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亲
那天我和我妈在家边聊着学校的事边等我爸回来吃晚饭,就正在准备告诉我妈我谈了个女朋友的时候,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这声音要比往常显得急躁的多。外面正在下着大雨,我爸进门后,把雨衣放在鞋架边,脱完鞋,没有擦脸上的水,一脸沉重地走到沙发边对我妈说:“青山被抓了!”
青山 ,我的二伯,是一个镇上的镇长,因为挪用了一笔工程款遭到举报被纪委带走了。这个消息是一个星期后才知道的,带走的那天事发突然,市里直接下来的人,没有说理由,没给我们任何时间做准备就把人带走了。后来,家里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最终,二伯在过年前转押到了县看守所。
小年那一天,大伯大妈,二婶和堂弟都来到我家吃小年夜饭,这顿饭是我记忆中吃的最冷清也是最快的一次,我爸连酒都没有开。匆匆吃完饭,正在读高三的堂弟赶回学校上自习去了,坚强的他并没有因为二伯被抓显得消沉,最近的一次月考仍然是班上第一名。收拾完桌子,二婶说:“我要去看看青山,听说那里不会过小年。”但是我们都知道目前是不给探监的,所以一开始没明白,她又接着说:“我只想去看看他在的那地方。”然后大妈,妈妈就说一起陪她去,妈妈让我也陪着。
我们出门的时候正值普通人家年夜饭开席的时候,在我们老家,不管是小年还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开席前都需要放鞭炮的,所以一走到街上就听到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吵闹的声音导致我们四个人无法交谈,天气很冷,我们紧了紧衣服匆忙赶路。走了不一会儿,街上就因为放鞭炮而起了浓浓的烟雾,伴随着刺鼻的 硫磺味。虽然我喜欢那种味道,似乎有一种生命爆发的力量。二婶走在最前面,跟着是大妈,妈妈,我走在最后,在我看来,保护队伍最好的办法就是殿后以观全局。那天晚上我有种来自于血缘深处的使命感促使着我要保护好这次出行。
二婶大概是因为走的太快,呼吸过于急促,吸了不少烟雾,咳嗽了起来。二伯早年就在政府工作,二婶自己在银行上班,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她一直保养得很好,但突如其来的打击似乎让她一下子老了很多。听到二婶急促的咳嗽声,大妈心疼地快步走上前牵住她的手说:
“丽珠啊,你慢点啊,别被这黄烟给呛坏了啊!”
“嗯,大姐,你也注意点,还有依萍和阿肆,我们走慢点吧,反正就这么点路。”二婶停下脚步,回头对我们说到。
妈妈让我看看周围街道里还有没有超市或者药店是开着的,去买几幅口罩。我转了一圈,发现除了几家烟酒店是在营业,其他的店老板早都关了门回家过年了。
快走到市民广场的时候,城里的鞭炮声少了很多,但烟雾却比先前更浓,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只考虑到季风没有考虑到这年关的鞭炮吧。我们只得用手袖捂着鼻子,希望能尽快走出城,因为是新迁的县城,出租车当时还是没有的。一路无话,终于走到了县城边缘,没有了烟雾,空气好了很多,过了护城河再走一点路就能到看守所了。过桥的时候,妈妈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说那就是。二婶抬起头望了望了远方,犹如在看一座从没到过的城,而那座城里住着她曾经的梦。她捋了捋头发,拉了拉袖口,好像还不是很满意,又牵了牵衣角,最后把脖子上的围巾整理了一下,矫健地 走下桥去。我在桥上回头望了望那座笼罩在浓雾里的县城,已经有人在放烟花了,一朵朵美丽的焰火盛开在城市的上空,好美!
很快,我们就到了。看守所离马路有段距离,背靠着这一座小山,由一个院子围着在,里面有两排三层的房子,第一排是办公的,后面一排是住着进来的人。虽然隔着些距离,光线也不够,但我能依稀感觉到哨兵如电的眼神正在审视着这四个不速之客,不过,几个妇女加上一个大学生样子的男生能捣什么乱呢。二婶似乎没关心这个,她看了一眼大门,观察了一下周围,就径直向后面的小山走去,待我们走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能看到院里面的那个房子了,虽然是背面。二婶找了地方站稳,突然大声地喊了起来:“青山呐!青山呐!青山呐!青山呐!”而这之前,我看她就是很生气地训斥堂弟的时候都没有大声过。大妈也跟着喊了起来“青山呐!青山呐!”因为爷爷奶奶是丧偶后重建的家庭,大妈其实也是我爸和二伯的姐姐。她们没有喊别的话,就一直仅仅喊着二伯的名字,喊着喊着声音里就有了哭腔,我妈没有喊,只是在旁边听着,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最终她走过去把二婶和大妈拉了过来,说:“青山听到了,我们回家吧,他在里面听着也难受!”
时隔多年,二伯早已恢复了自由身,我却一直清晰地记得在那个寒冬的夜晚,两个女人在山腰一个极不好落脚的地方,抻着身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青山啊,青山啊!”
青山 ,我的二伯,是一个镇上的镇长,因为挪用了一笔工程款遭到举报被纪委带走了。这个消息是一个星期后才知道的,带走的那天事发突然,市里直接下来的人,没有说理由,没给我们任何时间做准备就把人带走了。后来,家里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最终,二伯在过年前转押到了县看守所。
小年那一天,大伯大妈,二婶和堂弟都来到我家吃小年夜饭,这顿饭是我记忆中吃的最冷清也是最快的一次,我爸连酒都没有开。匆匆吃完饭,正在读高三的堂弟赶回学校上自习去了,坚强的他并没有因为二伯被抓显得消沉,最近的一次月考仍然是班上第一名。收拾完桌子,二婶说:“我要去看看青山,听说那里不会过小年。”但是我们都知道目前是不给探监的,所以一开始没明白,她又接着说:“我只想去看看他在的那地方。”然后大妈,妈妈就说一起陪她去,妈妈让我也陪着。
我们出门的时候正值普通人家年夜饭开席的时候,在我们老家,不管是小年还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开席前都需要放鞭炮的,所以一走到街上就听到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吵闹的声音导致我们四个人无法交谈,天气很冷,我们紧了紧衣服匆忙赶路。走了不一会儿,街上就因为放鞭炮而起了浓浓的烟雾,伴随着刺鼻的 硫磺味。虽然我喜欢那种味道,似乎有一种生命爆发的力量。二婶走在最前面,跟着是大妈,妈妈,我走在最后,在我看来,保护队伍最好的办法就是殿后以观全局。那天晚上我有种来自于血缘深处的使命感促使着我要保护好这次出行。
二婶大概是因为走的太快,呼吸过于急促,吸了不少烟雾,咳嗽了起来。二伯早年就在政府工作,二婶自己在银行上班,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她一直保养得很好,但突如其来的打击似乎让她一下子老了很多。听到二婶急促的咳嗽声,大妈心疼地快步走上前牵住她的手说:
“丽珠啊,你慢点啊,别被这黄烟给呛坏了啊!”
“嗯,大姐,你也注意点,还有依萍和阿肆,我们走慢点吧,反正就这么点路。”二婶停下脚步,回头对我们说到。
妈妈让我看看周围街道里还有没有超市或者药店是开着的,去买几幅口罩。我转了一圈,发现除了几家烟酒店是在营业,其他的店老板早都关了门回家过年了。
快走到市民广场的时候,城里的鞭炮声少了很多,但烟雾却比先前更浓,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只考虑到季风没有考虑到这年关的鞭炮吧。我们只得用手袖捂着鼻子,希望能尽快走出城,因为是新迁的县城,出租车当时还是没有的。一路无话,终于走到了县城边缘,没有了烟雾,空气好了很多,过了护城河再走一点路就能到看守所了。过桥的时候,妈妈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说那就是。二婶抬起头望了望了远方,犹如在看一座从没到过的城,而那座城里住着她曾经的梦。她捋了捋头发,拉了拉袖口,好像还不是很满意,又牵了牵衣角,最后把脖子上的围巾整理了一下,矫健地 走下桥去。我在桥上回头望了望那座笼罩在浓雾里的县城,已经有人在放烟花了,一朵朵美丽的焰火盛开在城市的上空,好美!
很快,我们就到了。看守所离马路有段距离,背靠着这一座小山,由一个院子围着在,里面有两排三层的房子,第一排是办公的,后面一排是住着进来的人。虽然隔着些距离,光线也不够,但我能依稀感觉到哨兵如电的眼神正在审视着这四个不速之客,不过,几个妇女加上一个大学生样子的男生能捣什么乱呢。二婶似乎没关心这个,她看了一眼大门,观察了一下周围,就径直向后面的小山走去,待我们走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能看到院里面的那个房子了,虽然是背面。二婶找了地方站稳,突然大声地喊了起来:“青山呐!青山呐!青山呐!青山呐!”而这之前,我看她就是很生气地训斥堂弟的时候都没有大声过。大妈也跟着喊了起来“青山呐!青山呐!”因为爷爷奶奶是丧偶后重建的家庭,大妈其实也是我爸和二伯的姐姐。她们没有喊别的话,就一直仅仅喊着二伯的名字,喊着喊着声音里就有了哭腔,我妈没有喊,只是在旁边听着,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最终她走过去把二婶和大妈拉了过来,说:“青山听到了,我们回家吧,他在里面听着也难受!”
时隔多年,二伯早已恢复了自由身,我却一直清晰地记得在那个寒冬的夜晚,两个女人在山腰一个极不好落脚的地方,抻着身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青山啊,青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