的架在上面。简陋倒是其次,要命的是这为数不多的三块板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意放在上面的。我生怕自己踩偏了或者木板自己移动了,踩重了木板坏了而掉入坑里,看着下面的景观我不敢再往下联想。虽然那个被当成厕所的大缸外观看上去并不大,但孩提时的我心中坚信,其埋在地下的部分一定巨大无比,就像海面上露出一角的冰山。
年岁小的时候还可以厚着脸皮端着痰盂解决,可是到十几岁上初中的时候,实在没有脸面跟幼小的弟弟再抢痰盂了,只好硬着头皮像赶鸭子上架一样,一步一步慢慢靠近去上厕所。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不亚于扫地雷啊!首先是屏住呼吸向后院挪去,然后是吝啬的用食指和拇指配合拉开那扇破草席扎成的摇晃的所谓的门,伸头看了看又退了出来,实在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只好掂量着该踩在木板的那个点上,是先踩这一块还是那一块,终于哆哆嗦嗦的踩上去了,却不敢完全蹲下,怕触碰到不该触碰的东西,撅着小屁股在寻找着合适的着陆点,生怕听到'叮咚'的声音,偶尔忍不住往下看,那密密麻麻的虫子恍惚间看着像黑白电视收不到信号时候的样子。这历程这感觉,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一解决完,噌得跳下来疯也似的跑走了。也许是因为一次次这样胆战心惊的经历,才让它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吧。其实严格算起来,比起家里的任何一位,我是最少上厕所的人,因为十几岁之后我就出门读书了,而之前大多是端着痰盂的,偶尔夜深人静时候会跑去后院的菜地。
十几年过去了,老家已经失却了当初的模样,它也不再了。取而代之的是菜地边上的像模像样的可以称得上'厕所'的地方了。然而记忆中却依然抹不去它的影子,梦里时常会重新演绎当时的惊心动魄和进退两难的感觉。
家乡坐落于一个沿海小镇的小山村里,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巧的是,我们既没有巍峨神秘的深山充其项背,也没有浩瀚丰富的海洋展望视野,我们村庄就像是被母亲遗忘了呢老二。整个村庄一条街从村头通到村尾,所有房舍沿街而盖,或往里延伸扩充。我家就是沿街的其中一座之一,很容易辨认,因为红色的砖墙上赫然写着"计划生育,人人有责"!我家算是村里顶不错的其中一户,有自己的茅坑,奶奶把它当宝贝似的经常提着水桶拿着刷子嘻嘻刷刷地洗着。而我,从第一天见到它就没有好感,有好几年我都拒绝进入这个四周用破草席和芦苇搭起来的厕所,虽然我知道它已经算村里顶好的了,还因为奶奶的爱干净时常引来别家人的光顾。有句话说,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茅坑不臭就不是茅坑了,那是现在每家每户卧室里的卫生间了。那时的茅坑一般都建在后院猪舍的旁边,每次去菜地要经过那儿,我都捂住鼻子屏住呼吸飞也似的跑过。倒不是因为恶臭才拒绝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数'安全问题',每次靠近它,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各种各样掉到粪坑里的惨状和噁心。它就是一口大缸上面放着两块细长的木板,后面斜向下放着第三块。有的人家是挖一个大土坑,木板横七竖八的架在上面。简陋倒是其次,要命的是这为数不多的三块板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意放在上面的。我生怕自己踩偏了或者木板自己移动了,踩重了木板坏了而掉入坑里,看着下面的景观我不敢再往下联想。虽然那个被当成厕所的大缸外观看上去并不大,但孩提时的我心中坚信,其埋在地下的部分一定巨大无比,就像海面上露出一角的冰山。
年岁小的时候还可以厚着脸皮端着痰盂解决,可是到十几岁上初中的时候,实在没有脸面跟幼小的弟弟再抢痰盂了,只好硬着头皮像赶鸭子上架一样,一步一步慢慢靠近去上厕所。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不亚于扫地雷啊!首先是屏住呼吸向后院挪去,然后是吝啬的用食指和拇指配合拉开那扇破草席扎成的摇晃的所谓的门,伸头看了看又退了出来,实在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只好掂量着该踩在木板的那个点上,是先踩这一块还是那一块,终于哆哆嗦嗦的踩上去了,却不敢完全蹲下,怕触碰到不该触碰的东西,撅着小屁股在寻找着合适的着陆点,生怕听到'叮咚'的声音,偶尔忍不住往下看,那密密麻麻的虫子恍惚间看着像黑白电视收不到信号时候的样子。这历程这感觉,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一解决完,噌得跳下来疯也似的跑走了。也许是因为一次次这样胆战心惊的经历,才让它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吧。其实严格算起来,比起家里的任何一位,我是最少上厕所的人,因为十几岁之后我就出门读书了,而之前大多是端着痰盂的,偶尔夜深人静时候会跑去后院的菜地。
十几年过去了,老家已经失却了当初的模样,它也不再了。取而代之的是菜地边上的像模像样的可以称得上'厕所'的地方了。然而记忆中却依然抹不去它的影子,梦里时常会重新演绎当时的惊心动魄和进退两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