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乃金圣叹之转世也
夜正深,正是《夜奔》中林冲急走忙逃、虎啸猿啼的“听残银漏”时分。吾忽忽然有此怪异想法也。
但常出屋先生和唱经堂主人必不以为怪也。其时,一切之“怪”在二公面前均化作“快”也。
唱经堂主人乃常出屋先生之“古人”,常出屋先生乃唱经堂主人之“今人”。
“不悲古人我不见,但悲古人不见我”(原为“恨”,吾改为“悲”,因“悲”比“恨”好)。如今,二公皆已身列古人,想必可谈可饮可辩可扭打一番也。只是吾不及见,吾又能见也。
“废名乃金圣叹之转世也”比“废名真乃金圣叹之转世也”好,去掉一个好端端的“真”,此是吾之见二公也。
读《西厢》,昔唱经堂主人读之,常出屋先生不读而读之,吾亦读之,并读二公之读读之。
手抚书本,一为《废名集》,一为《天下才子书》,并置于书架之中,使二公不寂寞,亦使吾于中夜颇不无聊寂寞也。
与佳人同坐读《西厢》,得其缠绵多情之致也。与常出屋先生同坐读《天下才子书》,得其阿赖耶识之致也。与唱经堂主人同坐读《废名集》,得其古往今来之致也。与常出屋先生、唱经堂主人同坐读天下书,得其天地妙化之致也。
常出屋先生,乃天地第一文字解人也。唱经堂主人,亦是天地第一文字解人也。
凌晨三点,“二岁尚缺一月”之娇女忽呼上楼看碟,将往日所看之费雪、金宝贝、小小爱因斯坦、跳蛙、芝麻街一一看来,陪坐良久,取来《天下才子书》,与娇女同坐读之,如得古今文字之仙境,不觉东天发白,吾亦得其浮一大白之致矣。
“转世”即“真身”,亦是“万佛现身”也。
但常出屋先生和唱经堂主人必不以为怪也。其时,一切之“怪”在二公面前均化作“快”也。
唱经堂主人乃常出屋先生之“古人”,常出屋先生乃唱经堂主人之“今人”。
“不悲古人我不见,但悲古人不见我”(原为“恨”,吾改为“悲”,因“悲”比“恨”好)。如今,二公皆已身列古人,想必可谈可饮可辩可扭打一番也。只是吾不及见,吾又能见也。
“废名乃金圣叹之转世也”比“废名真乃金圣叹之转世也”好,去掉一个好端端的“真”,此是吾之见二公也。
读《西厢》,昔唱经堂主人读之,常出屋先生不读而读之,吾亦读之,并读二公之读读之。
手抚书本,一为《废名集》,一为《天下才子书》,并置于书架之中,使二公不寂寞,亦使吾于中夜颇不无聊寂寞也。
与佳人同坐读《西厢》,得其缠绵多情之致也。与常出屋先生同坐读《天下才子书》,得其阿赖耶识之致也。与唱经堂主人同坐读《废名集》,得其古往今来之致也。与常出屋先生、唱经堂主人同坐读天下书,得其天地妙化之致也。
常出屋先生,乃天地第一文字解人也。唱经堂主人,亦是天地第一文字解人也。
凌晨三点,“二岁尚缺一月”之娇女忽呼上楼看碟,将往日所看之费雪、金宝贝、小小爱因斯坦、跳蛙、芝麻街一一看来,陪坐良久,取来《天下才子书》,与娇女同坐读之,如得古今文字之仙境,不觉东天发白,吾亦得其浮一大白之致矣。
“转世”即“真身”,亦是“万佛现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