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张宗苍 山水图
【名称】山水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
【作者】张宗苍
【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144.6cmx75.3cm
【材质】纸本 设色
此图以淡设色的方法画湖光水色,崇山叠嶂。画的上端,平湖舒广,远山连绵;右侧群峰巍峨,山势险峻,瀑布高悬;点缀在其间的茂树,错落有致,苍翠繁茂,好一派生机盎然之景。近处,岗峦洲渚,坡石草亭,悠人荡舟,小泉流淌,又给人一种恬淡宁静之感。连接远近之山的一片高林密树间,云雾横滞,则给这灵山幽谷平添了几分灵动的韵味。画面近景中坡石林立,杂树遍山,虽姿态各异,却都焕发出顽强的活力,显现着向上奋争的力量。一条山间小路顺着错叠的山坡蜿蜒而上,经过山道边的草亭,伸向密林消失在云烟雾色中,把观者带入幽境。隔云雾、树林,铺排一片广阔平静江面的构图,把画面推远,那水天一色、苍茫辽远、一望无垠的高远构图,也自然烘托出天高云淡的气势。那顺崖直下的悬瀑,仿佛重重地跌入山谷,又形成溪流顺着高低起伏的山石缓缓流淌而来,潺潺汇入江流中。远江近水的自然承接,沟通了画面的气脉。湖面上,一舟楫正泊于山崖之下,船头有一人,他身穿长袍宽衣,显然不是渔民,大概是一位隐匿山林、超凡脱俗的雅士吧!他倾斜着身体,正抬头观望,身临于这郁茂清幽的夏山之中,倾听着那远瀑近泉交错之音,悠然自得间忘却了行船。此画为竖构图,布局巧妙,层次井然,疏密有致。用笔稳重健劲,笔墨枯润苍郁;山石用荷叶皴皴画而成,再以焦墨点苔,稍加淡赭晕染。笔情墨韵之间自得苍郁秀雅之气。另外,画面左下署款:“臣张宗仓恭绘。”钤两方印;左上方有乾隆壬申初伏御题七绝三首。钤有乾隆帝“三希堂精鉴宝”、“宜子孙”和清仁宗颙琰的“嘉庆御览之宝”等印,说明此图曾藏于清内府。
作者简介:
张宗苍,生于1686年,卒于1756 年。字默存,今江苏苏州人。师承清代娄东画派的传人黄鼎。擅画山水。公元l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张宗苍进献了画册《吴中十六景》,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赏,后来进入清宫廷画院供奉,为宫廷作画,是乾隆时期一位重要的宫廷画家。清代宫廷绘画在清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乾隆时期,设立了如意馆广收人才,创作了很多纪实、历史故事、宗教及装饰题材的作品,具有特殊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在乾隆一朝的宫廷画家中,张宗苍是很重要的一位。
张宗苍的山水画,画风苍劲,用笔沉着。山石皴法多以干笔积累,林木之间使用淡墨,干笔和皴擦的手法相结合,表现出了深远的意境和深厚的气韵,一洗宫廷画院惯有的甜熟柔媚的习气,特别被乾隆皇帝所喜爱。《石渠宝笈》收录了他的116幅作品,很多作品上都有乾隆皇帝的题诗。 初以主簿理河工事。善画,山水出黄鼎之门,用笔沈著,山石皴法多以乾笔积累,林木间亦用淡墨,乾擦凑合,神气颇觉葱蔚可观。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高宗南巡,以吴中十六景画册进呈,称旨。命入都祗候内廷。十九年(一七五四)授户部主事。年七十一卒於家。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
【作者】张宗苍
【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144.6cmx75.3cm
【材质】纸本 设色
![]() |
清 张宗苍 山水图 |
此图以淡设色的方法画湖光水色,崇山叠嶂。画的上端,平湖舒广,远山连绵;右侧群峰巍峨,山势险峻,瀑布高悬;点缀在其间的茂树,错落有致,苍翠繁茂,好一派生机盎然之景。近处,岗峦洲渚,坡石草亭,悠人荡舟,小泉流淌,又给人一种恬淡宁静之感。连接远近之山的一片高林密树间,云雾横滞,则给这灵山幽谷平添了几分灵动的韵味。画面近景中坡石林立,杂树遍山,虽姿态各异,却都焕发出顽强的活力,显现着向上奋争的力量。一条山间小路顺着错叠的山坡蜿蜒而上,经过山道边的草亭,伸向密林消失在云烟雾色中,把观者带入幽境。隔云雾、树林,铺排一片广阔平静江面的构图,把画面推远,那水天一色、苍茫辽远、一望无垠的高远构图,也自然烘托出天高云淡的气势。那顺崖直下的悬瀑,仿佛重重地跌入山谷,又形成溪流顺着高低起伏的山石缓缓流淌而来,潺潺汇入江流中。远江近水的自然承接,沟通了画面的气脉。湖面上,一舟楫正泊于山崖之下,船头有一人,他身穿长袍宽衣,显然不是渔民,大概是一位隐匿山林、超凡脱俗的雅士吧!他倾斜着身体,正抬头观望,身临于这郁茂清幽的夏山之中,倾听着那远瀑近泉交错之音,悠然自得间忘却了行船。此画为竖构图,布局巧妙,层次井然,疏密有致。用笔稳重健劲,笔墨枯润苍郁;山石用荷叶皴皴画而成,再以焦墨点苔,稍加淡赭晕染。笔情墨韵之间自得苍郁秀雅之气。另外,画面左下署款:“臣张宗仓恭绘。”钤两方印;左上方有乾隆壬申初伏御题七绝三首。钤有乾隆帝“三希堂精鉴宝”、“宜子孙”和清仁宗颙琰的“嘉庆御览之宝”等印,说明此图曾藏于清内府。
作者简介:
张宗苍,生于1686年,卒于1756 年。字默存,今江苏苏州人。师承清代娄东画派的传人黄鼎。擅画山水。公元l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张宗苍进献了画册《吴中十六景》,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赏,后来进入清宫廷画院供奉,为宫廷作画,是乾隆时期一位重要的宫廷画家。清代宫廷绘画在清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乾隆时期,设立了如意馆广收人才,创作了很多纪实、历史故事、宗教及装饰题材的作品,具有特殊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在乾隆一朝的宫廷画家中,张宗苍是很重要的一位。
张宗苍的山水画,画风苍劲,用笔沉着。山石皴法多以干笔积累,林木之间使用淡墨,干笔和皴擦的手法相结合,表现出了深远的意境和深厚的气韵,一洗宫廷画院惯有的甜熟柔媚的习气,特别被乾隆皇帝所喜爱。《石渠宝笈》收录了他的116幅作品,很多作品上都有乾隆皇帝的题诗。 初以主簿理河工事。善画,山水出黄鼎之门,用笔沈著,山石皴法多以乾笔积累,林木间亦用淡墨,乾擦凑合,神气颇觉葱蔚可观。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高宗南巡,以吴中十六景画册进呈,称旨。命入都祗候内廷。十九年(一七五四)授户部主事。年七十一卒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