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与阅读时光
记得,大二有一段时间里,真正开始看古龙。也正是因为看古龙,才开始了看武侠,因为看武侠,才开始了看金庸。许久以后,当我走出古龙的世界,不得不说,论文采,无疑是金庸占上风的。人生千百态,世间众生相,都浓缩在金庸的生花妙笔下,虎啸龙吟,文华动人,行云流水,平中见奇。文字的驾驭清简流畅,又不见单调,雅俗共赏,又不落窠臼,可以说,金大师扎扎实实得打造出了武侠版的资治通鉴,内容深厚,浑然天成。可谓是,为武侠迷而不读金庸,则欲效而不知自效之源,欲通而不知自通之术,上无以知兴替,下无以明得失,可谓陋已。
然而,金庸虽好,在我读来,始终不及古龙小说带给我的波涛汹涌、心潮澎湃,或许是先入为主使然。每读一本,便能迅速融入,那一片恩怨纷争的江湖烟云,霸王枪令人却步,碧玉刀让人敬畏,孔雀翎使人惊魂,长生剑令人丧胆,多情环总也无情,离别钩却是相逢。主少又是别样的风流倜傥,从容不羁,狡黠自负,精明自知,总有不尽的意外和惊险,又有无数的算计和背叛,到头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确也是故人已矣,不住的悲凉。
虽然今年暑假,重新翻看《七种武器》《欢乐英雄》《白玉老虎》,曾经的心神俱往嫣然入梦之感不复重现,但是与古龙相伴的那段时光却涓涓涌入,那些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有些冥茫、有些困惑,带着好奇、带着希冀,心无所求、却又心有所向的日子,与现在每做一件事都必有目的、必有所虑、全力以赴、追求结果的时光有着太多的不同。
也正是在那段放空一切的时光里,第一次感觉到时光是如此的缓慢,下午的阳光是如此的温暖,图书馆的空气是多么的透明,窗外的柳树是多么的鲜嫩,小孩的嬉闹声竟也会无比悦耳。迈着细碎的步子来来回回地走在两点一线的小路上,仿佛时光和阳光都凝固在周围和煦的气息中,没有了天长地久,有的只是彼时下午的宁静,没有了不满自艾,有的只是书中世界的风雨。
在那段时光之前,曾伪装过文艺女青年,看过亦舒、琼瑶、张爱玲,读过简桢、三毛、席慕容,也曾试图做文学反思者,看过李敖、刘墉、龙应台,读过王安忆、刘震云、王小波,在那之后,喜欢上了林清玄的清新文笔,喜欢上了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开始关注胡因梦,关注生命陷落之时应有的人生哲学,甚至走向通俗哲学层面,看着邓晓芒的《灵之舞》竟也有几分感慨,几分共鸣。但回首一看,真正让自己突破一切羁绊,为所欲为,畅所欲读的一回,不是村上春树,不是渡边淳一,不是岛田庄司,不是东野圭吾,而是古龙笔下的江湖所带来的一股武侠之风,一种济世之感,一股故作的狂放,一种别样的精彩。
然而,金庸虽好,在我读来,始终不及古龙小说带给我的波涛汹涌、心潮澎湃,或许是先入为主使然。每读一本,便能迅速融入,那一片恩怨纷争的江湖烟云,霸王枪令人却步,碧玉刀让人敬畏,孔雀翎使人惊魂,长生剑令人丧胆,多情环总也无情,离别钩却是相逢。主少又是别样的风流倜傥,从容不羁,狡黠自负,精明自知,总有不尽的意外和惊险,又有无数的算计和背叛,到头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确也是故人已矣,不住的悲凉。
虽然今年暑假,重新翻看《七种武器》《欢乐英雄》《白玉老虎》,曾经的心神俱往嫣然入梦之感不复重现,但是与古龙相伴的那段时光却涓涓涌入,那些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有些冥茫、有些困惑,带着好奇、带着希冀,心无所求、却又心有所向的日子,与现在每做一件事都必有目的、必有所虑、全力以赴、追求结果的时光有着太多的不同。
也正是在那段放空一切的时光里,第一次感觉到时光是如此的缓慢,下午的阳光是如此的温暖,图书馆的空气是多么的透明,窗外的柳树是多么的鲜嫩,小孩的嬉闹声竟也会无比悦耳。迈着细碎的步子来来回回地走在两点一线的小路上,仿佛时光和阳光都凝固在周围和煦的气息中,没有了天长地久,有的只是彼时下午的宁静,没有了不满自艾,有的只是书中世界的风雨。
在那段时光之前,曾伪装过文艺女青年,看过亦舒、琼瑶、张爱玲,读过简桢、三毛、席慕容,也曾试图做文学反思者,看过李敖、刘墉、龙应台,读过王安忆、刘震云、王小波,在那之后,喜欢上了林清玄的清新文笔,喜欢上了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开始关注胡因梦,关注生命陷落之时应有的人生哲学,甚至走向通俗哲学层面,看着邓晓芒的《灵之舞》竟也有几分感慨,几分共鸣。但回首一看,真正让自己突破一切羁绊,为所欲为,畅所欲读的一回,不是村上春树,不是渡边淳一,不是岛田庄司,不是东野圭吾,而是古龙笔下的江湖所带来的一股武侠之风,一种济世之感,一股故作的狂放,一种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