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A!TORA!TORA!:译制与原文间
金枝老爷来袭,带来了期待已久的《长屋绅士录》,到游泳池破浪后,又去边上的桌球房打了三局花式撞球,战况十分惨烈,母球不断飞入袋中……
送走金枝,回家路上想起白天看的电影《TORA!TORA!TORA!》。影片在国内电视播出过很多次,放的是上译的译制版本,这次看了原声版,对照之下发现完全不如上译的版本。
当然,在电视里播出的上译版使用的是在日本公映的版本,而这次收的DVD则是美国公映版本,删去了山本五十六觐见天皇拜领《出师表》(天皇以御座的背影表示)和渥美清扮演的炊事兵在厨房里谈论时差问题的镜头。
原声版主要的问题出在日方场景的字幕翻译上,影片虽然以轰炸珍珠港为高潮,但大部分镜头都耗费在双方的战前准备和外交、行政活动上。影片全体由数条情节线构成:美国方面的行政体制对日军偷袭的对应迟钝、美军的军纪问题与懈怠、日军内部的意见对立、日军的开战准备、袭击过程。作为合拍片,日方的剧本原本由导演黑泽明和助手负责,但在开拍20多天后即撤下黑泽明,换上之前一直在拍黑帮暴力片的舛田利雄和深作欣二来作日方导演,黑泽团队的剧本大部分得以保留,为凸显真实感,采用了日方场景中全部用日文对白,播出时加上英文字幕和英文的人物介绍,但其中一些英文字幕词不达意,或省略过多关键用语,而译制版直接从日文对白译出,就显得更加完整。如34:30,黑岛和源田挖苦军令部的无理要求这一段:
原文为
黒島:空母六隻を中心勢力とする 先日の海軍大学で於ける図上演習は成功を収めましたが 本日の図上作戦は 軍令部の妥協案 いや改悪案で行われその結果 審判部の判決の通り 敵に掠り傷を負わしただけです
源田:空母六隻を三隻とし 航続力の長い 加賀 翔鶴 瑞鶴のみによる真珠湾攻撃では 目的は達成なれません
大意
黑岛:近日在海军大学进行的以六艘航母为主要兵力的纸上模拟演练尽管获得成功,但今天根据军令部的妥协方案……不,应该说是根据军令部修改后拿出的的错误方案进行得纸上演练,其结果正如裁判部门的判决所示,只能使敌军受到轻微的损害。
源田:把航母的数量从六艘改为三艘,仅以航程较长的加贺号、翔鹤号和瑞鹤号袭击珍珠港,是无法达成既定目标的。
英文字幕为
黑岛:Today's war games of a theoretical attack on Pearl Harbor clearly show the need for six carriers in the attack force. The General Staff wants to limit us to only three carriers.
源田:We must have six! If we reduce our striking force from six carriers to only three, our mission will fail.
英文字幕方面,将两次沙盘演练的结果对比省略,甚至连表达黑岛对军令部的大舰巨炮主义者的不满情绪的用词也一并省略;源田台词中带出的军令部所给出的削减舰只理由、舰名也都一并省略了。如此对日军内部矛盾、航空技术派与大舰巨炮派对立情绪的刻画便失色颇多(不过,这也只是影片编剧的一面之词,山本及其麾下的参谋亦并非像不少传记作者所宣传的那样笃信航空兵的作用)。
上译的译制版便比英文字幕负责许多,如下
黑岛:前几天在海军大学举行的以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图上作业取得了成功,今天的图上作业是根据军令部方案,不,修改后的错误方案进行的,正如作战部的审定,仅仅使敌人舰艇负伤。
源田:把六艘航空母舰改为三艘,仅仅依靠续航力长的加贺号、瑞鹤号、翔鹤号,袭击珍珠港不可能。
如此大部分语境便表达出来了,而且可能是由于国内之前译制日本战争片作为内参片的经验丰富,上译的配音对日军军官那种趾高气昂、自以为是、略带夸张的训话语气拿捏很准。不过,其中将“掠り傷”(轻微伤害)译为“仅仅使敌人舰艇负伤”也并不妥当,不过这即便与同句的两三点瑕疵加在一起也无伤大雅。
又如之后3620,南云忠一讽刺山口多闻舰队的续航力低下引起争吵的一段对话
南雲:しかも航続力の弱い第二航空戦隊の給油行いつづ 神速の奇襲など 無理というものである
山口:よろしい 我が第二航空戦隊はハワイに到着するだけで結構 攻撃を完了しを終わったら 我々は洋上を漂い 貴方の部隊が無事日本に帰るための囮になりましょう
大意
南云:而且还要不断为续航能力低下的第二航空战队输油,还谈什么神速奇袭,这根本就办不到!
山口:那好啊,我们第二航空战队只要能到夏威夷就行了,等攻击结束,我们就漂在海上当诱饵,以便您的舰队能安全返回日本去!
英文字幕为
南云:My ships can't carry fuel for a trip there and back. Stopping to refuel increases the possibility of detection.
山口:I am confident that our ships will reach Hawaii safely. You are too cautious. The case for using six carriers is sound. To criticize the plan is defeatist!
这里的英文字幕可以说完全词不达意,原本关于舰船续航能力的争论,变成了山口对南云过度谨慎态度的讽刺。南云对山口的第二航空战队的质疑变成了对整支舰队载油能力的质疑,山口用来嘲讽南云的“我们第二航空战队只要能到夏威夷就行了,等攻击结束,我们就漂在海上当诱饵,以便您的舰队能安全返回日本去!”变成了“我坚信我们的舰队能安全抵达夏威夷,你太谨小慎微了,动用六艘航母的计划是可行的。你要是质疑这个方案,那你就是个失败主义者!”或许这样在语境上能表达出两个指挥官理念上的差异,但何必以完全不尊重原文为前提?山口台词开头的“那好啊”亦没有译出,整个句子的讽刺语气大减。
上译的译制版很棒,但有一点常识性错误,如下:
南云:而且第二航空队的飞机航程距离短,需要不断地加油,这样进行快速袭击,是非常困难的!
山口:那,好吧!我们第二航空队只要能到达夏威夷就行了,在袭击结束之后,我们就漂浮在海面上,吸引住敌人,让你们能漂漂亮亮地返航!
翻译得很准确,加上优秀的配音,把山口那种脸上挂着冷笑的嘲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译制版将“航空战队”译为“航空队”是一个瑕疵,两者并非指同一种编制。而且南云台词中提到需要不断加油的只是第二航空战队(飞龙号与苍龙号),而不是其舰载机,这一点译制版也搞错了。
剧中其他部分也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总的来说还是上译版远比英文字幕准确,翻译是个有意思的活计,既要求准确、也给译者一定的发挥空间。在字幕组做翻译时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发挥得好,观众觉得有趣,发挥得过火,观众便要提意见。《TORA!TORA!TORA!》的英文字幕出现类似的问题,或许是由于日美两边剧组互相仍存在沟通的问题所致,而片中所要表现的战争,和人类历史上无数次争斗,又有几次不是因为无法互相理解而爆发的呢?
影片结尾山本五十六在长门号甲板上忧虑地望向未来,这段英文字幕在日本版DVD中被删去了,或许日方认为表情已经足够说明一切,显然这又是一处文化差异的体现。片中的山本被塑造成一个模糊而理智的形象,可能是拜剧本撰写组参考的阿川弘之的纪实文学体传记《山本五十六》所赐(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出过中译本),但这部传记也难以避免对山本的美化,并夸大其对英美的认识深度,然而人们总是乐于相信这些,原因何在?也许是因为他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活着接受审判,对逝者的美化,逝者为大,典型的东方式思维不可不顾。管你是日本军人,还是韩国政客,都是一个样罢。
对比了一下山村聪在《东京物语》的剧照,胖了些,但20年的光阴似乎并未让他显老。
最后说一下片名,“TORA!TORA!TORA!”尽管约定俗成大都译为“虎!虎!虎!”,日方最初的剧本甚至也是这样标注,不过这很可能只是日军所使用的电报代码巧合所致。当时日本的舰载机只安装简陋的无线电信机,不能发送较为复杂的电讯,因此使用较为简短的日文假名“ト”(TO)与“ラ”(RA)来表示,电码中,“ト”为连打三,“ラ”为连打四,因此“トラ”换算成电码为
... .... ... .... ... ....
每个“TORA”为七点,与七字的“奇襲ニ成功セリ”(奇袭成功)暗合,即重复三遍“奇袭成功”。片中渊田美津雄台词“ワレ、奇襲ニ成功セリ、トラ、トラ、トラや”(我等奇袭成功,TORA!TORA!TORA!)的最后一个字母“や”是他自己的关西口音所致,并非电码内容。
送走金枝,回家路上想起白天看的电影《TORA!TORA!TORA!》。影片在国内电视播出过很多次,放的是上译的译制版本,这次看了原声版,对照之下发现完全不如上译的版本。
![]() |
当然,在电视里播出的上译版使用的是在日本公映的版本,而这次收的DVD则是美国公映版本,删去了山本五十六觐见天皇拜领《出师表》(天皇以御座的背影表示)和渥美清扮演的炊事兵在厨房里谈论时差问题的镜头。
原声版主要的问题出在日方场景的字幕翻译上,影片虽然以轰炸珍珠港为高潮,但大部分镜头都耗费在双方的战前准备和外交、行政活动上。影片全体由数条情节线构成:美国方面的行政体制对日军偷袭的对应迟钝、美军的军纪问题与懈怠、日军内部的意见对立、日军的开战准备、袭击过程。作为合拍片,日方的剧本原本由导演黑泽明和助手负责,但在开拍20多天后即撤下黑泽明,换上之前一直在拍黑帮暴力片的舛田利雄和深作欣二来作日方导演,黑泽团队的剧本大部分得以保留,为凸显真实感,采用了日方场景中全部用日文对白,播出时加上英文字幕和英文的人物介绍,但其中一些英文字幕词不达意,或省略过多关键用语,而译制版直接从日文对白译出,就显得更加完整。如34:30,黑岛和源田挖苦军令部的无理要求这一段:
原文为
黒島:空母六隻を中心勢力とする 先日の海軍大学で於ける図上演習は成功を収めましたが 本日の図上作戦は 軍令部の妥協案 いや改悪案で行われその結果 審判部の判決の通り 敵に掠り傷を負わしただけです
源田:空母六隻を三隻とし 航続力の長い 加賀 翔鶴 瑞鶴のみによる真珠湾攻撃では 目的は達成なれません
大意
黑岛:近日在海军大学进行的以六艘航母为主要兵力的纸上模拟演练尽管获得成功,但今天根据军令部的妥协方案……不,应该说是根据军令部修改后拿出的的错误方案进行得纸上演练,其结果正如裁判部门的判决所示,只能使敌军受到轻微的损害。
源田:把航母的数量从六艘改为三艘,仅以航程较长的加贺号、翔鹤号和瑞鹤号袭击珍珠港,是无法达成既定目标的。
英文字幕为
黑岛:Today's war games of a theoretical attack on Pearl Harbor clearly show the need for six carriers in the attack force. The General Staff wants to limit us to only three carriers.
源田:We must have six! If we reduce our striking force from six carriers to only three, our mission will fail.
英文字幕方面,将两次沙盘演练的结果对比省略,甚至连表达黑岛对军令部的大舰巨炮主义者的不满情绪的用词也一并省略;源田台词中带出的军令部所给出的削减舰只理由、舰名也都一并省略了。如此对日军内部矛盾、航空技术派与大舰巨炮派对立情绪的刻画便失色颇多(不过,这也只是影片编剧的一面之词,山本及其麾下的参谋亦并非像不少传记作者所宣传的那样笃信航空兵的作用)。
上译的译制版便比英文字幕负责许多,如下
黑岛:前几天在海军大学举行的以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图上作业取得了成功,今天的图上作业是根据军令部方案,不,修改后的错误方案进行的,正如作战部的审定,仅仅使敌人舰艇负伤。
源田:把六艘航空母舰改为三艘,仅仅依靠续航力长的加贺号、瑞鹤号、翔鹤号,袭击珍珠港不可能。
如此大部分语境便表达出来了,而且可能是由于国内之前译制日本战争片作为内参片的经验丰富,上译的配音对日军军官那种趾高气昂、自以为是、略带夸张的训话语气拿捏很准。不过,其中将“掠り傷”(轻微伤害)译为“仅仅使敌人舰艇负伤”也并不妥当,不过这即便与同句的两三点瑕疵加在一起也无伤大雅。
又如之后3620,南云忠一讽刺山口多闻舰队的续航力低下引起争吵的一段对话
南雲:しかも航続力の弱い第二航空戦隊の給油行いつづ 神速の奇襲など 無理というものである
山口:よろしい 我が第二航空戦隊はハワイに到着するだけで結構 攻撃を完了しを終わったら 我々は洋上を漂い 貴方の部隊が無事日本に帰るための囮になりましょう
大意
南云:而且还要不断为续航能力低下的第二航空战队输油,还谈什么神速奇袭,这根本就办不到!
山口:那好啊,我们第二航空战队只要能到夏威夷就行了,等攻击结束,我们就漂在海上当诱饵,以便您的舰队能安全返回日本去!
英文字幕为
南云:My ships can't carry fuel for a trip there and back. Stopping to refuel increases the possibility of detection.
山口:I am confident that our ships will reach Hawaii safely. You are too cautious. The case for using six carriers is sound. To criticize the plan is defeatist!
这里的英文字幕可以说完全词不达意,原本关于舰船续航能力的争论,变成了山口对南云过度谨慎态度的讽刺。南云对山口的第二航空战队的质疑变成了对整支舰队载油能力的质疑,山口用来嘲讽南云的“我们第二航空战队只要能到夏威夷就行了,等攻击结束,我们就漂在海上当诱饵,以便您的舰队能安全返回日本去!”变成了“我坚信我们的舰队能安全抵达夏威夷,你太谨小慎微了,动用六艘航母的计划是可行的。你要是质疑这个方案,那你就是个失败主义者!”或许这样在语境上能表达出两个指挥官理念上的差异,但何必以完全不尊重原文为前提?山口台词开头的“那好啊”亦没有译出,整个句子的讽刺语气大减。
上译的译制版很棒,但有一点常识性错误,如下:
南云:而且第二航空队的飞机航程距离短,需要不断地加油,这样进行快速袭击,是非常困难的!
山口:那,好吧!我们第二航空队只要能到达夏威夷就行了,在袭击结束之后,我们就漂浮在海面上,吸引住敌人,让你们能漂漂亮亮地返航!
翻译得很准确,加上优秀的配音,把山口那种脸上挂着冷笑的嘲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译制版将“航空战队”译为“航空队”是一个瑕疵,两者并非指同一种编制。而且南云台词中提到需要不断加油的只是第二航空战队(飞龙号与苍龙号),而不是其舰载机,这一点译制版也搞错了。
剧中其他部分也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总的来说还是上译版远比英文字幕准确,翻译是个有意思的活计,既要求准确、也给译者一定的发挥空间。在字幕组做翻译时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发挥得好,观众觉得有趣,发挥得过火,观众便要提意见。《TORA!TORA!TORA!》的英文字幕出现类似的问题,或许是由于日美两边剧组互相仍存在沟通的问题所致,而片中所要表现的战争,和人类历史上无数次争斗,又有几次不是因为无法互相理解而爆发的呢?
![]() |
影片结尾山本五十六在长门号甲板上忧虑地望向未来,这段英文字幕在日本版DVD中被删去了,或许日方认为表情已经足够说明一切,显然这又是一处文化差异的体现。片中的山本被塑造成一个模糊而理智的形象,可能是拜剧本撰写组参考的阿川弘之的纪实文学体传记《山本五十六》所赐(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出过中译本),但这部传记也难以避免对山本的美化,并夸大其对英美的认识深度,然而人们总是乐于相信这些,原因何在?也许是因为他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活着接受审判,对逝者的美化,逝者为大,典型的东方式思维不可不顾。管你是日本军人,还是韩国政客,都是一个样罢。
![]() |
对比了一下山村聪在《东京物语》的剧照,胖了些,但20年的光阴似乎并未让他显老。
最后说一下片名,“TORA!TORA!TORA!”尽管约定俗成大都译为“虎!虎!虎!”,日方最初的剧本甚至也是这样标注,不过这很可能只是日军所使用的电报代码巧合所致。当时日本的舰载机只安装简陋的无线电信机,不能发送较为复杂的电讯,因此使用较为简短的日文假名“ト”(TO)与“ラ”(RA)来表示,电码中,“ト”为连打三,“ラ”为连打四,因此“トラ”换算成电码为
... .... ... .... ... ....
每个“TORA”为七点,与七字的“奇襲ニ成功セリ”(奇袭成功)暗合,即重复三遍“奇袭成功”。片中渊田美津雄台词“ワレ、奇襲ニ成功セリ、トラ、トラ、トラや”(我等奇袭成功,TORA!TORA!TORA!)的最后一个字母“や”是他自己的关西口音所致,并非电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