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溶
大概有三年没喝インスタント,然后旧年开始最忙碌的时候又开始喝起来。喜欢日剧里汤川学拿搪瓷杯喝速溶的样子,认真烧水认真冲泡,速溶喝得好像法兰绒滴滤。最搞笑,送了他咖啡机后说哪里都好就是喝不出インスタント的味道。
确实,速溶总归有它特殊的地方。如今越来越觉得万事万物都有好的一面,当然完全糟粕的东西也是存在的。
最早喝速溶咖啡那会是念书做功课的时候,喝的雀巢还有一个韩国牌子,黄色包装,味道比雀巢好。那段时期开始写稿赚钱,被编辑抓来救火,一晚上都要赶稿的时候,常常一个晚上就是四杯。想想那时候真是年轻真是身体好,又或者确实是累了,稿子交了后,不管喝再多咖啡,终是倒头就睡。不过突然话说回来,确实,速溶咖啡在提神方面是远不如磨出来的咖啡的。
再后来喝了老长一段时间G7,说实话味道不坏,喝着总好像一层奶油,又完全不酸。但后来有次听别人讲这是香油。再加上对东南亚没什么好感,之后就完全无爱了。
麦斯威尔也喝过一段时间,味道觉得还不如雀巢。雀巢原味不管好喝不好喝,就像原味的康师傅牛肉面。有时就是想喝那个味。
如今还觉得好喝的速溶咖啡有这么三,UCC是一个,总觉得很温柔。还有一个叫旧街场,常去的外国超市有个接近过期食品的促销柜台,我基本上一周光顾几回,那边阿姨见我买东西就再送我点别的,旧街场咖啡就是她送的。当然也是要过期的。但味道确实好,比起其他速溶实在是要香醇好大一截,也不会喝G7一样,一层香油粘糊糊。不过太贵了,旧年重新喝一阵速溶的时候还是觉得买不起。(但我咖啡豆就特别舍得买贵的。速溶买的贵实在觉得挺二。。。)
最后一个还觉得好喝的就是彩虹庄园了。买十包包装的话还送肉桂粉。话说还真没在其他速溶咖啡里看到过送肉桂粉的。
这咖啡陪我度过的时间很长,无论是刚出来工作,或者是当年刚过来上海,落魄的房子里,贫穷的租客手上捧的就是这么一杯玩意。
说来倒是觉得好笑好玩,旧年时隔三年地喝起了廉价的速溶咖啡,今年却买了这辈子入手最贵的咖啡,蓝山,250g/430元。我未必就往哪一端走,而是两端都同时保持着向前走。蓝山是三年前就想买的咖啡豆,实在是觉得奢侈,这价格自己家里做一杯咖啡就是20元的,还真是有点肉痛。今年终于当作生日礼物送给自己,喝过一口,总算此生无憾。世界三大咖啡,第一蓝山。想想还是那么有点想把这个“逼”拿下的。一面虚荣,一面也确实馋得咽了口水。
每天磨一杯咖啡的日子是奢侈的,前前后后,等坐起身来,常常已经一两个小时。与其说喝不起这杯咖啡,不如说这样需要时间的事物对如今的时代过于奢侈昂贵了。
但如果不是如此,匆匆一杯中,实在是分辨不出来味觉上的任何区别。可以分辨出速溶和手工,但同时两杯速溶或者两杯手工中,就很难辨别哪个是哪个味道。不是分辨不出,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和心去分辨。
汤川学喝速溶也很幸福,因为他喝的很认真。很认真地对待这杯咖啡,那么即很认真对待这杯咖啡的每一丝感官体验。
旧年我应如是想的时候,三年都是喝“好”咖啡的我再喝起UCC时,也感觉温馨异常了。那一段时间也很平和,每天早起一边听着日本的FM,一边学日语。虽然手头上的事情,面对的文字,所处的世界都有之变化,但这样的一杯咖啡,你觉得能从过去串联到现在,从现在迎接至未来,而感到感激。
万事万物都很好,是日本战后昭和年代,希望消除一切仇恨而倡导的中心思想。从客观上讲,インスタント永远都不可能比手工咖啡美味,不过人生真的不需要每一顿都那么美味。总是身处美味之中,反而感受不到何以美味了。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一杯インスタント就足够了~
确实,速溶总归有它特殊的地方。如今越来越觉得万事万物都有好的一面,当然完全糟粕的东西也是存在的。
最早喝速溶咖啡那会是念书做功课的时候,喝的雀巢还有一个韩国牌子,黄色包装,味道比雀巢好。那段时期开始写稿赚钱,被编辑抓来救火,一晚上都要赶稿的时候,常常一个晚上就是四杯。想想那时候真是年轻真是身体好,又或者确实是累了,稿子交了后,不管喝再多咖啡,终是倒头就睡。不过突然话说回来,确实,速溶咖啡在提神方面是远不如磨出来的咖啡的。
再后来喝了老长一段时间G7,说实话味道不坏,喝着总好像一层奶油,又完全不酸。但后来有次听别人讲这是香油。再加上对东南亚没什么好感,之后就完全无爱了。
麦斯威尔也喝过一段时间,味道觉得还不如雀巢。雀巢原味不管好喝不好喝,就像原味的康师傅牛肉面。有时就是想喝那个味。
如今还觉得好喝的速溶咖啡有这么三,UCC是一个,总觉得很温柔。还有一个叫旧街场,常去的外国超市有个接近过期食品的促销柜台,我基本上一周光顾几回,那边阿姨见我买东西就再送我点别的,旧街场咖啡就是她送的。当然也是要过期的。但味道确实好,比起其他速溶实在是要香醇好大一截,也不会喝G7一样,一层香油粘糊糊。不过太贵了,旧年重新喝一阵速溶的时候还是觉得买不起。(但我咖啡豆就特别舍得买贵的。速溶买的贵实在觉得挺二。。。)
最后一个还觉得好喝的就是彩虹庄园了。买十包包装的话还送肉桂粉。话说还真没在其他速溶咖啡里看到过送肉桂粉的。
这咖啡陪我度过的时间很长,无论是刚出来工作,或者是当年刚过来上海,落魄的房子里,贫穷的租客手上捧的就是这么一杯玩意。
说来倒是觉得好笑好玩,旧年时隔三年地喝起了廉价的速溶咖啡,今年却买了这辈子入手最贵的咖啡,蓝山,250g/430元。我未必就往哪一端走,而是两端都同时保持着向前走。蓝山是三年前就想买的咖啡豆,实在是觉得奢侈,这价格自己家里做一杯咖啡就是20元的,还真是有点肉痛。今年终于当作生日礼物送给自己,喝过一口,总算此生无憾。世界三大咖啡,第一蓝山。想想还是那么有点想把这个“逼”拿下的。一面虚荣,一面也确实馋得咽了口水。
每天磨一杯咖啡的日子是奢侈的,前前后后,等坐起身来,常常已经一两个小时。与其说喝不起这杯咖啡,不如说这样需要时间的事物对如今的时代过于奢侈昂贵了。
但如果不是如此,匆匆一杯中,实在是分辨不出来味觉上的任何区别。可以分辨出速溶和手工,但同时两杯速溶或者两杯手工中,就很难辨别哪个是哪个味道。不是分辨不出,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和心去分辨。
汤川学喝速溶也很幸福,因为他喝的很认真。很认真地对待这杯咖啡,那么即很认真对待这杯咖啡的每一丝感官体验。
旧年我应如是想的时候,三年都是喝“好”咖啡的我再喝起UCC时,也感觉温馨异常了。那一段时间也很平和,每天早起一边听着日本的FM,一边学日语。虽然手头上的事情,面对的文字,所处的世界都有之变化,但这样的一杯咖啡,你觉得能从过去串联到现在,从现在迎接至未来,而感到感激。
万事万物都很好,是日本战后昭和年代,希望消除一切仇恨而倡导的中心思想。从客观上讲,インスタント永远都不可能比手工咖啡美味,不过人生真的不需要每一顿都那么美味。总是身处美味之中,反而感受不到何以美味了。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一杯インスタント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