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效应中的嫉妒,晒旅游照是最大诱因
【导读】心理学家无数次强调女人嫉妒天性,在浩浩荡荡的黄金周间会晒出海量旅游照、度假照、亲密照……各种说说、心情通过微信、微博、空间散播开来,你这样的行为可是激发朋友们汹涌而来的嫉妒,你造吗?国庆出去旅游要注意啦~
德国最新调查显示,Facebook上好友发布的度假、爱情生活、工作成就等信息会引发嫉妒心理,并由此让人感到痛苦和寂寞。德国两所大学合作开展的这项调查发现,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的情况十分普遍,并成为前所未有的社会比较平台。
研究人员发现,三分之一的人们在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糟,对生活更加不满;而那些只是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深。
柏林洪堡大学信息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汉娜告诉记者:“我们发现很多人浏览Facebook后会产生嫉妒心理,这让他们感到孤独、沮丧或者气愤,人数之多让我们感到很惊讶。”
不仅是以前的同学,只要你接触任何一个同事,朋友,你都能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他的轨迹,每当多出现一个与你建立强关系的人,你就会多一份嫉妒的可能性。
类似郭敬明的《小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物质上远远超越以前的任何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容易引起人嫉妒,更容易让人失去幸福感的时代。
汉娜说:“根据我们的观察,有些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会停止使用Facebook,或者至少减少使用时间。”汉娜还预测说,Facebook在某些市场可能会达到饱和。可以推论,微信也会经历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用户大量涌入,各种案例层出不穷,最终稳定下来的则是自我界定比较明确的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来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以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假期照片是引起愤恨的最大诱因,超过半数的嫉妒心理来源于Facebook上的假期掠影。
社交互动是引起嫉妒心理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用户会比较自己和好友收到生日祝福的数量,以及照片和帖子获得多少“赞”或评论。
研究人员在周二发布的名为《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用户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威胁》报告中指出:“被动浏览会让人产生反感,用户主要是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生活、度假方式和社交活动。”
“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引发的嫉妒心理的蔓延和无所不在会降低用户的生活满意度。”
30多的人大多会嫉妒他人的家庭幸福,而女性大多会嫉妒别人的外貌。
调查发现,这种嫉妒心理会让某些用户在Facebook上夸大自己的成就,以更好地表现自己。
调查显示,男性大多会在Facebook网站上自我宣传,从而让人们知道自己的成就,而女性则注重表现自己的娇好的样貌和丰富的社交生活。但是研究也表明,充斥在社交网络中的另一特点就是伪装,旅游背后是人山人海,舟车劳顿,自拍背后是各种修饰,恩爱背后是各样的矛盾和争吵,但即使想到这些,对嫉妒的缓解力度也是很轻的。
研究人员根据两项调查得出了上述结论,共有600人参与调查。研究结果将在于今年二月在德国举行的信息系统会议上公布。
第一项研究专注于由Facebook引发的嫉妒心理事件的规模、范围和性质;第二项研究则注重于这些嫉妒心理对Facebook使用以及用户的生活满意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两项调查中的参与者都是德国人,但其结果仍具有国际意义,因为嫉妒心理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而且它可能会影响Facebook的使用。
研究人员总结道:“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时常感觉Facebook氛围压抑,长期来看,这会危及这个社交平台的持续发展。”
通过嫉妒情绪也许可以产生一点真能量,觉得自己很“卢瑟”很正常,这能让你清楚自己的位置,让你更加奋斗,但物极必反,如果自我效能感彻底被社交网络所裹挟,那也是很危险的,你会很容易就成为你对自己的预言“一个卢瑟”。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容易被裹挟的时代。我们处于福柯“全景监狱”的升级版,在这个升级版的“全景监狱”中,我们不仅都成为了监视者,而且都成为了被更加严厉监控的囚犯。
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时代,我们带着祖先的原始基因,还没有完全适应好环境,指数级的科技爆发就让一切面目全非了。或许我们真正完全适应社交网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走吧。也许未来的人会适应,但可惜的是我们这代人正好处于社交网络的开端,我们注定要承受社交网络带来的所有阵痛。
文章摘自:心融网 图片来源:网络
员工关怀及EAP服务咨询:4000-668-162
德国最新调查显示,Facebook上好友发布的度假、爱情生活、工作成就等信息会引发嫉妒心理,并由此让人感到痛苦和寂寞。德国两所大学合作开展的这项调查发现,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的情况十分普遍,并成为前所未有的社会比较平台。
研究人员发现,三分之一的人们在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糟,对生活更加不满;而那些只是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深。
柏林洪堡大学信息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汉娜告诉记者:“我们发现很多人浏览Facebook后会产生嫉妒心理,这让他们感到孤独、沮丧或者气愤,人数之多让我们感到很惊讶。”
不仅是以前的同学,只要你接触任何一个同事,朋友,你都能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他的轨迹,每当多出现一个与你建立强关系的人,你就会多一份嫉妒的可能性。
类似郭敬明的《小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在物质上远远超越以前的任何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容易引起人嫉妒,更容易让人失去幸福感的时代。
![]() |
汉娜说:“根据我们的观察,有些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会停止使用Facebook,或者至少减少使用时间。”汉娜还预测说,Facebook在某些市场可能会达到饱和。可以推论,微信也会经历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用户大量涌入,各种案例层出不穷,最终稳定下来的则是自我界定比较明确的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来自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以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假期照片是引起愤恨的最大诱因,超过半数的嫉妒心理来源于Facebook上的假期掠影。
社交互动是引起嫉妒心理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用户会比较自己和好友收到生日祝福的数量,以及照片和帖子获得多少“赞”或评论。
![]() |
研究人员在周二发布的名为《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用户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威胁》报告中指出:“被动浏览会让人产生反感,用户主要是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生活、度假方式和社交活动。”
“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引发的嫉妒心理的蔓延和无所不在会降低用户的生活满意度。”
30多的人大多会嫉妒他人的家庭幸福,而女性大多会嫉妒别人的外貌。
调查发现,这种嫉妒心理会让某些用户在Facebook上夸大自己的成就,以更好地表现自己。
调查显示,男性大多会在Facebook网站上自我宣传,从而让人们知道自己的成就,而女性则注重表现自己的娇好的样貌和丰富的社交生活。但是研究也表明,充斥在社交网络中的另一特点就是伪装,旅游背后是人山人海,舟车劳顿,自拍背后是各种修饰,恩爱背后是各样的矛盾和争吵,但即使想到这些,对嫉妒的缓解力度也是很轻的。
研究人员根据两项调查得出了上述结论,共有600人参与调查。研究结果将在于今年二月在德国举行的信息系统会议上公布。
第一项研究专注于由Facebook引发的嫉妒心理事件的规模、范围和性质;第二项研究则注重于这些嫉妒心理对Facebook使用以及用户的生活满意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两项调查中的参与者都是德国人,但其结果仍具有国际意义,因为嫉妒心理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而且它可能会影响Facebook的使用。
研究人员总结道:“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时常感觉Facebook氛围压抑,长期来看,这会危及这个社交平台的持续发展。”
通过嫉妒情绪也许可以产生一点真能量,觉得自己很“卢瑟”很正常,这能让你清楚自己的位置,让你更加奋斗,但物极必反,如果自我效能感彻底被社交网络所裹挟,那也是很危险的,你会很容易就成为你对自己的预言“一个卢瑟”。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容易被裹挟的时代。我们处于福柯“全景监狱”的升级版,在这个升级版的“全景监狱”中,我们不仅都成为了监视者,而且都成为了被更加严厉监控的囚犯。
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时代,我们带着祖先的原始基因,还没有完全适应好环境,指数级的科技爆发就让一切面目全非了。或许我们真正完全适应社交网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走吧。也许未来的人会适应,但可惜的是我们这代人正好处于社交网络的开端,我们注定要承受社交网络带来的所有阵痛。
文章摘自:心融网 图片来源:网络
员工关怀及EAP服务咨询:4000-66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