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繁星般的杂想(一)
暑假期间幸运的获得机会,涉足于世界的彼端,从外到里的了解另一种世界。十四天的游历,体验一方水土,一方人情,细细体味着另一种生活的一丝一缕;不敢说这次行程中有着何种令人激动的起伏与波折,但十四天身处异乡的远行,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不时在耳边叩开回忆的门扉,门缝中的一缕微光,唤起的心底的一阵涟漪。
欧洲。
十。
了解的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
其实,是又一次去了解自己。
一、翡冷翠之夏
请允许我将弗洛伦萨写为“翡冷翠”。徐志摩在其诗中,将此地地名音译为“翡冷翠”,更富一种温婉但灵动的美感,吾窃以为此不失为更合适的中文名。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其包含历史悠远感显而易见。感谢石材的坚硬与历代人们的精心维护,砖石之间,现今依然透出当年文艺复兴时期的气息。
作为艺术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时代,如今存活下的是一条条巷道,紧密相连的座座房屋,历经百年风雨却岿然不动的尊尊雕像….但若细细体察,砖石瓦缝之间,无不体现着当年这批建造者们的心血,广场上屹立着的雕像,栩栩如生的神情与动作,我们仿佛感觉到百年前,他们刚刚诞生时与激动的雕塑家们的第一次神情交流。
不同时期的建筑交错排列。色调的一致立面的呼应。文艺复兴的气息得以借此实体带带流传。
维拉 美第奇家族所有的 碧奇城堡。柱身上繁复堆砌的花纹,已经足够体现这个家族的财富与奢华。但就是此家族所拥有的这笔财富,支持着文艺复兴时期大量艺术家的创作。如今美第奇家族所拥有的城堡均改为博物馆,内藏的艺术珍品,依旧体现着当年美第奇家族的荣华富贵以及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
圣母百花大教堂。红绿蓝三色大理石,如圣母降临,五彩鲜花洒落。
二、帝国大道——残垣断壁中透出的巍峨与宏大
如今所存的实体,仅是当年建筑的一小部分。可如今看来,却兼有着当年的宏大威严与历史的沧桑。
古老的帝国大道上,亦有着现代设计的点缀。新的生命在古老的废墟上成长。
人声鼎沸的斗技场,到逐渐荒芜废弃,再到暴君Nero的一把大火,再到采石场……直到现在。
为何将如此显赫威严的名字,赋予这条充满废墟的大道?
根植于废墟中的是曾经的辉煌。而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行人,仿佛那种辉煌的延续。
三、欧洲的街道风貌
在欧洲,几乎所有你能够看见的建筑,都有着百年左右的历史。
这看似难以相信,但繁华街道两旁,厚实的大理石石材所形成的,便是几十年上百年不变的建筑实体。但街道间川流不息的人们,窗台上半开的窗户,人们世世代代与建筑们的亲密接触,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持续焕发着生机。
直白的说,在这古老建筑中川流不息的人们,以及时代对建筑的精心维护,使得这些先人留下的精美建筑现今依旧年轻。
(1)意大利:
新老建筑立面与色调上的协调一致,共同体现着当地的特有风貌。立面上的造型与开窗形式的呼应,使新老建筑的对望显得尤为亲切。
建筑间突出的一块,似乎确实有些略显生硬。突出的是古老城墙的一角。周围建筑与之紧紧的咬合,似乎是对古老文明深深崇敬。
Tips:各位仔细观察朋友已经看出来了,以上便是意大利地区建筑立面上的一大特点,地中海式小窗。
典型的地中海式小窗,窗口开洞窄而高,外层完全被两扇百叶所覆盖。
意大利所属的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潮湿。
高窄的窗口似乎更能限制入射室内的光的范围,而大量百叶,兼遮光功能与通风功能。
如今双开木质百叶的结构有所改变,部分建筑的改为铝合金可活动百叶,或将窗台出挑距离加大,以放置盆栽。但地中海式窗的基本形式,仍继续保留。意大利风格的街道风貌依旧延续。
(2)荷兰:
立面顶端多有山形墙或者渐窄处理。而且呢……..
建筑山形墙顶部有何共同特点呢……..
Tips:荷兰的建筑顶部,一般有一个伸出的小钩。立面上,门小,而窗户开洞较大。因此,搬家时,大件货物是利用这个小钩从窗户吊进屋内的。仔细看看,街道两旁的建筑,高高低低的一排出挑的吊钩,形成荷兰街道风貌的一大特点。
欧洲相对少见的20岁以下“年青”建筑。但是,注意屋顶挑出的那一小段板与梁,仍然呼应的荷兰传统建筑的特点。
传统建筑之间,极富现代设计气息的街头小品。以古老建筑为主要肌理,略微点缀现代的街头小品,这其实是大部分欧洲街道的共有特点。古老与历史中依旧充满着活力与生机。
(3)卢森堡:
因为地形的起伏,因此建筑依地势排列。从高处望去,颜色统一,并带有整齐天窗的坡屋顶形成了这个小镇的主要风貌。
Tips:此小广场,包围其三面的建筑,建成年代各不相同,但却保留有相同的屋顶形式,几排小小的天窗又以略微不同的形式与造型排列,不失活泼。
(4)法国:
注意巴黎的建筑都有着精致的小阳台。(画面中心处是巴黎圣母院)
不同年代的建筑排列。还是请注意它们的窗户。
Tips:典型的“巴黎式小阳台”。落地窗,略微挑出的窗台以及其上的护栏。护栏以石质或者丰富图案的金属雕花护栏等多种,部分配以植物。巴黎市有些现代建筑,现代的钢混结构及金属护栏金属窗框,但其基本形式依旧(上上张图片可见)。
让人想起法国经典电影中常出现的画面:美丽的女子在小阳台上探出身子向男主角挥手……….= =
(5)瑞士:
全境如花园一般美丽的国度。
依山势而建的建筑群。基本的组成要素是:
美丽精致的阿尔卑斯小木屋。
其立面特点相信各位已经能准确归纳了,我就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基本所有的阿尔卑斯小木屋的地下室都是锅炉房,以备冬天太阳能不足时,提供全部所需电力。
以上。
一国的风貌,一国的精神,便依托着各国街道、建筑群风貌这一实体,长期留存。
四、欧洲保留建筑的利用及与新建筑的共存………….
五、欧洲人的生活与追求…………..
六、宗教——欧洲人精神生活中不得回避的一题…………..
七、不同国情下不同人们的追求…………
八、所谓欧洲的民族包容性..............
关于这些所见所想,请允许我之后有余力再说吧= =
欧洲。
十。
了解的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
其实,是又一次去了解自己。
一、翡冷翠之夏
请允许我将弗洛伦萨写为“翡冷翠”。徐志摩在其诗中,将此地地名音译为“翡冷翠”,更富一种温婉但灵动的美感,吾窃以为此不失为更合适的中文名。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其包含历史悠远感显而易见。感谢石材的坚硬与历代人们的精心维护,砖石之间,现今依然透出当年文艺复兴时期的气息。
作为艺术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时代,如今存活下的是一条条巷道,紧密相连的座座房屋,历经百年风雨却岿然不动的尊尊雕像….但若细细体察,砖石瓦缝之间,无不体现着当年这批建造者们的心血,广场上屹立着的雕像,栩栩如生的神情与动作,我们仿佛感觉到百年前,他们刚刚诞生时与激动的雕塑家们的第一次神情交流。
![]() |
意大利 弗洛伦萨 |
不同时期的建筑交错排列。色调的一致立面的呼应。文艺复兴的气息得以借此实体带带流传。
![]() |
![]() |
维拉 美第奇家族所有的 碧奇城堡。柱身上繁复堆砌的花纹,已经足够体现这个家族的财富与奢华。但就是此家族所拥有的这笔财富,支持着文艺复兴时期大量艺术家的创作。如今美第奇家族所拥有的城堡均改为博物馆,内藏的艺术珍品,依旧体现着当年美第奇家族的荣华富贵以及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
圣母百花大教堂。红绿蓝三色大理石,如圣母降临,五彩鲜花洒落。
![]() |
圣母百花大教堂 弗洛伦萨 |
二、帝国大道——残垣断壁中透出的巍峨与宏大
![]() |
意大利 罗马 帝国大道 |
如今所存的实体,仅是当年建筑的一小部分。可如今看来,却兼有着当年的宏大威严与历史的沧桑。
![]() |
古老的帝国大道上,亦有着现代设计的点缀。新的生命在古老的废墟上成长。
![]() |
人声鼎沸的斗技场,到逐渐荒芜废弃,再到暴君Nero的一把大火,再到采石场……直到现在。
为何将如此显赫威严的名字,赋予这条充满废墟的大道?
根植于废墟中的是曾经的辉煌。而今,川流不息的车辆与行人,仿佛那种辉煌的延续。
三、欧洲的街道风貌
在欧洲,几乎所有你能够看见的建筑,都有着百年左右的历史。
这看似难以相信,但繁华街道两旁,厚实的大理石石材所形成的,便是几十年上百年不变的建筑实体。但街道间川流不息的人们,窗台上半开的窗户,人们世世代代与建筑们的亲密接触,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持续焕发着生机。
![]() |
意大利 米兰 |
直白的说,在这古老建筑中川流不息的人们,以及时代对建筑的精心维护,使得这些先人留下的精美建筑现今依旧年轻。
(1)意大利:
![]() |
意大利 罗马新区 |
新老建筑立面与色调上的协调一致,共同体现着当地的特有风貌。立面上的造型与开窗形式的呼应,使新老建筑的对望显得尤为亲切。
![]() |
意大利 罗马旧区 |
建筑间突出的一块,似乎确实有些略显生硬。突出的是古老城墙的一角。周围建筑与之紧紧的咬合,似乎是对古老文明深深崇敬。
![]() |
Tips:各位仔细观察朋友已经看出来了,以上便是意大利地区建筑立面上的一大特点,地中海式小窗。
典型的地中海式小窗,窗口开洞窄而高,外层完全被两扇百叶所覆盖。
意大利所属的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潮湿。
高窄的窗口似乎更能限制入射室内的光的范围,而大量百叶,兼遮光功能与通风功能。
如今双开木质百叶的结构有所改变,部分建筑的改为铝合金可活动百叶,或将窗台出挑距离加大,以放置盆栽。但地中海式窗的基本形式,仍继续保留。意大利风格的街道风貌依旧延续。
(2)荷兰:
![]() |
荷兰 阿姆斯特丹 |
立面顶端多有山形墙或者渐窄处理。而且呢……..
![]() |
建筑山形墙顶部有何共同特点呢……..
![]() |
Tips:荷兰的建筑顶部,一般有一个伸出的小钩。立面上,门小,而窗户开洞较大。因此,搬家时,大件货物是利用这个小钩从窗户吊进屋内的。仔细看看,街道两旁的建筑,高高低低的一排出挑的吊钩,形成荷兰街道风貌的一大特点。
![]() |
阿姆斯特丹的新建筑 |
欧洲相对少见的20岁以下“年青”建筑。但是,注意屋顶挑出的那一小段板与梁,仍然呼应的荷兰传统建筑的特点。
![]() |
传统建筑之间,极富现代设计气息的街头小品。以古老建筑为主要肌理,略微点缀现代的街头小品,这其实是大部分欧洲街道的共有特点。古老与历史中依旧充满着活力与生机。
(3)卢森堡:
![]() |
卢森堡大峡谷 前段 |
因为地形的起伏,因此建筑依地势排列。从高处望去,颜色统一,并带有整齐天窗的坡屋顶形成了这个小镇的主要风貌。
![]() |
Tips:此小广场,包围其三面的建筑,建成年代各不相同,但却保留有相同的屋顶形式,几排小小的天窗又以略微不同的形式与造型排列,不失活泼。
(4)法国:
![]() |
法国 巴黎 |
注意巴黎的建筑都有着精致的小阳台。(画面中心处是巴黎圣母院)
![]() |
法国 巴黎 |
不同年代的建筑排列。还是请注意它们的窗户。
![]() |
Tips:典型的“巴黎式小阳台”。落地窗,略微挑出的窗台以及其上的护栏。护栏以石质或者丰富图案的金属雕花护栏等多种,部分配以植物。巴黎市有些现代建筑,现代的钢混结构及金属护栏金属窗框,但其基本形式依旧(上上张图片可见)。
让人想起法国经典电影中常出现的画面:美丽的女子在小阳台上探出身子向男主角挥手……….= =
(5)瑞士:
![]() |
全境如花园一般美丽的国度。
![]() |
依山势而建的建筑群。基本的组成要素是:
![]() |
美丽精致的阿尔卑斯小木屋。
其立面特点相信各位已经能准确归纳了,我就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基本所有的阿尔卑斯小木屋的地下室都是锅炉房,以备冬天太阳能不足时,提供全部所需电力。
以上。
一国的风貌,一国的精神,便依托着各国街道、建筑群风貌这一实体,长期留存。
四、欧洲保留建筑的利用及与新建筑的共存………….
五、欧洲人的生活与追求…………..
六、宗教——欧洲人精神生活中不得回避的一题…………..
七、不同国情下不同人们的追求…………
八、所谓欧洲的民族包容性..............
关于这些所见所想,请允许我之后有余力再说吧=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