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Laputa
![]() |
圖片攝於:藍田德田商場 |
在宮崎駿(1941 – )的《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1986),兩個小主角一同手持飛行石唸出咒語,Laputa就解體了。Laputa解體後,下方的城堡崩潰,巨石建築下墜,露出巨樹粗大的樹根。Laputa的核心是樹,建築倚樹而生,想來多年依附其上的人造物必然侷限了樹木生長,甚至戕害了大樹的天性。天空之城解體,於大樹而言卻是解放,對有生命的大樹畢竟是件好事。
中國人自古愛種盆景,將天然小樹扭曲修剪,擠入盈寸小盆之中,文人雅士喜見其畸其美,何曾想過委屈小樹。少數人對此不以為然。清朝龔自珍(1792 – 1841)寫過〈病梅館記〉(1839),他說世人皆以梅曲、欹、疏為美,加以改造梅的自然狀態,以傷害梅樹的天性為美。龔自珍乃購病梅三百盆,設館療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作者借梅喻人,比喻封建社會扼殺人性,不過見微知著,他對植物也有惻隱之心,可見其人之仁。
或許香港人其實也愛盆景,在街上常見大樹擠迫於小盆細壤之中。其中最宏偉者可算彌敦道旁的百年榕樹。他們本來生長在廣闊的土地上,1975年英女皇訪港,官員認為露出地面的樹根有礙觀瞻,於是在四周圍以花崗巖石槽,造成體面的大樹盆景。不知為何,近年委屈在盆中的大樹紛紛染病,紛紛倒下。昨天颱風海鷗襲港,第二天經過商場,外面種植在大盆中有三四米高的樹被吹倒,就像幾個可憐的不倒翁被遺棄路旁。細心一看,盆小樹大,平日看不到的樹根,原來早已由盆的排水孔擠擁出來,看來就像Laputa那棵大樹的根,想找尋自由。
20140916‧八號颱風海鷗過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