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窗而入的阳光,打开了田黎明心性空间和笔墨自然相融的大门
![]() |
![]() |
![]() |
![]() |
![]() |
![]() |
1987年7月午后,田黎明正在教室里对着一个乡村红布衣模特写生。阳光从窗外穿透而入,一缕缕的,而瓦房屋顶的透明玻璃洒下一束束轻漂漂黄中泛白的阳光,阳光打在红衣上泛黄中发白的光斑。画架前的田黎明被这样的境象看呆了。田黎明心中仿佛有一个东西触碰了一下,瞬间不由自主的拿起手中大笔大笔渲染,将造型、线条、空间息数忘掉,只有水痕交接斑杂的透明光影留在大片红衣之上………..田黎明后来在《品位生活》中记述了这次课堂写生,对他来说那是一种意义非比寻常的写生。是田黎明打开灵性之门的一次写生。
法国诗人艾吕雅说过:在绘画这个领域,是存在着另一个世界的。田黎明这次写生就是后来看到的《小溪》,接着田以相同的方法创作了《老河》《草原》正如标题所揭示那样:人与自然相遇了,一个人就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一条清澈的溪流、一片向远方不断延伸的草原。
从这组绘画起,田黎明打开了进入传统绘画与当代绘画的神秘大门,他省略了繁琐的细节,线条消隐在大片平抹的墨色中间,水墨在宣纸中渗化,笔触的划痕在宣纸上形成一线线渗痕,空明纯净代替了造型、线条、色彩、空间表达,更多的直觉心性体验、心性空间,他的笔仿佛就象音乐家被莫名旋律指引,像诗人被“词语”细小的声音召唤一样,心中的火焰成了指引他自由创作的指挥捧。
《小溪》起田黎明直觉邂逅的感觉很快转化成一种稳定的语言和认知方式。原来的模特走出了房间,走到了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人是自然,自然就是人。
他在《走到阳光》写道“把墨色平铺开来,让纸、笔、墨都充分舒展中呼吸起来…….诗一样的叙述让我们看到艺术家“心性空间与笔墨空间的自然相融”。
今天打开田黎明的画卷,我们依然看到那一缕阳光飘洒在红衣上黄中泛着白光的耀眼,依然看到阳光穿透微尘的通透和飘飘而下的轻巧与重量,依然看到田黎明直通脑际的灵光与闪电。从那一刻开始,阳光、光斑成了此后田黎明的语汇中的重要符号,记写着画家心底的体验与记忆。这在空气中飘洒的光斑,水边的光影仿佛就象莫奈的耀动光线,为田黎明成就中国当代水墨大师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